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0930_開學語言展

【電子書】郝柏村解讀蔣公日記一九四五~一九四九

帶領讀者重回歷史現場,總結國共內戰前因後果,重建兩岸分野的關鍵時點!
  • 450
  •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內容簡介

解讀蔣介石日記一九四五~一九四九
.是歷史的關鍵註解
.是大陸的風雲變色
.是台灣的起死回生


蔣介石日記(1917~1972)自2006年開始,已於美國胡佛研究院陸續公開,全球學者專家紛往審閱、研讀,掀起一波波蔣介石研究的熱潮。而1945年到1949年,是中華民國歷史上翻天覆地巨變的五年,這段期間的日記,更受矚目。

親歷這五年巨變的郝柏村,1949年後,歷任中華民國參謀總長、國防部長。並曾於1965年到1971年間,擔任總統府侍衛長,親炙蔣介石多年。近年來,幾個問題常在他心中盤旋:為何國民政府要接受雅爾達密約?馬歇爾調停國共紛爭為什麼會失敗?為什麼堅持動員戡亂?為什麼國軍在軍事戰略上,始終犯同樣的錯誤而不知調整?

向歷史提問後的反饋,以及對公開日記史料的深掘,促成郝柏村以四年的時間,寫下近二十萬字「解讀」蔣介石日記的外交與軍事紀錄,將中華民國在大陸最後五年的軍事與談判失敗過程,對比當年的沙場經歷,以及與日記所及人物的互動、軍事外交的見解等,帶領讀者重回歷史現場,在硝煙彈雨中,重建兩岸分野的關鍵時點。


作者

郝柏村

1919年生,江蘇鹽城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2期砲科、陸軍大學20期、三軍聯合參謀大學、美國陸軍砲校高級班、美國陸軍參謀大學畢業。陸軍一級上將。曾任中華民國總統府侍衛長、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國防部長、行政院長、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等。相關著作有《無愧》、《郝總長日記中的經國先生晚年》、《八年參謀總長日記》(以上均為天下文化出版)等。

目錄

一九四五~一九四九蔣介石總統歷史照片
【出版者的話】本書出版的一些波折編輯策畫小組
【總序】從巔峰到谷底的五年郝柏村

【第一部】代價高昂的勝利:一九四五年
解讀一九四五
一九四五當年時勢

【一月憂慮】邊疆動亂添煩愁
【二月密約】美英俄出賣中國
【三月困境】中南半島角力戰
【四月風雲】兩強之間難為弱
【五月豐收】六全大會開新局
【六月協定】中俄協定難互助
【七月暗流】外蒙獨立淪附庸
【八月凱歌】日本無條件投降
【九月變局】受降之際動亂起
【十月和談】蔣毛重慶高峰會
【十一月交鋒】國共間沉默內戰
【十二月紛亂】馬歇爾來華調停

【第二部】民主世界的失敗:一九四六年
解讀一九四六
一九四六當年時勢

【一月停戰】壓力重重逼停戰
【二月動盪】政經不穩生亂象
【三月協商】國共角力爭制憲
【四月通膨】借款不成物價漲
【五月還都】別後十年還舊都
【六月復員】三十萬軍齊解甲
【七月凶案】李聞遇刺驚中外
【八月再戰】國共華北戰事起
【九月逼和】馬歇爾強力調停
【十月巡台】忙中偷閒避談判
【十一月制憲】制憲國大終召開
【十二月決裂】調停失敗硝煙濃

【第三部】全面內戰的變局:一九四七年
解讀一九四七
一九四七當年時勢

【一月新局】美馬離華和談斷
【二月危情】軍事經濟皆慘澹
【三月攻勢】剿共清鄉興內戰
【四月失利】北方各地戰況急
【五月激變】戰事不利陷膠著
【六月均勢】共軍壯大勢均分
【七月游擊】共軍離巢四流竄
【八月國辱】美使驕橫辱中華
【九月混戰】共軍飄忽亂目標
【十月再戰】共軍全面起攻勢
【十一月危境】國軍失據陷被動
【十二月詭變】美俄互爭中國利

【第四部】國民黨節節敗退:一九四八年
解讀一九四八
一九四八當年時勢

【一月冬寒】敗戰連連東北危
【二月度歲】殘年急景人心亂
【三月擾攘】國大代表亂殿堂
【四月選戰】總統大選意外多
【五月內鬥】內閣改組糾紛起
【六月失算】豫東會戰風雨來
【七月馳援】共軍機動難捉摸
【八月改革】米珠薪桂物價高
【九月打虎】上海經管揭黑幕
【十月苦戰】瀋錦會戰失先機
【十一月慘敗】軍事經濟兩潰敗
【十二月倒蔣】桂系奪權逼下野

【第五部】大陸的全面赤化:一九四九年
解讀一九四九
一九四九當年時勢

【一月下野】內外交逼決離職
【二月求和】桂系赴平求和談
【三月改組】立院倒閣孫科辭
【四月離析】和談不成李赴桂
【五月來台】蔣公渡海圖復興
【六月奠基】全力穩定根據地
【七月邦援】中菲聯盟發聲明
【八月圖存】共軍南下如破竹
【九月邊危】西北西南皆危殆
【十月赤化】中共建政東南陷
【十一月殘局】李宗仁棄職逃亡
【十二月遷台】政府移台別神州

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的總結
解讀後語
重要人物字號表

序/導讀

【總序】
從巔峰到谷底的五年
—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


在我成長的少年時代,一九一九到一九三八年,中國和德國同受不平等條約的壓迫。中國自蔣公領導北伐成功,定都南京,即致力於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此時德國則受第一次大戰凡爾賽和約的限制,諸如軍隊不能超過十萬,不得駐軍於萊茵河西岸。

