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貪吃變猴子的故事(布農族民俗動物神話與傳說故事繪本02)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活動期間購買童書類別滿額199元,即贈《傲嬌公主的奇幻冒險》早優券,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內容簡介
傳說,有一個小孩名字叫胡洞,平時好吃懶作,幫忙工作的時候也草率,往往心不在焉。
有一天,他到族人的田裡幫工,還沒休息前,已經開始感到肚子餓,於是偷偷跑到主人的屋裡偷吃還沒煮熟的芋頭。
胡洞吃到沒煮熟的芋頭,結果喉嚨癢得不得了,實在受不了,失常的到處蹦蹦跳跳,最後跳上了樹上,神奇的是,胡洞一不小心,不知怎麼了?工作的鋤頭木柄還插入他的臀部,變成了尾巴。
胡洞在樹上跳來跳去,一棵樹接著一棵樹,一直跳到森林裡去了,最後,人類胡洞變成了猴子?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本書特色
1.繪本以布農族巒群族語搭配華語雙語呈現,適合中小學學生學習,以及原住民母語教材採用。
2.以布農族民俗動物神話與傳說為藍本,創作出適合親子互動共讀、學習母語的在地童話故事。
3.本集以布農族小孩因為偷懶貪吃而變成猴子為題,創作出傳說中的人類成為猴子祖先的故事,精彩萬分。
4.可以同時享受布農族語與華語兩種語文對照閱讀、聽故事以及母語學習的繪本。此外,設計有聲發音QRCode,可利用手機掃描,立刻聆聽布農族巒群族語動植物與文化名詞,以及完整句子發音,增加多元學習的管道,適合國中、小學各級師生與親子共讀。
*有注音
目錄
【推薦序】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總序】找回布農族語文的智慧 全正文(Lian Suqluman)
《小孩貪吃變猴子的故事》布農族語/華語 對照版
〔動物、文化名詞與例句有聲QRCode掃描〕
序/導讀
推薦序
為第二冊【布農族民俗動物神話與傳說故事繪本】寫推薦序,我不僅樂意,也有地緣與歷史研究上要說點話的義務。第一冊《洪水神話》中,大蛇橫阻濁水溪造成洪水而迫使布農族逃往山頂,據說發生於族人由原居地Lamungan遷徙另地的時代。Lamungan一般認為是南投「濫仔」,現在叫「名間」鄉的地方,國道3號位於該鄉番仔寮的南投休息站,從高速公路可看到一明顯寫著LAMUNGAN的巨型看板。
Lamungan以前是巒社群布農人活動區域,他們很早就接觸外來民族與器物,荷蘭文獻紀錄中的Tackiassan、Tackaguat與Tannapima等社,以及華人圮哥(Kiko)來這一地帶伐木,歷史很精彩。我老家彰化二水鼻仔頭離Lamungan非常近,附近小山有聞名的台灣獼猴生態教育館。我不知道這些猴子與本書主角、好吃懶作的小孩胡洞(Hutung)有多少關係?胡洞偷懶貪吃沒煮熟的芋頭,致使喉嚨癢到抓狂亂跳,工作用的鋤頭木柄插入屁股變成尾巴,他因此躲入森林而成為猴子的祖先。後代猴孫會不會蹦蹦跳跳再回到這裡來?神話與傳說,不止讓人再回味祖先如何解釋自然界因果關係以及藉此施行道德教育,其實也在傳遞著我們可以繼續擁有赤子之心的想像力,去看過去、現代與想像未來。
所以,我認為這本繪本與有聲書不只適合當原住民母語教材採用,及其他族群中、小學生閱讀之用,大人也可單獨看,老少咸宜,說不定可看出臺灣歷史的好玩。就有學者說臺灣地名猴洞、猴硐和羅東等,就是來自與原住民語胡洞(Hutung或Rutung)有關的發音,先不管是否為正確答案,有趣吧。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總序
曾經聽過這樣的一段話,用來形容現代台灣原住民語言的困境及因應之道:所說的話就像是微風,說出去之後就「音消雲散」;所寫的字,像是人們所踏過的腳印,可以讓後人緬懷學習。
現今台灣原住民語言所面臨的窘境,就是「文字化」的工作無法趕上語言日漸消失的速度;從前語言學家所建置採集的語料,也一直冰封在資料庫裡面,即便是拿出來參考,也像是台灣原住民語言最早被文字化,原住於現今台南平原的西拉雅族(Siraya)被稱為「新港文」的語料,因年代久遠而無法完全的暸解當時語言的全貌。因此如何將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字化之後,和音檔做連結,再加上現今共通語言的文字和音檔結合,應該是現今台灣原住民語言欲傳承最重要工作之一吧!
