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他們的人生都轉了彎
只因爲相信
要勇敢聆聽内心的聲音
要循著使命賦予的方向
無私地開創,堅毅地前行
世界就會賜予力量
他們就能為世界帶來改變
六個為人類進步掀起巨變浪潮的時代典範
證明了勇不放棄做自己的崇高價值!
「誠懇地走自己的路,不論做什麼,態度都要認真。
別讓任何人告訴你,你做不到。你所需要的,是持續地相信你自己。」
他們都不是為了拚第一而去做某些事情,而是心中有一個願景,思考著這個世界在五年或十年之後,如果想做的事情做好了、做成了,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最終,他們實現了對自己、對世界的承諾。
為了更永續美好的環境、爲了更多受疾病所苦的生命、爲了更和平文明的文化對話、爲了更合乎天理的正義與尊嚴,第二屆唐獎的每一位得主,誠敬、專注、單純,無怨無悔地走上孤獨卻創新的道路,為人類面臨的種種迫切困境,創造更好的解決方案。
唐獎成立於台灣,效法諾貝爾獎精神、但涵蓋諾貝爾獎沒有的現代領域,從全球遴選出對未來產生重大影響的頂尖研究者。
永續發展獎得主 亞瑟.羅森費爾德從一個不懂能源問題的門外漢,到帶領全世界展開能源效率的革命,他所提出的解決之道,協助解決了現今世界所面臨的種種能源、氣候、環境與經濟危機。
生技醫藥獎得主 伊曼紐.夏彭提耶、珍妮佛.道納與張鋒的努力,讓治療疾病就像編輯文件一樣簡單的夢想,有了更接近實現的那一天。只要透過搜尋、剪下、取代等動作,就可以剔除或汰換有問題的基因,讓病患恢復健康,或預防遺傳疾病發生。
漢學獎得主 狄培理在近七十年的學術生涯中,透過大量編譯東方經典著作,改變美國及西方社會研究中國的思想方式。他是將中國儒學引薦給英語世界,將東方文明的基本圖像完整呈現於西方社會的第一人。
法治獎得主 路易絲.阿爾布爾終其一生都在追求一個更正義、和平、安全的世界。他不畏艱難、鍥而不捨,終於將權傾一時、煽動民族情緒造成二十萬人死亡和三百萬人無家可歸的巴爾幹屠夫—南斯拉夫前總統米洛塞維奇送上法庭接受審判。
這幾位改變世界歷史的傳奇人物,因爲内心有了堅強的目標,才能一步步踏穩腳步,為人類的進展帶來光明靜好的美景。他們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不要畏懼改變,也不要害怕冒險,或許轉個彎,或許試試未曾踏足的路徑,才更有可能找到原來的自己,抵達實現自我的最終目的地。
「唐獎的得獎者,展現繼往開來的時代意義。」-唐獎創辦人 尹衍樑
目錄
Part 1:推薦序
找到召喚,問對問題,堅持做對的事
誠致教育基金會/均一教育平台執行長呂冠緯
一直走舊路,就到不了新的地方
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張文昌
國際矚目的東方諾貝爾
北一女校長楊世瑞
Part 2:傳承
展現繼往開來的時代意義
唐獎創辦人、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
從畢生研究中淬鍊出人生智慧
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
世界的唐獎
唐獎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
Part 3:第二屆得主的追尋
1.永續發展獎
啟動節能革命,搶救地球
―得主亞瑟.羅森費爾德
2.生技醫藥獎
像辦案一樣的研究,瘋狂提問、瘋狂追蹤
―得主伊曼紐.夏彭提耶
夏威夷女孩勇敢實踐科學夢
―得主珍妮佛.道納
開心玩科學,用心編輯生命
―得主張鋒
3.漢學獎
他,成了東西文明的一座橋
―得主狄培理
4.法治獎
正義不僅是第一選擇,也是唯一選擇
―得主路易絲.阿爾布爾
序/導讀
推薦序
