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望名人卡夫卡的人生論
「我最擅長的事,就是一蹶不振」—— 卡夫卡.法蘭茲內容簡介
 充滿疑惑、痛苦時,真正需要的話語
 絕望名人卡夫卡的人生論,蘊含不可思議的力量。
 對愛情、婚姻、人際關係、學校,一切的一切深感絕望時,一定要看!
 什麼是當你痛苦時,真正需要的話語?
 世上有許多名言,而且,多是激勵人心的話語。但是,當你感到痛苦時,需要的是能瞭解你的痛苦的人,不是嗎?
 因為過度消極,反而笑得出來?!
 「我最擅長的事,就是一蹶不振。」
 再也沒有像卡夫卡如此絕望的人了。卡夫卡是絕望名人,比誰都容易心情低落,比誰都脆弱,比誰都容易一蹶不振。
 即便是心情跌入谷底的人,也會因為見識到卡夫卡的極度絕望,而告訴自己:「至少我還沒他這麼慘吧!」。
20世紀最偉大的文豪——卡夫卡,創作雖為後世讚嘆,短暫的一生卻多病、不得志、牢騷滿腹。本書結集他的各種消極話語,與其說讀著、讀著,心情愈來愈低落,不如說反倒湧現一股力量。
影音介紹
名人推薦
 ※痛苦是比較出來的,在你成為比較之前,你可以先閱讀別人的痛苦。讓卡夫卡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絕望。——《每天來點負能量》,鍵人 林育聖
 ※卡夫卡讓我明白原來人可以寫出不一樣的東西。——馬奎斯
 ※卡夫卡是一項龐然的美學革命,藝術的奇蹟。——米蘭.昆德拉
 ※他寫了無法超越的作品。因為他寫的是本世紀少數偉大的鉅作。——卡內提
 ※他是當代少數,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沙特
 ※里爾克之類的詩人,或是湯瑪斯.曼之流的小說家,與他相比,都像是石膏聖人像。——納博可夫
 ※要是世上不曾有卡夫卡,現代文學肯定不是現在這樣。——安部公房
 ※我認為卡夫卡是當代最重要的作家,要是不看他的作品,無法活在現今。——伍迪.艾倫
編輯推薦
什麼是當你痛苦時,真正需要的話語?
對愛情、婚姻、人際關係、學校,一切深感絕望時
一定要看《絕望名人卡夫卡的人生論》
「卡夫卡讓我明白原來人可以寫出不一樣的東西。」——馬奎斯
「卡夫卡是一項龐然的美學革命,藝術的奇蹟。」——米蘭.昆德拉
「他寫了無法超越的作品。因為他寫的是本世紀少數偉大的鉅作。」——卡內提
「他是當代少數,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沙特
卡夫卡‧法蘭茲無疑為20世紀最重要的文學家之一。他的作品有著鮮明主題,並以現實生活中人的異化與隔閡、身體與心靈上的兇殘無情、親子衝突、迷宮般僵化的官僚體制為原型。代表作《變形記》、《審判》和《城堡》,以超現實的角色轉換,對社會現實的反諷和抵抗,讓卡夫卡的作品具備超乎常人的魅力。卡夫卡的作品雖為後世讚嘆,短暫的一生卻多病、不得志、牢騷滿腹。於41歲就因肺疾逝世。
「我最擅長的事,就是一蹶不振」——卡夫卡.法蘭茲
卡夫卡的人生,幾乎是「消極」與「負面」的代名詞。
他從未成功,也不曾從失敗中學習到什麼,只是不斷失敗。
他雖然討厭朝九晚五的工作,卻為了維持生計,無法辭去。
他雖然很想結婚,卻終身未婚。
他身體孱弱,腸胃欠佳,又苦於失眠。
他與家人相處不睦,尤其父親讓他深感自己是個沒用的人。
再也沒有像卡夫卡如此絕望的人了。卡夫卡是絕望名人,比誰都容易心情低落,比誰都脆弱,比誰都容易一蹶不振。即便是心情跌入谷底的人,也會因為見識到卡夫卡的極度絕望,而告訴自己:「至少我還沒他這麼慘吧!」。
「你永遠不會是最慘的,至少不會是現在。
痛苦是比較出來的,在你成為比較之前,你可以先閱讀別人的痛苦。」
——《每天來點負能量》正面推薦
有別於成功者的諄諄教誨,卡夫卡.法蘭茲的名言、日記、筆記本、信件,滿是這種自虐、牢騷滿腹的文字。本書結集他的各種消極話語,卻讓人不由得會心一笑,從中尋覓到勇氣與活力。無論是再怎麼失敗沮喪難堪的局面,都能透過卡夫卡那樣極度消極、戲謔而充滿哲理的視角,找到面對困難與挫折的方式,莞爾一笑,以不一樣的勇氣和態度,重新出發。
文/愛米粒編輯部
目錄
 前言    卡夫卡的肖像——如何絕望,如何活著
 第一章    對於將來深感絕望!
