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帆:啟航於大正浪漫的時代回望
內容簡介
與一百年前的竹久夢二相遇
唯美、稀珍、絕無僅有的夢二作品集
逾百幅夢二原版復刻版畫
耽美文字真情流露的故事
一百年前夢二半自傳小說
對愛情的渴望、對自由的追尋
在巨浪前等待啟航的旅人
竹久夢二是日本大正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浪漫派藝術家與文人,被譽為「大正浪漫的旗手」。《出帆》是夢二的半自傳,也是大正浪漫精神轉折的重要見證。
浪漫與現實的交錯
《出帆》的時空背景橫跨明治末、大正至昭和初年,日本社會正處於劇烈轉型之時。西化衝擊與傳統價值並存,都市文化與女性意識迅速萌芽,也引發了藝術與生活觀念的激烈碰撞。
故事以畫家三太郎為主角,描寫他帶著兒子山彥在京都展開的隱居生活。畫作、信件、夢境與愛情,在京都的春櫻與秋雪中交織成詩。這部作品既是對藝術家的柔情描寫,也是昭和時代男性內心的細膩透視。
夢二以自傳式的手法,重現一段「不屬於城市也不屬於家庭」的中間地帶。而小說主角三太郎的生命軌跡,正是大正浪漫盛衰與昭和現實冰冷的縮影:他是一位藝術家,也是時代的局外人,擁抱自由與感性,卻無法擺脫經濟困境與人情牽絆。
故事中,文藝沙龍、劇團、咖啡館與美術圈的風景躍然紙上,但其背後潛伏著性別不平等、階級隔閡與情感消耗。透過對愛情、友情與家庭關係的刻畫,作品折射出當時知識青年對自我實現與情感自由的追求,以及在現實中屢屢碰壁的無奈。
真實與虛構的交織
小說最鮮明的特色之一,是真實與虛構交織的半自傳敘事。三太郎的經歷與夢二本人高度重合──從鄉間出走、闖蕩東京,到投身藝術圈、歷經愛情與婚姻挫折,再往返於京都與東京之間創作。人物塑造上,夢二尤其擅長刻畫女性群像:溫柔卻無法挽留的妻子美沙緒、亦友亦戀的知音吉野、倔強又充滿糾葛的小花,以及形形色色的文藝圈女子與社交邂逅。她們既是三太郎的情感依託,也是時代中不同女性命運的縮影。
《出帆》在地域與生活描寫上極具魅力,從東京的咖啡館、畫室、戲院,到京都的寺院、茶館與四季風景,文字細膩傳神,具備鮮明的視覺感與現場感。這些場景並非單純背景,而是不斷映照人物心境的情感舞台。貫穿全書的,是愛情與孤獨的雙重主題:三太郎雖渴望情感依附,卻在每段關係中感到失落與疏離;愛情與藝術在他的人生中交織成靈感與重負。夢二以畫家的視覺與詩人的節奏,捕捉對話神態、光影變化與日常物件暗示,令情感在細節中流動,含蓄而悠遠。
《出帆》不僅是竹久夢二對自身人生的回望,也是對大正浪漫消逝、昭和現實逼近的深刻體察;它是文學與美術兼具的時代記錄,展現了百年前日本的文化景觀,也傳遞跨越時空的人性共鳴──對愛情的渴望、對自由的追尋,以及在孤獨中繼續啟航的勇氣。
《出帆》是1927年(昭和二年)在《都新聞》連載的小說,而《如風》收錄的兩篇小說──《秘藥紫雪》、《如風》,則是1924年(大正十三年)在《都新聞》相繼連載的小說。這三篇小說的連載時間橫跨大正末年到昭和初年。當初連載時,竹久夢二每天還特別根據故事情節,為每天刊登的故事繪製黑白插畫。此次出版的兩本中文版是全新的配圖──每本都收錄一百多幅夢二原版復刻版畫,是唯美、稀珍、絕無僅有的夢二作品集。
唯美、稀珍、絕無僅有的夢二作品集
逾百幅夢二原版復刻版畫
耽美文字真情流露的故事
一百年前夢二半自傳小說
對愛情的渴望、對自由的追尋
在巨浪前等待啟航的旅人
