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其實你沒有學會愛自己

愛自己,或成為愛,是一種生命的蛻變。但是千萬別忘了,你有多麼值得被愛。
  • 192

內容簡介

《其實我們都受傷了》暢銷作家蘇絢慧最新力作!

你厭惡自己、逃避自己、傷害自己……
我知道你受苦了,我知道你有多痛,
但是千萬別忘了,
你有多麼值得被愛。

當你拿起這本書閱讀的開始,
正是你的生命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讓你意識到自己的存在與重要,
而讓你踏上尋找自己,與自己相遇之旅。

向別人求助好像我很軟弱,所以我再苦再累都不敢說,可是我真的覺得好孤單好寂寞……

在他們眼中,我就是個爛人,沒用的垃圾,沒有地方容得下我,乾脆讓我消失掉算了……

又分手了!我明明對每一段感情都那麼投入,只想好好去愛,為什麼每個人最後都要離開我?

不敢承認脆弱,總覺得「我」太糟糕,永遠愛不對人,不斷在自卑、受苦、迷惘與怨懟的漩渦中打轉……你也是這樣嗎?其實,這是你還沒能好好去發現、去體會,那些狠狠把你打趴在地的不堪,那些你痛恨自己的每一次「不夠好」,都是讓你重新陪伴自己,學習照顧自己的機會。

身為資深的專業心理師,蘇絢慧在人生的前三十年卻都是傷痕累累的走過,甚至曾絕望到一無所有。如今,她以自身的真實歷程與領悟,寫下《其實你沒有學會愛自己》,更以八個動人的故事為引,像個溫柔的朋友伴著你一起,練習從內心負面情緒的源頭開始,更深入的看清自我,藉由慈悲、撫慰、信任與包容等能力的培養,重新認識那曾經被你丟掉、被深埋甚至被拒絕去看的自己。

運用這一份愛的練習,愛的滋養,讓你的生命,真正長成它最需要的樣子。

本書特色

★《其實我們都受傷了》暢銷作家蘇絢慧最新力作!

★蘇絢慧老師的Facebook「同哀傷」粉絲團人數超過25000名,並且不斷增加中!

★鄧惠文真心推薦!

★你厭惡自己、逃避自己、傷害自己……
我知道你受苦了,我知道你有多痛,
但是千萬別忘了,你有多麼值得被愛。

★愛自己,或成為愛,是一種生命的蛻變。

★部分頁面將搭配療癒風格照片,做彩色設計。

本書金句摘錄:

★滋養生命成長與茁壯的八大能力:關注與肯定,容許與信任自己,無條件支持與積極欣賞,慈悲與寬容。

★他人能給予,是一種幸福,他人不能給予,是一種限制;他人能夠理解,是一份感謝,他人不能理解,是一份事實。

★你可曾想過,何以你這麼輕易的就把「你值不值得被喜愛」的評論權交給別人?

★即使因生命長期以來歷經他人的背叛或傷害,標籤或否定,或者因全面的失去或挫敗,讓我痛苦得想死,但我回頭看,才了解那是療癒的開端。

★生命若沒有遭遇衝擊而產生了裂痕,那麼我們幾乎沒有機會停頓,也沒有機會端詳清楚,自己生命內在究竟藏有多少未處理的傷痛,與積壓到發霉發臭的委屈與怨恨。

★我要為自己創造一個我真正愛與認同的自己,而不是為了因應生存,為了討人喜歡,為了讓人看得起,而把自己弄得四不像、弄得扭曲變形。

★開始走向療癒的人,是再也回不去從前的。他即將誕生出新而有覺醒的自我;一個真實而充滿力量、勇氣、信心、接納力、包容力、慈悲,與經驗到愛的自己。

★如果,你看見了住在你內心的這個孩子,請和他說說話,告訴他:
「我知道你受苦了,我知道這一份苦你背得很重,背得好辛苦。我知道你曾經如此信任感情,如此願意付出自己。你為愛勇敢過,你為愛努力過,你也為愛受傷了。我深知你走過的這一段歷程,知道你從何處走來,我看了心疼也為你心酸,但我以你為驕傲,以你為榮耀,因你勇敢的經驗這一路的起伏與煎熬。而今你仍還在過程中,但你不需要擔憂再被遺棄,再被排除,我會在你身邊,不離棄的守護你,陪伴你,與你同在。陪你走過這生命不容易的經歷,學習這一份關於愛的功課。」

