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人間失格【時報五十‧金句透卡組限量版】(精裝版)

  • 79 284
    360
  • 分類:
    中文書文學世界古典文學日本古典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太宰治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田原
  • 出版社: 時報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10/07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從小到大,我始終擺脫不了孤獨和傷感,我始終渴望愛與被愛,卻始終事與願違,如深淵般無止盡的迷惘和絕望,逐漸將我吞噬,我一次又一次地傷害了我愛和愛我的人,我自暴自棄、甚至自虐,直到喪失了做為人的資格……

我是葉藏,這是我的真實故事。

願這些痛苦掙扎,能成為你的良藥,去愛這個世間萬物。

太宰治以敏銳的洞察力和獨特的寫作手法,塑造了人性的自我革命,定格了人在世間短暫逗留的永恆形象,力圖通過自己的筆墨為傷痕累累的靈魂塗上永不褪色的悲劇色彩,在絕望中毀滅希望,在頹廢中凸顯人性。

《人間失格》是一面照出幽靈的鏡子,每個活在世上的人都會從它照出自己要麼模糊、要麼變形的面孔和影子。另一面,它又如同一部警世醒言,提醒世界,請不要忽略和遺忘,甚至歧視弱者的存在。

名人推薦

一、多和田葉子(日本著名作家,第108屆芥川獎得主)

從我第一次讀《人間失格》,已經過了四十多個年頭。我母親在她年輕的時候也讀過這部小說。我現在試著重讀,印象大不一樣。主人公出身富裕家庭,頭腦聰明且模樣俊美,卻從心底對自己感到羞恥。現在這個時代,或許會被說:「有自卑感可不是好事情,快去治病吧。」但自卑感真的不好嗎?如果是能夠敏銳地觀察人類和人類社會的人的話,對身為人類的自己感到羞恥,不是理所當然的嗎?主人公實際上是自己內心世界的王者。萬一這一點被局外人知曉,主人公就會被拖入競爭激烈的社會中,遭到猛烈地抨擊。為了擺脫這種狀況,他對外繼續扮演小丑。弱者總是容易被忽略。我認為這是藝術家在獨裁和競爭社會中保護自己的有效方式。

二、平野啟一郎(日本著名作家,第120屆芥川獎得主)

羞恥心比孤獨更難以忍受。
但不必言說。
因為這本書就是你的代言人。

三、中島京子(日本著名作家,第143屆直木獎得主)

能讀到太宰治的田原版中譯本的讀者,
真讓人羡慕啊!
讀完中毒還是陶醉?
這取決於你。

四、阿部公彥(日本東京大學教授)

為了閱讀田原翻譯的太宰治,
我會努力學習中文。
很羡慕能讀到《人間失格》田原譯本的中文讀者。

作者

太宰治(???? ???, 1908-1948)

日本天才作家。
出生於青森縣,本名津島修治,家有兄弟姊妹十一人,他排行第十。
父忙於政商事業,母體弱多病。
十四歲時隨著父親病逝,家道中落。
中學時期痴迷文學,立志成為一名作家,開始寫小說、劇本和隨筆。
二十四歲時,首次使用筆名「太宰治」;
二十六歲時,一度與川端康成筆戰;
二十七歲時,出版首部作品集《晚年》;
三十歲時,短篇小說《黃金風景》獲小說大獎。
此後筆耕不輟,影響日盛,作品多描寫孤獨迷茫、展現人性的脆弱。
個人感情生活跌宕起伏,多次與情人求死又被解救,變成全日本讀者津津樂道的話題人物。
三十九歲時,完成自傳體小說《人間失格》不久,與情人在玉川上水河投水身亡。

經典代表作:《人間失格》《斜陽》《Goodbye》

譯者

田原
  知名旅日詩人,翻譯家,華文詩歌獎、日本H氏詩歌大獎得主。現為日本城西國際大學教授。
  2010年獲日本「H氏詩歌大獎」,2013年獲上海文學獎,2015年獲海外華文傑出詩人獎。個人作品被翻譯成英、德、法、義等十多種語言,出版有英語、韓語和蒙古語版詩選集。

