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這位小學老師不得了!
一份學習單,全台灣瘋傳了,你看過沒……
葉丙成教授、張輝誠老師、洪蘭教授強力推薦
生命教育就該這樣做!
網路數百萬瘋狂轉貼的學習單
各大媒體爭相採訪的一群師生
讓大家不禁要問:未來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每月預算透支,只要不生小孩,一切就輕鬆了?
沒有棍子的年代,你還有什麼理由讓孩子唸書?
林晉如老師以不花錢的方式活絡學習、以生活性的教學指導學生思考生涯、以真實面對環境變遷的方式帶領孩子規劃方向,孩子必須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未來,不要再亂飼養無菌的孩子了!
從抽到籤王班的那一刻起,便是晉如老師教師生涯重要轉折的開始,學生上課意興闌珊、學習必須「談條件」、脾氣火爆卻又帶著公主與王子的「特徵」,甚至一口說出:「我不想工作,反正以後找工作就好」。
為了讓這一群缺乏學習動機的學生,能再次吸引他們專注的目光、重燃對於學習的熱忱,設計了一連串帶著孩子體驗閱報找工作、如何買房、買車與生養小孩的學習單。
我們總想給孩子最好的生活品質,讓孩子在愛的教育下開心成長,然而在溫室當中盛放的花朵,能抵擋現實環境的考驗嗎?和孩子一起思考未來想過的生活,漸漸看見孩子從價值觀、想法與行為上意想不到的改變。
學習單下載:
請至聯經出版公司網站或聯經童書FB粉絲團
目錄
推薦序 點燃下一代的光亮未來 中山女高 張輝誠老師
自序 開啟孩子的生命潛能,培養孩子的未來生存力 林晉如
PART1 教育現場,我看到的是
現場實況 1 沒有棒子的年代,還有什麼理由讓孩子讀書?
現場實況 2 抽到籤王班
現場實況 3 學生上課意興闌珊,老師也分心
現場實況 4 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
現場實況 5 我拿最後一名也沒關係
現場實況 6 等待標準答案的學生
現場實況 7 家長造成孩子成為「學習弱勢」
現場實況 8 來學校不想學習,會怎樣?
現場實況 9 一個都不能少
現場實況 10 學習談條件,沒賞免談
現場實況 11 讚美才是最好的獎賞
現場實況 12 喜新厭舊,過度浪費
現場實況 13 我不想讀書,以後找工作就好
PART2 未來想過的生活
這堂課,我想教會孩子的事
閱報找工作
撰寫履歷表
心有靈犀一點通
未來想過的生活──買房
未來想過的生活──買車
未來想過的生活──生養孩子與三餐花費
算算看,一個月的基本開銷
我喜歡我的工作,大人怎麼看?
職業無貴賤,行行出狀元
PART3 震撼教育後,我看到改變
吃米知道米價
大徹大悟,愛物惜物
擁有未來工作的「選擇權」
留意各行各業,醞釀自己的未來
孩子捐款買書,成就自己
乘勝追擊,創造讀寫雙贏
老師,到底什麼時候才可以考試?
父母如何看孩子的轉變?