竹久夢二是日本大正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浪漫派藝術家與文人,被譽為「大正浪漫的旗手」。《出帆》是夢二的半自傳,也是大正浪漫精神轉折的重要見證。
浪漫與現實的交錯
《出帆》的時空背景橫跨明治末、大正至昭和初年,日本社會正處於劇烈轉型之時。西化衝擊與傳統價值並存,都市文化與女性意識迅速萌芽,也引發了藝術與生活觀念的激烈碰撞。
故事以畫家三太郎為主角,描寫他帶著兒子山彥在京都展開的隱居生活。畫作、信件、夢境與愛情,在京都的春櫻與秋雪中交織成詩。這部作品既是對藝術家的柔情描寫,也是昭和時代男性內心的細膩透視。
夢二以自傳式的手法,重現一段「不屬於城市也不屬於家庭」的中間地帶。而小說主角三太郎的生命軌跡,正是大正浪漫盛衰與昭和現實冰冷的縮影:他是一位藝術家,也是時代的局外人,擁抱自由與感性,卻無法擺脫經濟困境與人情牽絆。
故事中,文藝沙龍、劇團、咖啡館與美術圈的風景躍然紙上,但其背後潛伏著性別不平等、階級隔閡與情感消耗。透過對愛情、友情與家庭關係的刻畫,作品折射出當時知識青年對自我實現與情感自由的追求,以及在現實中屢屢碰壁的無奈。
真實與虛構的交織
小說最鮮明的特色之一,是真實與虛構交織的半自傳敘事。三太郎的經歷與夢二本人高度重合──從鄉間出走、闖蕩東京,到投身藝術圈、歷經愛情與婚姻挫折,再往返於京都與東京之間創作。人物塑造上,夢二尤其擅長刻畫女性群像:溫柔卻無法挽留的妻子美沙緒、亦友亦戀的知音吉野、倔強又充滿糾葛的小花,以及形形色色的文藝圈女子與社交邂逅。她們既是三太郎的情感依託,也是時代中不同女性命運的縮影。
《出帆》在地域與生活描寫上極具魅力,從東京的咖啡館、畫室、戲院,到京都的寺院、茶館與四季風景,文字細膩傳神,具備鮮明的視覺感與現場感。這些場景並非單純背景,而是不斷映照人物心境的情感舞台。貫穿全書的,是愛情與孤獨的雙重主題:三太郎雖渴望情感依附,卻在每段關係中感到失落與疏離;愛情與藝術在他的人生中交織成靈感與重負。夢二以畫家的視覺與詩人的節奏,捕捉對話神態、光影變化與日常物件暗示,令情感在細節中流動,含蓄而悠遠。
《出帆》不僅是竹久夢二對自身人生的回望,也是對大正浪漫消逝、昭和現實逼近的深刻體察;它是文學與美術兼具的時代記錄,展現了百年前日本的文化景觀,也傳遞跨越時空的人性共鳴──對愛情的渴望、對自由的追尋,以及在孤獨中繼續啟航的勇氣。
《出帆》是1927年(昭和二年)在《都新聞》連載的小說,而《如風》收錄的兩篇小說──《秘藥紫雪》、《如風》,則是1924年(大正十三年)在《都新聞》相繼連載的小說。這三篇小說的連載時間橫跨大正末年到昭和初年。當初連載時,竹久夢二每天還特別根據故事情節,為每天刊登的故事繪製黑白插畫。此次出版的兩本中文版是全新的配圖──每本都收錄一百多幅夢二原版復刻版畫,是唯美、稀珍、絕無僅有的夢二作品集。
名人推薦
文自秀(日本文化研究者)專文推薦
◎跨界創作者的小說經典再現
竹久夢二集畫家、詩人、小說家於一身,以自傳體筆法書寫情感與命運,展現跨越文藝領域的獨特魅力。
◎大正浪漫的代表作,情感與風格兼具
三部小說濃縮大正時代的愛情觀、兩性關係與社會氛圍,既有詩意筆觸,也具寫實深度,是浪漫與現實的完美交織。
◎耽美文字和唯美圖畫相互輝映
中文版獨家收錄一百多幅夢二原版復刻版畫,幾乎每篇文章都搭配一幅圖畫,是唯美、稀珍、絕無僅有的夢二作品集。
◎跨界創作者的小說經典再現