展現繼往開來的時代意義
唐獎創辦人/潤泰集團總裁 尹衍樑
做唐獎就好像辛苦懷胎九個月終於把小孩生下來一樣的高興,更感欣慰的是,唐獎辦了兩屆,逐漸成長正朝第三屆邁進。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百年事業,每天每天付出一點點,持續不斷,累積下來才可能有所成就,重要的是堅持的功夫與永不放棄的信心。我自己的親身經歷,體認到教育帶來翻轉的力量,唐獎是在許多人的敦促幫助下一步步實現,是華人面對全世界的獎項,也代表著一個正面向上的努力與期盼。
我的理念與原則,是既然要做,就要把它做好,這樣才能影響周圍的人,共同把價值發揮到最大。唐獎的四大獎項,指的是人類在這個地球上永續生存所要面臨的課題,永續發展是探討人與環境的關係,生技醫藥是探討人類的生理健康的關係,漢學是探討人類面對外在環境的精神層面想法、法治是探討人與人和平共處的關係。每一個獎項,都有它技術面向與人文面向,也是廿一世紀人類所共同面臨的課題,所以我們今天觀察問題以及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也都應該從一個比較全域性的角度去思考,並加強研究、教育及推廣。
從唐獎兩屆的得獎者,我們看到一個展現繼往開來的時代意義。我們會繼續邁進,以一個百年的尺度,讓唐獎成為一個具有激勵、帶動進步的影響力量。
誠摯推薦 (依姓氏筆劃排序)
找到召喚,問對問題,堅持做對的事
誠致教育基金會/均一教育平台執行長 呂冠緯
閱讀唐獎第二屆得主的故事是一個極具啟發性的歷程。其中,永續獎得主亞瑟.羅森費爾德的故事最能引起我的共鳴。
第一個理由是「因找到召喚而轉彎的人生」。羅森費爾德教授原本專精在粒子物理學,但後來卻踏入能源效率研究超過四十年,開創了一個極重要的領域。要能夠放下自己原先熟悉的專業,踏入一個全新的領域,若不是因極大的熱忱與使命感,往往不容易辦到。我稱這種「極大的熱忱與使命感」為召喚。全力投入,遇到困難會想方設法解決,最後對社會帶來正面影響力,是比志業、職業更高的層次,在人生歷程中如果能找到召喚,在條件允許下是人生轉彎的最佳時機。我自己大學時雖然讀台大醫學系,但因為在身為中小學老師的父母親教養下,對教育議題耳濡目染;大學時期又創立家教班,累積許多與年輕學子、家長的互動經驗,觀察到大家的學習需要;在臨床實習時,又因看到可汗學院的報導深受啟發,而自發性地錄製線上教學影片而頗受歡迎,這些過程讓我逐漸對教育議題比醫療議題有更強的熱忱與使命感,因此畢業後選擇投入個人化教育的探究與實踐。
羅森費爾德教授的得意門生卡吉爾自問說:「我的物理這麼好,可以為世界帶來什麼改變嗎?可以立刻解決我們所遭遇的問題嗎?」這正是探尋自己內心呼召時會反思的問題。相信,你在讀本書時,也會有類似的反思。
第二個理由是「問對的問題,堅持做對的事」。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方新舟先生為了確保整個組織問對的問題,將有限的思考力與執行力投注在重要的議題上,因此建立了「三不原則」:不難的事不做、不能擴大規模的事不做、不能有長久影響力的事情不做。我想,能源效率就是這樣的一個大題目!然而,問對的、大的題目只是產生影響力的開端,唯有長期投入,不斷克服困難,才有可能產生成果。因此,羅森費爾德教授的成功不僅在於他提出重要的問題,也在於他能找到一群優秀人才一起投入,頂住許多既得利益團體來的壓力,最終甚至有智慧地透過說服政府調整制度,讓原本與他敵對的能源公司,變成跟他站在節能的同一陣線,讓加州成為美國節能的典範州,讓世界更加重視能源效率。羅森費爾德教授的榜樣,真的值得我們深思。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雖是老生常談,卻是自我提升、拉高視野的最佳方法。透過一本書認識六位唐獎得主,對我來說是再好不過的投資。誠心向各位讀者推薦!