玩具鈔票的省思
序/導讀
作者序
開啓孩子的生命潛能,培養孩子的未來生存力
林晉如老師
當老師多年,自覺老師就像是個擺渡人,帶領著學生出航追尋夢想、穿越浩瀚無垠的學海。兩年後,船到達彼岸,送走學生,又接手一批懵懂新面孔,繼續用自己的熱情、耐心、愛心澆灌小小幼苗。兩年後,再次引領孩子到達知識的殿、理想的彼岸。就這樣,大約來回十多趟,任務達成功德圓滿,老師退休歸隱。
2014年8月,任教高雄市岡山國小高年級導師的我,準備迎接五年級全新的一班,繼續擺渡人的使命感,打算大展身手助渡河的孩子一臂之力,期盼這嶄新的一屆,孩子們能夠勇敢揚帆,乘風破浪。
一切就從「籤王班」開始說起
只是,萬萬沒想到,新接這班,班級組成分子所營造出來的各種應對進退、學習態度、珍惜物力、與同儕相處等狀況百出,常常令我疲於奔命、不堪其苦。其中,最棘手的問題莫過於對學習「無感」,甚至是對學習的「強烈排斥」。
孩子因為對學習不感興趣,每天上課放空、懶得聽課、大腦罷工,拒絕老師的循循善誘,反正放學後不能回家,必須到安親班報到,不會寫的作業還有安親班老師可以求救。沒有安親班的孩子,課業跟不上,作業不會寫,就祭出「我三、四年級就沒在寫功課了,又不是現在,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我以前就考全班最後一名,爸媽又不會怎樣!」似乎就更有理由每天到校就是「等下課、等吃飯、等放學」,當個「三等學生」。一天在校8小時,總該有什麼事情是能集中焦點,日子才不會太無趣。所以,就在其他地方花心思、動腦筋。男生下課與別班學生搶遊戲器材、搶籃板,常常玩到起口角糾紛、玩到擦傷,誓言討回公道。接近青春期,情緒容易受到煽動及影響的他們,甚至一言不合、看對方不順眼,動口動手又動腳的情形,簡直成了家常便飯。更甚者還有莫名的新仇舊恨,又免不了大打出手、惡言相向,戰場還蔓延到其他班級,擴大事端⋯⋯
那女生呢?女生不思課業,多出來的時間就是煩惱因人際問題而造成的情緒低落,懷疑自己遭到同學的閒言閒語,遭到同學的背叛與排擠,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無法贏得同學的喜愛,抽屜裡擺著小鏡子隨時整理儀容,整日惶惶不安,陷入自卑的低潮漩渦中,久久不能散去⋯⋯。不管男生或女生,這些接近青春期的孩子,每個人心裡都深埋怨氣、不耐、自卑、煩惱、困惑、徬徨,加上一天7堂課,每位老師莫不使出渾身解數認真灌輸孩子知識,孩子感覺好累、好有壓力、不想學習,即使端坐教室卻無心課堂,看到書本就煩悶。
原本孩子到學校應該是把握人生的黃金時期,盡力為自己開創格局,開拓視野,將來出社會後能成為自食其力的人,擁有實現美好人生的能力及具備良好的公民素養、挫折容忍力、解決問題、獨立思考、自學力、尊重他人等未來生存力。但是,在教學現場看到孩子浪擲時間、揮霍生命在無意義的事情上,國小畢業了,卻沒有留下可以幫助自己打開人生格局的視野與正確觀念,真是浪費了人生學習的黃金時期,入寶山空手而回。
過去的年代,大環境貧苦,多數人寄望讀書以求脫貧。現下環境,經濟繁榮,加上孩子生得少,家長普遍有能力提供優渥的環境,只為了「苦不能苦孩子,窮不能窮孩子」。父母大多樂意盡己所能,甚至超己所能來栽培孩子,這些依偎在父母豐厚羽翼下安穩茁壯的心肝寶貝,從小嬌生慣養,沒受過歷練,更視優渥的食衣住行為理所當然之物。古人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長大後物質享受當然難以降低標準,爾後養成自私跋扈、唯我獨尊的大人也不足為奇了。
見到孩子腳上一雙球鞋要價 4000 元,驚訝詢問後,才知道原來是家長捨得花,再問他因為父母的疼愛,百般滿足自己的物欲,長大後是否會因此飲流懷源,知恩圖報?沒想到孩子篤定地說:「不會,我賺的錢都是我的,爸媽要用錢,自己去想辦法。」孩子們在教室裡遺失了文具,丟了之後就再也沒人認領回去,我的講桌上堆滿了琳琅滿目的文具,幾近全新,不管失物招領了幾次,統統沒人要。或許,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反正文具是小額開銷,父母碎念完後,孩子如風過耳毫不在意,又帶去文具店「補貨」,珍惜物力的觀念也就越來越淡薄了。
父母期望孩子成龍成鳳,撒了大把鈔票將孩子送進安親班、補習班,孩子無法體會父母的用心良苦,更無法體會錢不好賺,甚至,孩子還說「我就是不想補習(學習),但是媽媽硬要我來,好像她錢花下去了就比較安心,我只好來這裡幫媽媽把錢花掉。」媽媽要是聽到孩子的真實心聲,心肯定在淌血啊!
