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反芻思考

你可能沒辦法讓自己「不想」,但可以學會該「怎麼想」。
  • 199

內容簡介

動物反芻可以幫助消化,
大腦反芻只會越來越糟,
你可能沒辦法讓自己「不想」,
但可以學會該「怎麼想」。


你常常「想不開」嗎?一旦遇到挫折,好幾天都走不出來?明明是對方不對,卻反而不斷「檢討自己」?只要做錯事,就會在心裡開批鬥大會,沉淪在「自責地獄」裡?……
在心理學上,這些讓你糾結的負面情緒,它的真面目就叫作「反芻思考」。
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遭遇阻礙時,大腦就會本能地爬梳過去的經驗,試圖「找出原因」,但如果不幸碰上的是「經驗以外」的事物,找不到原因的大腦便會自動將問題歸咎到主人身上,讓你陷入無限循環的自省迴圈。這種把情緒吞進去再吐出來的反芻機制一旦開啟,嚴重時甚至會讓我們一蹶不振。
「反芻思考」存在於每個人身上,就算沒有童年創傷、家庭陰影,你也隨時可能因此陷入情緒低谷。但李介文心理師認為,當反芻思考發生時,並不需要試圖壓抑它,而是要去尋找事件背後的意義,並且可以透過改變呼吸、運動、轉換心中視角、分散注意力等方法,有效緩解它所帶來的壞影響。只要經過不斷練習,我們可以與「反芻思考」為友,將之轉化為「精緻化反芻」的正向思考,讓自己變得更有自信,發現全新的可能性,並改善我們的人際關係。

作者

李介文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學士
長庚大學臨床心理學碩士
台北看見心理諮商所臨床心理師
台南春暉精神科診所臨床心理師
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兼任臨床心理師、講師
曾任義大醫院、高雄榮總、嘉義基督教醫院臨床心理師

 

專長為兒童腦波回饋注意力訓練、正向教養、親職教育、情緒自我覺察、心理創傷調適與復原等。平日處在充滿著藥物、病理、診斷的醫療場域中,但深信唯有結合生理與心理,聆聽每個人的故事,接觸人心,才能帶給人最大的幫助。工作之外,透過受邀演講、寫作,致力於用「每個人都聽得懂的心理學」,讓大家了解自己的心與腦的運作,在情緒的洪流中,得到寬慰、找到方向。

 

FB粉絲專頁:李介文臨床心理師

目錄

前言     反芻思考:生活中遇到危機的自動反應 

 

那些反芻思考發生的時刻
理想受阻  
失落經驗   
人際困難  
親子關係  
愛情逝去  
自我責備  

 

迎接自我概念的挑戰
想太多的衝擊 
自我概念或自尊不穩定 
信念構築的安全世界 
理想我vs.現實我的拉鋸 
反芻思考的影響:情緒低落、低自尊、逃避壓力 
自我驗證預言 
精緻化反芻 
反芻思考是一種警訊 
反芻思考背後隱藏的事 


與反芻思考為友
與反芻思考對話的練習 
反芻思考的自我限制 
反芻思考的office time 
你的擔心會成真嗎? 
反芻思考的說話風格 
心理師不會讀心術? 
回應反芻思考的方式 
找尋意義,而非答案 
建立更穩定的自我概念與安全世界 
當你的朋友陷入反芻思考

序/導讀

推薦文
認識反芻思考,找回自我安頓的信心

諮商心理師    許皓宜

 

在談《反芻思考》之前,我想先談談李介文心理師。
 

介文是我在專業上的好夥伴,我們曾在各種面向上有多次合作,我十分欣賞他對心理科學實事求是的精神,並將這些觀點與實務經驗靈活整合。我知道他一直深入探索腦波研究,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某天,介文告訴我:「姐,我想買腦波儀。」我還來不及勸阻,他就馬上入手了這台要價不菲的昂貴儀器。
 

你們知道嗎?對腦波有興趣的人不少,但在沒有任何迫切需要,且無法保證購買儀器會帶來什麼好處與效益前,就傻傻地投入幾個月薪水,將它買下來進行研究的,介文是我所認識第一人。從那一刻開始,我便明白,李介文就是我未來想要長期合作的專業夥伴。
 

果然,購入腦波儀後,我又看著介文到大學醫學院多方請益,加上自修學習、參加多種專業課程,他在科學研究上摸索出很多屬於自己的一套理論方法。介文原本就是一名從事專業多年的臨床心理師,加上腦波儀的科學輔助後,他的每週接案量達到一個驚人的程度,更把自己的專業拉到一個可信賴的高度。
 

當我知道介文要出書時,最好奇他的第一本書會從哪個地方著手?看到《反芻思考》的書名時,我忍不住會心一笑,心想這主題實在太適合他了。因為在這本書中,介文不是要帶給我們什麼軟性的療癒主題,而是透過心理歷程中,「反芻思考」的慣性,帶我們去看這個現象如何對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造成影響。
 

「反芻思考」是一個非常值得我們理解的人性經驗,介文在本書中,以牛有好幾個胃室為例,還沒完全消化的食物,會放在胃裡的某個空間,空時再從胃逆流回嘴巴嚼一嚼。這和人類的情感慣性相仿,比方說,失戀的人想不透為何分手,過往的愛情經驗便一直放在心智的某個空間,想到時又提取出來反覆回想;此刻你可能以為自己已經想通了,過一陣子才發現原來心裡還過不去——這,就是「反芻思考」。
 

介文同時也發揮了他的科學精神,結構性地帶我們從人際、親子、愛情、自我,理解「反芻思考」在人生中可能出現的時刻及其影響,目的是帶著我們從生命挫敗中,重建正向的自我概念,學習與人性的黑暗面共存。
 

在介文所描寫的這些故事中,我想,我們都能看見過去某些時刻的自己。然後再一次,學習自我安放。既然人生是無盡「反芻思考」的過程,那就讓我們在這種反反覆覆、高低起伏的思緒中,學習好好活著吧!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970462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2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