感謝晨星出版公司的遠見和努力,在最重要的階段做出最重要的決定,在傳承台灣原住民語言的工作上,持續的貢獻心力及創意,讓富有最多元生命智慧的台灣——南島語言的原鄉,持續因擁有多元語言的生命力而顯得光彩耀眼,成為名符其實的寶島台灣。
也要在此紀念已故的田哲益老師,因為他的努力及堅持,讓布農族族人對祖先們過往的生活智慧,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對自己的身分認同更為明確。當然,也很遺憾的是,這本繪本是我本人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將故田哲益老師所撰寫布農族傳說故事轉譯成布農族巒群語,並負責朗讀之任務。而能夠將他這一生最後的著作,轉化成富有布農族生命力的語言,也是我對他這一生為布農族文化的努力最誠摯的敬意!
全正文(Lian Suqluman)
試閱
小孩貪吃變猴子的故事
Makuzus tu uvaz’az min’uni hutung
【Ⅱ】
Maupata dau paliqabasanun kitngaa tu, haiza dau qabas tastulumaqan tu bunun, tupa’un taimilumaq tu Qaisul, haiza tu tastudiqanin, maskalun naipa takihaan asang tu tais’aan munhaan anak’anak maqalivan tu quma mindangaz kuzakuza, malkasia maquun siin masangkun quma tu sinkuzakuza, maszang i mapaluq lukis, mativalval ismuut, mabukbuk nitu pit’aminun mapistabah tu lukis, maqatul batu matas’i qutun tu sinkuzakuza. Haiza tu tasban mas’an tu taisis’aan a mindangaz kuzakuza.
傳說故事是這樣開始的,從前有一戶人家,主人的名字叫做凱蘇兒,有一天,他請了社人到自己的旱田幫工,從事開墾與整地,包括砍樹除草、焚燒樹草、收拾未燒盡的樹木、堆石頭作土堤等等。大約有十幾個人來幫忙工作。
Maaq tu tunahaanin mas’an tukii qai, maskalun Qaisul pinilumaq Valis, tangus munhaan quma tu langqa mapit’ia tai siin pan’ai’an, mapalsanus pisia mindangaz kuzakuza tu taisis’aan tu kakaunun.
到了將近十點鐘的時候,主人凱蘇兒吩咐媳婦發莉絲,先回到田間的茅草屋煮芋頭與菜餚,準備給幫忙工作的人吃。
Qaitu, maaq a pinilumaqun qai mastaan malaitaz siin asninii tu bunun, maaq tu musuqais naipa munhaan langqa qai, nitu musuu mapit’ia pinittungquvali tu kakaunun, tangusang masabaq mal’uu. Maaq tu kashuanin tungquvali qai, tudiipin naipa kavavaa malusapuz, makusia kama mapit’ia tai siin makal’ing pan’ai’an.
不過,這位媳婦是非常懶惰和不負責任的人,她回到茅草屋之後,並不是馬上煮飯,而是先去睡覺休息一下。等到將近中午的時候,她才急急忙忙的生火、下鍋煮了芋頭和做菜。
Tunahaanin tungquvali, muhiavang ihaan quma tu sinkuzakuza mal’uu, musuqais amin kuzakuza tu bunun munhaan langqa, nama’un sinpalsanus paitu tungquvali tu kakaunun. Qaitu, tis’uni ni’ang a sinpit’ia tu tai masasak, ihaan amin naingka langqa nata, ita pabababaz siin mantatala.
中午一到,旱田的工作暫時停工了,工作的人走回茅屋,準備進食享用中餐。但是,因為芋頭還沒有煮熟,大家都在茅屋外面,一面聊天,一面等待著。
Maklang a vali, musasuu tu uka tu tikis tu hivhiv, ni’ang amin a minindangaz tu bunun ma’un qaising, masauqzang amin a, buluqbuluq amin a tian tu’i’ia, mastaan amin a Hutung masauqzang. Qaitu, ni’ang a sinpit’ia tu tai masasak. Qaitu, tis’uni masauqzang a kukulkul a lutbu, maaq a makuzus musasuu tu malaitaz tu uvaz’az qai, ni’in maqtu maltatala, sanpuziuq munhaan langqa kumbu, saduu naipa ihaan kama tu tahun maidadaza, ni’in maqtu nitu ma’un a, tumbakun istaa kama tu tuqlu, siza pit’iunang tu tai mama’un, musasuu tu kus’an ma’un tau tu tai.
太陽很大,而且非常的悶熱,幫忙工作的人還沒有吃到飯,都飢腸轆轆,腸胃嘰哩咕嚕叫,胡洞也非常飢餓。可是,芋頭還沒有煮熟,但因為餓得發抖了,這位貪吃又懶惰的孩子,實在等不及了,便溜進茅屋裡,他看著鍋子的水蒸氣冒出,不禁垂涎三尺,於是就打開鍋蓋,拿起還正在煮的芋頭來吃,而且還囫圇吞棗的偷吃了三個。
Maaq a Hutung tu mina’un ni’ang masasak tu tai qai, maupa i makamkam a tai, isiata tu pasmudunan qai taikamkamun tai, nitu mimisbu mamas’i, masungha tuza pasmudunan, makusia naipa ima makakalav anak’anak tu pasmudunan.
胡洞吃了那半生不熟的芋頭,由於很澀,以致喉嚨受不了刺激,所以一直咳嗽,由於喉嚨癢得不得了,便搔起喉嚨,猛抓自己的喉部。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