有時我也會想,身處於資訊爆炸的e世代,現在的孩子要學的東西比我們過去多太多,放學後不能自主安排自己的時間,所有的作息全由大人一手安排好,在不知為什麼需要求學的情況下,這樣心不甘、情不願地上安親班或補習班,過量的學習內容,恐怕只是加速打壞孩子的「學習胃口」,造成孩子對學習的「強烈反感」,而有「讀書只是為了應付考試」的錯誤觀念。
原本滿心期待、滿腔熱血的理想之舟才剛剛起錨,還沒見識到大海的浩瀚無邊,還沒領略碧波蕩漾、金燦陽光遍灑四方,就因船內紛爭不斷,天天上演暴力事件,上課大打出手,針鋒相對,上課意興闌珊,與科任教師口角爭執;學習談條件,沒獎賞免談等問題,船都還沒來得及到達彼岸,就因船艙嚴重失衡,就快要在半路翻船了。而我這位站在講台上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的舵手,也快隨著船舟翻覆要葬身海底了。
一句話,改變孩子的未來
我深思,在教學現場的我,若是使用教師「威權」,以一副「我是為你好」的強勢心態,嚴厲施行斯巴達教育政策,或許可以嚇阻不少人,但是,這等於是走回頭路,回到過去連自己都排斥的求學年代。如果哪天「猛藥」失效了,還有「更長效」的方法嗎?
有感於一直以來教育與現實生活嚴重脫節,許多人都是出了社會之後才知道「現實的殘酷」。教改改了二十多年,從我年幼時不知為何求學,到現在自己當了老師,我的學生依舊徬徨,家長束手無策。雖然孩子才10歲、11歲,然而。再過8年、10年,就是社會新鮮人了。在他們的黃金年代,是要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還是渾渾噩噩浪費寶貴的光陰?我該怎麼讓孩子早點明白「現實與理想」是有差距?
聽見班上孩子說「我不想讀書,以後找工作就好了。」一語道出破綻,原來孩子想跳過求學階段,直接「找工作」,但是,工作有這麼好找嗎?於是,我開始著手設計「未來想過的生活」學習單,讓孩子親身體驗「貨真價實」的世界。
完成看報紙找工作、撰寫履歷表、買房買車、算出一個月的基本開銷等 6 張學習單後,當孩子驚見自己一個月竟然需要二、三十萬元的基本開銷,才發覺兩、三萬元的薪水根本無法滿足自己「未來想過的生活」,霎那間終於領悟來學校求學讀書,到底是為了誰!
教育貴在啟發,唯有讓孩子經由親身探索、體會、操作、思考、提問,才更能感受那強烈的震撼,內化習得的經驗,課堂上也不再只是老師講學生聽,而是提升每個孩子的學習位階,貼近真實生活的體驗,孩子學得充實又有樂趣,同時又是一種高效能的學習。自身寶貴的體悟,絕對勝過大人千百萬次苦口婆心地告誡孩子:「要體諒父母的辛勞與犧牲,要知足節儉,要有正確的金錢觀⋯⋯」
難以預料的廣泛迴響
原本只是想將教學活動分享至個人臉書,讓班級的家長知道我們進行了什麼活動,萬萬沒想到,短短一天之內,數千則的留言大量湧入我的臉書,從研究所、大學,高中、國中小等各階段的師生都是詢問的對象,甚至,孩子尚在襁褓中的家長,也表示想要預留學習單,以後給孩子寫。
此外,更收到上千位臉友的交友邀請,2 萬多筆的分享,各家網路媒體紛紛捎來訊息要求授權轉貼文章,無論哪個線上傳媒轉貼都有超過 3 萬、5 萬的「讚」次網路以等比級數的速度快速傳播學習單?網路超越了時空的限制,似乎每個人都成了訊息傳播的基地台。爾後,我的臉書不斷收到來自中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等臉友的來信,更遠傳至英語系國家而有所回應,讓我一頭霧水,怎麼會有其他國家的臉友找上?直到朋友告知,才知道這份教學活動學習單在香港及中國都有媒體報導,超過百萬人次閱讀過此學習單,這不僅是我第一次深刻體認到網路無遠弗屆的傳播威力,在各地造成的種種迴響也早已超出我所能預期的結果。
靜下心思考,當初只是為了解決自己班上孩子不讀書的問題,卻意外引起共鳴,還跨越海峽到達他國。難道,他們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嗎?
許多網友說:
「為什麼我們小時候都沒有遇到像妳這樣的老師?」
「如果小時候有這份學習單,我的人生就要改寫了。」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