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_2026手帳年曆

【電子書】病態人格

病態人格者有「成功」「失敗」之分!關鍵是前額葉皮質中灰質的體積差異。
  • 196
  •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內容簡介

日本亞馬遜年度暢銷話題書!
30萬讀者大驚:原來他她竟然有病態人格!沒想到這種人意外地多!
拿起本書的你,說不定也是 ?!


為什麼他(她)睜眼說瞎話、踩踏別人毫無同理心?
透過腦科學精準解析,揭開面具下令人意想不到的人格陰暗面!

◎ 外表談吐極富魅力,能堂而皇之站上大舞臺。
◎ 自帶「扭曲現實的氣場」。
◎ 習慣說謊,捏造經歷,操弄是非和人心。
◎ 做一般人覺得難為情之事毫不糾結。
◎ 善交際,但對他人處境難以感同身受。
◎ 鮮少覺得挫折,受指責不會引以為戒。
◎ 口氣很大,卻容易虎頭蛇尾。

高智商  冷血  異常冷靜  帶風向  操弄  魅惑  魔性  扯謊  假面  萬人迷
陰暗面  大魔王  渣男  真假閨密  綠茶婊  恐怖情人  致命誘惑  施虐者
心思縝密  玩弄  捏造  邪惡  詭異  看似親切  笑裡藏刀  裝可憐  一臉無辜  
蛇蠍美人  femme fatale  偽善  興風作浪  挑撥  矯情  不道德  起爭議  
扭曲現實  氣場強大  不懼神佛  破壞秩序  毛澤東  賈伯斯  川普  希特勒  
人魔漢尼拔  香水葛奴乙  天才雷普利  凱文怎麼了  愛的機密  牠  控制

社會很亂,人心難測。
有一種人表面上精神健全,卻有著假面下的扭曲心性。
乍看之下,他們富有魅力、精於投人所好,
輕易吸引所有人的關注。
一不小心與他們扯上關係,卻很可能任其宰割、萬劫不復!
這種難纏的存在,我們必須正確理解。
如履薄冰地掌握、因應,才能與他們和平共處,
甚至從中學得成功生存的祕密……

簡報能力過於優異的人
經歷與頭銜過於華麗的人
主婦同溫層裡的頭頭
黑心企業的經營者
透過爭議發言帶風向的網路紅人和酸民
宅男社團裡裝清純魅惑人心的「綠茶婊」
精於搏得眾人同情的弱女子

「怎麼可能?!他(她)一定是交了壞朋友,才會幹出那種事!」
「不會吧?!他(她)人真的不壞,明明是很棒的人啊!」

最近,這類人物屢屢在世間掀起軒然大波。
電視螢幕裡,常有受訪者、非當事人給予他們善意評語。
而且他們的擁護者、粉絲不在少數。
然而,他們其實有很大的機率是「病態人格者」!

‧每100人就約有1位是病態人格者!
‧病態人格並不一定與殘暴的變態犯罪者畫上等號!
‧大企業CEO、政治人物、律師、外科醫師等需要大膽決策的職業,「病態人格傾向偏高」!
‧大腦杏仁核與前額葉皮質的連結特異,無法感同身受也不易恐懼。
‧擅長從對方眼神揣摩其情緒,藉此隨心所欲操弄對方。
‧病態人格者有「成功」「失敗」之分!關鍵是前額葉皮質中灰質的體積差異。
‧喜歡高風險、高報酬,對無關自身利益的事情興致缺缺。
‧病態人格者多半擁有高智商嗎?還是只是一種迷思?

作者

中野信子

腦科學專家。

東日本國際大學特任教授,橫濱市立大學客座教授。

生於1975年,畢業於東京大學工學系後,取得東京大學醫學系研究科腦神經醫學博士學位。

2008年至2010年曾於法國原子能署的超高磁場功能性磁振造影研究中心(NeuroSpin)擔任研究員。

曾以評論家的身分活躍於「資訊介紹獨家報導」等電視節目,並於富士電視台「平成教育委員會2013!! 日本的頭腦決戰SP」節目中獲得優勝,贏得「日本第一金頭腦」的封號。

著有《科學驗證的改運法》《腦內麻藥》《東大畢業的女性腦科學家教你如何換一副有錢人的腦袋》《活躍全球的人會做的事》《從腦科學的角度來看「祈禱」》《大腦.戰爭.自然法則  超越與克服近代人類觀》等。