竹久夢二集畫家、詩人、小說家於一身,以自傳體筆法書寫情感與命運,展現跨越文藝領域的獨特魅力。
◎大正浪漫的代表作,情感與風格兼具
三部小說濃縮大正時代的愛情觀、兩性關係與社會氛圍,既有詩意筆觸,也具寫實深度,是浪漫與現實的完美交織。
◎耽美文字和唯美圖畫相互輝映
中文版獨家收錄一百多幅夢二原版復刻版畫,幾乎每篇文章都搭配一幅圖畫,是唯美、稀珍、絕無僅有的夢二作品集。
目錄
代序/文自秀
出帆
出帆
序/導讀
代序
文自秀(日本文化研究者)
那些讓人茶餘飯後的談資,抑或是引以為浪漫的情事,往往也只是,將掉落一地的雞毛,收集過後所纏成的雞毛撢子。可人生不就是,時而被雜務壓迫,時而從瑣事感到歡愉,此等輪番上陣,日復一日中度過。但竹久夢二卻能如此不同,他將自身所有的經歷與感悟,繪畫書寫似謳歌,讓世人久久傳頌。
明治十七年(一八八四年),本名竹久茂次郎的竹久夢二,誕生於岡山縣邑久郡(現今瀨戶內海)的一戶地主家庭,父親竹久菊藏是當地的議員,也是酒商,母親也須能的娘家則經營染坊,夢二被取名為次郎是次子之意,但因哥哥在他出生的前一年夭折,於是他只能擔負起竹久家長子的責任。幸運的是,他在童年時期,常常待在外祖父家的染坊,和長姊松香一起度過了許多歡樂時光,只可惜父親菊藏迷戀於演劇,和歌舞伎女演員又多所糾葛,導致家中經濟一蹶不振。
明治三十二年(一八九九年),從邑久高等小學校畢業的竹久夢二,前往神戶這座充滿異國情調的港口城市,寄住在經營米店的叔叔家裡,進入神戶中學就讀,也許就是這段時光,啟發薰陶出夢二的浪漫特質。但這樣的美好分外短暫,僅僅才八個月,他就被迫退學,隨著事業失敗的父親搬往九州福岡,進入當地製鐵所,成為一名工匠。幸好在媽媽和姊姊的暗中資助下,夢二瞞著父親離家前往東京,本想研讀藝術的他,被父親發現了行蹤,最後只好妥協,順從到早稻田大學附屬實業學校讀商科。無法忘懷理想的夢二,利用課餘時間到太平洋畫會研究所學習油畫,為了生計,他曾當過報童、送牛奶工,甚至拉過人力車,他也開始向報社與各種刊物進行投稿,也就是在這段期間,無論是插畫,還是詩歌或隨筆,他用竹久夢二的筆名,一次次出現於讀者的視野中。
明治四十二年(一九○九年),夢二首部畫集《春之卷》由日本洛陽堂出版社發行,書中共有一百七十九幅插畫,每一幅畫皆搭配短篇詩文,作品的卷首寫著:「十六歲那年的春天,我隻身前往都市,那時尚未有做畫工的打算,一心所嚮往的,是高樓上朱欄長廊的那種榮華,然而,居無定所的城市生活,讓我連和人們打交道都感到不好意思。但當我低著頭走入高高矗立著白牆的銀座街頭時,卻不由心潮澎湃,低聲吟唱那些關於革命、自由、漂泊的奔放歌曲……我曾想當個詩人,但詩稿又不能變成麵包,於是我嘗試著以繪畫的形式表達詩歌,沒想到竟能在雜誌上發表,這讓膽怯的我,內心充滿驚喜。」也就是這部作品,為竹久夢二帶來巨大的名氣,讓他成為後來引領「大正浪漫」的靈魂人物。大正十二年(一九二三年)九月至十二月間,已經在文化圈享有盛名的夢二,在《都新聞》(現《東京新聞》)上連續發表《秘藥紫雪》和《如風》兩部作品。
《秘藥紫雪》的連載時間是從大正十三年(一九二四年)九月十日到十月二十八日,文章一開始,便以陸軍中尉矢崎忠一自爆殺妻的情節拉開序幕,性格執拗的矢崎忠一,開朗熱情的同僚立花春吉,還有溫婉美麗的少女雪野,三人因為一場無稽的誤解,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傷害,但最終又在作者的妙筆編排下,迎來反轉般的驚喜結局,這或許就如同竹久夢二所言:「世上許多事,其實比蹩腳的通俗小說更不自然、更不可思議。」