目錄

推薦序1
推薦序2
推薦序3
推薦序4
太宰治情感圖

序曲
第一手記
第二手記
第三手記 一
第三手記 二
後記

附錄:太宰治年譜
譯後記:溫柔與純粹的生死劫

試閱

第一手記
我以往的人生中,羞恥無數。

對我來說,人類的生活無從捉摸。因為我出生在東北鄉村,長大後才第一次看到火車。我在火車站的天橋上爬上爬下,完全沒有察覺到它是為了橫跨鐵軌而建造的,只是覺得站內複雜而又有趣的構造,像國外的遊樂場一樣是為了追求時髦。很長一段時間我都這麼想。沿著天橋上上下下,對我而言是頗為時尚的遊戲,也算是鐵路公司提供的服務裡最令人滿意的。 後來,當我發現那不過是為了方便乘客橫跨鐵路建造的實用性樓梯時,突然覺得索然無趣。

此外,小時候我在繪本上看過地鐵,一直認為那不是為了實用而建造,而是由於一個好玩的目的??比起在地面上坐車,地下的車更別出心裁、更有趣。

我從小就體弱多病,常臥床不起。我常常躺在床上,想床單、枕套、被套這些單調乏味的裝飾品。直到快二十歲時,才突然明白,這些都是生活中很必要的實用品,於是,不禁為人類的儉樸而悲從中來。

還有,我不知道饑餓的滋味是什麼。這並不意味著我出生在衣食無憂的家庭,也不至於那麼愚蠢,只是真的對饑餓感毫無知覺。這樣說聽起來蠻奇怪的,但就算我饑腸轆轆,也真的感覺不到肚子餓。在上小學和中學時,每次放學回到家裡,周圍的人就會七嘴八舌地說道:「肚子餓了吧?我們都記憶猶新呢,放學後肚子餓的難受勁兒。吃點甜納豆怎麼樣?還有蛋糕和麵包呢。」而我也會乘機發揮天生喜歡討好人的秉性,小聲說著「肚子餓了」,然後把十幾粒甜納豆塞進嘴裡。可是,肚子餓到底是何種感覺,我一點都不知道。

當然,我也很能吃。但幾乎沒有因饑餓而吃的記憶。我吃眾人眼中的山珍海味,以及奢侈的大餐。還有,到別人家做客時,主人端上來的飯菜,就算我不喜歡也會忍著吃下。對於小時候的我而言,最為痛苦的時刻莫過於在自己家吃飯。

在鄉下的家裡,每次用餐時,全家十幾口人圍著餐桌迎面而坐,飯菜擺成兩列,我身為家中老小,坐在最靠邊的末座。用餐的房間燈光昏暗,午餐時,全家十幾口人一聲不吭吃飯的光景,讓我不寒而慄。加之我家又是一個古板守舊的鄉下大家庭,每頓飯菜幾乎一成不變,別指望會有什麼山珍海味和奢侈大餐,久而久之,使我對用餐時間充滿恐懼。我坐在昏暗的餐桌旁,因寒冷而渾身打戰,一點一點地把飯菜塞進嘴裡,不由地在心中暗暗想:人為什麼每天非得吃三餐不可呢?每個人用餐時都板著臉,彷彿在履行某種儀式。全家老小一日三餐,在規定的時刻聚集在昏暗的房間裡,井然有序地擺好飯菜,不論是否想吃,都會低著頭一聲不吭地嚼著飯粒,彷彿是向潛伏於家中的亡靈進行祈禱的一種儀式。

「人不吃飯就會死」這句話在我聽來,無異於一種討厭的恐嚇。可是,這種迷信(即使到今天,我依然覺得它是某種迷信)卻總是帶給我不安與恐懼。因為人不吃飯就會死,所以才不得不工作,不得不吃飯。對我而言,再沒有比這句話更抽象難懂、更帶有威脅性的了。

