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這本書是我讀過最具啟發性、因應崩壞的指南!正是當代管理者所需要的。」
--破壞式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 大力推薦
數位X跨界X倍速波動,競爭優勢只能存活一年!
快,並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不知如何在舊模式被淘汰取代前,快速轉身。
要持續成長,你必須聰明割捨 + 持續轉型 + 靈活跨界,掌握瞬間即逝的新機會!
競爭唯快不破!
Thinkers 50卓越成就獎策略大師 莉塔.岡瑟.麥奎斯(Rita Gunther McGrath)力作
★《strategy + business》雜誌年度最佳商業書
★104年度金書獎
本書作者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莉塔.岡瑟.麥奎斯(Rita Gunther McGrath),是世界級Thinkers 50「最有影響力的管理思想家」,2013年更獲策略管理卓越成就獎,被《高速企業》選為全球最值得在Twitter上關注的聰明的女性,連破壞式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都承認是麥奎斯的粉絲。
麥奎斯在90年代就提出發現導向成長的概念,是掀起風潮的精實創業哲學的基礎。
近年她的瞬時策略架構在快經濟時代中,更是受到各界肯定。早在金融危機與行動網路普及之前,麥奎斯就疾呼要改變策略思維、因應環境鉅變。
要如何加速組織應變的能力?
本書是麥奎斯回應瞬間鉅變的快經濟時代的新策略腳本。
她徹底分析跨行業成功和失敗的案例,從六大要素重新架構競爭策略,包括持續再造、快速撤離衰退產業、調配資源提升靈活度、培養創新力、新領導策略和發揮個人技能。
瞬時競爭優勢(Transient Competitive Advantage)
快經濟時代的致勝新關鍵!
註:本書為2015年度金書獎得獎金書《動態競爭優勢時代》增訂版,特別新增《天下雜誌》專訪麥奎斯的精采對談。
目錄
序/導讀
【推薦序1】快轉年代的應變指南文/古爾雷(AlexGourlay)
這本書來得正是時候。任何想知道在這個激烈競爭的市場裡,要靠什麼才能勝出的領導者,都可以從這本書裡找到解答。在我投身零售業的32年歲月裡,親眼見證了改變速度的大幅加快,以及我們習以為常的假設遭到徹底顛覆。購物行為的徹底改變,終結了讓163年的博姿(Boots)成為經典品牌的優勢。消費者不再像以往那樣包容企業的錯誤,博姿也無法倖免於這樣的轉變。
2006年,當博姿和單化聯盟公司(AllianceUniChem)合併為聯合博姿的時候,我們第一次接觸到麥奎斯的概念。在兩家公司合併之初的喘息期間,正是轉型的大好機會。當下,我們決定以全然不同的方式經營——以客為尊,並與策略思想家麥奎斯合作,把這本書裡的許多原則落實到新組織的領導思維中,持續至今。我們想辦法加快速度,果斷決策,更坦率地經營,不論正、負面消息都更快地傳播出去並立即因應。我們比以前花更多時間思考未來,破除組織內的孤立架構,以便即時把握商機,統一行動。最重要的是,我們努力培養勇敢的領導者,讓他們對飛快的競爭速度感到刺激,並充分參與打造靈活的組織,大膽地把握契機,並在商機不再時,果斷地切換策略和商業模式。
當我們啟動這個進化流程時,許多觀察家對此抱持懷疑的態度。他們說,博姿這個品牌已經出現疲態,價值下跌,策略不明,執行不佳。此外,我們新採用結合B2B的批發業務和顧客導向的零售業務以往,這種商業模式的成功案例不多。但是,博姿後來的成果證明,這些批評者都看走了眼。不論品牌知名度、顧客滿意度、員工投入度都創下了史上新高,每年獲利成長至少10%,而且是在全球衰退的情形下達到如此佳績。
這一連串的進化就像你們的情況一樣,目前尚未結束。我們認為,本書提出的策略概念相當難能可貴。策略需要改變,因為當前的顧客、市場都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斷變化中。本書為這個充滿瞬時競爭優勢的世界,提出了一套大家都迫切需要的指南。
(作者為博姿健康美妝事業群執行長)
【推薦序2】瞬時競爭的致勝智慧文/黃永仁
身為金融業的創辦人,時常有人問我,經營企業最重要的祕訣是什麼?企業要如何因應快速、複雜、多變且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要如何帶領企業邁向永續經營?
