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劇場全才蔡柏璋第一本文字創作書
攤開他微冒險的私密,分享他小宇宙的序幕
只要出發,錯了、值了,都會更靠近心底的那個美好。
如果你想出走,就勇敢走,只有你知道自己的心屬於哪裡。
不論哪一幕升起,蔡柏璋都是那個無法迴避的獨特亮點。
在鎂光燈下的舞台上,蔡柏璋是演員、歌手,盡情揮灑;在排演喜怒哀樂的後台,蔡柏璋又是編劇、導演。我們很難用一個角色定義蔡柏璋,包括蔡柏璋,都很難說清楚他自己。
但十多年前,蔡柏璋還是標準台灣模子壓出來的「蔡小胖」,在每一項傳統量尺上達標,但是不知如何讓自己滿意。他用戲劇挑戰自己,用只有一次的青春,爭取每一個放逐世界的機會,讓自己在不同的價值觀下練習重演真實人生。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蔡柏璋勇敢給自己個說法,更能輕鬆精采。
目錄
作者序 旅行的意義
第一幕:相遇的每一個畫面,都在提醒著我們
生活,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
黑黴屋的寓言故事
妳的Mojito
分享的純粹
記得,是最難能可貴的動詞
第二幕: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追求多數人所做的事
盲從的危險
當「省」成為唯一的美德標準
選擇,其實沒有那麼難
跟陌生人說話
到底有多需要被拍頭?
第三幕:只要你想要,你可以成為任何人
自傲和自卑,在一線之間
別讓莫名的驕傲害死你
Showcase是一門骯髒的行業
關於演員這件事,你是不會懂的
跨越的過程
獨一無二
中場:壓倒希臘的最後一雙藍白拖
序/導讀
【作者序】
旅行的意義
“The world is a book and those who do not travel read only one page.”― Augustine of Hippo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而那些不旅行的人只讀了一頁。」──聖奧古斯丁
每次倫敦的朋友問我:「你在度假嗎?」(Are you on holidays?)我總是無法點頭說是,因為,我從不覺得我在「度假」。我在履行身體想要移動的迫切性,我在旅程中探索。這種迫切性,沒有人可以理解,也沒有人需要理解,因為那是每一個人生命中不同階段的課題,只有自己知道,只有自己能做選擇,也只有自己能承擔後果。
沒有什麼對錯,也沒有什麼公平不公平。請不要跟我說什麼:「好好喔,可以到處玩。」更不要講什麼:「幹,好有錢噢。」金錢的確是移動的某種基本需求,但是它絕對不是用來斷定旅行價值的量度,請勇敢面對自己用金錢當擋箭牌底下的恐懼和欲望。
旅行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人生選擇,一種迫切性。
你放不下已經工作了三年的崗位,深怕年老沒有退休金,決定委屈痛苦往肚裡吞,為家為己,很好。你冒著辭職後得從基層做起的風險和恥辱,出國流浪,用盡積蓄,回家之後,得兼差三份工作累到靠北,很好。你起床後第一件事情想的就是到世界盡頭看看,但你遲疑了,你害怕了,你用抱怨、感嘆來搪塞無法出走的原因──都,沒,有,什,麼,不,好。那是你的事。你的決定。你的人生。
旅行是一件私密的事,可能是一種放棄,也是一種獲得。
我從來沒有興趣討論如何用一百元環遊歐洲,也不想吹噓沙發客是多麼省錢,更不想浪費時間說明我「學到」什麼。因為光是提到這些事情,對於此行遇到的朋友們,那些動人的時刻,諸多莫名的挫折,以及瞬間感受的孤寂,都是一種極大的羞辱。
如果你想出走,就勇敢走,只有你知道自己的心屬於哪裡。錢可以再賺,青春只有一次。如果你認為這樣旅行很奢侈,套一句友人的話:「四、五十歲才決定要這樣出走,才真的是『奢侈』;三十歲,還走得動,本就是你該做的事。」
我無意比較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的人生難題,因為這同樣是無意義的羅生門。但是我知道三十歲的自己,體力已經不比二十歲,我知道,想要到南極,爬上馬雅文明的聖殿,穿越亞馬遜森林或體驗一次滑雪的快活──我的時間不多,我現在就得走。
我不是為走而走。像吃飯喝水一樣,不走我會死。
請不要用任性來形容一個人想要呼吸的欲望,至少我認真的活著。然後我不是那一個浪費時間抱怨無法旅行的人,我把這些時間省下來努力工作養活自己,繼續用我想要的生活方式,活著。
我感恩,也對自己負責。
【推薦序1】
澎湃小宇宙下的超級好奇心
我一直覺得蔡柏:很、悶、騷!非常有趣那種!