譯者

謝承翰

八年級生,任職於某跨國日商企業。於業外從事翻譯工作,滿足自己的文字癮。
譯有多本譯作,翻譯類型多樣。

目錄

前言    腦科學精準解析,讓「你身邊的病態人格者」無所遁形
病態人格者占全美人口的4%
如何辨識病態人格者
富有魅力的研究對象

第一章    病態人格者的心理與生理特徵

1  病態人格者事件簿
國家負擔高過憂鬱症
無視他人感受,切換角色滿足自身欲望--蘭迪.卡夫
從失敗「學習」,逐漸化身殺人魔
個性開朗,愛吹牛的快樂殺人魔--珍.托潘
透過殺人獲得興奮感
雀躍不已地下刀
謊話被揭穿仍不動聲色的天生騙徒--克里斯多夫.羅坎科特
「要把剩下的紙箱也打開嗎?」--日本江東區公寓神隱殺人事件

2  病態人格者的身心特徵
病態人格者的典型性格
憑外觀分辨病態人格者的方法
心跳與病態人格者的關連性
抑制心跳加快的能力
病態人格者的智商較高?
富積極性,因此不會感到不安
擅長透過對方目光掌握其情緒
對於富煽動性的說詞較無感
病態人格者重視的道德觀,以及不重視的道德觀
對與自身利益無關的事物興致缺缺
病態人格者的苦惱
與反社會行為有關的四個假設

第二章    病態人格者的大腦

1  病態人格者大腦的知覺能力、學習能力
無法「感同身受」的大腦
不易感到恐懼的大腦--杏仁核較不活躍
杏仁核與前額葉皮質的連結較弱
沒有「良心」幫忙「踩剎車」
喜好高風險、高報酬
特定部位異常,看到令人心痛的影像也沒有反應
海馬迴與後扣帶迴功能障礙--情緒記憶缺陷
胼胝體形狀也與一般人大相逕庭

2  「成功的病態人格者」與「失敗的病態人格者」
「成功」與「失敗」之分,在於前額葉皮質與灰質的體積
前額葉皮質受損的男人--費尼斯.蓋吉
找出「成功的病態人格者」的方法
很多高社經地位人士都是病態人格者
說謊與前額葉皮質
病態人格者與測謊器的對抗

第三章    病態人格是怎麼被發現的?
病態人格者自古就存在
革命家、獨裁者之中的「成功的病態人格者」
古希臘時代的病態人格者
無譫妄的瘋狂
精神健全的面具
精神分析權威掃地,以及腦科學抬頭
神經倫理學與神經犯罪學問世,及犯罪生物學的全新探討角度
反社會人格是否會遺傳?
神經傳導物質的分解速度較慢
容易併發ADHD的病態人格者
病態人格者與其他精神病的併發症大量分泌多巴胺的基因
根據環境改變的病態人格者
基因與環境的交互作用
建立完善社會制度,落實基礎素養教育

第四章    病態人格者與進化
病態人格者讓人類進化
「良心」的功用是?
「搭便車乘客」與制裁
病態人格者是一種「搭便車乘客」?
於大腦「擴建」的「良心」
病態人格者如魚得水的環境
病態人格者受歡迎的理由
女性在生理期時容易吸引「渣男」
日本的社會氛圍不適合病態人格者生存?

第五章    活在現代的病態人格者
簡報能力過於優異的人
經歷與頭銜過於華麗的人
主婦同溫層的頭頭、黑心企業的經營者
透過爭議發言帶風向的網路紅人和酸民
宅男社團裡裝清純魅惑人心的「綠茶婊」
她是病態人格者,還是人格障礙?
邪教教主的擁護者為何無法醒悟?
老人被「黑寡婦特攻隊」蒙騙的理由
可以跟病態人格者談戀愛嗎?