 第二章    對於世間深感絕望!
 第三章    對於自己的身體深感絕望!
 第四章    對於自我內心的軟弱深感絕望!
 第五章    對於父母深感絕望!
 第六章    對於學校深感絕望!
 第七章    對於工作深感絕望!
 第八章    對於夢想深感絕望!
 第九章    對於結婚深感絕望!
 第十章    對於生兒育女深感絕望!
 第十一章    於人際關係深感絕望!
 第十二章    對於真實深感絕望!
 第十三章    對於飲食深感絕望!
 第十四章    對於失眠深感絕望!
 第十五章    對於生病一事……並不絕望!
 後記    卡夫卡是個比誰都脆弱的人
序/導讀
前言
卡夫卡的肖像——如何絕望,如何活著 頭木弘樹
 什麼是當你痛苦時,真正需要的話語?
 世上有許多名言,
 而且,多是激勵人心的話語。
 例如:
 All our dreams can come true, if we have the courage to pursue them.
 (只要有不斷追求的勇氣,一切就能美夢成真。)——華德.迪士尼
 多麼美妙的一句話啊!迪士尼的這句話,讓人湧起一股動力。想必很多人被激勵吧!
 但是當你痛苦萬分時,這句話真的能說到你的心坎裡嗎?
 只是一句過於空泛的話語,不是嗎?
 就像生病時,聽到身體健康的人鼓勵你:「別擔心,只要想著會痊癒,就會治好哦!」
 對於心神疲憊、失去活力、一心尋死的人來說,聽到「只要抱著必死的覺悟,便無所懼」這句話,或許只想反駁:「就是因為我什麼都做不了,才想死啊!」
 當你感到痛苦時,需要的是能貼近當下心情的話語,需要有個能瞭解你的痛苦,陪你一起哭泣的人,不是嗎?
 悲傷時,聽聽悲傷的音樂
 希臘哲學家,也是數學家的畢達哥拉斯(發明畢達哥拉斯定理)曾說:「感到痛苦時,聽能抹去悲傷的明快歌曲比較好。」
 這說法稱為「畢達哥拉斯逆療法」,在現代音樂療法稱為「朝異質引導」,是非常重要的理論。
 另一方面,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則是主張:「聽聽符合當下心情的音樂,才能療癒心靈。」也就是說,悲傷時,聽悲傷的音樂比較好。
 這說法稱為「亞里斯多德的同質效果」,在現代音樂療法稱為「同質原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理論。
 兩者的意見可說南轅北轍。
 但現今證明,兩者的主張均正確。
 怎麼說呢?當你感到痛苦時,
 首先,沉浸於悲傷的音樂=亞里斯多德的「同質原理」。
 然後,聆賞愉快的音樂=畢達哥拉斯的「朝異質引導」。
 像這樣讓自己回復平靜狀態,便能重新振作。
 就像失戀時,比較容易接受悲傷的歌詞和旋律,所以,先讓心情沉浸於失戀的歌曲中,再聽聽明快一點的歌曲,心情自然開朗。
 即便先聽明快的歌曲,也無法聽進心坎裡。
 名言也是如此。
 雖然激勵人心的名言有其價值,但心情難受時,就算讀再多名言,也無法療癒心靈,最重要的是,先充分沉浸於消極的心情中。
 卡夫卡是個徹底的失敗者
 那些留下名言的偉人,如同字面的意思,就是造就出「什麼」的成功者,偉大的人們。他們說的話是那麼鏗鏘有力、正面積極,因為他們是實現夢想之人。
 但是有個人例外。
 因為他太特別,是個完全非典型的偉人。那就是卡夫卡。
 他是知名小說家,寫了一部描寫某天早上醒來變成蟲的男人,名為《蛻變》的作品。
 他從未成功,也不曾從失敗中學習到什麼,只是不斷失敗。
 他在世時,不被認同是小說家,只是個普通的上班族。
