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咖啡的第三波風潮:精品咖啡、手沖咖啡來了!
咖啡職人浸淫咖啡三十年,最真誠、純粹的咖啡經無私分享
「如果我不在家,就是在咖啡館;如果不是在咖啡館,就是在往咖啡館的路上。」
培育出多屆咖啡沖煮比賽冠亞軍的達人師傅朱明德,浸淫咖啡三十餘年,自十七歲起就用他最講究的精神做咖啡實驗,率先走向第三波精品咖啡的風潮。
本書分為兩卷,第一卷為作者朱明德的咖啡概念分享,從精品咖啡的條件、咖啡師的養成、修養、選豆、烘焙、沖煮、器具等等,各個環節一一解析,第二卷則由他邀請了四位台灣咖啡界的優秀職人,都是國際與國內咖啡手沖賽、拉花賽得獎者,也是朱明德的學生們,細說分享他們在精品咖啡製作與比賽上的經驗談、以及他們的私房功夫。
一家好咖啡館內能發生多少故事,產生多少靈感,而主角「咖啡」的風味,卻常常被人誤會。如果你也有想開一家咖啡館的文青夢,那麼,這一本給有心進入咖啡界的準職人參考,實話實說、直指核心的咖啡手札,就是很好的指路明燈。
從用水、選豆、烘焙、沖煮、器具到開店的內行心法,多年的精華都在這本精品咖啡職人手札中無私呈現,站在巨人肩上,可以讓有志者更快領略咖啡的門道,也省下許許多多的冤枉路!
本書特色
精品咖啡為何不外帶?
咖啡外帶是一種商業化的做法。
如今星巴克賣咖啡,速食店也賣,超商也在賣,甚至還同樣標榜是產地的莊園咖啡豆。獨立咖啡館,則以講究質感的做法,咖啡價格可能高於超商。差別在哪裡?為何便利商店的咖啡能夠廉價?
其實,其咖啡豆、鮮乳都有一些令人不安的特點。作者在書中便直言不諱地指出,與其喝下那些加入營業用鮮奶的義式咖啡,或烘焙過頭、過萃而有致癌疑慮的咖啡,不如自己挑好的商家、好的烘焙的豆子,在家自己手沖咖啡。這些都是新聞曾經披露過,卻沒有得到重視的問題點。
在本書中提到,沒有一種煮咖啡的SOP可以照本宣科地操作,因為每一批咖啡豆都不同,氣候產地不同,甚至水質也不同。那麼怎麼可能有一種萬用的套路呢?特別是精品咖啡,一定要將咖啡師自己的人文精神和創意放進去,才能讓顧客喝到感動的風味。精品咖啡就像一杯精品的好茶一樣,也只能當下在店裡品味,過了此時此刻,咖啡就失去了風味。當下享用,才能把握那三泡茶天地人的好滋味。所以在作者的店裡,咖啡絕對不外帶,甚至也不提供糖與奶。
本書中也提到,咖啡豆的最佳保鮮期事實上是14天,且不耐久放,因此比茶還要短暫。因此如果要健康的喝咖啡,淺焙之外,更重要的是新鮮度。加上咖啡師對每一支豆子的精挑細選與掌握度,一杯好咖啡就像喝好茶一樣,會帶給享用者一種沉澱,一種感動的品味,一種講究的精神。而手沖咖啡,如虹吸壺、手沖壺、濾壓壺、摩卡壺,就是萃取咖啡最好的方式,也是每一個人都能在家中,自己與自己對話的一種品味方式。
據媒體報導,台灣人的生活飲料偏好,從茶飲到咖啡,亞洲的咖啡消費量近年迅速攀升,台灣一年就喝掉28.5億杯咖啡,一年咖啡商機高達700億,這是非常驚人的數字,並且每年還在成長,其中,頂級(精品)咖啡的市場,在2017年之後正方興未艾,快速蓬勃地發展。
在嚮往一嘗精品咖啡的同時,若沒有仔細深究往往喝不出門道,然而咖啡書多半講究前段,也就是豆子的產區、風味,而不提概念,事實上最攸關品質的往往是後段的製作。這本以概念為優先的咖啡手札,就是帶領咖啡愛好者,以正確的觀念,進入精品咖啡世界的第一本書。
序/導讀
推薦序
他的書,有人的溫度
龔于堯(《太初有茶》作者)
要一個「立志不要懂咖啡」的人為咖啡書寫序,連自己都覺得怪怪的。
這個怪,是因為個人煮過十年的義式咖啡服務客人;也在莫斯科知名咖啡館「咖啡狂(Coffeemania)」當了十年的茶顧問,迄今仍是。在一九八五年,為了想了解法國拿鐵和義大利卡布奇諾有何不同,而曾在三週訪法期間喝了一百零五家咖啡店;到義大利兩次,喝了不知多少卡布奇諾;然後明白,兩者果然不同。
這樣喜歡親證的個性,如果要懂咖啡,那我就會跑非洲、南美洲、東南亞等各個產區去目睹整個產製過程,了解品種差異以及當地品飲咖啡的種種方式和文化。
思量過後,立志不要去惹這麻煩,立志不要去懂咖啡了。
但是,人一旦和咖啡結了緣,可能終其一生都難解這習性,於是在台灣我還是會加加減減的去咖啡館坐坐,也常在家動手烹煮。
這時候,會面臨許多重大問題:什麼是莊園咖啡,什麼是精品咖啡,自己要買哪個系統,哪個產區、品種,哪種製程,如何烘焙等等的細節問題。
朱老闆就是在這種因緣中相識。相識十年來,我也看著他的堅持與執著,思辨、親力親為的一段咖啡旅程。
當他的手沒持咖啡棒煮咖啡時,就拿筆塗塗寫寫,把他對咖啡的愛恨情仇,忠實地記錄下來。終於,咖啡與人的恩仇錄積累到足以成書的數量時,我忍不住慫恿他,出書吧!(編按:這時主編我就被介紹去洽談了。)
市場上那種剪剪貼貼的咖啡書太多了,但用生命時間點滴萃取的咖啡書真的不多,而這些「不多」,需要增量,變成文化與文明。
散散的知識或經驗難以橫性移植,唯有系統化地整理過的知識才能成為學問,並利於後之來者參酌研習。書,是為了這個而有存在的價值。
《精品咖啡不外帶》,誠如作者所言,咖啡再精品,那仍是「物」。一位咖啡師用心烹煮,飲者細細品嘗,懂得如何欣賞,之後,才算完成如劇場般的一齣「精品咖啡」。如果喝咖啡的人沒有心欣賞,那麼精品的意義就缺角了。
個人有幸在成書前先睹為快,了解這樣的一本書不在於談論對錯是非,而是剝洋蔥式的看著一層層的可能性,藉著咖啡,也看著一個咖啡人自問自答式的咖啡歲月。
現代人喜歡用「人的溫度」來述說社會現象,而這本書,絕對有「人的溫度」,值得擁有,即便是擺在架上,也會有熱度。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