★超越父母給的傷痛的最好療癒方式,就是讓自己成為比他們更有愛的能力的人,成為自己的再生父母,而非執意要他們成為我們要的樣子。

★如果你願意愛自己,這個意願一旦堅定,就如同信仰一樣,不再讓你懷疑,不再讓你充滿了但書,不再讓你有許多理由拒絕愛進入你的生命。
 

目錄

【自序】你真的可以學會愛自己  

第一章 個體生存「要強」的歷史──容許生命的脆弱,真實滋養生命
堅強的心,需要愛的滋潤:要強卻孤單的麗秋

第二章 我們都失落了情感連結──找回感受力,允許情感表達
支持與理解,從自己開始:習慣壓抑的詠欣

第三章 試著重新理解生命──解構舊有生命設定,重新編寫生命作業系統
喚醒自覺,學習重寫人生:自我厭惡的彩娣

第四章 把曾經丟掉的自己認回來──修復破碎自我
跟內在的小孩彼此守護:渴望被愛的依萍

第五章 與自己和好──重新情感連結與回映
追尋心靈的依歸:茫然無依的大川

第六章 滋養與修復自我關係──八項滋養與重塑自我的能力
只想要有人真的懂我:傷心失落的小丹

第七章 建立自我與學習尊重人我界線──彈性而清楚的界線,維護完整獨立的自我
尊重獨立選擇的自由:慣性依賴的建昌

第八章 愛,為自己成為自己的再生父母──學會愛,經驗愛,成為愛
請你們真正看見我:哀傷憤恨的清嵐

【終回】成熟~完整長大

序/導讀

自序

你真的可以學會愛自己


我人生走到四十不惑之年,我時常問自己:我是否不惑了?對自己生命的意義與此生所要實現的自我價值,是否真的篤定了?我是否真的走在這對的道路上,為此生所要知天命的修練,付出我最大的努力與堅持?

我相信所要學習的生命課題仍是在我人生前方,那些失落的課題、分離的課題、捨去及付出的課題,乃至老化與死亡的課題,都是我生命持續要歷練與學習的功課。但是,有一個課題的學習,是我人生走至現在,我清楚的體認到,這是人生最大的學習與修練,那是關於──愛的學習。若人生的壽命有八十,我幾乎用了人生的二分之一時間在愛的體驗中,失落,受苦,迷惘與困頓。但也在當中,慢慢的瞭解著,練習著,學會照顧與回應那些早年生命對愛感到缺乏的,不足的,受困的哀傷心靈。

我學習當自己生命的媽媽(現實生活中我很小就失去媽媽),練習著瞭解自己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媽媽;一個懂得傾聽我心情的媽媽,一個可以讓我感受到支持與寬容的媽媽,一個真心接納我與引導我的媽媽,一個懂界限且剛柔並濟的媽媽,一個有真實力量保護孩子的媽媽,一個溫柔同時有承接力的媽媽……

我為自己學習,練習成為這樣的照顧者──我心理意義上的媽媽。然後,陪自己重新長大一次,好好的經驗著成熟蛻變的歷程;真正的成為一個成熟的生命,展現自己的生命力量,而非再是那個缺乏愛的孩子。缺愛的孩子,因為沒有足夠被撫慰與被照顧經驗,長成了──外表是成人,內在卻停留在孩子無助與無辜狀態,且因為對愛飢渴,而不斷向外搜尋,又向外討取與掌控的人。

我將我自己從跌落摔跤,十足挫敗的人生中攙扶起來。為自己負起這照顧生命與強健心靈的最大責任。所以這本書所寫下的感觸、經歷、領受、體悟都是真實走過的。沒有捷徑,必須紮實的練習著。就像練功夫中最基本的蹲馬步,或基本拳法,即使不炫目,不花拳繡腿,也讓自己不求快,不求速成的體驗著,研究著,練習著。

這一段領悟與重新滋養自我的歷程及學習,讓我寫下這本書。同時,也以這本書回應《其實我們都受傷了》讀者群的疑惑與需求。

許多人閱讀《其實我們都受傷了》之後,接續引發的問題是:我知道我受傷了,然後呢?

對於自己從小到大受過的傷,與形成的影響,也許在閱讀時開始慢慢的甦醒,漸漸覺察出來,但知道了之後,生命會因此大幅度的不同嗎?生命的傷與痛就會因此痊癒嗎?

