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陶希聖一生富於傳奇性。
 中日戰爭前,以中國社會經濟史的論著聞名,
 戰爭期間及戰後投身政界,
 為蔣介石撰寫《中國之命運》及《蘇俄在中國》。
 陶希聖的一生,是中華民國近代史的見證。
 
 陶希聖(1899-1988),名匯曾,字希聖,以字行,筆名方峻峰,湖北黄岡人。
 
 歷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總統府國策顧問,國民黨設計委員會主任委員,國民黨中央黨部第四組主任,革命實踐研究院總講座,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央日報》寵主筆、董事長,中央評議委員等職。
 
 陶希聖一生富於傳奇性。中日戰爭前,以中國社會經濟史的論著聞名,戰爭期間及戰後投身政界,為蔣介石撰寫《中國之命運》及《蘇俄在中國》。陶希聖的一生,是中華民國近代史的見證。
 
 本書《陶希聖年表》是陶希聖先生於民國四十五年根據《潮流與點滴》一書編成。當時由侄子阮繼光抄寫油印,分送親友。其後陶希聖先生的長子陶泰來將年表輸入電腦,並且將陶先生自編的〈日記摘存〉補入。此外又將陶希聖先生與陶泰來於民國五十六年遊歷歐美的遊記,及陶先生和陶夫人去世的情況繼續增入。
 
 陶希聖先生編寫年表用第三人稱至民國四十五年結束,本書由陶晉生先生整理的年表只根據原稿及補入之〈摘存〉出版。
 
 民國四十五年之後,陶先生的日記本中只留下一些演說和應酬的日期。
目錄
 前言(陶泰來)
 第一編 從苦學中成長(1899-1919)
 第二編 中國社會史的奠基者(1920-1937)
 第三編 烽火中的政論家(1938-1953)
 續編(陶泰來、陶晉生)
 後記
 附錄一 從徐蚌會戰到昆明事變 日記摘存
 附錄二 陶希聖先生學術年表(1899-1988)(白中林)
 陶希聖著作目錄
序/導讀
 前言(陶泰來)
 
 先父遺書中,有油印之《陶希聖年表》草稿,為編年體之記事。惟僅記至民國四十五年止,即擱置。曾詢問阮繼光表兄,據云﹕「姨爺寫到台灣以後,認為牽涉太多,難於下筆。」故此成為未發表之遺稿。
 
 謹以此稿為綱要,依年補入資料。所採資料如下:
 
 資料名稱 著者 出版單位 注釋簡稱
 
 (1) 潮流與點滴 陶希聖 傳記文學出版社 [點滴]
 (2) 逃難與思歸 萬冰如 食貨出版社(未發行) [思歸]
 (3) 出九龍記 陶希聖 重慶中央日報 [出九龍]
 (4) 夏蟲語冰錄 陶希聖 法令月刊 [語冰錄]
 (5) 八十自序 陶希聖 食貨出版社 [自序]
 (6) 卅七及卅八年日記 陶希聖 [希聖日記]
 (7) 從徐蚌戰爭到昆明事變 陶希聖 未發表原稿 [摘存]
 (8) 和平並存?(註) 國民黨中央委員會 [和平共存]
 (9) 中國之分裂與統一 陶希聖 食貨出版社 [分統]
 (10)我家脫險的前後 陶琴薰 香港國民日報 [琴薰]
 (11)致何茲全廿七封信 陶希聖 何茲全藏 [希聖信]
 (12)悼念我師陶希聖先生 何茲全 傳記文學315期 [何茲全]
 (13)陶希聖先生訪問紀錄 訪問人陳存恭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口述]
 (14)民國人物小傳 林銘章 傳記文學385期 [傳記]
 (15)今井武夫回憶 今井武夫 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今井]
 (16)杜月笙傳(高陶事件) 章君榖 傳記文學出版社 [高陶]
 (17)滬上往事 萬墨林 中外圖書出版社 [滬上]
 (18)胡適秘藏書信選 梁錫華選註 遠景出版社 [胡適]
 (19)新聞剪報 香港重慶報紙 香港馮平山圖書館藏 [新聞]
 (20)「高陶事件」紀實 陶恆生 傳記文學431-433期 [紀實]
 
 註:(和平並存?)為《蘇俄在中國》之初稿。
 
 至於[泰來]項下之記事,均為摘錄當年之日記,一字不改,以存其實也。本稿為
 
 家族內部資料,未定稿之前不得公開。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