跟蔡柏也算是在他的旅途上認識的!幾年前我在倫敦辦演唱會,他在當地上課,來當團隊的翻譯,沒有多聊。真正第一次坐下來聊天,是隔年,也在倫敦,我上表演課程,他去旅行,我們在SOHO區一家餐廳聊了一頓晚餐,印象很深刻,他看來斯文有禮,說話像廣播主持一樣字正腔圓,聊了才發現他沒那麼正經,很幽默、表情多、充滿戲劇感。那次去倫敦前才在台北看了他的劇《Re/turn》,他一人分飾四角又演又唱,每個角色的演出截然不同但又分別非常到位,心裡就覺得在他正經八百的外表下,一定有一顆超級澎湃的小宇宙!
看完書,終於明白蔡柏為什麼那麼悶騷那麼有趣了:是他對世界的好奇心!
好奇心帶著蔡柏往外走,去看看不同的世界,觀察不同的人,體驗不同的生活,旅程中的經歷,常常跟他本來的觀念邏輯產生矛盾,但透過這些衝擊,反而讓他誠實檢視內在的自信跟自卑、勇敢跟懦弱,誠實面對現實跟理想的捨與得。而這些經驗都變成了他人生的養分,造就了他現在心裡這個澎湃有趣的小宇宙,也創作出這麼多讓人產生共鳴的作品。
人生就是一段旅程,很開心蔡柏寫下這些不同的人生景色,提醒我們一路上要帶著好奇心去發問跟尋找答案,在旅行的過程裡,跟蔡柏一樣,成為一道有趣的風景。
流行音樂天后/蔡依林
【推薦序2】
一起成為更能感同深受的人
蔡柏某種程度而言算是我的學長,我們曾先後在英國倫敦同一間戲劇學校進修,感受著外國學生在不同國度都會經歷的相同掙扎過程與文化衝擊,最後體悟到我們能做、也真正該做的是:回來自己生長的地方,將所學以我們的語言投入我們的文化市場。
他的自我省察是誠實的,但原生家庭、兒少時期所受的教育與這個社會給他的框架也是真實的,如何在一次次旅行中,慢慢看清晰這一切帶給他的壓抑與裨益,重新揉合出一個更接近自由與真我的靈魂,是有著相似歷程的我既感興趣而又興奮好奇的。
同是天蠍的我們,有種共同的「懶」,懶得經營過多過於複雜的人際關係。但也有著相同的「勤」,勤於跳進、跳出觀察自己與他人之餘,也無法遏制批判的責任感/職業病。或許這只是相同星座或職業的粗略歸類,但我們也都在培養更多同理心的路上,都想成為更能夠感同深受的「人」,這個身分,比兒女、留學生、旅者、演員、編劇、導演等更基本也更為重要,你即將翻開的,就是那趟旅程。
害怕得不到你想要的?在這裡找不到,有什麼關係?不在這兒,就會在那兒,就怕你放棄了⋯⋯就怕你停止尋找了⋯⋯
亞洲知名女演員/林依晨
【推薦序3】
那些他眼中的人事物
認識柏璋是一次去國父紀念館看《木蘭少女》,那時看到便非常驚豔,是我在台灣看過最道地的音樂劇。又一次去看他的戲《Re/turn》,在裡頭他一人分飾多角,用時而誇張、時而內斂的英國腔演出播報員、餐廳客人、郵差、娘娘腔同志等,不認真留意不會發現那幾個角色是由同一個人演出,令人十分難忘。
後來才知道,他曾留學英國上聲音表演的課程。其實演員最難的就是聲音,金城武在電影《武俠》裡,他的四川腔一出口便讓觀眾驚嘆,正是從聲音去創造出戲劇感。柏璋是少數了解到聲音對戲劇的重要性,也花費許多心力在此精進。
他在英國期間,蔡依林因為一個計劃到英國,柏璋剛好去打工擔任她的翻譯,而後也帶了蔡依林去上一些聲音表演課程。這幾年蔡依林走出新風格,我不確定跟他有沒有關係,不過看他們合作舞台劇《羅密歐與茱麗葉》 中的表現,讓人對他們未來充滿期待。
