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占斷是風流

  • 413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新的題材,新的價值思辯,新的文化內涵,讓傳統藝術不死的關鍵。
全台第一部以「標準化台語漢字」撰寫的歌仔戲劇本
並附有華語翻譯的歌仔戲劇本集,雙書套裝。
內附精彩劇照多幀
收錄《美男子竇蓮魁》、《燕青》、《石秀》、《碧桃花開》四齣劇本。
贈送音樂家柯智豪為《美男子竇蓮魁》譜寫的兩首新歌〈竇蓮魁調〉、〈拂柳少年〉,獨家唱段下載。
   
本書為:
    
出版戲曲劇本集的目的,旨在提供未來戲曲節目的演出與推廣。目前戲曲排演所使用的劇本,大多僅止於劇團內部流通,特別是擁有大量觀眾基礎的歌仔戲劇本,出版品甚少。尤以,現今歌仔戲劇本寫作與出版,幾乎以華語(國語/普通話)為主,而忽略了歌仔戲演出是以台語為主的事實,以至於演員讀劇本,或觀眾看字幕時,仍須自行在腦海中轉換為相應的台語,往往造成語意不精確、理解誤差的問題。其實教育部早於2007 年頒布了「台灣閩南語推薦用字」,破除一般人認為台語「有音無字」的迷思,但卻少有人應用於戲劇與戲曲領域,甚為可惜。
  
劇本用字未做台語標準化的工作,將使得劇目復排時得面臨重新梳理歧義、誤植問題的窘境,亦不利於教育推廣。而戲曲劇本的台語漢字標準化,需要理解劇作家的文學劇本與實際演員使用的演出語言間的差異,調整為最適合閱讀與排演的文字。以往使用的台羅系統,是教育部1997 年公布的「台灣閩南語音標系統」與通行一百多年的教會羅馬字系統整合而成,雖能標示讀音,卻對一般大眾有拼寫困難的問題,亦喪失了文字字形與字義之美。使用標準化的台語漢字之後,則一併解決了形、聲、義的問題。另一方面,鑑於華語(國語∕普通話)是主流語言,本次也將針對劇本同時進行華語版本與台語版本的校正,將雙語漢字劇本並置。

【各劇本介紹】
   
《美男子竇蓮魁》
    
你若真正是我的對影,將你的青春交換予我。
    
獻出我的靈魂與性命,將你的時間交換予我。
    
王爾德小說原著《格雷的畫像》(The Picture of Dorain Gray)中,迷戀美少年格雷的畫家巴澤爾(Bazil Hallward),作家將他改為在三○年代從事最時尚的行業,寫真場裡的攝影師白雲清。參考了當時在太平町開業的彭瑞麟先生的特殊攝影技術,變出了一幅「鎏金錯銀寫真」,還將迷戀「紅衣少年」的台灣畫家席德進,疊進白雲清的角色形象中。寫真不同於油畫,具有可大量複製的特性,這左右了劇情的發展與結局,也更貼近現在這個藝術品靈光消逝的世道。
    
這個故事自三○年代,橫跨到五○年代,再一腳踏進二十一世紀。「格雷症候群」(Dorian Gray Syndrome)是一個隱喻,依然存在於所有自豪的先進社會中。在彭瑞麟的年代,在棚內拍攝肖像,往往不使用閃光燈,而是利用白天的自然光,要拍到一張好照片需要時間等待。而在手機不離身的「滑一代」,補光神器與修圖軟體大行其道的現在,天然的青春美貌與真性情更顯得稀有可貴了。王爾德說的:「只有膚淺的人才不以貌取人。」現在聽起來竟然是既刺耳又勸世啊!
   
