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電子書】誰是兇手?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21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如果那些製造不幸的禍根,不能被稱為兇手,
那麼剷除這些禍根的他,又如何能被稱為兇手?


島田莊司─講評 詹宏志─導讀


人類情感與動機的複雜難解才是這部小說的重點,作者讓我們看到像剝筍一樣一層一層剝落的行為及其背後的動機……能把一個心理轉折的故事,寫成這樣讓你必須一頁一頁翻讀下去,無法停止,這的確是難得的成績。
——【PChome Online董事長】詹宏志

 

世界上有些人不適合當父母,只會帶給孩子不幸。婦產科醫師鍾智楷是這麼認為的,於是他決定親手了結那些失格父母的性命。
 

他的第一個對象,是自殺未遂五次的憂鬱症孕婦。人們不願意承認憂鬱症有遺傳性,但鍾醫師一清二楚。他遞給女人一條上吊的繩子,然後輕輕踢掉她腳下的椅子。
 

第二個目標,是懷了孕仍然整天菸酒不離手的毒蟲,一點也不擔心孩子會畸形。鍾醫師趁著女人醉倒,把她載到荒郊野外,推落溪谷。
 

第三次,眼神閃爍的孕婦為了取得安眠藥而謊稱失眠,原來女人的丈夫和大兒子都是重度智障。鍾醫師沒有揭穿她的謊言,反而多開了一些劑量,半年後女人的智障丈夫死於安眠藥的副作用。
 

第四次,鍾醫師和躁鬱症孕婦蘇慧玲約好要幫她自殺。但當他抵達現場時,蘇慧玲卻已經被人勒斃了!鍾醫師微微一笑,仍然履行承諾,將屍體連屋子一起燒了,這樣大家就都自由了,包括那名真正的兇手。
 

然而,他萬萬沒料到,警方竟然帶著一支刻有「鍾智楷醫生」的鋼筆找上門來……

作者

弋蘭
 

台灣新北市人,熱愛創作,喜歡從新聞裡汲取靈感,在尋常事物中觀察細微的不凡之處,作為書寫的材料。
閒暇時喜好閱讀、散步以及看電影,期許自己的作品能發揮文字的力量反映現實,擴展廣度和深度,並具有雅俗共賞的魅力。曾以作品《法律與淑女》入圍第十四屆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

序/導讀

[推薦序]
我讀《誰是兇手?》
(本文涉及部分情節設定,請自行斟酌閱讀)
推理評論家/詹宏志

 

這並不是一部嚴格意義底下的「推理小說」,至少至少,它絕對不是任何意義底下的「本格推理」。「推理小說」一詞,在歷史上眾多出色小說家的努力「破壞」之下,早就變得邊界模糊、面目全非,幾乎沒有什麼奇怪的東西稱得上奇怪。但「本格推理」一詞,至少還保有一點限制性的規則,小說裡至少要有一個案子(謎題),要有一個偵探(解謎者),而這位偵探(也就是解謎者,不管他的真正身分是什麼)必須在小說結束前破這個案子。
 

在《誰是兇手?》裡,的確有個撲朔迷離的案子,而且還不只一樁,故事裡讀得到的就有七、八個案子,而通過當事人承認的案子還要更多一些;作案的兇手也曲折離奇、多層多面,甚至看起來加害人與受害人還糾纏不清,讓人不知從何說起;小說裡的偵探角色也是存在的,除了龐大體系的檢方與警方都在忙碌辦案結案之外,小說中還有兩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偵探角色,一位年輕的女刑警以及一位美女法醫,她們認真辦案,突破各種迷宮的線索,也作出幾乎與真相一致的答案來;儘管具備一切「本格推理」所需的各種要素,《誰是兇手?》仍然不是我們平日認識的本格推理,因為從頭開始,小說角色都在暗處(包括兇手與偵探),他們每個人都只知道與自己相關的部分案情,而小說讀者卻在明處,我們幾乎看到了全部案子的進行過程,案情對於讀者是毫無懸疑的,它根本是門戶洞開,全盤托出的……。
 

在推理小說歷史上,也曾有過門戶洞開、故事完整呈現的創作實例,最有名的可能是奧斯丁.佛里曼((R. Austin Freeman, 1862-1943)以「宋戴克醫生」(Dr. John Thorndyke)為角色所創作的「倒敘推理」(Inverted Detective Stories)類型。在「倒敘推理」的小說裡,作者先把案情敘述出來,再讓偵探登場,讀者在明處,偵探在暗處,樂趣就在看偵探如何利用有限的線索,一點一滴「推理」出讀者們已經知道的案情來;在這裡,讀者享受的是步步為營的邏輯推演過程,而不是謎題揭曉的瞬間快感。
 

但在這部《誰是兇手?》裡,我們的樂趣似乎也不在此,作者固然讓兩位女偵探發現若干不協調的微小跡象,疑心案情並不是表面所呈現的「模樣」,她們相信真相可能不若表面單純,因而步步追查;但作者在謎題設計上,做的事也就到這裡為止,並沒有打算把案情的曲折轉化成數學解題般的知性娛樂。
 

那麼,如果不是倒敘推理,究竟作者在做些什麼事?也許我可以把這部小說歸類為「心理驚悚劇」(psychological thriller),作者在大部分時候要我們揣測當事人曲折隱晦的動機,也許人類情感與動機的複雜難解才是這部小說的重點,作者讓我們看到像剝筍一樣一層一層剝落的行為及其背後的動機,雖然案情本身已經一無懸疑,光是理解當事人的心理變化,情節仍然足以峰迴路轉,緊張刺激,讓讀者喘不過氣來。
 

小說一開始,一位面對憂鬱症產婦的婦產科醫生同意為病人做「自殺加工」,也就是說自殺動機來自於病人本身,自殺手段卻經由醫生的協助(這件事本身就是犯罪);但當醫生再次來到另一位病人家中要為她加工自殺時,卻發現病人已經被殺了,是誰殺了這位想自殺的人?又為什麼殺她?醫生也全無頭緒,但他仍然依約把病人連同房子燒了,這麼一來,連謀殺的痕跡也被抹去了;這個時候,警檢雙方都預備以自殺結案,但醫生知道有一位兇手的存在,而兇手也知道有一個人知道死者不是自殺的,他們彼此都想找出對方……。
 

故事以非常推理、非常懸疑的方式開場,但很快地我們就發現作者志不在此,她並不想繼續故布疑陣,她很快地就把案情鋪陳開來,並且讓其他隱藏的角色陸續登場,直接招供他們的行為與動機,或者應該說,是死者的強大動機帶著其他角色逐步顯露出他們內心的陰暗與弱點,所有當事人是一步步走向他們不可避免的悲劇命運。
 

我不是很願意把《誰是兇手?》歸為「社會派推理」,我不覺得它有很強的社會批判企圖(雖然看來也是有的);但能把一個心理轉折的故事,寫成這樣讓你必須一頁一頁翻讀下去,無法停止,這的確是難得的成績。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333331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