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晉升管理職,除了專業、人際、及領導能力之外,你還需要具備管理技能!
本書精選了39個相當實用的管理工具,採用目的導向的寫法,並以工具的性質、應用領域劃分為五大類(篇),目錄更以問題解決的角度來簡述各工具的用途,方便讀者在短時間內查閱到工具的用法,並能立即應用。
學會簡單、實用的核心管理工具,成為解決問題的管理達人
每天總有做不完的事情嗎?天天都超時工作,伴著月色、拖著一身的疲憊回到家嗎?
在現今社會裡,埋頭苦幹真的可以獲得老闆的賞識嗎?答案當然不是!聰明工作,更勝於埋頭苦幹 (It is doubtless that working smart rather than working hard)。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 (Peter F. Drucker)在給經理人的28個忠告中,曾提到『有效管理者的共同點就是做對的事,並思考該貢獻什麼,才能創造績效』。微軟總裁-比爾蓋茲 (Bill Gates) 在給年輕人的9個忠告中,也提到了『改變做事的技巧-提高時間的利用率、隨機應變…等』。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在接受台灣媒體採訪時,建議台灣年輕人應具備的3個關鍵能力,其中之一便是『具備找出最終解決問題的能力』。
歸納整理上述這些工作達人的忠告,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聰明工作的重要性。那麼究竟該怎麼做,才能落實呢?關鍵就在於懂得活用管理工具,來協助自己解決所遭遇到的問題,進而改善工作效率,使事務流程更加順暢。
為了達到「隨查即用」的目的,本書特別採用以下的寫作模式及編排方式,方便讀者在短時間內查閱到工具的用法,並能立即應用:
.採用一貫的「目的」導向寫法
本書單純僅就工具的用法,來做說明與應用。每一個工具都採用一致的介紹結構,依序為:
(1)用途說明(purpose)-解釋工具的用途
(2)使用方法(instructions)-介紹工具的使用方法或步驟
(3)舉例示範(demonstration)-透過簡單的情境模擬,以小明為例子示範如何運用工具
(4)提示練習(practice)-提供提示文字,讓讀者練習使用工具
(5)額外補充(complement)-補充與工具相關的概念或可實作應用的軟體工具
.以應用領域來作分類整理
本書就多數工作者最需要應用到管理技能的五大領域-決策判斷、統計分析、資料收集、流程規劃、形成共識等,分類整理了39個管理工具,並以問題解決的表述方式在目錄中摘錄重點,方便讀者針對個人所遭遇到問題現況,快速檢索,找到可應用的管理工具。
本書精選了39個相當實用的管理工具,採用目的導向的寫法,並以工具的性質、應用領域劃分為五大類(篇),目錄更以問題解決的角度來簡述各工具的用途,方便讀者在短時間內查閱到工具的用法,並能立即應用。
學會簡單、實用的核心管理工具,成為解決問題的管理達人
每天總有做不完的事情嗎?天天都超時工作,伴著月色、拖著一身的疲憊回到家嗎?