《燕青》
    
香鈿寶珥,撫菱花如水,學妝皆道稱時宜。
    
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長勝未起,縱亂雲垂地。
    
《燕青》靈感來自《水滸傳》第八十一回〈燕青月夜遇道君,戴宗定計賺蕭讓〉。燕青,水滸好漢中的人氣王,梁山泊帥哥堆裡的一團俊俏。胸有將相才不得用,卻被蓄之以俳優;命運讓他處於一僕二主的窘境,還要周旋於宋徽宗與名妓李師師的愛情遊戲之間。
    
以燕青銜命商議招安為主線,鋪陳出燕青、李師師、宋徽宗之間的三角關係,並因而重新賦予此三人截然不同的文化想像。燕青為《水滸傳》中梁山泊的英雄之一,除了身懷絕技之外、兼擅琴曲,粗獷中帶有細膩的感情,一身團繡更使得他在梁山好漢中別具一格。描寫燕青
   
與盧俊義的情義,與李師師以及宋徽宗之間的感情糾葛;在奔上梁山之時,他所拋棄的不只是世俗的禮教、還有對於感情的不信任和對於自由的徬徨,在亂世之間顯得鮮明而深刻……
   
《燕青》宛如一幅精巧畫屏的製作,卻讓人感覺它在人物主題情節氣氛上的用心,為歌仔戲又打開了一扇新的門。或許,老派的歌仔戲觀眾一時還無法接受,但,新的題材,新的價值思辯,以及新的文化內涵,卻才是讓傳統藝術不死的關鍵。保留傳統歌仔戲的同時,也應該有前瞻性的、更多元的嘗試。 (郭強生教授,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2016)
    
《石秀》
    
玉帶瑯鐺束柳腰,羅裙半掩金步搖,
    
紅蓮三寸好枝骨,天外飛仙過銀橋。
    
《石秀》一劇的靈感來自於《水滸傳》第二十四回〈石秀怒斬潘巧雲,楊雄大鬧翠屏山〉與施蟄存的同名小說。石秀在《水滸傳》中是一個替人出力、好管閒事的拚命三郎。而上海新感覺派小說家施蟄存通過意識流的形式,呈現了《水滸傳》中拚命三郎「石秀」的內在糾結,「石秀對潘巧雲的暗戀,對義兄楊雄的輕視」等。將這名梁山好漢自卑的複雜思緒和另類的情欲描寫得入木三分。
    
楊雄面邀石秀同住,結拜兄弟委其打理肉鋪生意。不料嫂子潘巧雲千嬌百媚,一顰一笑像是在對石秀明挑暗逗,惹得他意亂心煩,但為了
    
兄弟之義他始終堅決抵抗。這種心緒積累一久讓他暗生鬼胎,某日他偶然偷窺嫂子時,竟發現嫂子與海和尚的不倫私情。為了義兄他不惜手刃海和尚,並煮為一鍋血粥,然而義兄卻不打算追究。
    
石秀的義憤、忌妒、不平、委屈,便漸漸轉變成了對這位無能大哥的輕視。於是,他安排一場翠屏山下的對質,藉楊雄之手將潘巧雲、鶯兒主僕兩人手刃……
   
在台灣各種「戲曲現代化」的努力,不乏嘗試在人物角色的心理描繪上下足工夫,但鮮有《石秀》如此這般的變態露骨,但也就是因為這樣的變態露骨,才真正給出了一個「有溫度的感官時刻」,一個歌仔戲不再仍是歌仔戲的流變可能。(張小虹教授,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2016)
    
《碧桃花開》
    
一葉浮舟隨水流,碧桃依舊映月洲,
  
 試問真情何處有,心中空明亦無愁。
    
當年,秦鍾衣錦還鄉迎娶美娘,並育有一子玉桐,而今,卻因一場摧花大盜的案件,喚醒美娘遺忘已久的惡夢,原本看似和樂的家庭,也因著疑心的產生逐漸邁向破裂的邊緣。
    
心神喪失的馮生被控為摧花大盜,口中不斷念著「美娘」,似乎與秦鍾的夫人,在過去曾有著不尋常的關係……一連串的疑惑使秦鍾夫妻產生嫌隙,陰錯陽差之間,鑄下大錯。
    
在審理案件的公堂上,秦鍾一向是個明智的裁決者,但面對馮生的案件,他失去了公正。雖然尚有眾多疑點未釐清,但秦鍾急欲將馮生定罪以報仇。未料御史龐彬的出現,使案情出現轉折,龐彬意圖為馮生開脫,且道出馮生早已無法人道的事實,得知此事的秦鍾猶如晴天霹靂,馮生是否真為罪犯?而秦鍾夫妻犯下的錯誤,又該如何處理……
   
