【電子書】小大人的公衛素養課:科學脈絡×人文歷史.流行病學×預防醫學-後疫情時代的必備圖文知識書
「臺灣疫戰祕密武器」紐約時報盛讚內容簡介
金石堂童書選書!
	中研院院士、全球知名的流行病學專家陳建仁首度跨足童書
	超人氣兒童科普作家胡妙芬暖心參與、共同協作
	臺灣第一本整合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的圖文知識書
	
	在這場全世界仍看不見盡頭的抗疫聖戰中,
	身為地球村一員、仍然在疾病的威脅與各種防疫保護傘下努力生活的你,
	絕對必讀必上、不容錯過的紙上防疫素養課!
	
	透過簡明易懂的文字、設計感與科學正確性兼具的圖像,
	帶你走入歷史長流──認識人類與流行病一場場壯烈卻也促進醫學發展的聖戰,
	了解無形的敵人──傳染病的病原體、傳播途徑與防治方式,
	展望未來──看見後疫情時代世界人類的無限可能!
	
	你知道……
	★ 黑死病大流行,是藝術畫中「死亡之舞」的啟蒙?
	★ 順水傳播的霍亂,開啟了現代公共衛生的觀念?
	★ 拿破崙竟是靠傳染病打勝仗?
	★小兒麻痺曾是爸媽最可怕的夢靨?
	★ 當年「勤洗手」的提倡者,竟然被送進精神病院?
	★ 除了新冠肺炎,數十年前臺灣已經是瘧疾防疫全球模範生?
	★ 疫苗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 從死裡走一遭的康復者,可以捐血救別人嗎?
	★ 傳染病也有金字塔,重症病人竟只是冰山一角?
	★ 數學課學到的等比級數,竟可以用來計算傳染人數?
	★ 什麼時候才適合施行普篩呢?
	★ 篩檢後所出現的陽性、陰性、偽陽性、偽陰性,到底是怎麼回事?
	★ 一場疫情改變了全世界,在後疫情時期,人們又該怎麼生活呢?
	
	2019年底,COVID-19席捲而來,為全世界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這是一場看不見敵人的奮戰,需要各國政府的各項防疫措施和物資管控,以及全民的配合。
	
	然而,這也是一場看不見盡頭的戰爭,不論是迎戰COVID-19這個超強大病毒,以及後續更多可怕的變種病毒,還有未來不知何時又會再引爆的其他流行傳染病。在後疫情時代,所有人都需要建立更完善的流行病學、公衛概念和防疫知識。
	
	《小大人的公衛素養課》一書由曾被紐約時報盛讚為「臺灣疫戰祕密武器」、全球知名流行病學專家的前副總統陳建仁院士,偕同人氣兒童科普作家胡妙芬共同撰寫,期待透過簡明易懂的文字,具設計感又講求科學正確性的圖像,帶領所有青少年及陪同閱讀的師長與家長,共同上一堂淺顯易懂紙上防疫素養課,藉此循序漸進建立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的裝備知識。讓我們一起以正確的科學認知,迎戰所有隱身的未知病原體,期待有一天全世界人類能解決共同的問題。
	
	◎由淺入深四堂課,裝備好公共衛生基礎知識與素養
	
	● Chapter 1 打開人類與傳染病的奮鬥史
	在人類的歷史上,可怕的傳染病曾經使得民族滅亡、國家衰敗,就連一國之君,舉凡如神一般的法老王拉美西斯五世感染天花、亞歷山大大帝死於瘧疾,都難逃傳染病的恐怖威脅。
	
	本章帶你看盡人類歷史中過往的慘痛經驗,並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從無力抵抗,慢慢堆疊出日益發達的科學與醫藥研究,進而迎向希望的曙光。
	
	● Chapter 2 傳染病的基本觀念
	由於多年的對抗與研究,人們對於傳染病,早已經累積越來越多的知識,舉凡如傳染病分為幾類、從得病到死亡又有如何的進程,又或者人體內是如何抵抗病原體、因傳染途徑不同而需要採取不同的預防方式。
	
	若你隨身配備著這些基本觀念,便能在這個資訊過度膨脹的時空,辨讀科學新聞的真與偽,不被過載的訊息牽著鼻子走。
	
	● Chapter 3 傳染病防疫大作戰
	防止傳染病的擴散,是社會大眾要共同面對的挑戰。而到了近代,傳染病的防疫與防治,又有什麼新發展?我們還能運用什麼措施,來讓自己越過危險地帶?大家都超級關心的疫苗,究竟是怎麼發展出來?為什麼施打疫苗如此重要?還有,只要想要,就可以全面普篩嗎?
	
	保護自己,也就是在保護別人;多理解更多知識,也就能更幫助自己與他人免於恐慌。這些,請穿戴好,都是你在後疫情時代仍能正常生活的防身寶典。
	
	● Chapter 4 防疫新日常
	從廿世紀後期開始,人類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利用電腦與網際網路開啟了高度智能化的時代。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機器人等等這些嶄新的科技又會為現在的我們,帶來什麼防疫的新功能與對未來的想像?
	
