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微雨之城
有些人的遺憾寫在身上,殘缺是不能拒絕的課題;有些人的遺憾刻在心裡,成了永遠無法彌補的傷。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誰的心裡沒有幾道被劃破的傷口,
只是,某些遺憾造成的殘缺是可以彌補的,某些,則不行……
人生是由很多故事組成的,而遺憾是其中一部分。
有些人的遺憾寫在身上,殘缺是不能拒絕的課題;
有些人的遺憾刻在心裡,成了永遠無法彌補的傷。
在這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社區裡,
我看見無數燈火背後的故事:
幾近失明的薛伯伯,每天等在社區大門口,
我問他在等什麼,他說,他在等待那個被他逼走的兒子,
等兒子回來,他要親口對他說一句對不起。
但所謂的缺憾,也有可能是「完美」的,就像我的爸媽,
曾經,我媽媽舌根肥大,說話不清楚,也就是所謂的大舌頭;
我爸爸出過車禍,右耳磨掉了一半,聽力也有所減損,
住院期間,媽媽看見爸爸對不確定未來的恐懼,
她用她有點大舌頭的口音,在他受傷的右邊耳朵,
說了一句只有短短三個字的話:「有、我、在。」
他們的缺陷,讓他們的愛情得以完美。
而我,生下來就有十一根手指頭,從小受盡嘲笑與戲弄,
曾經我那麼急切地想要切除那多出來的手指頭,
但後來我發現,就算動了手術,我的人生也不會因此有所不同。
然後,我遇見了一個有點傻氣的女孩,她和別人不一樣,
她是第一個說我那多出來的手指頭「好可愛」的人……
透過這許許多多的故事,我發現,
原來,人生最大的殘缺不是身體上的,遺憾才是。
只是,某些遺憾造成的殘缺是可以彌補的,某些,則不行……
人生是由很多故事組成的,而遺憾是其中一部分。
有些人的遺憾寫在身上,殘缺是不能拒絕的課題;
有些人的遺憾刻在心裡,成了永遠無法彌補的傷。
在這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社區裡,
我看見無數燈火背後的故事:
幾近失明的薛伯伯,每天等在社區大門口,
我問他在等什麼,他說,他在等待那個被他逼走的兒子,
等兒子回來,他要親口對他說一句對不起。
但所謂的缺憾,也有可能是「完美」的,就像我的爸媽,
曾經,我媽媽舌根肥大,說話不清楚,也就是所謂的大舌頭;
我爸爸出過車禍,右耳磨掉了一半,聽力也有所減損,
住院期間,媽媽看見爸爸對不確定未來的恐懼,
她用她有點大舌頭的口音,在他受傷的右邊耳朵,
說了一句只有短短三個字的話:「有、我、在。」
他們的缺陷,讓他們的愛情得以完美。
而我,生下來就有十一根手指頭,從小受盡嘲笑與戲弄,
曾經我那麼急切地想要切除那多出來的手指頭,
但後來我發現,就算動了手術,我的人生也不會因此有所不同。
然後,我遇見了一個有點傻氣的女孩,她和別人不一樣,
她是第一個說我那多出來的手指頭「好可愛」的人……
透過這許許多多的故事,我發現,
原來,人生最大的殘缺不是身體上的,遺憾才是。
序/導讀
作者序
外公謝謝,再見,對不起
二○○九年六月三日,下午一點四十一分,我的外公從這個世界下班了。
外婆家篤信神佛的存在,他們虔誠且慈悲,相信外公是回到了神佛身邊,去盡他未了的工作。
我沒有任何信仰,並不相信神鬼的存在,又或者應該說,我認為「神鬼不是如我們想像地那樣存在」,所以我只在乎一件事情。
就是外公走了。
我永遠都看不見他了。
我是外公唯一的外孫,他很年輕的時候,我就來到了這個世界。
照時間推算,他當外公時才四十多歲,是個標準的嫩爺爺。
小時候,他每天載著我跟表弟去學校上課,放學的時候再去載我們回家。那時候的外公是個抽著長壽菸、脾氣很大、常常皺著眉頭、很凶的一個人。坐在他摩托車後座、抓緊他衣服的我,常常會聞到他身上的菸味。
突然有一天,他說要戒菸了,然後就真的從此不再抽菸。