 他雖然討厭朝九晚五的工作,卻為了維持生計,無法辭去。
 他雖然很想結婚,卻終身未婚。他身體孱弱,腸胃欠佳,受失眠所苦。
 他與家人相處不睦,尤其父親讓他深感自己是個沒用的人。
 他寫的長篇小說都半途輟筆,沒有完成。
 因為至死還沒有寫出令自己滿意的作品,便留下遺囑,交代摯友將其著作全數燒毀。
 他的日記與筆記本,寫滿關於日常生活的牢騷。不是寫些關於世界、國家、政治方面的議題。而是埋怨生活的種種,埋怨父親、工作、胃腸、睡眠狀況等。
 他不關心社會這個大環境,他只關心自己,在乎自己的心情、身體狀況、別人對他說了什麼,或是他對別人說了什麼、做了什麼。
 而且,他說的每一句話均十分消極負面。
 因為極度絕望,反而笑得出來
 「這種牢騷滿腹的作品,值得一看嗎?」肯定不少人這麼想吧。雖說讓自己沉浸於消極的心情也沒什麼不好,但應該不會有人想看別人對日常瑣事發牢騷的作品吧。只會搞得自己的心情更沉鬱。
 卡夫卡是偉人,但不是那種凌駕於一般人之上的偉人,而是比一般人還差的偉人。
 他的消極話語,可說無人能及。譬如:
 我無法朝著未來前進,
 卻能面對未來,裹足不前。
 我最擅長的,就是一蹶不振。
 因為過度消極,反而笑得出來,不是嗎?
 即便是心情跌入谷底的人,也會因為見識到卡夫卡的極度絕望,而告訴自己:「至少我還沒他這麼慘吧!」
 我想,再也沒有像卡夫卡如此絕望的人了。卡夫卡是絕望名人,比誰都容易心情低落,比誰都脆弱,比誰都容易一蹶不振。
 正因如此,我們才能坦然傾聽他的話語,有別於成功者的諄諄教誨。
 消極的代表作家
 雖然卡夫卡覺得自己像隻小蟲,但身為小說家的他是個巨人,堪稱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
 以繪畫來說,他就像畢卡索,深深影響後世的作家們。
 可說卡夫卡之後的作家,沒有一位不受他的影響。許多作家非常推崇卡夫卡。
 「他寫了無法超越的作品 ..因為他寫的是本世紀少數偉大的鉅作。」——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內提
 「要是世上不曾有法蘭茲 ‧卡夫卡,現代文學肯定不是現在這樣。」——安部公房
 「卡夫卡是一項龐然的美學革命,藝術的奇蹟。」——米蘭.昆德拉「卡夫卡讓我明白原來人可以寫出不一樣的東西。」——馬奎斯
 「他是當代少數,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沙特「里爾克之類的詩人,或是托馬斯.曼之流的小說家,與他相比,都像是石膏聖人像。」——納博可夫
 「我認為他是當代最重要的作家,要是不看他的作品,無法活在現今。」——電影導演伍迪.艾倫
 對日常生活滿腹牢騷的人,為何能成為偉大的作家呢?因為他是絕望名人,別無其他理由。這是卡夫卡說過的話。
 我不聲不響地掘起屬於我這個時代的消極面。
 當代離我非常近,所以我擁有代表時代的權力。
 我挖掘當代的消極面,穿戴在身上。
 我連一點點積極的東西都沒有穿戴到。
 就連與積極只有一紙之隔,淺底的消極之物都沒有穿戴到。
 任何宗教都無法拯救我。
 我已經結束,還是正要開始呢?
 ——八開筆記本
 卡夫卡的真話、真正的魅力、以及真實的絕望
 「卡夫卡難道沒有說過比較積極的話語嗎?」也許有人有此質疑。在書籍、網路之類的名言集,找得到卡夫卡的名言,而且都是積極的話語。
 但這些都是去掉前後文的摘錄。比較常看到的,如下:
 縱使一切看來即將結束,
 還是不斷湧現新力量,
 這就是你活著的證明。
 聽起來很正面、很積極,是吧?