第六章    致可能也是病態人格者的你
可以自行診斷是否為病態人格者嗎?
PCL-R的診斷方法
DSM-5所列出的診斷基準
凱文.達頓的自我診斷表
病態人格是否可以治療?
有效的療程?
大都市較適合病態人格者生活
找份適合病態人格者的工作吧

後記
病態人格研究上的課題與瓶頸
知道其危險性後的下一步

序/導讀

前言

腦科學精準解析,讓「你身邊的病態人格者」無所遁形

臉不紅、氣不喘扯著漫天大謊,大行常人難以想像的卑鄙勾當。

即便西洋鏡被揭穿,受到千夫所指,仍能堂而皇之,不見絲毫羞恥。

舉手投足彷彿自己才是受到不當對待的受害者,乃至於悲劇女主角。

犯下殘暴的殺人案、惡質的詐欺案,卻絲毫不見反省。甚至高調公開紀錄主張自己的正當性。

乍看之下,他們迷人又善於社交,談吐、做簡報都可說是鶴立雞群,出色而有趣。

不過,一不小心與他們扯上關係,就會受到蒙騙,進而陷入萬劫不復的窘境!而他們對待性事態度開放,因此也總不乏桃色糾紛。

他們善於偽造自身經歷,會若無其事輕易推翻過去言論。如果遭到質疑,有些人則會以一副死豬不怕滾水燙的嘴臉表示:「我絕對沒說過那種話!」

最近,這類人物屢屢在世間掀起軒然大波。

而且不容忽視的是,他們的擁護者不在少數!

「他(她)一定是交了壞朋友,才會幹出那種事!」

「他(她)人真的不壞,明明是很棒的人啊!」

電視螢幕裡,常有評論家、普羅大眾給予這種人上述的善意評語。有時候,甚至會出現崇拜他(她)們的「粉絲」。

但是大家一定不知道吧?

他(她)們有很大的機率是「病態人格者」!

病態人格者占全美人口的4%

「精神病態」(psychopathy)原本是個診斷上的概念,目的是用來說明連續殺人犯的反社會人格。

但是應該很少有人光看字面,就能夠掌握這種精神病態人格的具體含意吧?時至今日,仍然沒有一個譯名,能夠百分之百地闡述其實情。《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是當今精神醫學界奉為圭皋的世界標準,其最新版本「DSM-5」當中,並不存在關於病態人格的敘述。在精神醫學領域,只有名為「反社會性人格障礙症」的診斷基準,而沒有所謂「病態人格」。有鑑於此,世人對病態人格抱持錯誤而模糊的印象,也在所難免。

相信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病態人格」與「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病有什麼差別;或許也有人一聽到「病態人格」這個詞,就會想到湯瑪斯.哈里斯所著小說《沉默的羔羊》當中登場的漢尼拔博士,認為病態人格者就是「擁有高智商的冷血獵奇殺人魔」。除此之外,或許也會有人用「病態人格」一詞來揶揄那些謊話連篇的人。

直到最近幾年,腦科學終於有長足進步,也因此對病態人格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在人腦這個器官的性質當中,有某部分功能主掌「體貼」「對他人傷痛感同身受」等領域,而病態人格者這方面的功能與正常人大相逕庭。

不僅如此,專家學者也發現,病態人格並不一定與冷酷殘忍的犯罪者畫上等號。甚至有研究結果指出,某些需要進行大膽決策的職業,譬如大企業CEO、政治家、律師、外科醫師等等,屬於病態人格者的傾向偏高。

流行病學的調查也頗有建樹。以《沒有良知的人:那些讓人不安的精神病態者》一書聞名於世的犯罪心理學家¬羅伯特.海爾指出,有0.75%的男性是病態人格者。除此之外,長年任職於哈佛醫學院精神醫學系心理學教育中心的心理學家馬沙.史塔德亦表示,病態人格者已占據全美人口的4%之多。兩人所提出的數字有所差異,這也是因為病態人格的診斷基準有所不同。

除此之外,亦有研究顯示,病態人格者在個人主義盛行的歐美國家較多,而在奉行群體主義的東亞社會較少,或是男性病態人格者的比例較高等。

不僅如此,專家學者也發現,病態人格的診斷並不是非黑即白,而是存在有大片灰色地帶。也就是說,病態人格亦有症狀輕重之分。說得更專業點,病態人格就是一種發生於情感面、人際關係面、行為面的「複合障礙」(在此說明:本書為方便讀者理解,概括性地將「病態人格傾向較高者」稱做「病態人格者」)。

無論如何,我們可以說,大約100個人當中,就有一名病態人格者。日本人口約有1億2千7百萬人,所以當中就有120萬人是病態人格者。

病態人格者就混雜在你我周遭的人群裡,今天也出沒在你的身邊,乃至於你的親朋好友、上班同事之間。

或許正在閱讀本書的你,也是一位病態人格者呢。
 
如何辨識病態人格者

那麼我們該如何判斷病態人格者呢?