答案是:「當然不會如此神奇與絕妙。」

《其實我們都受傷了》一書,讓許多人壓抑到潛意識的受傷與脆弱情緒、傷痛經驗與記憶,有了一個出口浮現,從潛意識層浮出到意識層。也慢慢分辨出過去的傷痛如何在後來的人生現場中不斷重演、不停複製,換了一群人,換了場景,我們卻還是進入到相似的情節,走到相同的結局。

我們知道了,但不意謂著我們因此就改造了或全然不同了。我們仍未學習以新的方式、新的詮釋、新的途徑,來經歷與知覺我們生命所發生的一切。有句名言:「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正說明了性格改變的困難。而性格反映出我們的處事與人際模式,也反映我們的情感、知覺與行動偏向,同時反映出我們的認知信念及參考架構。

因此,若沒有深入的檢視,若沒有重新建立與提升生命個體所適合的有利作業系統,則生命個體的運作,可能還是會在老問題上當機、卡關與循環。

這並非以「要完美」的角度在看待人的這個處境,而是由衷希望在人生一世,每個人都有機會實現他個體想要實現的自我,完成他想要看到的具有超越性、突破性與成長性的自己。並能體會到身為人類,這具高智慧能力的生命,可以為自己、為他人、為世界創造更多的美好與平衡、真誠與合一。不再是製造著分裂、對立、衝突、攻擊、傷害與威嚇。

基於這樣的來龍去脈,因此,這本《其實你沒有學會愛自己》誕生了。

過去我們生命被錯待與受傷的經驗,常常讓我們懷疑自己生命的價值與美好,也讓我們不再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與值得被無條件支持的。我們開始將自己視為一個應被憎恨的對象,或總是對自己不斷的糾正找錯。內在不曾懷疑,深信著若不是自己太卑微、太不堪、太無價值、太醜陋、太可笑……那麼也不會經歷到被他人酸諷、指責、厭惡、排擠、懲罰、怪罪與埋怨。若不是這一個「我」不夠好、不進取、不成功、不亮麗、不光彩……自己也不用經歷到被排除、被切割、被捨下、被漠視與被遺棄。

許多人正是如此將受傷與被錯待的經驗,轉移成對自己的憎恨與厭惡。

於是,自己,成為最不愛自己的人;自己,成為最想讓自己消失隱藏的人。

自己,成為最模糊的輪廓;愛自己,成為很不可能實現的願望。

但憎恨與厭惡自己,卻是人陷入痛苦深淵的罪魁禍首。無論是麻痺與迴避自己,或是不斷的攻擊與殘害自己,無不是想要解決那一份巨大的痛苦。如果這樣的痛苦感,人可以意識到、覺悟到痛苦產生的機制或源頭,那麼或許便有了機會追溯痛苦的來歷;那些生命歷史中,生命被錯誤對待的方式而造成的創傷,而形成的破碎自我、不成形的「自我」。

而唯有讓「自我」好好成長、成熟,有了實質功能,「自我」才能擔負起照顧生命的責任與重量。

但「自我」要如何能獲得好好成長、成熟的契機呢?

答案並非尋求一個理想完美兼具權威的替代性父母(這是投射出渴望的幻想),來好好愛我、滋養我、保護我、供應我。而是願意為自己擔負起這些關愛的職責;以成人之愛重新陪自己長大,接納自己的所有,為自己找尋可以利於成長的資源與條件,並妥善的為「自我」的發展進行維護與正確照顧,練習設立適宜的人我界線,不再讓「自我」動不動就被侵犯、被傷害與被波及。

坊間談愛自己的書不少,諸如:擁抱自我、擁抱內在小孩、擁抱不完美自己、與自我相遇等等關鍵字的書籍其實很豐富,這本書的出版意義無疑是再度喚起人們關注與自己的關係,能重視內在心靈傷痛的療癒。

也許當你拿起這本書閱讀的開始,正是你的生命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讓你意識到自己的存在與重要,而讓你踏上尋找自己,與自己相遇之旅,這本書有幸陪你走一段,願你在這一段旅程的終點站,終於學會愛自己。

【註】自我的心理學定義:

所謂「自我」(self),是指個體意識中關於他自己的基本特徵的一個統整概念或框架。一個成熟而心理健康的人,通常都對「自我」有一個清晰、穩定與持續的概念,稱為自我概念。如果一個人的自我無法統整,他就可能面臨「統合性危機」。當人缺乏對自己的清晰而完整的概念,「自我」的各個部分是混亂與混淆的,並且常因環境的因素而擺盪與受衝撞;在建立生活目標,生存的價值感和充實感方面也易感覺無法踏實,因而經常莫名其妙的感到「空虛」與「沮喪」。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589665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