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每一天的教養,都為了孩子獨立那天做準備
有天孩子獨立生活之後……的思考角度,所有惱人又模糊的教養問題,突然變得清晰無比。內容簡介
台灣媽咪的教育實驗 × 德國婆婆的教養智慧
 
 有天孩子獨立生活之後......
 我與德國婆婆相處的幾年裡,最讓我佩服的是,她做到了每個母親的夢想:
 三個孩子都視母親為自己最好的朋友,也對母親充滿尊敬與深刻的愛。
 儘管臺德教育文化不同,親子互動原則都是相似的。所有孩子都需要父母的愛、陪伴與指引;最重要的教養場域,永遠在家庭之中。
 每當我遇上親子難題,婆婆給建議時,總是強調:有天孩子獨立生活之後……。
 我也開始用「為孩子獨立那天做準備」的思維,來教養孩子。
 以此為目標,我發現,所有惱人又模糊的教養問題,突然變得清晰無比。
 ──Carol凱若媽咪
 
 孩子不會在18歲那天, 突然一夕成熟長大,
 因此,在每一天的教養過程中,
 父母就將獨立的因子,深植孩子心中……
  
 ‧孩子依賴網路,父母根本管不到?
 關心孩子如何使用,怎麼想的,
 而不是使用什麼,怎麼看到的。
 
 ‧孩子上課興趣缺缺,不熱中學習?
 先問好不好玩,不問學這些有什麼用。
 先問孩子想不想試,不問做不做得到。
 
 ‧作業常出錯、要人盯?
 有錯沒關係。孩子懂了沒,比標準答案重要。
 
 ‧孩子玩到累壞了,東西也不收!
 能玩,就能工作。不只享受,還要善後。
 
 ‧孩子有話,卻不願對父母說?
 家人就是意見不同,依舊相挺。
 傾聽與討論,營造有話直說的安心環境。
 
 ‧其他小朋友都可以,為什麼我不行?
 「你不是其他小朋友」,
 不用跟別人比較,
 父母也不拿孩子跟別人比較。
 
 ◎本書特色
 
 1.從臺德兩地的生活與學校故事出發,集結家長常遇上的教養問題與對應之道。
 2.涵蓋幼兒期到青春期孩子的親子相處之道與育兒妙招。
 3.借鏡德國婆婆的教養智慧,展現出與東方教養迥異的思維,清楚又透徹。
目錄
 Part 1  孩子終將離開父母
 父母並不是從哪一天開始,
 就拍拍孩子的肩,對孩子說聲「請獨立,再聯絡」,
 如此戲劇化的送走孩子。
 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要做好準備,
 明白孩子終有一天會離開我們,為自己而活。
 1讓孩子打自己的仗
 2向德國幼兒園老師學習,為孩子獨立那天做準備
 3獨立不是取決於年紀,而是孩子準備好了沒
 4德國婆婆教我的教養智慧:孩子請你放心飛
 
 Part 2  孩子獨立,父母先獨立
 放下「孩子沒你不行」的想法,
 父母先真正獨立了,
 才能將同樣的獨立思維,傳給孩子,
 成為他們人生的「內建程式」。
 5對孩子的教養,影響他們未來怎麼當父母
 6孩子需要的,不只是母親
 7向爸爸學習帶孩子
 8德國婆婆教我的教養智養:媽媽也需要下班時間
 
 Part 3  學習自律,而非他律
 一個孩子被形容「很乖很聽話」,
 也許是習慣他律,被動的接受大人的指令,
 但沒有大人在一旁,就不知所措。
 因此,我傾向用「主動配合」來評估孩子是否自律。
 9手機萬惡?能不能自我管理,才是重點
 10情緒管理大原則
 11情緒管理小撇步
 12超歡兩歲兒,也能跟大人好好溝通?
 13讓孩子在餐廳好好吃一頓飯
 14德國婆婆教我的教養智慧:教孩子學會在公共場合,自律自重
 
 Part 4  挑戰自我,不為成績而學習
 學習,先問好不好玩,不問功利的目的。
 作業,先問孩子懂不懂,不問標準答案。
 成績,先問努力過了沒,不問分數高低。
 興趣,先問孩子想不想試,不問是否做得到。
 期待孩子終能自主思考、主動學習、樂在其中。
 15德國人重不重視學歷?
 16學這些,有什麼用?實用至上的德式教育
 17從成績單學到的事:學習可以不完美,但可以很快樂
 18從做作業學到的事:孩子懂了沒,比標準答案還重要
 19如果不行,就別試了?
 20德國婆婆教我的教養智慧:孩子十歲以後,我就沒再看過功課
 
 Part 5  對自己負責
 打點好自己的生活、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做好該做的事情、搞砸就自己負責……,
 這些觀念,
 不是孩子從滿十八歲那天起,或是成家後,
 才突然懂的,而是從小就這樣被教育著。
 21不開口,教孩子自立與負責:「陪伴」比「教」更有力量
 22總教練教給全隊孩子一堂負責課
 23教孩子背上要長眼睛:不只享受,還要善後
 24德國婆婆教我的教養智慧:給予孩子空間,對自己負責
 
 Part 6  懂得生活,享受生活
 孩子一閒下來,就喊「我好無聊」?
 給行程太滿、刺激過度的孩子,
 適時留白,陪孩子享受生活,
 是讓腦袋重新動起來的好方法,
 也讓孩子有更有力量面對明天。
 25教養中的美好,往往很沒效率
 26爸媽,請給我一些時間去浪費
 27讓孩子忘卻網路世界的森林之旅
 28德國婆婆教我的教養智慧:別怕孩子說「我好無聊」
 
 Part 7  獨立,不代表獨自一人
 沒有一個人,
 可以完全脫離人群而獨活。
 與身邊的人建立健康的關係,
 化解衝突,充分合作,
 孩子才能經營圓滿人生。
 29溫暖待人:教孩子打招呼,從好好介紹自己開始
 30尊重他人:規範是為了保護自己,關照他人
 31團隊合作:家事,就是一家人的事
 32換位思考:為什麼我不行,別的小朋友可以? 
 33德國婆婆教我的教養智慧:家人就是意見不同,依舊相挺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