以下列舉幾個病態人格者的特徵。

◎ 外表與談吐過於富有魅力,有自戀傾向。
◎ 不易有恐懼、不安、緊張的情緒,能夠堂而皇之地站上大舞臺。
◎ 輕易從事一般人因為倫理規範、危險等因素而躊躇不前,乃至於不敢做的事情,乍看像是勇敢的挑戰者。
◎ 善於說場面話,讓強者與自己站在同一陣線,乃至於擁簇者眾。
◎ 慣於透過說謊來豐富自身說話內容。會為了自我表現而不斷改變主張。
◎ 口氣很大,卻容易半途而廢。
◎ 妄自尊大,即便受到批評也不會感到挫折,或是引以為戒。
◎ 交友圈一變再變,會批評過往的交友圈。
◎ 善於交際,但是難以對他人處境感同身受。

即便沒有全數吻合,各位是否也能夠想到,自己身邊有幾個人符合其中某些敘述呢?

就像是前面所述,病態人格者為人妄自尊大,會建構充滿自戀以及欺瞞的人際關係,同時缺乏感同身受的能力,是一種衝動的反社會存在。除此之外,他們也有在生活上不負責任的傾向。

當然,並非所有病態人格者都是壞人、潛在罪犯,畢竟也不是所有非病態人格者都是好人。在病態人格者身上貼上「等於罪犯」標籤,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但若是沒掌握病態人格者的秉性,則可能會被病態人格者惡意利用。時下就有不少人,不知不覺變成擁護病態人格者的旗手。

病態人格者能言善道,且能不畏風險地付諸行動,看起來實在魅力十足,因此有不少不知其本性的人,就這樣成為他們的粉絲。特別是在保守封閉的社會裡,病態人格者的行為彷彿帶來新風氣,讓人備感爽快,人氣因此水漲船高。他們就是這樣精於魅惑人心,巧妙地利用別人。

富有魅力的研究對象

病態人格者是一種「富有吸引力的存在」,而這也是我開始對他們產生興趣的契機。身為腦科學家,他們的生活方式超越世俗規範,實在令我興味盎然。

我本身曾經是門薩國際(MENSA,世上規模最大及歷史最悠久的高智商同好組織,只收智商在人口前2%者的團體)的會員。

當中聚集許多人鑽研各種現象,希望為其梳理出條理、規則。有人關注於找出拼圖等遊戲的攻略方法;或是放眼社會,透過實驗證明某些法則。或是設法證明某些普羅大眾所認知的常識、道德、「約定俗成」,其實都是直到最近才被刻意訂出,內容只對特定人士有利。大家對上述行活動樂此不疲,就像是在進行有趣的遊戲。

但有些人在找出隱藏的遊戲規則,乃至於社會秩序時,卻打算予以惡用。他們會利用這些漏洞搶得先機,或是凌駕於遊戲規則,陽奉陰違地榨取各種好處。「駭規則」一詞就用來形容上述行為,這是一個網路俗語。

普通人不會做出這類違反道德的行為,因為這樣比較安全。普遍而言,普通人會自動產生「內疚」的情緒,進而對這類違反道德的行為「踩剎車」,並非是因為在意識上判斷這樣做比較「安全」。鑽漏洞、獲取利益的行為一旦被其他腳踏實地的人發現,就會惹人厭,遭到族群剔除的風險也會因而提高。因此人類能夠不假思索地避免這類行為,人腦當中有對這類行為「自動踩剎車」的功能。

不過,病態人格者卻會不假思索地進行這類行為。這著實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他們的大腦為什麼不會「踩剎車」呢?

除此之外,每100個人就有一名病態人格者,這代表病態人格在人類進化過程中沒有遭到淘汰,時至今日仍然持續存在。

也就是說,在一般人眼中看來,病態人格者的生活方式(生存戰略)難以想像,但是,或許意外地是一種有效的生存戰略呢。

進一步說,既然病態人格者仍以一定比例存在於人類之中,或許就某種意義而言,病態人格是幫助人類繁衍的正面元素。人類社會之所以能夠發展至今,病態人格者可能也在其中發揮不少助力。

雖說如此,病態人格者仍是種「難纏的存在」,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我們必須要正確理解病態人格者為何物,並且如履薄冰地掌握因應之道,才能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137254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2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