 其實後面還有一段文字。
 倘若沒有湧現這股力量,
 表示一切結束,
 到此為止。
 後半段才是卡夫卡的風格。
 正因為這些名言集,硬是將卡夫卡的話語塑造得很積極,反而更顯魅力。
 本書就是想毫無保留地傳達卡夫卡真正的魅力,以及他的絕望。
 關於翻譯方面,為求淺顯易懂,有些地方會稍微「超譯」。
 但還是會盡心傳達卡夫卡的口吻與真意。
 此外,為了避免說明式的翻譯,我會力求譯文樸質,另行添綴簡單的解說。
 卡夫卡的絕望話語,蘊含著不可思議的魅力與力量。
 與其說讀著、讀著,心情愈來愈低落,不如說反倒湧現一股力量。
 卡夫卡的摯友馬克斯.布羅德,曾在寫給卡夫卡的信中寫道:
 你在你的不幸中,是幸福的。
試閱
1.我最擅長的事,就是一蹶不振
我無法朝著未來前進,
卻能面對未來,裹足不前。
我最擅長的事,就是一蹶不振。
——給菲莉絲的信 ——
前面引用的這段話,其實摘自情書。
菲莉絲是卡夫卡的未婚妻。
對於想要共度一生的人,寫這樣的文字實在不恰當……
哪怕是胡謅,一般人也會寫些自己對於將來充滿期待的話語。
卡夫卡卻寫道:「我最擅長的事,就是一蹶不振。」
想必菲莉絲收到信,一定很詫異吧。
但她或許因為看到這樣的話語,反而對卡夫卡很感興趣,決定和他訂婚。
而這也是他們之間,一段漫長糾葛的開始。
關於這件事,容後詳述。
2.一切困難將我擊潰
巴爾札克散步時,常用的手杖握柄上,
刻著:「我擊潰一切困難」這幾個字。
我的手杖上頭則是刻著:「一切困難將我擊潰」。
我們的共通點,只有「一切」這個字眼。
—— 一則片段 ——
巴爾札克是代表十九世紀的小說家。
卡夫卡是代表二十世紀的小說家。
這樣的對比還真有趣。
順道一提,巴爾札克習慣花很多篇幅介紹筆下的人物,像是成長背景、教養方式、容貌、穿衣風格、個性等。
相較於此,卡夫卡經常以「K」這個字,作為筆下人物的名字,不曾詳述人物的經歷、容貌、服裝和性格。
確實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十九世紀,
深為虛無所苦的二十世紀。
勇氣,就是為了頂替不安。
3.一切變得恐怖
我連將盛著牛奶的杯子舉至嘴邊,
都覺得恐怖。
因為杯子可能會在我面前碎裂四散,
碎片劃過我的臉龐。
—— 給米蓮娜的信 ——
卡夫卡連舉杯喝牛奶,這個再日常不過的行為都覺得恐怖、憂慮。
也許有人覺得「這種人很莫名其妙」。
但我想,應該不少人也會憂心自己的將來,恐懼不知何時會遭逢不幸吧。
而且愈擔心,愈覺得做任何事都很恐懼,
也就活得痛苦不已。
4.縱使我想努力,也無法努力
雖然我始終不認為自己是個懶惰的人,
但迄今,我從未想過要做點什麼。
讓我覺得活著有價值的事,
就是被責難、被詆毀、被攻訐。
對我來說,就算想逃到哪裡,
即便竭盡心力,也無法達成。
——給父親的信 ——
我想,應該有不少尼特族、繭居族,也有同樣心境吧。
之所以不工作,不是因為不想工作。
之所以繭居,也不是因為不想出門。
就這樣不工作,也不出門,
卻也無力改變。
卡夫卡最初幫忙父親經商,後來做得不順心,因而辭退。
就連寫小說,讓他感覺活著有價值一事也是,家人總是不斷干擾他寫作。
之所以不出門,是因為無法步出家門。
5.別人能輕易做到的事,我卻做不到