隨著《秘藥紫雪》的完結,翌日十月二十九日至十二月二十四日,同刊連載了夢二《如風》的作品,這次是以作者為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小妾所生的薄命女孩萱野澤子,在議員父親過世之後,得知自己的身世,被正室大媽驅趕出門,雖然與生母相認,但為了生計不得不沿街叫賣煎餅。澤子姣好的外貌,並沒有為她帶來任何好運,生母的男友貪圖金錢,讓才剛滿十三歲的她,失身於吳服店的少東,澤子在受辱羞憤下,離家前往大城市東京。只可惜紅顏薄命,幾度遇人不淑,最後慘遭枕邊人殺害,讓人不禁為她流下眼淚。這兩部連載作品,更是將日本大正末期的社會風景與人情世態,活靈活現地表達出來。
揮別了大正時期,昭和二年(一九二七年),夢二繼續在《都新聞》發表連載小說《出帆》,已經四十三歲的他,這次是以自傳類日記體的方式,為讀者剖析一生的情感與生活經歷,當我閱讀時,文中所出現的每一位人物,在夢二的筆下,就彷彿電影情節般有了畫面,作者沒有為自己的生活進行任何美化,而是誠實地表達身為男人的情感慾望,面對柴米油鹽不足時的窘態,以及更多時候是對生活裡突如其來的挫折與打擊,表達出莫可奈何的淡然,讀後讓人深深感觸,竹久夢二你真是個可惡的男人,但你也真是個可笑又可愛的性情中人。
終其一生,竹久夢二的頭銜真的很多,他是畫家、詩人和小說家,也是書籍裝幀師、圖案設計師和詞曲創作人,同時還可以說是文創產業的先行者,他為世人留下許多經典作品,不管在什麼時代,「夢二式」永遠都是人們心目中的經典款式。
在《出帆》與《如風》這兩部書中,都搭配了大量的夢二畫作,讓人在每一次的翻頁時光中,增添了賞心悅目的感受,也能更快地走入竹久夢二的生命創作歷程。
「鳥飛了,不知飛向何處,青山正青,青得那般寂寞。」這般淡淡地愁緒,竹久夢二最懂。
文自秀(日本文化研究者)
那些讓人茶餘飯後的談資,抑或是引以為浪漫的情事,往往也只是,將掉落一地的雞毛,收集過後所纏成的雞毛撢子。可人生不就是,時而被雜務壓迫,時而從瑣事感到歡愉,此等輪番上陣,日復一日中度過。但竹久夢二卻能如此不同,他將自身所有的經歷與感悟,繪畫書寫似謳歌,讓世人久久傳頌。
明治十七年(一八八四年),本名竹久茂次郎的竹久夢二,誕生於岡山縣邑久郡(現今瀨戶內海)的一戶地主家庭,父親竹久菊藏是當地的議員,也是酒商,母親也須能的娘家則經營染坊,夢二被取名為次郎是次子之意,但因哥哥在他出生的前一年夭折,於是他只能擔負起竹久家長子的責任。幸運的是,他在童年時期,常常待在外祖父家的染坊,和長姊松香一起度過了許多歡樂時光,只可惜父親菊藏迷戀於演劇,和歌舞伎女演員又多所糾葛,導致家中經濟一蹶不振。
明治三十二年(一八九九年),從邑久高等小學校畢業的竹久夢二,前往神戶這座充滿異國情調的港口城市,寄住在經營米店的叔叔家裡,進入神戶中學就讀,也許就是這段時光,啟發薰陶出夢二的浪漫特質。但這樣的美好分外短暫,僅僅才八個月,他就被迫退學,隨著事業失敗的父親搬往九州福岡,進入當地製鐵所,成為一名工匠。幸好在媽媽和姊姊的暗中資助下,夢二瞞著父親離家前往東京,本想研讀藝術的他,被父親發現了行蹤,最後只好妥協,順從到早稻田大學附屬實業學校讀商科。無法忘懷理想的夢二,利用課餘時間到太平洋畫會研究所學習油畫,為了生計,他曾當過報童、送牛奶工,甚至拉過人力車,他也開始向報社與各種刊物進行投稿,也就是在這段期間,無論是插畫,還是詩歌或隨筆,他用竹久夢二的筆名,一次次出現於讀者的視野中。