我那時候年紀小,不知道戒菸有多難,長大之後自己也抽菸了,一堆身邊的朋友也菸不離手,看著他們,包括我自己在內,一個個戒菸失敗,我才知道戒菸真的需要很大的毅力。
外公就是這樣一個說到做到的人。
聽我舅舅說,他們小時候很苦,家裡窮,什麼都沒有,外公含辛茹苦才能撫養他們長大。
不過外公外婆就是沒在怕的,應該說那個年代的人真的是什麼都沒在怕的,只要有一口氣在,再苦的工作都會撐下去,再苦的日子都能挨過去。
大舅舅十幾歲就跟著外公騎三輪車到高雄港邊排班等載客人,我媽到別人家裡幫忙洗衣拖地帶小孩,後來又到加工區上班。
我在《寂寞之歌》裡面寫到的那些關於我媽的故事、提到的那些事情,還有關於外公那副太陽眼鏡的事情,都是真的。
我六個月大的時候,爸爸跟媽媽就離婚了。
媽媽帶著我離開基隆,回到外婆家,這一待就是十年。
所以雖然我姓吳,但我跟吳家的人幾乎是完全不認識的(吳家的爺爺奶奶除外,小時候我偶爾回到吳家,都是爺爺奶奶在跟我說話),因為我是外公外婆帶大的,他們對我來說,就是我的「太上皇」。
外公姓沈,我在沈家長大,我曾經想過是不是要改姓沈,但也只是想想而已。因為我知道改姓只是一個無聊的動作,外公外婆不會因為我姓什麼而少愛或是多愛我一點。
我想我會永遠記得,在外公的告別式上,外婆那個雙腳癱軟的背影,和她不停發抖的身體。我想任誰都是一樣的,陪伴自己六十年的老伴先走了,留下來的那一個將承受天崩地裂般的打擊。
外婆跟我說,外公要走的前幾天才跟她說話,要她放心,彷彿他知道自己的時間快到了。
「我先走,妳免煩惱,我們有五個孫子,他們會幫我陪妳。」外公說。
外公不會講國語,這段話是用台語說的。外婆一邊流著眼淚,一邊說給我聽。
接著外婆說我是個不乖的孫子,我是外公第一個抱到的孫子,他等我結婚再生一個曾孫給他抱,等了三十幾年,卻沒能如願。
「真遺憾。」外婆說,「只能希望我等得到。」
《微雨之城》是外公走了之後,開始在我心底醞釀的故事,裡面的每一段情節其實都跟外公沒有什麼關係,但不知道為什麼,我感覺好像是太上皇給了我一個指令一樣,要我去完成它,然後我就把它寫完了。
我必須承認,剛開始寫《微雨之城》時,我遇見了這十一年來沒遇過的東西,那東西叫「瓶頸」。
或許有些「文學界的前輩」們覺得我寫的東西沒什麼文學性,「網路小說」本來就不是什麼有技術有實力的東西,所以遇不遇上瓶頸根本不是什麼重要的事。
但是我只想說去你的狗屁文學性,我要寫什麼故事用什麼方式都是我家的事,我寫什麼東西關你屁事?
從開始動筆寫《微雨之城》到完成,一共花了四個半月的時間,這中間當然也包括我偷懶擺爛出國晃蕩兼摸魚這樣。
但是我一天沒寫完《微雨之城》,就好像有一股力量在壓著我一樣,它似乎不停地跟我說:「快點完成我!」
一直到今年九月的某一天,我在一陣平靜間默默地寫完了它。跟以往寫完十六部作品那當下不一樣的是,我竟然沒有跳起來大聲喊爽。
我只是深呼吸了幾口氣,然後打開email,寫了一封信給如玉。
上面只有幾行字:
如玉:
稿子如附件。
作者序還沒寫,但我想回家了,所以晚點再給妳吧。
是的,我想回家了。
我想念外婆跟高雄,還有我的媽媽跟繼父、我的大舅二舅、我的四個表弟、我那些好朋友跟好兄弟,以及已經從這世界下班的外公。
寫到這裡,我已經看不見螢幕了。
眼前一片水光模糊,我想該是停筆離開電腦前的時候了。
我很高興我是《微雨之城》的作者,投身創作十一年,我相信《微雨之城》會是我的一個驕傲。
只是外公啊,我是子雲啊,對不起啊。
這是一本要獻給你的書,只是你看不見了。
我很遺憾……
吳子雲,二○一○年九月三十日於台北的家
外公謝謝,再見,對不起
二○○九年六月三日,下午一點四十一分,我的外公從這個世界下班了。
外婆家篤信神佛的存在,他們虔誠且慈悲,相信外公是回到了神佛身邊,去盡他未了的工作。
我沒有任何信仰,並不相信神鬼的存在,又或者應該說,我認為「神鬼不是如我們想像地那樣存在」,所以我只在乎一件事情。
就是外公走了。
我永遠都看不見他了。
我是外公唯一的外孫,他很年輕的時候,我就來到了這個世界。
照時間推算,他當外公時才四十多歲,是個標準的嫩爺爺。