	人類和傳染病的戰役從未終止,永遠都必須要學習跟不知何時就會再度報到的新病毒和平共處。然而,各項跟防疫有關的醫學與新科技也隨之飛快進展。病原體沒有國界,未來的國際合作將會更加重要,一起來認識並加入後疫情時代的防疫新日常。
	
	本書特色
	
	1.全球知名流行病學專家陳建仁X人氣科普作家胡妙芬強強聯手
	兩大專家暖心協作首本整合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的圖文知識書
	2.所有人都適合讀的紙上公衛素養課
	後疫情時代,面對未知且不斷進化的病毒,仍在疾病威脅與各種防疫保護傘下努力生活的你,必看必讀的防疫知識書。
	3.四大章節整合人文歷史與科學脈絡
	走進歷史長流,看見傳染病如何影響人類歷史並促進醫學發展;了解無形的敵人,認識傳染病的病原、傳播途徑與防治方式、打破知識疆界,囊括歷史、社會、生物、衛教各領域。
	
	◎本書關鍵字:傳染病、病毒、細菌、微生物、自然科學、健康教育、流行病學、預防醫學、公共衛生
	◎無注音, 10歲以上適讀
	◎學習領域分類:健康與體育、自然、社會
目錄
	作者的話
	
	CHAPTER 1 打開人類與傳染病的奮鬥史
	法老王的詛咒?
	擠奶姑娘不會得天花?
	痲瘋病患是遭天譴嗎?
	中世紀的死亡之舞
	隔離檢疫40 天?
	「伊姆村」傳奇
	霍亂全球大流行
	媽媽們的救星
	對抗細菌大作戰
	瘧疾造就了世界各國版圖?
	兇手原來是蚊子!
	爸爸媽媽的噩夢
	恐怖傳染病在臺灣銷聲匿跡
	
	CHAPTER 2 傳染病的基本觀念
	小心!病原體來作亂
	生活中最常見的病原體
	病原體溜進體內了!
	病原體對人體的攻防戰
	流行大不同!
	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病
	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從空氣吸入的致病危機
	水和食物也會帶來傳染病
	如何解決水傳染?
	不讓水成為萬病之源
	蟲蟲危機
	不只人傳人,動物也會傳給人
	為什麼又是蝙蝠?
	21 世紀的防疫挑戰
	
	CHAPTER 3 傳染病防疫大作戰
	不可不知的傳染動力學
	越過危險地帶!
	防疫形同作戰
	誠實為上策的疫情調查
	請離我遠一點!
	我是不是確診了?
	哪一個小鎮適合「普篩」?
	什麼是疫苗?
	誰已經擁有免疫力?
	施打疫苗,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用我的血治療你?
	
	CHAPTER 4 防疫新日常
	疫情下的你我他
	疫情下的國際交流
	AI幫忙看病
	零接觸、零感染的醫護照顧
	預測未來傳染病的流行趨勢
	
	索引
序/導讀
	作者的話
	成為幫助自己也幫助他人的防疫小老師
	文/陳建仁(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流行病學博士、臺灣流行病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和親朋好友們,能夠天天身心健康、平安快樂。可是,一旦發生傳染病大流行,就會使很多人生病、住院或死亡,不准外出上課上班,禁止到公共場所聚餐或遊戲,讓很多人的生活受到限制。像2019年底在中國武漢爆發的新冠肺炎,就造成兩億人確定得病,超過四百萬人死亡,全世界都害怕恐慌、生活艱難。
	
	現在科技發達,傳染病並不可怕,只要趕快找出病原體和它的傳染途徑,就可以透過各種方法來阻斷它的散播。我們可以發明快速診斷感染者的方法,很快隔離感染者和密切接觸者;可以發明疫苗來保護健康人,預防得到感染、重病或死亡;還可以發明各種藥物來治療被感染的人,讓他們早日痊癒,不會傳染別人。我們也可以利用機器人、數位科技來幫忙做好防疫的工作。
	
	我們繪製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希望讀者們能夠學到傳染病流行的基本原理、預防傳染病的各種方法、日常生活中的防疫好習慣,以及疫苗藥物等防疫新科技,來提升大家的公共衛生素養,每個人都能做好傳染病的預防。
	
	在這次新冠肺炎大流行當中,臺灣的孩子都表現得很好,都能勤洗手、量體溫、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避免群聚活動,都是防疫小尖兵,也是愛己愛人的無名英雄。防疫需要智慧和慈悲,才能善用醫藥科技,照護每一個人,特別是弱勢族群的健康。
	
	希望這本書能夠讓小讀者們了解「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重要性,努力實踐防疫守則,讓任何傳染病都能透過大家的努力而得到很好的控制。更希望你們能夠跟父母親、祖父母、親戚朋友分享書中的內容,做一個防疫的小老師!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