總之,我對人類的行為仍迷惑不解。自己的幸福觀與世上所有人的幸福觀迥然不同,這種不安讓我夜夜輾轉難眠,低聲呻吟,幾近發狂。我究竟算不算幸福呢?實際上,我小時候常常被人說成是有福之人,但我總覺得自己深陷地獄,反而是那些說我有福的人,遠比我活得快樂。

我甚至覺得自己背負著十大災禍,若將其中的一個交給旁人來背負,恐怕都會將其置於死地吧。

總之,我搞不懂。旁人痛苦的性質與程度,都是我永遠捉摸不透的。實際的痛苦,僅靠吃飯就能解決的痛苦,也許才是最慘烈的痛苦,是足以將我的十大災禍吹散的、極度淒慘的阿鼻地獄(注)吧。可我不明白是否真的如此,他們竟然不去自殺,不去發瘋,談論政治又不絕望,不屈不撓地與生活持續搏鬥,不是也不痛苦嗎?他們變成徹底的利己主義者,並視其為理所當然,不是也從沒懷疑過自己嗎?若是這樣,倒是輕鬆。然而,所謂的人真的就如此滿足了嗎?我不明白。……他們不是夜間酣然入睡,早晨起來神清氣爽嗎?都做了哪些夢呢?他們會邊走路邊想什麼嗎?是錢嗎?不可能只會是這樣吧?儘管我好像聽說過「人為食而生」,但從未耳聞過「人為錢而活」。不,雖然存在因事而論……不,我還是弄不明白。……越想我就變得越是糊塗,最終使我陷入類似於古怪人的不安與恐懼之中。我幾乎無法與旁人交談,因為我不知道說什麼,該說些什麼。

注:出自梵語,「八熱地獄」中最為殘酷的地獄之一,又稱「無間地獄」。

於是我想出了一招,那就是搞笑。

那是我對人類最後的求愛。儘管我對人類極度恐懼,卻怎麼也無法對人類死心。於是我借著搞笑這一條線,與人類保持了一絲的聯繫。表面上我不斷地裝出笑臉,內心卻竭盡全力,在千分之一的成功率下,謹小慎微,汗流浹背地效勞於人。

從小,就連自己的家人,我也猜不出他們有多麼痛苦,腦子裡在想著什麼,我只是時常感到害怕,無法忍受那種尷尬,因此變成了搞笑高手。也就是說,我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一個不說一句真話的孩子。

看我當時和家人的合照就會發現,其他人都是一臉正經,唯獨我莫名其妙地笑歪了臉。這也是我既幼稚又可悲的一種搞笑方式。

而且,無論家人對我說什麼,我從不頂嘴。他們寥寥數語的責備,都會讓我感覺如晴天霹靂一樣強烈,使我幾近發瘋,別說是頂嘴。我甚至覺得他們的責備一定是人類千古不變的「真理」,我缺乏去實踐這種「真理」的能力,因而無法與人類相處。所以,我既無力反駁,也無法為自己辯解。一旦被別人惡言相向,我便覺得別人言之有理,都是自己的錯,總是默默地承受別人的攻擊,內心感到快要發瘋的恐懼。

無論是誰,受人責備或訓斥時,心裡都會感到不是滋味,但我能從人們暴怒的臉上,發現比獅子、鱷魚、巨龍還要可怕的動物本性。平常他們說不定都隱藏著這種本性,可一有機會,他們就像溫順地臥在地上歇息的牛,會突然甩動尾巴拍死肚皮上的牛虻一樣,在暴怒中暴露出人可怕的本性。看到這一幕,我總是嚇得渾身打戰。可一旦想到這種本性說不定也是人類活下去的手段之一,我便對自己徹底絕望。

對於人類,我總是恐懼地顫抖。而對於自己身為人類一員的言行也毫無自信。我總是將自己的懊惱密藏在心中的小盒裡,一味地掩藏起自己的憂鬱和敏感,偽裝成天真無邪的樂天派,漸漸地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搞笑的怪胎。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精裝
    • ISBN
    • 471144107283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