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叛逆有理、獨立無罪

當下的你,或許身不由己,可以擁有父母的愛,同時能掙脫親情的羈絆
  • 196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是愛,還是礙?當夢想不被親人支持時,是該委屈求全,還是大膽衝撞?
20道溫柔練習,讓你掙脫綑綁,勇敢做自己!

廣受好評暢銷書《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作者陳志恆——
10年校園輔導經驗,終日與青少年為友的諮商心理師,
引領你化家庭的束縛為支持,朝著自己的夢想邁進!

別被「套上公式」的人生困住,活出獨特的自己
實踐自我,親情不終結;阻擋的手,也可成為擊掌的手

「我想自行創業,但父親希望我考公職……」
「我想繼續念書,但家裡的經濟需要我……」
「我想出去闖一闖,但媽媽說這樣整個家就垮了……」

阻止你前進的,往往是以愛為名、情緒勒索、有著控制欲的壞掉的大人。他們將自己的經驗或遺憾,套用在你身上,當你喪失了主導權,人生注定失去方向。

不過事實上,除了你自己,並沒有人能夠綑綁住你。
當下的你,或許身不由己,但你有方法,可以擁有父母的愛,同時能掙脫親情的羈絆,勇敢走自己想走的路,做你想做的事。

本書獻給所有在「父母期望」和「自己希望」夾縫中掙扎的朋友——
.面對夢想,你有多想要?
.如何面對不被家人支持的痛苦
.別把得不到家人的支持,當做不願勇敢向前的藉口
.帶著家人的愛往前走,一點都不能少
.你不需要刻意地想去改變任何人
.深度理解是邁向改變的開始
.保持距離,用空間換取情緒的自由
.創造機會讓家人參與你的夢想與計畫
.讓自己的改變,造就家人間彼此的「各就各位」

作者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也是情緒調適專家。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

曾終日與青少年孩子為伍,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在經歷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人生急轉彎,辭掉穩定的教職,離開校園,走入社區,遠大的心理助人夢正要展開……

著有《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圓神出版)《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

學經歷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畢業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高考及格(諮心字第001155號)
美國NLP大學認證高階訓練師(Master Trainer)
全球NLP訓練與諮詢社群(GTC)認證成員
臺灣神經語言程式學學會(TBNLP)常務理事
簡快身心積極療法訓練合格治療師
愛心理(iSpace)管理顧問公司特約講師
曾任國立彰化高商輔導教師、輔導主任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Udn部落格:老師,可以和你聊一下嗎?blog.udn.com/heng711/article

目錄

推薦序 勇敢扛起屬於你的人生責任 胡嘉琪
推薦序  當他說,我學會了放棄  歐陽立中
前言 好想勇敢做自己
 
第一章覺察:那條看不見的繩子
1面對夢想不被家人支持的痛苦
2是愛還是礙?看懂家人之間的情感流動
3總是回頭照顧家人需求的孩子
4試圖保護家庭避免分崩離析的孩子
5在內心否定雙親的孩子
6深度理解是邁向改變的開始
 
第二章準備:勇敢做自己的先決條件
7別傻了!你無法改變任何人
8面對夢想,你有多想要?
9除非自己能支持自己,才有資格請求別人的支持
10別把得不到家人支持當做不願勇敢向前的藉口
11整體平衡—面對人生的變動,你能接受嗎?
 
第三章蛻變:選擇只帶走愛,其餘的交還給家人
12邁向真正的獨立成熟
13每個人的人生只能由他本人去照顧
14把過度承擔的部分交還給家人
15帶著家人的愛往前走,一點都不能少
16練習自我強化,豎立人際界線
 
第四章行動:掙脫家人情感綑綁的行動策略
17堅定表達:尋求理解與支持
18妥協證明:用時間換取空間
19保持距離:用空間換取情緒自由
20得寸進尺:促發能改變立場的實際行動
 
結語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夠綑綁住你

序/導讀

前言
好想勇敢做自己

二○一七年底,《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一書出版,裡頭提到許多我在從事心理助人工作時與青少年孩子互動的故事。我觀察到,孩子的問題常常不是來自孩子本身,而是身邊朝夕相處的大人壞掉了,尤以父母師長帶來的傷害最大。而當大人改變時,孩子就會改變了。

這本書問世後,引發大量的迴響,特別是高中生、大學生,也有剛步入職場的社會新鮮人,他們已經是「大孩子」了。他們告訴我,他們就是書中所描述的「受傷的孩子」,即使長大了,傷口仍未能完全癒合,隱隱作痛。更麻煩的是,我彷彿可以聽到他們以近乎求救的語氣呼喊著:

「至今,我仍受到壞掉的大人控制著,不能做我真正想做的事情。」

他們被綑綁在親人以愛為名的控制之下,動彈不得。想要大膽衝撞,下場便是一次又一次的激烈衝突與情緒風暴。大人的期待是如此沈重,讓孩子承擔不起,更難以往前走向屬於自己人生的道路。

