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0930_開學語言展

馬若瑟的文學世界【限量精裝版】

  • 95 475
    50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馬若瑟是法國耶穌會士,康熙年間抵江西,晚年遭雍正流放於廣州。在江西,馬若瑟用文言文寫下短篇之作〈夢美土記〉,又用白話寫出中篇小說《儒交信》,俱屬清代所謂「傳教士小說」的嚆矢。在廣州,馬若瑟法譯了八首《詩經》中的詩,是為《詩經》西傳之始,又法譯了元人紀君祥的戲《趙氏孤兒》,是為中國戲劇法譯的前驅之作。這兩份翻譯文本,杜赫德俱收於1735年刊行的《中華帝國全志》之中,中國文學因此開始流布全歐。馬若瑟的翻譯與創作,大多具有耶穌會中國經籍索隱派的色彩。1728年,馬氏在粵另又編譯完成《漢語劄記》一書,其中引例幾乎都出自中國經典與說部,可見他中國文學知識之精與廣。本書勾稽上述馬氏著譯的隱意,揣度他筆下的關懷,一窺他風格獨特的文學世界。

作者

李奭學

東吳大學英文系畢業,輔仁大學英國文學碩士,芝加哥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合聘教授、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合聘講座教授。著有《中國晚明與歐洲文學》、《譯述:明末耶穌會翻譯文學論》、《中外文學關係論稿》、《明清西學六論》等書,譯有《閱讀理論︰拉康、德希達與克麗絲蒂娃導讀》、《重讀石頭紀:〈紅樓夢〉裡的情欲與虛構》等書。曾獲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宋淇翻譯研究論文紀念獎、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The Best Paper Prize (Routledge)、胡適紀念研究講座,以及傑出人才講座等獎項。

目錄

自序
馬若瑟大事志
圖片
常用書目簡稱

第一章 緒論:馬若瑟與中國古典文學
  奉遣入華
  探頤索隱
  鉤深古典
第二章 〈夢美土記〉:天堂的路要怎麼走?
  小說新體
  夢中勝地
  惟成惟酋
  粲彩愉目
  克己好古
第三章 《儒交信》:「耶穌不滅孔子,孔子倒成全于耶穌」
  得勝頭回
  道心開發
  書中有書
  開迷歸正
  文人小說
第四章 《詩經》:聖王與王治
  《詩》無定論
  監觀四方
  哲婦傾城
  敬天畏主
  詩與《詩經》
第五章 《趙氏孤兒》:沒有曲,還是元曲嗎?
  批評與問題
  翻譯暴力
  翻譯策略
  賓白與曲詞
第六章 餘論:馬若瑟與中國白話說部
  「言」與「情」
  筆記大觀
  北曲南戲
  文字功德

徵引書目
索引

序/導讀

自序

馬若瑟何許人也?這個問題,嫻熟中西比較文學的人不難回答,因為馬氏譯有《趙氏孤兒》一劇,是為中國純文學西傳之始,有首「譯」之功。這個問題,研究明清間中西文化交流史的人也不難回答,因為馬若瑟是此時耶穌會中國經籍索隱派的主將之一,沒有人能忽視他在這方面的堅持與貢獻。奠基與守成,他俱曾與焉。或許因為後者之故,英語世界早已流傳有龍伯格(KnudLundbæk, 1912-1995)的《馬若瑟:中國訓詁學與索隱論》(Josephde Prémare [1666-1736] , S. J.: Chinese Philology and Figurism)一書;而本世紀二○年代的前一年,又有孟德衛(D. E. Mungello)著《十八世紀中國耶穌會索隱主義者馬若瑟的沉默》(The Silencingof Jesuit Figurist Joseph de Prémare in Eighteenth Century China)的推出,使得馬若瑟的研究益發熱鬧。我的本行是比較文學,馬若瑟在《趙氏孤兒》上的貢獻早已如雷貫耳。十餘年前,我因緣際會,得以一窺馬若瑟的《漢語劄記》(Notitia linguæ sinicæ),確定〈夢美土記〉係他所著,因而興起一探馬氏文學世界的念頭;十餘年後,因有本書撰成。

〈夢美土記〉是篇短篇小說,我先後在梵諦岡教廷圖書館及巴黎法國國家圖書館閱得,深為其中豐富的寓言吸引。確定馬若瑟的著作權後,又有感於他挪用西賽羅(Cicero)的〈西比歐之夢〉(“Dream of Scipio”)的熟練,乃中文小說界首見的中西合璧之作,研究的興趣遂油然而生,而筆端一開,我發現自己也不能自外於包括《漢語劄記》在內的馬氏其他文學著譯。韓南(Patrick Hanan)的清末傳教士小說的研究早已蜚聲國際,而馬若瑟的《儒交信》是基督宗教界這方面的開山之作,我自然也會予以關注。細探之下,我發覺學界對這部六回本的中篇之作誤會真大,不能不予以澄清,於是走入其中,就其主題與虛構技巧試論一過,本書相關章節的基樁就此打下。