明治四十二年(一九○九年),夢二首部畫集《春之卷》由日本洛陽堂出版社發行,書中共有一百七十九幅插畫,每一幅畫皆搭配短篇詩文,作品的卷首寫著:「十六歲那年的春天,我隻身前往都市,那時尚未有做畫工的打算,一心所嚮往的,是高樓上朱欄長廊的那種榮華,然而,居無定所的城市生活,讓我連和人們打交道都感到不好意思。但當我低著頭走入高高矗立著白牆的銀座街頭時,卻不由心潮澎湃,低聲吟唱那些關於革命、自由、漂泊的奔放歌曲……我曾想當個詩人,但詩稿又不能變成麵包,於是我嘗試著以繪畫的形式表達詩歌,沒想到竟能在雜誌上發表,這讓膽怯的我,內心充滿驚喜。」也就是這部作品,為竹久夢二帶來巨大的名氣,讓他成為後來引領「大正浪漫」的靈魂人物。大正十二年(一九二三年)九月至十二月間,已經在文化圈享有盛名的夢二,在《都新聞》(現《東京新聞》)上連續發表《秘藥紫雪》和《如風》兩部作品。
《秘藥紫雪》的連載時間是從大正十三年(一九二四年)九月十日到十月二十八日,文章一開始,便以陸軍中尉矢崎忠一自爆殺妻的情節拉開序幕,性格執拗的矢崎忠一,開朗熱情的同僚立花春吉,還有溫婉美麗的少女雪野,三人因為一場無稽的誤解,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傷害,但最終又在作者的妙筆編排下,迎來反轉般的驚喜結局,這或許就如同竹久夢二所言:「世上許多事,其實比蹩腳的通俗小說更不自然、更不可思議。」
隨著《秘藥紫雪》的完結,翌日十月二十九日至十二月二十四日,同刊連載了夢二《如風》的作品,這次是以作者為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小妾所生的薄命女孩萱野澤子,在議員父親過世之後,得知自己的身世,被正室大媽驅趕出門,雖然與生母相認,但為了生計不得不沿街叫賣煎餅。澤子姣好的外貌,並沒有為她帶來任何好運,生母的男友貪圖金錢,讓才剛滿十三歲的她,失身於吳服店的少東,澤子在受辱羞憤下,離家前往大城市東京。只可惜紅顏薄命,幾度遇人不淑,最後慘遭枕邊人殺害,讓人不禁為她流下眼淚。這兩部連載作品,更是將日本大正末期的社會風景與人情世態,活靈活現地表達出來。
揮別了大正時期,昭和二年(一九二七年),夢二繼續在《都新聞》發表連載小說《出帆》,已經四十三歲的他,這次是以自傳類日記體的方式,為讀者剖析一生的情感與生活經歷,當我閱讀時,文中所出現的每一位人物,在夢二的筆下,就彷彿電影情節般有了畫面,作者沒有為自己的生活進行任何美化,而是誠實地表達身為男人的情感慾望,面對柴米油鹽不足時的窘態,以及更多時候是對生活裡突如其來的挫折與打擊,表達出莫可奈何的淡然,讀後讓人深深感觸,竹久夢二你真是個可惡的男人,但你也真是個可笑又可愛的性情中人。
終其一生,竹久夢二的頭銜真的很多,他是畫家、詩人和小說家,也是書籍裝幀師、圖案設計師和詞曲創作人,同時還可以說是文創產業的先行者,他為世人留下許多經典作品,不管在什麼時代,「夢二式」永遠都是人們心目中的經典款式。
在《出帆》與《如風》這兩部書中,都搭配了大量的夢二畫作,讓人在每一次的翻頁時光中,增添了賞心悅目的感受,也能更快地走入竹久夢二的生命創作歷程。
「鳥飛了,不知飛向何處,青山正青,青得那般寂寞。」這般淡淡地愁緒,竹久夢二最懂。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