因此,我常在各種公開或私下的場合,被這些大孩子問到:「我有夢想想要實現,但父母及家人反對,我該怎麼辦?」
我總會告訴他們:「現在你已經長大了,想要做什麼,如果不是違法亂紀,有誰可以攔阻得了你嗎?」
大孩子們會說:「可是,我無法不在乎父母及家人的感受呀!」

是呀!真正讓孩子無法獨立成熟,擁有人生主導權的,是一條無形的繩子,連結在孩子與家人之間,亦即親人間的情感綑綁。因為這條繩子,有的孩子必須自我犧牲以忠誠於家人、必須順服聽話以獲得情感歸屬、必須過度承擔大人的期待以感受到自我價值……等。

在家人的情緒綑綁下,我們會覺得勇敢做自己是一件背叛家人的事情,我們會覺得不顧家人反對去追逐自我實現會讓家人失望,我們會覺得獨立自主就無法照顧到父母的心情了;因此,內心的罪惡感讓我們不允許自己真正長大,持續停留在孩子狀態中,更別說去實現那些不被家人支持的夢想了。

然而,人類群體生命系統的運作,是持續往前走的,我們每個人都是生命系統中的一分子,也為生命系統的發展與延續而服務。當你裹足不前,或總是回頭顧慮著家人時,正悖逆了生命系統交付給你的任務,你的人生不會因此活得比較好,對系統的發展也沒有任何好處。

因此,從系統發展的角度來看,一個人終將要脫離父母而獨立成熟,終極目標就是活出屬於自己的面貌,因為自我實現而發光發熱,對生命系統的發展有所貢獻。

這麼說起來,所謂叛逆,實際上是站得住腳的舉動,而邁向獨立,也不需要帶著罪惡感。明白了這一點,這些大孩子們必須學習去面對與因應那些來自親人情感綑綁而生的痛苦,同時勇敢地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於是,我開始醞釀寫出一本書,能和大孩子們分享如何名正言順地叛逆與獨立,也就是有效斷奶。

二○一八年五月,我受邀為國立清華大學TED講座的主講人,講題為「好想勇敢做自己」,與大學生們分享如何面對自己的夢想不被家人支持的困境。因為準備這場演講,我開始認真構思本書的架構,動筆書寫,進而完稿出版。

在這本書中,我會與讀者分享如何面對想要做自己卻不被家人支持的困境,進而拿回人生主導權,邁向真正獨立成熟的心法與技法。

除了一些實際上要掙脫家人情感綑綁的行動策略,包括堅定表達法、妥協證明法、保持距離法,以及得寸進尺法等(本書第四章),本書花費更大的篇幅聚焦在成為一個獨立成熟的人的心態準備上。

包括,看懂家人之間愛的流動是如何綑綁住你(本書第一章);認識真正獨立成熟的行為與條件;體認到你無法要求任何人支持你的夢想;確認你是真心想要實現你的夢想;在大膽行動前做好個人內外在平衡的評估與準備(本書第二章)……等。

另外,你也會在書中學習到幾個處理與家人或父母之間,剪不斷、裡還亂的心理自助技巧,幫助讀者提升面對家人強力反對時的內在力量。這些技巧大多來自簡快身心積極療法及神經語言程式學(NLP),除了我個人親身體驗過外,也大量用在助人實務工作中,效果良好。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一書或許點醒了一些壞掉的大人,開始懂得自我維修;但是,受傷的孩子正逐漸長大中,即將邁向人生的新階段,他們往往帶著傷,同時持續活在父母的不合理的期待之下,而無法真正獨立,必須長期處在孩子狀態中。

於是,他們也可能成為下一個壞掉的大人。

因此,我有必要幫助這些痛苦中的大孩子,掙脫家人及父母的情緒綑綁,認清人類活著的目的之一,便是邁向獨立成熟。當一個人能夠了無遺憾地獨立做自己,便能夠允許及尊重下一代用自己的模樣展翅高飛;如此,那些代代複製的無奈與痛苦,便能真正地被劃下句點,而能給出下一代繼續往前走的力量。

自古以來,邁向獨立成熟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卻是一件值得追求的目標。反觀我自己的成長過程,也不斷經歷「聽話」和「不聽話」這兩個選擇。在幾個重大的生涯抉擇中,有時候,我選擇聽父母的話,做個乖孩子;有時候,我選擇傾聽自己的聲音,但卻得承受父母失望的眼光。

我不是特例,我曾協助過的案主及周遭的朋友,以及許多不曾謀面的網友(透過網路告訴我他們的成長故事),都有著類似的際遇與掙扎。而或許正在閱讀這段文字的你,也深有同感。

因此,在本書中,你會閱讀到許多案例故事,某些經歷或許似曾相識,因為你也有著類似的經驗。這些案例有的來自於周遭親友的陳述,有的則是我曾幫助過的個案或課程中學員的故事,為了保護他們的隱私,在身分、背景及故事情節上,我都做了大幅的修改。

在你閱讀完本書後,除了更知道如何面對夢想不被家人支持的困境外,我衷心期待你能明白一件事:是否要大膽追夢,獨立自主,一切取決於你,而不是別人。終究,你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起完全的責任,當你願意自我負責時,那一瞬間,人生主導權已經掌握在你的手中。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133673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6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