譬如,
這裡有 A和 B兩個人,
A可以一口氣登上五階,
B卻只能登上一階。
但對於 B來說,這一階相當於 A的五階。
A不只登了這五階,
還會再一步步地登上一百階、一千階吧。
對於 A而言,登上的每一階都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對於 B來說,
每一階都是人生最初、最絕望,即便使盡全力都無法登上的台階。
因此,無法克服也是理所當然,
畢竟連著手開始都是不可能的事。
—— 給父親的信 ——
別人能輕易做到的事,自己卻做不到。
這種事一點也不稀奇。
好比有人能自在地向異性搭訕,有人卻怎麼也做不來,就算努力找話題,還是覺得很彆扭、不自然,甚至因此對自己感到絕望。
看在能輕鬆做到的人眼中,肯定覺得連這種事都不會,實在很不可思議。於是這兩種人成了好友,發展成情侶關係,一步步地構築更親密的關係。
無法自在向別人搭訕的人,永遠都是站在最初的那一階。
我認為卡夫卡完美表現出這種情況。
6.達成目標,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
明明有目標,卻沒有抵達的路。
雖然想循路前進,
卻始終躊躇不前。
——關於罪、苦惱、希望以及真實之路的考察——
縱使想成為卡夫卡這樣的小說家,也不曉得該怎麼做,很難找到這麼一條路。我們往往想要努力,但迫於時間窘迫,只好放棄,繼續為生存一事困惑不已。世人常說:「人生因夢想而偉大」「擬定目標很重要」,但找到一條通往夢想、目標的路,還能勇敢前行,卻是非常困難的事。
「關於罪、苦惱、希望以及真實之路的考察」是卡夫卡的摯友布羅德整理、出版好友的遺稿時,為卡夫卡格言集加上的標題,卡夫卡本人恐怕不會加上如此張揚的標題吧。
7.無法活用到手的勝利
人類的軟弱本質,
不是無法勝券在握,
而是無法活用好不容易到手的勝利。
——一則片段——
好不容易考上夢寐以求的名校,卻已精疲力盡;明明成了有錢人,卻換來家庭不睦;明明打敗情敵,和喜歡的人在一起,戀情卻無疾而終。
明明經歷過為了自由,必須賭命的時代,但到了自由時代,卻又不珍惜可貴的自由。
人們不知如何面對失敗,竟然對於勝利也倍感棘手。
以勝負定論人生很容易,但無論是勝利還是失敗,或許最重要的是如何活用握在手上的東西。
8.只能循著人生的岔路前行
活著這件事,就是循著綿延不斷的岔路前行。
究竟該朝通往何處?
就連回頭瞧瞧也不被允許。
——一則片段——
即便想循著這樣的人生道路前行,卻總是事與願違。
就算想與這個人共度一生,也有不得不分別的時候。
縱使一輩子想彈著最愛的鋼琴,也會發生手指受傷之類的人生憾事。
不管你願不願意,只能循著岔路前行。
即使試著回首,心想:「明明那一條才是我應該走的路。」那條路卻已經不存在,只能循著現在的路前行。
或許這條岔路才是你真正該走的路。
第二章 對於將來深感絕望!
9.只要獨處,就不會發生任何事
我必須獨自窩在房間。
就像只要躺在地上睡覺,就不會從床上跌下來,
只要獨處,就不會發生任何事。
—— 給菲莉絲的信
這點簡直就是繭居族的心聲。
的確,只要躺在地上,就不會遭遇從床上跌落的痛苦與驚嚇。
但同時,也體會不到躺在床上的舒適感。