馬若瑟的創作不多,〈夢美土記〉與《儒交信》而已,然而皆具文學內涵與歷史意義。繼這方面我的探索而來的,當然是對馬譯《趙氏孤兒》與《詩經》的興趣。我看了不少相關文獻,發現《趙氏孤兒》受曲解的程度尤大。多數學者皆因馬氏僅譯賓白而不譯曲詞病之,可是沒有人在這方面說明合理,尤其是忽略了馬氏書信中相關的陳述。法譯《趙氏孤兒》之際,馬若瑟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為之,而且他可能只想讓法國讀者—請注意,不是「觀眾」—了解劇情,所以採取節譯的策略。所謂「節譯」,也不是所有曲詞都省略,而是有少部分融入賓白之中。馬若瑟果然意在「節譯」者,其實是《詩經》:三百篇中,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所編《中華帝國全志》(Description de l’empirede la Chine)裡僅收法譯八首,法國讀者當真只能嚐鼎一臠。但馬若瑟也不是不解其他的詩篇,《中國古典裡的天主教要考》裡,除了一首重複者外,他另用拉丁文譯了四首,〈夢美土記〉中還表現出對〈大雅.桑柔〉全面性的認識,且不談其他馬著中顯示的《詩》學修養!

就《詩經》而言,我們倒應注意的是馬若瑟法譯,到底是出自「經學」或「文學」的興趣?這是一個頗難回答的問題,不過也不是全然無解。在寫給可能是杜赫德的一封信上,馬若瑟介紹《詩經》,完全出自文學的考慮。有趣的是,他選來法譯的八首詩,篇篇卻都出自〈雅〉、〈頌〉;〈國風〉缺席了。我揣度原因,當在〈雅〉、〈頌〉最可供索隱派發揮信念,而—借蔣向艷教授的話說—「王」與「王治」係其關心所在,「聖王」的觀念進一步也讓《詩經》和《聖經》統合起來。《詩經》裡的「聖經演義」,杜欣欣教授所撰最為靈活,我深受影響,本書相關部分已及。耶穌會中國經籍索隱學家,其實是一群最不得梵諦岡寵愛的教士。馬若瑟如果不是早幾年辭世,大概會讓傳信部召回斥責。然而我們若從文學的角度看,索隱學家浮想聯翩,可謂懸思最富的一群詮釋學者,幾乎把《詩經》的「經學」扳回「文學」的語域去。馬若瑟不僅翻譯、創作並行,他的詮釋—在我看來—也是文學手法。

馬若瑟的所有著譯裡,讓人誤會得最深者,應推《漢語劄記》。這本書有從「文法書」的角度識之者,也不乏讓人許為「修辭學」的部分,更有馬若瑟個人的宗教關懷。歷來眾說紛紜,總之,莫衷一是。儘管這種種說法都不算錯,卻也都是瞽者摸象,僅得一隅。我的興趣是從書中的例句反觀馬若瑟,試圖踅回他的閱讀經驗去。詳考之下,我發現馬若瑟不僅對文言寫成的經史子集卓有認識,連白話說部也不遑多讓,引例最豐。再讀之下,我們還會發現馬若瑟的閱讀方向是「言情」與「艷情」並重,小說和戲曲共治。如此所形成者,其實是個文學大觀園,而他在九江和廣州的書正是說明。明末迄清初來華的耶穌會士中,馬若瑟允稱博學,《漢語劄記》當然是力作,所以我二分天下,以幾近兩章的篇幅處理之,希望能還馬氏一個真身原貌。

從2011年我正式寫下〈夢美土記〉的研究心得開始,到2021年我把《詩經》的法譯再度覆案為止,這十年間,馬若瑟的研究,幾乎無時不在我的腦海裡盤桓。如今所成雖然只是一本小書,我想我應該已經把馬若瑟身為文學家的面向勾勒明白。一書既成,當然不是個人獨力可及。我在撰作本書各章之時,除了我摯愛的家人外,叨承各方師友襄助,我應借這篇短序申謝。首先要感謝的是我不知其名姓的朋友,亦即臺北《漢學研究》與《中國文哲研究通訊》、香港《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中文大學《翻譯學報》、《翻譯史研究》,以及上海《國際比較文學》等刊物所聘請的匿名審查人的指正。其次要道謝的是一群熱心的朋友:他們是文哲所內外的同仁陳慶浩、王汎森、黃進興、林月惠、楊熙楠、殷子俊、廖肇亨、胡曉真、楊晉龍、海震、楊玉成、周大興、梅謙立(Thierry Meynard)、徐東風、謝明光、李真、陳碩文、林耀椿、顏志雄、林熙強、張文朝與王宏志等教授。我也得感謝我前後的工作團隊裡的夥伴陳如玫、趙品庠、賴今璿、謝佩璇、高淑敏、陳懿安、劉芷妤、郭哲佑、鄒優璋和利雅君等小姐先生。此外,本書各章多半在宋莉華、楊雅惠、劉耘華、黎志添、黎子鵬、鄂振輝和張西平等教授所主持的會議或演講會上發表過,謹此併申謝忱。臺大出版中心所請的兩位匿名審查人、「臺大哈佛燕京學術叢書」編委會召集人陳弱水教授與責任編輯紀淑玲小姐也提供高見,我感激莫名。最後應致最高謝悃的是國科會、中央研究院與中研院文哲所:這些單位提供各種資源與方便,讓我在研究上一無後顧之憂,豈可不謝?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精裝
    • ISBN
    • 978986350669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64
    • 商品規格
    • 23*15*2.2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