在現今社會裡,埋頭苦幹真的可以獲得老闆的賞識嗎?答案當然不是!聰明工作,更勝於埋頭苦幹 (It is doubtless that working smart rather than working hard)。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 (Peter F. Drucker)在給經理人的28個忠告中,曾提到『有效管理者的共同點就是做對的事,並思考該貢獻什麼,才能創造績效』。微軟總裁-比爾蓋茲 (Bill Gates) 在給年輕人的9個忠告中,也提到了『改變做事的技巧-提高時間的利用率、隨機應變…等』。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在接受台灣媒體採訪時,建議台灣年輕人應具備的3個關鍵能力,其中之一便是『具備找出最終解決問題的能力』。
歸納整理上述這些工作達人的忠告,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聰明工作的重要性。那麼究竟該怎麼做,才能落實呢?關鍵就在於懂得活用管理工具,來協助自己解決所遭遇到的問題,進而改善工作效率,使事務流程更加順暢。
為了達到「隨查即用」的目的,本書特別採用以下的寫作模式及編排方式,方便讀者在短時間內查閱到工具的用法,並能立即應用:
.採用一貫的「目的」導向寫法
本書單純僅就工具的用法,來做說明與應用。每一個工具都採用一致的介紹結構,依序為:
(1)用途說明(purpose)-解釋工具的用途
(2)使用方法(instructions)-介紹工具的使用方法或步驟
(3)舉例示範(demonstration)-透過簡單的情境模擬,以小明為例子示範如何運用工具
(4)提示練習(practice)-提供提示文字,讓讀者練習使用工具
(5)額外補充(complement)-補充與工具相關的概念或可實作應用的軟體工具
.以應用領域來作分類整理
本書就多數工作者最需要應用到管理技能的五大領域-決策判斷、統計分析、資料收集、流程規劃、形成共識等,分類整理了39個管理工具,並以問題解決的表述方式在目錄中摘錄重點,方便讀者針對個人所遭遇到問題現況,快速檢索,找到可應用的管理工具。
目錄
Part 1 決策判斷
01 檢查表Checklist
02 決策樹分析Decision Tree
03 五個為什麼Five Whys
04 力場分析Force Field Analysis
05 優先矩陣Prioritization Matrix
06 利害關係人分析Stakeholder Analysis
07 SWOT分析SWOT Analysis
Part 2 統計分析
08 控制圖Control Chart
09 成本效益分析Cost Benefit Analysis
10 實驗設計法Design of Experiments
11 實獲值管理Earned Value Management
12 直方圖Histogram
13 內部投資報酬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
14 淨現值Net Present Value
15 償付期間Payback Period
16 趨勢圖Run Chart
17 散佈圖Scatter Diagram
Part 3 資料收集
18 親和圖Affinity Diagram
19 腦力激盪法Brainstorming
20 特性要因圖Cause Effect Diagram
21 心智圖Mind Mapping
22 品質機能展開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23 工作分解結構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Part 4 流程規劃
24 節點活動法Activity On Node
25 要徑法Critical Path Method
26 關鍵鏈法Critical Chain Method
27 失效模式和效應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28 流程圖Flowcharting
29 計畫評核術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30 RACI矩陣RACI Chart
31 資源撫平Resource Leveling
32 責任指派矩陣Responsibility Assignment Matrix
33 六標準差Six Sigma
34 風險策略Strategies for Risks
Part 5 形成共識
35 溝通模式與方法Communication Model and Method
36 衝突管理Conflict Management
37 德爾菲法Delphi Method
38 提名小組座談技術Nominal Group Techniques
39 一對一比較Pairwise Comparisons
附錄 管理工具的英、中專有名詞對照表
01 檢查表Checklist
02 決策樹分析Decision Tree
03 五個為什麼Five Whys
04 力場分析Force Field Analysis
05 優先矩陣Prioritization Matrix
06 利害關係人分析Stakeholder Analysis
07 SWOT分析SWOT Analysis
Part 2 統計分析
08 控制圖Control Chart
09 成本效益分析Cost Benefit Analysis
10 實驗設計法Design of Experiments
11 實獲值管理Earned Value Management
12 直方圖Histogram
13 內部投資報酬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
14 淨現值Net Present Value
15 償付期間Payback Period
16 趨勢圖Run Chart
17 散佈圖Scatter Diagram
Part 3 資料收集
18 親和圖Affinity Diagram
19 腦力激盪法Brainstorming
20 特性要因圖Cause Effect Diagram
21 心智圖Mind Mapping
22 品質機能展開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23 工作分解結構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Part 4 流程規劃
24 節點活動法Activity On Node
25 要徑法Critical Path Method
26 關鍵鏈法Critical Chain Method
27 失效模式和效應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28 流程圖Flowcharting
29 計畫評核術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30 RACI矩陣RACI Chart
31 資源撫平Resource Leveling
32 責任指派矩陣Responsibility Assignment Matrix
33 六標準差Six Sigma
34 風險策略Strategies for Risks
Part 5 形成共識
35 溝通模式與方法Communication Model and Method
36 衝突管理Conflict Management
37 德爾菲法Delphi Method
38 提名小組座談技術Nominal Group Techniques
39 一對一比較Pairwise Comparisons
附錄 管理工具的英、中專有名詞對照表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