猶如不會發生任何事般,獨自窩在房間也是如此。然而,不會發生討厭之事的結果,就是也不會發生好事。
之所以將自己關在象牙塔,或許是為了避免告白被拒,不想遭受情傷。基於同樣的心理,避免遭逢不幸的同時,連幸福也放棄的人應該不在少數吧。
10.我想生活在地下室最深處的房間
我常常這麼想。
幽居在地下室最深處的房間,
對我來說,是最美好的生活方式吧。
有人端食物給我吃,
放在離我房間有一小段距離,地下室最外面那扇門的內側。
我穿著家居服,走過地下室圓形天花板下方的走廊去取食。
這是我唯一的散步方式。
然後我回到房間,慢慢地、慎重地用餐。
——給菲莉絲的信
追求繭居生活的極致。
「幽居在地下室最深處的房間」,即便是繭居族,也不見得憧憬這樣的生活。連端送食物的人也不見,走過地下室走廊是唯一的散步方式,封閉程度更甚監獄的獨居房。
「對我來說,是最美好的生活方式吧」,這就是卡夫卡的祈願。
11.我還不夠孤獨,不夠寂寞
我已經走得好遠、好遠,
獨自走了約五個鐘頭,
卻覺得還不夠孤獨。
雖然是杳無人煙的山谷,
卻還不夠寂寞。
——給菲莉絲的信
卡夫卡也在其他作品寫道:「為了獨自走得更遠,過往必須有很多煩惱。」
當苦惱充斥心中,人就會想逃離現在的一切,遠走高飛。
這種情況稱為「解離性神遊」,當一個人的內心被苦惱擊潰時,就會喪失記憶,遠走他鄉,也就是一種心病。
此時,人渴求的是孤獨,寂寞反而能安定心神。
也就是想藉此逃避刺激,多少能平復心緒。
這就是為何明顯需要援助的人,卻堅決想獨處的理由。
12.我祈求遷居他處
我有尋死的念頭。
因為再也忍受不了這樣的人生,
也明白無法過著另一種人生。
我懇求能夠從厭惡萬分、
難以忍受的老舊獨居房,
遷至總有一天也會厭倦的新的獨居房。
—— 關於罪、苦惱、希望以及真實之路的考察
任誰都有過尋死的念頭。
正確來說,若真的有尋死的念頭,意味著「想逃離現在的人生」。
別人的人生看起來是如此耀眼,自己卻是與其苟活,不如一死百了。
但無論是什麼樣的人生,都不能只看表面,因為實際體會後,難保不會有厭倦的一天。
倘若真有冥界,或許就像菊池寬的短篇小說<極樂世界>裡那對老夫婦,如願地坐在極樂世界的蓮花座上,聊著關於地獄的種種吧。
充其量只是老舊獨居房,與新的獨居房的差別而已。
雖然這種想法很負面,但對於有尋死念頭的人來說,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雖然如此,卡夫卡不曾嘗試自殺。
第三章 對於自己的身體深感絕望!
13.我所知悉,最瘦的男人
我是我所知悉,最瘦的男人。
手無縛雞之力,就連睡前做個伸展操,
都覺得心臟隱隱作疼,腹肌抽搐。
——給菲莉絲的信
這也是卡夫卡寫給未婚妻的信。
健康也是結婚的重要條件之一,卡夫卡卻寫道:「我是我所知悉,最瘦的男人」,彷彿想被對方拋棄似的。
其實不然,菲莉絲對於卡夫卡來說,是命中注定的對象,也是非常重要的異性知己。
縱使如此,還是無法不強調自己身體孱弱,這就是卡夫卡。
14.拖著這樣的身體,成功只是奢談
拖著這樣的身體,成功只是奢談。
明明又瘦又虛弱,個頭卻很高。
絲毫沒有溫暖的體溫,及蓄積著熱情的脂肪。
不時感覺到刺痛的心臟,
該如何才能將血液輸往腳尖呢?