《碧桃花開》以新編的古典敘事,展開對人性黑暗面的探索、對階級意識的

作者

李季紋

戲劇教師、作家、劇作家。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博士,國立藝術學院(北藝大)戲劇所藝術碩士,師承張仁里教授、賴聲川教授、蔡欣欣教授。於北京留學期間,即於中戲擔任表演教師,是進入中國大陸表演教育體系中執教的第一個台灣人。學成返台服務,現職為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助理教授。擅長跨文化、性別議題與經典重構題材,在調風弄月中展現人性的溫度、細膩幽微的機趣,與當代性的價值思辨。創作劇本有《燕青》、《石秀》、《雜劇班頭關漢卿》、《碧桃花開》、《金水橋畔》等。導演作品有《死神與少女》、《安妮日記》、《男王后第十二夜》、《俄羅斯遊戲》等。著有劇本集《占斷是風流:李季紋戲曲四種》,散文集《後現代甜心》、《北京男孩女孩》,譯作有《誰殺了托爾斯泰:我被俄國文學附身的日子》。

台語漢字標準化-吳嫣珉

台中人,現為師大台文所碩士生,興趣為台灣文化。

目錄

【標準化台語漢字版】
推薦序
殊勝因緣 蔡欣欣
規範與創新的模糊之美  徐亞湘
    
《美男子竇蓮魁》
東洋秀色西洋風,移步換形磨劍鋒/頭齣/第一場/第二場/第三場/第四場/第五場/第六場/尾局(謝幕)
    
《燕青》
一片痴心畫燕青/頭齣/第一場︰花前訪行首/第二場︰月下遇道君/第三場︰情定玲瓏石/第四場︰燕辭醉月樓/尾局
    
《石秀》
從新感覺派小說到新感覺派戲曲/頭齣/第一場︰見嫂/第二場︰戲叔/第三場︰痴夢/第四場︰鬥鼠/第五場︰樓會/第六場︰斬僧/第七場︰殺山/尾局
    
《碧桃花開》
碧桃花下感流年,只愛初開一蕊鮮/第一場︰赴任/第二場︰一堂/第三場︰疑心/第四場︰失子/第五場︰二堂/第六場︰恨水/第七場︰三堂/第八場︰浮舟
    
出版後記
生難字

序/導讀

推薦序
   
殊勝因緣
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 蔡欣欣
    
一九九○年代我在攻讀博士學位時,便陸續在政大、實踐與淡江等學校兼課,教學相長。而就讀於「政大廣告系」的季紋,正是我首次為人師表,在母校執教大一國文通識課程的國文小老師。這門課不僅締結了我們二十餘載的師生情緣,也開啟了季紋和戲曲藝術的不解之緣,如參與「政大國劇社」研習京劇的唱腔身段,粉墨登場舞台實踐,還利用課餘向「國光劇團」的孫麗虹老師拜師學藝。
    
因此當季紋大學畢業時,沒有往本科的專業發展,反倒選擇了投考「臺北藝術大學」的戲劇研究所,從古典到當代,從戲曲到戲劇,從中國到世界,從劇本分析到理論研究等。季紋都能融通中西,貫串古今,以才華洋溢的敏捷文思,成為賴聲川教授所指導的劇本創作高材生。而偶然的劇場邂逅,季紋因我的建議前往北京「中央戲劇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在張仁里教授手把手的悉心教導下,季紋在表演、創作與教學的能力大量被挖掘、積累與提升,甚至成為在大陸表演教育體系中執教的首位台灣表演教師。
    
學成歸國後的季紋,被延攬進入「樹德科技大學」表演藝術系任教,不僅教學認真活潑,甚得師長與學生的肯定;而且創作能量豐沛,舉凡如現代戲劇、電影文本、小說與散文等的文類創作,均能隨手拈來,迭有佳作,且屢屢獲獎,成為備受矚目的文青作家。二○○四年兩廳院委託我為廖瓊枝老師製作演出,我一則希望號召歌仔戲菁英演員攜手聯演,再現歌仔戲璀璨風華;一則企圖薪傳培育編導的新生代,為歌仔戲挹注新活力。因此選定以「人保戲、戲保人」的《宋宮秘史》作為編修劇目,邀請石文戶擔任導演,現代劇場的傅裕惠和京劇出身的張旭南擔任副導;而編劇幾經異動後,由年輕編劇林建華與李季紋先後執筆。這齣製作雖說因故中止,但卻成為季紋從事歌仔戲劇本創作的先聲,而其他幾位年輕編導,也都自此成為歌仔戲界的生力軍。
    
