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童年的傷,情緒都知道
就算童年受了傷,就算缺乏父母的愛,也請別放棄內容簡介
看清自己行為、情緒與人際問題的根源
別讓看不見的傷痛,繼續操控你的人生
★德國暢銷超過50萬冊
★德國《明鏡週刊》暢銷書,蟬聯37週暢銷榜
★德國AMAZON深層心理學暢銷排行榜#1
★AMAZON讀者4.5顆星好評
|「內在小孩」會影響成年後的我們,且影響力超乎你的想像|
你是否時常覺得自己不夠好,在情感或人際關際中感到不安,無法信任他人?或是每次一有狀況,就逃避、暴怒或只想討好他人?其實會出現這些情緒與反應,可能都是你的「內在陰鬱小孩」正在偷偷操控你。
「內在小孩」源自於我們童年時從父母或其他照顧者所受影響之總和,包含正面或負面。幼年時我們所感受到的被接納、喜愛,受委屈或傷害,都會深藏在我們的潛意識中,深深影響成年後的我們,在不知不覺間左右我們的自我認知、行為情緒反應與人際發展。
那些於童年所獲得的正面感受,造就「陽光小孩」,代表幸福及喜樂;他是我們熱愛生命、樂觀且堅強的核心本質;而負面感受則造就「陰鬱小孩」,我們的負面自我認知,連同由此所產生的沉重情感全都積累在他身上,將引發控制、攻擊、逃避、壓抑、追求完美等自我保護的方式出現。
|療癒內在陰鬱小孩,才能真正解決自己的情緒與人際問題|
沒有人擁有完美的父母與童年,所以每個人內在都同時擁有「陽光小孩」與「陰鬱小孩」。要避免「陰鬱小孩」時常跳出來對自己說:「我很糟糕」、「我是魯蛇」等負面語句,慢慢吞噬掉你的成人心靈;或是要避免在衝突發生時「陰鬱小孩」跳脫理智,掀起更大波瀾,你就必須好好照顧他,為他再次找到一個溫暖的家,。
本書作者針對「內在小孩」發展出一套嶄新且極具成效的方法。這套方法結合精神醫學及心理學,從你我心中那個受了傷的「陰鬱小孩」出發,幫助你理解心理的陰暗面,擺脫那些一再將我們引入死巷與不幸的舊思考模式及自我保護方法;同時一步步調適心靈,喚醒內在的「陽光小孩」,以新的角度重新看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找到嶄新且有益的態度與行為方式,藉此形塑出更好的人際關係,進而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幸福關係與充實人生!
本書特色
1.透過陰鬱小孩與陽光小孩兩種模型,讓你完整認識自己的內在小孩。
2.了解自己身上曾經可能潛藏哪些傷,明白為何自己老是一再出現某些行為和情緒反應。
3.清楚自己慣用哪些保護策略(為了保護自己免於再次受傷)。這些保護策略,往往會對我們的人際關係造成大問題。
4.讓你及時警覺自己正陷入慣性的行為及情緒模式中,學習以新角度重新看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5.透過26個練習,學習療癒受了傷的「陰鬱小孩」,釋放「陽光小孩」,將能化解所有的人際及情感衝突。
目錄
推薦序 整合你的內在小孩,療癒你的情緒傷痛 蘇絢慧
前言 你的內在小孩必須有個家
PART1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孩
內在小孩是我們人格的一部分
童年的印記,深藏在潛意識中
為什麼需要「認識自我」
當心理需求沒有獲得滿足時
孩子的四種心理基本需求
什麼是父母該注意的
批評自己的父母?
PART2發現你的內在陰鬱小孩
陰鬱小孩與他的信條
陰鬱小孩的信條,決定我們的認知
內在陰鬱小孩與內在大人
認識你的內在陰鬱小孩
練習1:畫出你的陰鬱小孩人形圖
感受你的內在陰鬱小孩
練習2:感受信條所帶來的情感
練習3:情感橋樑
壓抑問題的人和不太有感覺的人
練習4:當我不太能夠感覺時
你所認為的真實,其實只是一種投射
PART3陰鬱小孩的保護策略
多數的人生問題,源起於自我保護
自我保護:壓抑現實
自我保護:投射與受害人思維
自我保護:追求完美、愛美狂與渴求認可
自我保護:追求和諧與過度配合
自我保護:幫助者症候群
自我保護:追求權力
自我保護:追求控制
自我保護:攻擊與抨擊
自我保護:繼續當個小孩
自我保護:逃離、退卻、避免
自我保護:自戀
自我保護:偽裝、角色扮演與說謊
自我保護:癮遁
找出你自己的保護策略
PART4療癒你的內在陰鬱小孩
為自己重新設定新的心理程式
練習5:尋找內心的幫助者
練習6:強化你的成人自我
接納內在的陰鬱小孩
練習7:你可以這樣存在
練習8:大人安慰小孩
練習9:寫封信給你內在的陰鬱小孩
善用想像力做出改變
練習10:覆蓋舊的記憶
練習11:賦予陰鬱小孩關係與安全
製造內在小孩與大人的認知區隔
練習12:兩張椅子、兩種立場
練習13:認知的三種立場
PART5發現你的內在陽光小孩
釋放你內在的快樂小孩
練習14:畫出你的陽光小孩人形圖
練習15:尋找你的長處與資源
價值,可以讓你變得更堅強
練習16:尋找屬於你個人的價值
好心情也很重要
你得為自己的幸福負責
在日常生活中召喚你的陽光小孩
練習17:將你的陽光小孩安置在你身上
PART6重新愛自己的寶貝策略
實現自己的存在,才能真的幸福
提高意識,才不會被陰鬱小孩所困
區別事實與詮釋
練習18:檢視事實
讓自己從現狀中分心
誠實地面對自己
練習19:肯定地接受現實
練習你的友善
夠好就是好
允許自己享受人生
以坦誠取代討好
培養對於衝突的處理能力
練習20:衝突訓練
請認清,你何時必須放手
培養同理心
傾聽的關鍵在「心態」
設定健康的心理界線
別努力過頭,變成倦怠
練習21:消除情感
有時,要學著說不
相信你自己和你的人生
及早做好準備,避免陷入負面情感1
學習控制衝動的陰鬱小孩
練習22:牛的冥想
練習23:機智問答小學堂
你可以讓人失望
抗癮的寶貝策略
練習24:尋找新的生存情感
消除你的惰性
練習25:對抗拖延症的七招
別讓自己陷於叛逆的抗拒中
找出自己的生活樂趣
尋找你個人的寶貝策略
練習26:陰鬱小孩與陽光小孩的融合
允許你做自己!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