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當兵那年,他在網路上寫了一部小說,因緣際會,就這麼踏入了平面出版,就這麼莫名所以地大紅特紅,簽名會一場一場地辦,慶功宴一場一場地開,演講、電影、音樂創作等各種邀約不斷,更有著大大小小數不盡的採訪。人人都說他是最會寫感覺的網路寫手,大家都盛讚他是網路暢銷不敗天王,每個人都笑稱他是出版界的搖錢樹;許多人模仿他、對他感到好奇,為什麼他這麼擅長窺伺愛情、描繪愛情,只是這一切,對他而言,也是一個難以說明與解釋的問題。然後,某一天,在接受一家雜誌採訪時,他開始說起了自己的創作歷程、說起了關於自己這三十年來的生命,說起了心裡面那……「更上一層樓的寂寞」。藤井樹年度代表作,一本最接近創作者內心深處的真實剖繪,藉由這部作品,讓讀者看見一個創作者人前的意氣風發,人後孤獨創作時的寂寞心靈。
序/導讀
《寂寞之歌,唱出我的寂寞》
在動手寫《寂寞之歌》時,我就有預感,這將不會是「藤井樹」的作品。
而是「吳子雲」的。
不過,請不要誤會。我並不是故意要把這兩者作切割,畫出一條楚河漢界來代表這兩個名字分屬於不同人。因為那都是我自己。
我在心裡將它定義為「吳子雲」的作品,是因為它寫了很多「吳子雲」,而「藤井樹」是一個大家更熟悉的名字。
寫《寂寞之歌》的過程中,我一直被兩個強烈的情緒包圍著。一個是「惶恐」,一個是「喜悅」。
惶恐的是我從不曾寫過這麼多的自己。我曾在之前的某些訪問及作品當中透露過,一個創作者要把自己的某些秘密在書裡面公開,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我並不具備那樣的膽量,所以「自己」一直鮮少出現在作品裡。雖然偶爾會在作品的某個部份「客串」演出,但那也只是極少的戲份,對我來說,那些戲份是安全的。
所以,《寂寞之歌》裡面的「自己」,已經變成了主角,我在說服自己把「那些秘密」寫下去這件事情上面花了很多時間。曾經一度想再換個名字來代替《寂寞之歌》裡面的吳子雲,但我似乎有了某種程度的覺悟,再怎麼換名字,那個吳子雲已經再也藏不住了。
所以,我的惶恐很多,我擔心著自己會被眼尖的以及心細的讀者看穿我的內心,那是一塊人跡罕至的領土,過去不曾開放觀光,只屬於我自己。
但在惶恐一寸一寸地侵蝕我的當際,我心裡卻感覺到滿滿的喜悅。這會不會是一種變態呢?
我為著自己終於可以拿出過去沒有的勇氣來寫《寂寞之歌》而感到興奮,像是把自己從心裡搬到另一個國家一樣,那種新鮮感十分地活躍,甚至我感覺到台北的早晨那第一道陽光有普羅旺斯的溫暖。
隨著從事創作工作的年資漸老,發覺自己筆下的每一個觸動開始有了時光的皺紋,偶爾我會讀著自己剛從鍵盤打出來的那一排文字,卻感到奇怪地問自己:「這....哪個傢伙寫的啊?」這樣的變化讓我不知道如何是好,畢竟,這難以被我過去習慣的筆跡給認同,更難以讓習慣過去的我的讀者認同。
「藤井樹變了。」這是這一兩年來,大家給我最多的評語。我聽在耳裡,感觸很深。我不禁思著,我的變化,是不是與過去的我形成了一股不搭調的洪流呢?