其後季紋開展了其歌仔戲劇本的創作生涯,曾為「唐美雲歌劇團」編創《金水橋畔》與《碧桃花開》,為「大稻埕戲苑青年戲曲藝術節」打造《石秀》與《燕青》,更編導合一《美男子竇蓮魁》等劇作,而無論是改編傳統劇目,或新銓古典小說,或取材社會議題,或採借跨文化經典等創作,季紋都能以獨特的視角,架構文本,描摹人物,展示具有當代性的思維與價值辯析。而今季紋將這些劇本匯集為《占斷是風流:李季紋戲曲四種》,且首創以台語版本及華語版本並置方式出版,讓讀者更能體會歌仔戲台語漢文的文辭與音韻之美,這是極有特色與深具意義的。
    
殊勝因緣!造就了我和季紋、季紋與歌仔戲的美好聚合。歡喜感恩!

推薦序
   
規範與創新的模糊之美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教授 徐亞湘
   
戲曲新編戲總是跟著團與人,年年出新的總體趨勢,除非形成該團的「經典」、代表劇目,要能再度得見,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儘管大多都留下了影像紀錄,但其最終的史料、文獻價值與命運,又徒增愛戀者心中的遺憾。那麼,文字的生命延續呢?一個具文學、藝術價值的劇本透過出版傳世,那將會在歷史之流、讀者心中以萬象展示,甚至可能創造出意想不到的演出機緣吧!
    
季紋收錄《碧桃花開》、《石秀》、《燕青》及《美男子竇蓮魁》的劇本集要出版了,不僅為她開心,更為戲曲愛好者與工作者高興,又有一本優秀劇作家的歌仔戲劇本集即將出版。記得為如芳的《願結無情遊:施如芳歌仔戲創作劇本集》寫序〈因堅持而自由〉一文時提到,何以台灣的戲曲劇本出版得少?「一因戲曲編劇少,持續創作且具一定品質者更少;二來是可能的讀者少,小眾中的小眾似乎是難逃的宿命;三則演出的延伸性小,新編戲多為名角量身打造,原有優勢難為他團他人所能複製。所以,編劇是否有高知名度及其作品是否具備一定的文學性,即成為新編戲在舞台閃過片刻光芒後,是否得以文字永銘的關鍵。」季紋一直以來皆專注於戲劇教學,在歌仔戲界的名氣或許並非顯著,但她的劇本迥異於他人而有著鮮明的個性,且兼具藝術性與文學性,並保留表演的最大發揮空間,所以皆能得到劇團的演出實踐而獲得觀眾好評,她的劇本集結成冊正是時候,更是一種可能性的示範。
    
除了《美男子竇蓮魁》即將演出外,季紋的另外三齣戲《碧桃花開》、《石秀》、《燕青》雖然分別已為唐美雲歌仔戲劇團及李清照私人劇團感傷動作派演出,但我總覺得,題材多有所本的季紋劇作在「常」中能出新、見深、觸情的特色,將會讓不同的劇團、導演以自身條件及感知理解去進行演繹詮釋,而有另外一番姿態展現於舞台的可能。此「中性」特質,讓季紋的劇作在歌仔戲新創劇本中有了身分與高度,尤其在她願意釋出演出版權供青年戲曲工作者免費使用的此時。
    
當然,這與季紋的廣告/戲劇背景、嗜愛文學/戲曲,以及擅於散文創作及表演教學絕對有關。她的劇本唱詞編寫得見古典文學基底,情節關目安排及人物內心深掘深受西方戲劇影響,後設技法運用又有當代文學影子,而其跨領域的多方嘗試更見其藝術視野。我最欣賞之處就是這種在規範中勇於嘗試突破,並向歌仔戲創作邊界大膽探索的精神展現。很難否認季紋作品的調性頗為文青,但在這分眾的時代,其讀者/觀眾的「侷限性」或許正是「準確性」與「極大化」的表現,一批新的戲曲觀眾將因季紋的作品呼喚而出。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916707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9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