——日記
或許看到這樣的文字敘述,「卡夫卡的健康狀況很糟啊!好可憐喔!」會如此心生同情吧。
其實不然。
卡夫卡確實長得高瘦,但據聞到他發病之前,健康狀況並不差。
他喜歡散步,可以走上一段時間(而且有時步履輕快),也曾划船橫渡好幾公里的河流。
上班快遲到時,還會一次踏兩階地疾奔上樓。
因為很在意虛弱這個字眼,總覺得自己身體欠佳。
15.父親的強健,與自己的孱弱
我到現在還清楚記得,
有時,我們(幼時的卡夫卡與父親)會一起在更衣室更衣。
相較於如此瘦削、孱弱的我,
你是那麼結實、高大,有著寬闊的肩膀。
在更衣室的我竟如此狼狽悽慘。
不僅相較於你,甚至相較於全世界。
為什麼呢?因為對於年紀尚小的我來說,你就是世間一切的基準。
——給父親的信
卡夫卡之所以執意認為自己弱不禁風,主要是因為他覺得父親比自己強健、結實太多。
而這般肉體方面的差異,也表現在心境上,更令他自慚形穢。
看著作風強悍的父親,與自己如此迥異,極度愕然的卡夫卡對人生失去自信。
「強健的父親與孱弱的自己」這番強烈對比,也是「強悍世間與軟弱自我」的寫照。
16.以這副軀殼活著的我,始終怯弱不安
在浴場赤裸裸的我,身形如此瘦削。
在浴場,我看起來就像個孤兒。
——給菲莉絲的信
或許有人覺得:「只是比較瘦而已,說自己像個孤兒,太誇張了吧。」
的確,只是相較於浴場裡的其他人,體型偏瘦罷了。
若是不在意這種事的人,根本連想都不會想。
但對於卡夫卡來說,這是天大的事。因為他覺得肉體、精神要是沒能像父親般強健,無法泰然處世。
正因為覺得自己與世間格格不入,內心的怯弱不安讓他猶如孤兒。
17.隨著內心的不安逐漸擴大,我真的生病了
我只擔心自己的事。
擔心自己的所有的事。
好比健康這件事。
從微不足道的小狀況,到消化不良、掉毛,還有脊椎側彎。
隨著內心的不安逐漸擴大,
於是,我真的生病了。
—— 給父親的信
卡夫卡自己也明白,因為過度憂慮的結果,導致自己的健康亮紅燈。
即便如此,他還是無法戒掉這個毛病。
一個人過於鑽牛角尖,反而害了自己。
過度在乎自己的任何事,可說是現代人的一種心病吧。
卡夫卡就是一號代表人物。
第四章 對於自我內心的軟弱 深感絕望!
20.我沒有強項,只有軟弱
我沒有任何面對人生
必備的能力,
只有人性的軟弱。
——八開筆記本
卡夫卡不只對於身體,還有心靈、能力方面,一再強調自己的「軟弱」。
「八開筆記本」是一本小筆記本,卡夫卡在筆記本上書寫短篇小說與發想的片段,亦用來代替日記,可說是一種日記性的記述。
所謂人生必備的能力,是指事業成功的能力、交際能力、結婚成家的能力等,也就是融入社會的能力。
卡夫卡不但欠缺這些能力,軟弱程度還比一般人加倍。
雖然他常為此感嘆,但是否真的想變強也令人存疑。因為他輕蔑像父親這樣處世風格剛強的人,卻也對這樣的人心生憧憬和尊敬,但至少自己不會想變成這樣的人吧。
雖然這個說法很微妙,我認為卡夫卡似乎對於自身的軟弱,頗感自傲。
不過他一直深為軟弱所苦,也是不爭的事實。
21.我總是一下子便失去幹勁
神經質的雨,
總是落在我的頭上。
我現在想做什麼事,
但過了一會兒,
又不想做了。
——給菲莉絲的信
總是一下子便失去幹勁。
這種情況常發生在愛鑽牛角尖的人身上。
「我決定做這件事!」即便一時鼓足幹勁,「但為了做這件事,必須先做那件事才行……」「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吧!」「事情要是變成這樣,該怎麼辦?」等,思慮著各種問題與阻礙。
原本可以輕鬆辦到的事,卻成了擺置許多柵欄的障礙賽,不但柵欄愈放愈多,還增加高度,也就愈沒自信跨越。
不僅如此,還會心生一股空虛感:「到頭來,一事無成。」
二十世紀的詩人奧登說:「先行而後思」( Leap before you look. ) 為了付諸行動,這個道理的確很重要。
但卡夫卡絕對不可能這麼做,因為他是那種「只會一直觀望,絕對不會往下跳」的人。
22.沉重的不是責任,而是自己
一旦擔負一切責任,
你會立刻利用這機會,
利用這重責,做一件具有破壞性的事也說不一定。
但當你嘗試後,勢必會發現,
其實你沒有擔負任何責任,
因為你自己就是一項責任。
—— 八開筆記本
卡夫卡用「你」這個字眼時,有時是泛指「人們」,但更多時候是指「自己」,也就是等同「我」這個字眼,只是稍微一般化罷了。
卡夫卡一旦擔負各種責任,肯定馬上垮掉,無論是幫助家裡的生意、結婚,還是身為長子、身為男人、身為社會一分子的責任 ……
但結果沉重的不是責任,而是他自己,自己抱持的生存責任才是重擔。或許換作別人,可以輕鬆面對。
而且他無法釋放這重擔。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