我認為要從確立企業根本的「經營理念、企業文化、共同願景」開始做起,持續深耕厚植「建立制度、培育人才、發展資訊」三大基礎工程,以「精準的策略、超強的執行力」進行各項業務的發展,透過「創新」創造新的價值,落實「企業社會責任」與社會大眾共創更美好的未來。如此一來,企業就有機會從好到更好、從優秀到卓越、邁向基業長青。
但是,近年來隨著網路及行動科技的興起,對於企業經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不僅世界是平的,就連產業也變成平的,策略具有長期且穩定的特性已被打破,尤其是產業的界線模糊後,繼之而起的是短期的策略與動態的競爭優勢,企業進行策略擬定時,已經無法只用五力分析、成長占有率矩陣、SWOT分析、企業核心競爭力等方法來因應,而本書作者麥奎斯所提出的競技場思維、瞬時競爭優勢、策略腳本、重組再造、良性割捨、資源配置及系統化創新等觀念及方法,正是面對現代劇烈競爭環境的因應之道。隨著時代的演進,企業經營的智慧,也必須與時俱進,因應新的變化與挑戰。
掌握內在穩定性與外部靈活性的節奏
若將企業經營比喻為馬拉松競賽,近期大家所關注的跨界競爭,不論是跨產業、跨國界、跨虛實的競爭,並非是將企業經營變成了百米賽跑,而是在原本平直的跑道上出現了許多彎道,在彎道中有許多預期之外的跑者加入,我們不僅要知道如何在彎道加速?如何在彎道取勝?更重要的是我們不只是要越過這個彎道,讓競爭的態勢和順序重新洗牌,我們的心中更要清楚明白,贏得整場競賽才是最終的目標。因此,同時要堅持朝向最終目標邁進的長期願景,又要展開迅速行動面對眼前多變混亂的彎道競爭,關鍵就在於穩定與靈活的相互融合,掌握內在穩定性與外部靈活性的節奏。
內在的穩定性,指的是企業內部要有穩定的力量,穩定力量的基礎工程來自於遠大的抱負、共同的願景、企業的文化、正確的價值觀、精準的策略以及人才的培育,這些基礎工程,需要以近乎執著與信仰的態度,排除萬難一直做下去,如果能夠持續堅持,我們就會發現,即使遭逢巨大的變化,企業內部依然能夠自我產生強大的穩定力量,支持著企業建立新的瞬時競爭優勢,度過艱難的挑戰。
外部的靈活性,指的是對外要有靈活應變的能力,應變能力的建立來自於將創新和變革融入日常營運中,建立迅速配置資源的流程,進行小規模的各種實驗。人才與創新是外部靈活性的核心,在人才方面,主要是培育人才有因應改變的心態與能力,讓人才可以根據不同的瞬時優勢,肩負不同類型的工作,打造企業最佳的戰鬥隊型;在創新方面,創新應該是持續且完善的核心流程,主要是為了找出新的成長主軸,找出新興成長曲線,創新經過了解顧客需求、定義概念、測試假設、衡量商業模式及發展詳細規劃後,接下來就是資源在不同成長曲線中的移動與配置,以及因應瞬時優勢的波段浪潮。
綜觀全局思維與自我成長的關鍵
從以往產業思維的策略規劃到現在競技場思維的策略腳本,企業經營的最終目標依然不變,企業不只需要單一戰場致勝的能力,更需要綜觀全局的策略與智慧。分析企業經營的邏輯,其實就是一種歸納和演繹的心法、拆解和組合的過程、收斂和發散的作為,這是科學也是藝術。在以往的競爭環境中,策略一旦形成後,就能夠較長期維持不變,但是在現今的競爭環境裡,長期的大策略要能夠確實達成,必須拆解為許多短期的小策略,同時間在不同競
技場中進行不同階段的布局。
麥奎斯的理論除了運用在企業經營,同樣也可以運用在個人的學習成長上。在過去的職場,成功需要專業且深入的能力,要成為各領域的達人,都是累積數十年單一領域的功力,但是身處跨界競爭的現代職場,想要脫穎而出,大部分須具備兩項或多項的專業能力,甚至若要成為成功的主管,還需要再加上行銷、管理及領導能力。
這樣多元的能力,有些人可以透過轉換不同公司獲得,有些人在既有的工作崗位上就可以學習而得,不論哪一種學習途徑,最重要的是工作的心態與熱情,不要將自己局限在所負責的工作職掌範圍內,主動離開舒適圈,挑戰各種任務,參與各種專案,尤其是跨部門的整合型或創新專案,儘量學習新的能力,就會具備競技場式競爭所必須的能力。
觀察企業或個人的未來發展,是否能夠在動態競爭的環境中勝出?要從短期與長期、內部與外部、核心與創新、穩定與靈活、理性與感性等各個面向綜合判斷。從這本書我們學習到,如何善用「變」的策略是重要的,如何保持「不變」的價值是可貴的,因應環境變化掌握「變與不變」之間的節奏,使其相輔相成、相互融合,交織成悅耳動人的交響樂,是企業邁向卓越最重要的祕訣,也是最困難的挑戰。
最後,想要說的是“Tochange,ornottochange,thatisthequestion.”
(作者為玉山金控董事長、玉山金控/銀行創辦人)
【導讀】創新接力賽/邱奕嘉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說:「唯一持續不變的事情就是變。」(Theonlythingthatisconstantischange.)中國哲學經典《易經》也說:「變動不居,周流六虛」。既然「變」是常態,是事物發展的規律,如何在變動的現象中追求永恆不變的價值,就是所有企業經營者的終極目標。
傳統上,企業經營幾乎可以在可預期的節奏下展開,經理人只要在固定時間依序執行各項管理任務,重複使用或修正類似的管理工具。但新經濟與技術匯流快速地改變經營版圖,讓產業的界限愈來愈模糊;行動科技與物聯網悄悄地改變互動模式,使經營的節奏愈來愈失焦。舊式的思維與管理工具已無法在多變的環境下運作。此時,企業必須在未來的競局中,掌握關鍵的策略定位,建構新的經營節奏。
經理人更必須體悟,真正可怕的不僅是新節奏所帶來的破壞,而是在舊節奏未被完全取代前,如何在新舊之間達成完美而和諧的雙重奏。
這樣的困難在這本書裡有了答案。作者麥奎斯為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研究「創新與策略」多年,著有許多與創新、不確定管理相關的書籍。在這本書裡,她提醒讀者一項看似平常卻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