一直走舊路,就到不了新的地方
台北醫學大學董事長 張文昌
我非常榮幸在本書正式出版前,就能先睹為快,體會到愛因斯坦曾說過「一直走舊路,就到不了新的地方」的真諦。這句話映照多位唐獎得主,在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及法治四個領域所留下的足跡,再貼切不過。
第二屆唐獎將永續發展獎頒發給羅森費爾德(Arthur H. Rosenfeld),表彰他畢生從事能源使用效率的創新思維,大幅減少全球能源消耗及溫室氣體排放的貢獻。他的這番成就,如果沒有當年的勇於改變,以及改變後一以貫之的堅持,都是虛無。
羅森費爾德四十七歲時,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物理系教授,也是諾貝爾獎得主費米(Enrico Fermi)的最後一位研究生。在費米指導下,羅森費爾德成為頂尖的粒子物理學家。就在當年某個周五夜晚,當他發現整棟辦公大樓燈火通明而逐一按下每一層樓的電燈開關那一刻,不僅開啟了全球節能減碳的革命性風潮,他的人生也從此轉了彎。歐巴馬總統更因他的偉大成就,親自頒發「國家科技創新獎章」。
生技醫藥獎的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道納(Jennifer A. Doudna)和張鋒等人所開發出來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有人形容就像一把「上帝的剪刀」,讓基因編輯變為更容易,二○一五年美國有名的《科學》期刊將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列為當年十大科技突破第一名。這一技術的發明源自於科學家在進行細菌相關研究時,發現細菌用來抵抗病毒攻擊的一套適應性免疫防禦系統,至於其作用機制,本書有深入淺出的說明,供讀者了解。
夏彭提耶與道納雙方的研究團隊都在研究細菌防範病毒侵犯的機制,兩人在二○一一年開始合作研究,而在二○一二年六月在《科學》期刊共同發表CRISPR/Cas9做基因編輯的技術,而張鋒則在二○一三年一月率先發表將這一技術應用於哺乳類細胞。三位共同開啟一道機會無限的大門,在基因缺陷造成的疾病治療,以及在對抗細菌或氣候變遷農作物等的發展上,將扮演革命性的角色。
漢學獎得主狄培理(William Theodore de Bary)在七十年學術生涯中,透過大量編輯東方經典著作,讓西方人認識了孔孟、老莊,甚至印度、日本、韓國等東方哲學與宗教思想,改變美國及西方社會研究中國思想的方式,掀起全球漢學研究熱潮。
而法治獎得主路易絲.阿爾布爾(Louise Arbour)正因她的堅持,徹底改變了一個民族的命運,而這又是何等之不易。一九九○年起,塞爾維亞總統米洛塞維奇藉由煽動民族情緒,在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和科索沃發動一連串戰爭,造成二十萬人死亡,三百萬人無家可歸,巴爾幹半島陷入長期動盪不安。阿爾布爾成了這些戰爭受害者的一線希望,一個正義的象徵。在她起訴米洛塞維奇等戰犯之前,那裡的人民唯一的選擇只有「復仇!」但阿爾布爾讓他們看到另一個選擇,正義。唯有放下以怨報怨的復仇心態,選擇寬恕,人間才有正義,也才有未來。
人類的進步,來自經驗的不斷累積。這本書無非讓我們從眾多先知先行者身上看到光芒,再順著這道光勇敢走新的路,寫下可讓後世子孫引以為傲的不朽歷史。
世界的唐獎
唐獎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陳振川
第二屆唐獎,我們設定了一個主題,就是「世界的唐獎」。我們依成立宗旨朝唐獎定位是一個世界級獎項的目標推動,希望可以先影響專業團體,然後慢慢擴散,讓一般人也都知道唐獎。諾貝爾獎創辦初期,知道的人也不多,有些事情是不用急的,我們就是一步步做好,長期做下去。
唐獎的影響力也正在逐步累積之中,例如,第二屆唐獎各領域推薦的候選人比第一屆多了二○%∼七○%,人數增加很多,這代表了國際上有更多人重視這個獎項。第二屆唐獎所舉辦的活動場場爆滿,也比上屆熱絡很多。
另外,第二屆唐獎得主有幾個特色,其中之一是女性得獎者占了一半。
第一屆唐獎永續發展獎得主布倫特蘭在得獎致詞中就曾說過,很高興這個國際大獎在第一屆就有她這位女性獲獎人。而第二屆唐獎,女性得主更達到三位,包括生技醫藥獎的夏彭提耶、道納,和法治獎的阿爾布爾。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