柏璋這本書在談旅行,都是他親身接觸到的故事,他的興趣是人,所以與人有關的事都有他自己獨特的觀察與感受。柏璋是我在台灣最期待的青年導演與表演工作者,我也不會錯過從他眼中看到的人跟故事。
台北市文化局局長/倪重華
【推薦序4】
自在與不安分的合體
大家喜歡叫他劇場全才,能編能演能導還能唱。我認識的蔡柏璋則是一位最自在同時也最不安分的一位創作者。
說他「自在」在於柏璋總是能在最平凡的事物中找到不平凡之處。我跟柏璋認識起源他的戲劇,從他早期的作品到後來的《Re/turn》我都有看過。柏璋的才華當然是獨樹一格,當今戲劇界的翹楚。後來,有一次機會我邀請柏璋開課,講授創意思考,近距離觀察他有一種特別的吸引力,他會把日常生活的瑣事形容得很好玩、很有趣,創意的確是從生活中經驗汲取。去年TEDxTaipei年會我邀請柏璋演講,TED的形式是十八分鐘,對於這個創意鬼才來說,我想要看他在限制 (boundary)內可以玩出什麼花樣。他選了一個題目:「這個社會為什麼停止問問題?」演講相當精彩,好幾次被笑聲掌聲打斷。他提出的核心理念是:回歸本質,我們才能更透徹地思考、做出選擇、發出提問,進而改變現況。
柏璋的不安分來自於他對自己的高標準和不斷質疑現狀。在一次的演出後,我到後台替他加油打氣,如果說一位認真演員的極致是把自己的生命轉化為另外一個人的生命,在舞台上燃燒帶給觀眾各種情感,柏璋就是這樣的一個演員,演戲與生活沒有分。柏璋的自在與不安分體現了一位創作人的衝突與掙扎,卻也展現了生命的延展性和無限的可能。
TEDxTaipei 策展人 & 共同創辦人/許毓仁
【推薦序5】
世界上有一種人,您只要見一次面,您就知道在未來人生的道路上,您們一定會再相逢,成為一輩子的朋友。同樣地,有一種人,您只要見一次面,您就知道他的才氣,是如紙包不住火一樣,有一天,他會成為您想要成為的那一個人。
蔡柏璋,就是那一種人。
很少看到有人將出走、旅行看成「一種迫切性」,一種生命中不可缺的舞台。與其把這本書看成蔡柏璋個人旅行中的學習及頓悟,不如看成是蔡柏璋對著他所代表的30世代年輕朋友不斷叮嚀著:「人生苦短,勇敢的去旅行吧!」 只有在旅行中,我們每一天才能多了解自己一點點,多活出自己一點點。
習慣了、平穩了,就是讓我們停止旅行的最大殺手。正如同蔡柏璋一再提醒著我們:「我。的。時。間。不。多。我。現。在。就。得。走!」
漣漪人基金會創辦人/朱平
【推薦序6】
從【Q&A】2認識蔡柏璋,特別喜歡他以旅行的生命經驗書寫故事,從真真實實的生活裡找到所有人的情感共鳴,演出某種觀眾共同經驗裡的不同觀點,在更深的挖掘裡卻巧妙的駕馭了所有觀眾的心。他是這樣一個熱愛創作的人,無論是背著觀眾或面對觀眾創作,都可以看見他眼裡的光亮,那個光芒藏不住,也總是能夠說服一群人,共同成就那個他心中的想像。哈佛商學院敎授傅瑞曾說:「領導是藉由你的存在,讓其他人變得更好,而且讓這種影響力,在你消失以後,還能持續。」蔡柏璋就是劇場藝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