小時候,他每天載著我跟表弟去學校上課,放學的時候再去載我們回家。那時候的外公是個抽著長壽菸、脾氣很大、常常皺著眉頭、很凶的一個人。坐在他摩托車後座、抓緊他衣服的我,常常會聞到他身上的菸味。
突然有一天,他說要戒菸了,然後就真的從此不再抽菸。
我那時候年紀小,不知道戒菸有多難,長大之後自己也抽菸了,一堆身邊的朋友也菸不離手,看著他們,包括我自己在內,一個個戒菸失敗,我才知道戒菸真的需要很大的毅力。
外公就是這樣一個說到做到的人。
聽我舅舅說,他們小時候很苦,家裡窮,什麼都沒有,外公含辛茹苦才能撫養他們長大。
不過外公外婆就是沒在怕的,應該說那個年代的人真的是什麼都沒在怕的,只要有一口氣在,再苦的工作都會撐下去,再苦的日子都能挨過去。
大舅舅十幾歲就跟著外公騎三輪車到高雄港邊排班等載客人,我媽到別人家裡幫忙洗衣拖地帶小孩,後來又到加工區上班。
我在《寂寞之歌》裡面寫到的那些關於我媽的故事、提到的那些事情,還有關於外公那副太陽眼鏡的事情,都是真的。
我六個月大的時候,爸爸跟媽媽就離婚了。
媽媽帶著我離開基隆,回到外婆家,這一待就是十年。
所以雖然我姓吳,但我跟吳家的人幾乎是完全不認識的(吳家的爺爺奶奶除外,小時候我偶爾回到吳家,都是爺爺奶奶在跟我說話),因為我是外公外婆帶大的,他們對我來說,就是我的「太上皇」。
外公姓沈,我在沈家長大,我曾經想過是不是要改姓沈,但也只是想想而已。因為我知道改姓只是一個無聊的動作,外公外婆不會因為我姓什麼而少愛或是多愛我一點。
我想我會永遠記得,在外公的告別式上,外婆那個雙腳癱軟的背影,和她不停發抖的身體。我想任誰都是一樣的,陪伴自己六十年的老伴先走了,留下來的那一個將承受天崩地裂般的打擊。
外婆跟我說,外公要走的前幾天才跟她說話,要她放心,彷彿他知道自己的時間快到了。
「我先走,妳免煩惱,我們有五個孫子,他們會幫我陪妳。」外公說。
外公不會講國語,這段話是用台語說的。外婆一邊流著眼淚,一邊說給我聽。
接著外婆說我是個不乖的孫子,我是外公第一個抱到的孫子,他等我結婚再生一個曾孫給他抱,等了三十幾年,卻沒能如願。
「真遺憾。」外婆說,「只能希望我等得到。」
《微雨之城》是外公走了之後,開始在我心底醞釀的故事,裡面的每一段情節其實都跟外公沒有什麼關係,但不知道為什麼,我感覺好像是太上皇給了我一個指令一樣,要我去完成它,然後我就把它寫完了。
我必須承認,剛開始寫《微雨之城》時,我遇見了這十一年來沒遇過的東西,那東西叫「瓶頸」。
或許有些「文學界的前輩」們覺得我寫的東西沒什麼文學性,「網路小說」本來就不是什麼有技術有實力的東西,所以遇不遇上瓶頸根本不是什麼重要的事。
但是我只想說去你的狗屁文學性,我要寫什麼故事用什麼方式都是我家的事,我寫什麼東西關你屁事?
從開始動筆寫《微雨之城》到完成,一共花了四個半月的時間,這中間當然也包括我偷懶擺爛出國晃蕩兼摸魚這樣。
但是我一天沒寫完《微雨之城》,就好像有一股力量在壓著我一樣,它似乎不停地跟我說:「快點完成我!」
一直到今年九月的某一天,我在一陣平靜間默默地寫完了它。跟以往寫完十六部作品那當下不一樣的是,我竟然沒有跳起來大聲喊爽。
我只是深呼吸了幾口氣,然後打開email,寫了一封信給如玉。
上面只有幾行字:
如玉:
稿子如附件。
作者序還沒寫,但我想回家了,所以晚點再給妳吧。
是的,我想回家了。
我想念外婆跟高雄,還有我的媽媽跟繼父、我的大舅二舅、我的四個表弟、我那些好朋友跟好兄弟,以及已經從這世界下班的外公。
寫到這裡,我已經看不見螢幕了。
眼前一片水光模糊,我想該是停筆離開電腦前的時候了。
我很高興我是《微雨之城》的作者,投身創作十一年,我相信《微雨之城》會是我的一個驕傲。
只是外公啊,我是子雲啊,對不起啊。
這是一本要獻給你的書,只是你看不見了。
我很遺憾……
吳子雲,二○一○年九月三十日於台北的家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