但是,長大這件事情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因為我們被時間恐嚇著必須前進。沒有人能越活越回去,除非你選擇了墮落再墮落。
而我並不是墮落的,於是時間很公平的帶著我跟其他人一起前進。而我的變化,或許也是時間惹得禍吧。
在決定把《寂寞之歌》付梓的當下,我坐在自己的車上,車流停滯在建國北路的某個路口處,音響裡是我習慣的電影配樂,雙手握在我習慣的方向盤,而我心裡卻在思考著我不習慣的迴路。
「會不會,有人無法接受呢?」出了不少書的我,竟然會在創作工作邁入第七年的時候,問自己這麼一個難以得到解答的問題。過去從不曾為了作品能不能被接受的問題給自己帶來困擾,而今卻讓我皺眉索思地浪費了大約五個紅綠燈的時間。
難道,這樣的工作,也有七年之癢嗎?又如果我真的發癢,那麼我的出軌對象又是什麼呢?但我很虔誠地摸著自己的良心對著自己說,我怎麼出軌呢?創作之路已經是我的最愛了。
我的皺眉索思並沒有任何答案產生,我看了看後照鏡,剛剛那些瑣細又繁雜的思緒並沒有給我帶來幾根白頭髮,還好。我心裡依然有個一定庫存量的青春的。
好吧。我決定放過自己了。
既然我無法逃過時間的帶領,那麼,逐漸老去也只能是唯一的選擇。若我的變化代表著一種老化現象,那大家陪我一起老吧。
只是,不需要擔心你外在的變化,那長不了皺紋,也添不了白髮的。
那只會在你心裡,留下更深刻的痕跡罷了。
吳子雲 2006/08/28
於高雄橙色九月咖啡館
在動手寫《寂寞之歌》時,我就有預感,這將不會是「藤井樹」的作品。
而是「吳子雲」的。
不過,請不要誤會。我並不是故意要把這兩者作切割,畫出一條楚河漢界來代表這兩個名字分屬於不同人。因為那都是我自己。
我在心裡將它定義為「吳子雲」的作品,是因為它寫了很多「吳子雲」,而「藤井樹」是一個大家更熟悉的名字。
寫《寂寞之歌》的過程中,我一直被兩個強烈的情緒包圍著。一個是「惶恐」,一個是「喜悅」。
惶恐的是我從不曾寫過這麼多的自己。我曾在之前的某些訪問及作品當中透露過,一個創作者要把自己的某些秘密在書裡面公開,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我並不具備那樣的膽量,所以「自己」一直鮮少出現在作品裡。雖然偶爾會在作品的某個部份「客串」演出,但那也只是極少的戲份,對我來說,那些戲份是安全的。
所以,《寂寞之歌》裡面的「自己」,已經變成了主角,我在說服自己把「那些秘密」寫下去這件事情上面花了很多時間。曾經一度想再換個名字來代替《寂寞之歌》裡面的吳子雲,但我似乎有了某種程度的覺悟,再怎麼換名字,那個吳子雲已經再也藏不住了。
所以,我的惶恐很多,我擔心著自己會被眼尖的以及心細的讀者看穿我的內心,那是一塊人跡罕至的領土,過去不曾開放觀光,只屬於我自己。
但在惶恐一寸一寸地侵蝕我的當際,我心裡卻感覺到滿滿的喜悅。這會不會是一種變態呢?
我為著自己終於可以拿出過去沒有的勇氣來寫《寂寞之歌》而感到興奮,像是把自己從心裡搬到另一個國家一樣,那種新鮮感十分地活躍,甚至我感覺到台北的早晨那第一道陽光有普羅旺斯的溫暖。
隨著從事創作工作的年資漸老,發覺自己筆下的每一個觸動開始有了時光的皺紋,偶爾我會讀著自己剛從鍵盤打出來的那一排文字,卻感到奇怪地問自己:「這....哪個傢伙寫的啊?」這樣的變化讓我不知道如何是好,畢竟,這難以被我過去習慣的筆跡給認同,更難以讓習慣過去的我的讀者認同。
「藤井樹變了。」這是這一兩年來,大家給我最多的評語。我聽在耳裡,感觸很深。我不禁思著,我的變化,是不是與過去的我形成了一股不搭調的洪流呢?
但是,長大這件事情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因為我們被時間恐嚇著必須前進。沒有人能越活越回去,除非你選擇了墮落再墮落。
而我並不是墮落的,於是時間很公平的帶著我跟其他人一起前進。而我的變化,或許也是時間惹得禍吧。
在決定把《寂寞之歌》付梓的當下,我坐在自己的車上,車流停滯在建國北路的某個路口處,音響裡是我習慣的電影配樂,雙手握在我習慣的方向盤,而我心裡卻在思考著我不習慣的迴路。
「會不會,有人無法接受呢?」出了不少書的我,竟然會在創作工作邁入第七年的時候,問自己這麼一個難以得到解答的問題。過去從不曾為了作品能不能被接受的問題給自己帶來困擾,而今卻讓我皺眉索思地浪費了大約五個紅綠燈的時間。
難道,這樣的工作,也有七年之癢嗎?又如果我真的發癢,那麼我的出軌對象又是什麼呢?但我很虔誠地摸著自己的良心對著自己說,我怎麼出軌呢?創作之路已經是我的最愛了。
我的皺眉索思並沒有任何答案產生,我看了看後照鏡,剛剛那些瑣細又繁雜的思緒並沒有給我帶來幾根白頭髮,還好。我心裡依然有個一定庫存量的青春的。
好吧。我決定放過自己了。
既然我無法逃過時間的帶領,那麼,逐漸老去也只能是唯一的選擇。若我的變化代表著一種老化現象,那大家陪我一起老吧。
只是,不需要擔心你外在的變化,那長不了皺紋,也添不了白髮的。
那只會在你心裡,留下更深刻的痕跡罷了。
吳子雲 2006/08/28
於高雄橙色九月咖啡館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