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擺一桌絕妙的宋朝茶席
宋朝喝茶,超講究!宋朝人無論消愁解悶,還是走訪親友,都離不開茶,形成獨特且迷人的茶文化。內容簡介
喝茶好時代,就在大宋
 
 【宋朝點茶】磨茶粉,注熱水,拌出綿密泡沫,就是好茶
 【茶沫作畫】轉動茶碗,茶沫散開,茶湯表面盡顯其妙圖案
 【文人鬥茶】文人雅士,三五成群,比茶具、拚茶藝、鬥茶香
 
 茶聖陸羽無緣趕赴的宋朝茶宴,等您親自上席就座,品嘗絕妙滋味!
 
 宋朝喝茶,超講究!
 ‧茶葉採收期僅驚蟄前後十天半月
 ‧只能用指甲掐下「一心」嫩芽,旁邊「一葉」都不要
 ‧宋朝茶具竟被加官晉爵,個個以官位命名
 ‧極品宋茶比黃金還貴,有錢也喝不到
 ‧惠山泉、竹瀝水,好水才能配好茶
  
 透過作者詼諧輕鬆的口吻,本書深入淺出地解說宋代採茶、製茶到喝茶的過程,讀者能夠一步步認識並掌握宋代茶文化。
 
 自唐朝起,喝茶在中國變得興盛,甚至影響當時的日本開始學習、仿效。到了宋朝,泡茶方式由煎茶轉為點茶,手法比唐代更講究,喝起來不苦不澀,甘甜而清香。宋、元之時,更是流行以點茶方式進行鬥茶。而明代興起以炒茶方式製茶,點茶便逐漸沒落。目前與此法相似的便是日本的茶道,不過滋味可說是大異其趣。
 
 書中引用大量茶類古籍等歷史資料,並提供全原文及白話文,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參考、對照。
目錄
 推薦序 圓滿茶話人生的重要一章 王俊欽
 開場白 為什麼要喝宋茶?
 
 壹 瞧,這才是宋茶
 宋朝只有綠茶
 宋茶屬於蒸青茶
 日本抹茶、臺灣奶茶與宋茶的區別
 宋朝可能沒有花茶
 大宋貢茶全是春茶和芽茶
 宋茶有三等:草茶、片茶和臘茶
 比黃金還貴的極品宋茶
 
 貳 採茶要趕早
 開工請準備
 指甲採摘
 驚蟄之前採茶
 太陽一升,馬上收工
 皇家茶園的採茶盛況
 茶病
 宋朝的特級茶葉
 
 參 做茶得趁鮮
 蒸青與研膏
 棬模與茶磚
 過黃祕笈
 宋茶也有假貨
 
 肆 喝茶有講究
 從煎茶到點茶
 為什麼要洗茶?
 給宋朝茶具加官晉爵
 宋朝常用茶具
 如何用宋朝茶具喝茶?
 紫砂壺滾遠點
 宋朝的瓶裝礦泉水
 茶人的品格在於茶沫
 在茶上寫詩作畫
 
 伍 宋茶的源流與演化
 中國人從什麼時候開始喝茶?
 蒸青何時變成炒青?
 宋茶對日本的影響
 宋茶再現風華
 
 陸 宋朝茶典文白對照
 蔡襄《茶錄》
 黃儒《品茶要錄》
 唐庚《鬥茶記》
 宋徽宗《大觀茶論》
 熊蕃、熊克《宣和北苑貢茶錄》
 趙汝礪《北苑別錄》
序/導讀
 推薦語
 
 王俊欽/王德傳茶莊第五代傳人
 
 中國人幾千年來,為了好好地喝一杯茶,可說想盡辦法、用盡資源。早在宋代之前,中國人對於生活藝術已十分講究,唐代陸羽撰寫《茶經》,將茶從飲料提升至文化層次,到了宋朝的貢茶工藝不斷發展,加上皇帝與貴族相繼投入,讓宋朝成為茶文化興盛的重要時期。宋代民間茶風普及,茶坊、茶肆走向平民化,如同書中所說的,宋朝人無論消愁解悶,還是走訪親友,都離不開茶,形成獨特且迷人的茶文化。
 
 宋朝是歷史上藝術與文化皆達到鼎盛的朝代,也是茶文化集大成的繁榮盛世。宋人講究生活美感,從喝茶可窺知一二,以工藝精緻著稱的宋代貢茶「龍鳳團茶」和追求技巧的點茶、分茶,可謂窮極精巧;不僅於此,名冠天下的宋瓷,從器型到釉色莫不考究,宋朝距今已輾轉一千年,但今人在瓷器製作工藝上仍不及宋朝,可見宋人對工藝的考究與用心。
 
 因其時空背景與製茶方式,現代人要喝到真實的宋朝茶滋味,實屬不易。李開周先生將宋朝茶的做法整理得非常仔細,條理分明,對於還原宋朝茶藝有莫大貢獻。我一直存有一個宋茶大夢,這本書再度勾起了我的綺想,希望能早日克服萬難,做出心目中的宋茶。於我將不僅是一口茶而已,而是對宋茶的學習、體會到實踐,是茶話人生中重要的一章。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