德國自希特勒專政後,力圖衝破凡爾賽和約。由於日耳曼民族天生的優越感及復仇心,全國團結在希特勒的領導下,勵精圖治,不出十年,進兵萊茵河西岸,併吞捷克,恢復一次大戰前的強權地位。當時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鑑於日本的侵略,熱血沸騰,非常羨慕德國,崇拜希特勒。此際的中國,不僅外患嚴峻,而且內部分裂割據,所以渴望有一個強有力的領袖,以統一全國,抵禦外侮。擁護領袖,服從領袖,是當時年輕人的共同思想,蔣公就是我們渴望的民族領袖。為此,我於一九三五年考入中央(黃埔)軍校。

由於中德命運相同,因此蔣公與希特勒雖未見過面,但兩人關係很好,我在南京軍校時,即受德國顧問的教育。德國一次大戰時的名將法爾肯.豪森,是中國的軍事總顧問,軍校的教導總隊(相當一個師),完全是德式裝備與訓練,總隊長是黃埔一期的桂永清。空軍用德式容克飛機,陸軍新的機械化十五公分口徑重砲,是德國克魯伯砲,當時砲兵團長是彭孟緝。

北伐後,擁護領袖,服從領袖,效法德國,復興中華民族,雖為多數國人的心聲,但當時蔣公的領袖地位,無論在國民黨或全國,可說尚未穩固。即以國民黨內部而言,從中原大戰、閩變以還,一九三六年的兩廣事變即為一例,假抗日之名,行反蔣之實。他如四川、雲南及西北軍頭,亦表面服從中央,而實際割據自雄。益以中共不放棄武裝鬥爭,蔣公乃以安內攘外為基本國策,但終發生西安事變,亦藉抗日以停止剿共。

一九三六年,兩廣事變順利平定,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剿共停止,日本軍閥眼看蔣公的領導地位鞏固,迫不及待,六個月後即發動全面侵華戰事。

蔣公曾以和平未絕望時,絕不放棄和平,犧牲未至最後關頭,絕不輕言犧牲,以爭取時間,準備抗戰,但終不能如願,而於蘆溝橋事變後,宣布犧牲已到最後關頭。中共乃於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二日,發表「共赴國難宣言」,當時我們年輕人深為感動。

中共在宣言中提出四項承諾:一、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為中國今日之必需,本黨願為其徹底的實現而奮鬥,二、取消一切推翻國民黨政權的暴動政策及赤化運動,停止以暴力沒收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現在的蘇維埃政府,實行民權政治,以期全國政權之統一。四、取消紅軍名義及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之統轄,並待命出動,擔任抗日前線之職責。

中共發表宣言後,表面上國共兩黨合作抗日,實際上未數月即爆發軍事衝突,但是不能明說軍事對抗,更不能說國共內戰,而曰摩擦,用以淡化。

在廣大敵後地區的摩擦中,國民黨幾乎全面失敗,國軍的游擊部隊、民兵以及正規軍,多被共軍擊潰。例如:

一、一九三七年冬,第八路軍即擅自行動,越出防區,進入太行山區,成立晉察冀和晉冀豫軍區,亦即控制山西、察哈爾、河北、河南四省的邊區。

二、一九四 ○年初,擊敗在河北的正規六十九軍和新八師,迫使冀察戰區總司令兼河北省主席鹿鍾麟退出,察哈爾與河北兩省的敵後地區,完全由中共控制。

三、一九四 ○年八月,攻占山東省政府所在地的魯村,省主席沈鴻烈被迫撤離,中共控制了山東省的敵後地區。

四、一九四 ○年八月,新四軍不遵命北撤至黃河北岸,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予以圍剿,此即皖南新四軍事件,共軍軍長葉挺被俘,是國共戰爭中唯一被俘的共軍高級將領。抗戰勝利後,葉挺獲釋,在飛赴延安途中因空難死亡。皖南事件堪稱國共摩擦中,中共唯一的敗績。

五、一九四一年十月,攻擊蘇北的八十九軍,軍長李守維陣亡,迫使江蘇省主席韓德勤撤離,中共控制了蘇北。

蔣公一生反共,尤以抗戰勝利後,恨共、剿共的意志堅定,其不妥協的態度,無人可以置喙。但在抗戰開始前,蔣公雖以安內攘外為國策,但身為一位堅強的中華民族主義者,毅然將民族利益置於反共之上。

一九三五年十月,日本外相廣田弘毅發表了所謂廣田三原則:一、中日親善,中國應取消一切抗日行為。二、經濟合作,「工業日本,農業中國」。三、中日滿共同防共,日軍得駐屯中國境內。

我還記得國民政府為了敷衍廣田三原則,曾頒敦睦邦交令,以呼應其中第一條,其他則斷然拒絕,尤其絕不為反共而承認偽滿。但是,日本仍製造了殷汝耕的冀東防共政權,其後汪偽政權,亦在國旗上註明「和平反共建國」字樣,蔣公則不接受反共的誘餌,堅持抗戰到底。

一九四五年,八年對日抗戰勝利,那時我在重慶陸軍大學二十期,受最高軍事學府的戰略戰術教育,尚未畢業,一個二十六歲的青年軍官,親歷抗戰勝利舉國狂歡的歲月。一九四九年,則為大陸戡亂全面失敗的一年,我是參謀總長顧祝同上將的上校隨從參謀,又回到重慶,於當年十二月十日,隨同總裁蔣公飛離成都,那時我三十歲。

一九四五年到一九四九年,是中華民國歷史上翻天覆地巨變的五年,其間我親見親聞親歷這一巨變。當然,此時我還年輕,雖近權力核心,但不夠資格參與決策。

大陸變色,無論外交與軍事,都從東北開始失敗。我在一九四六年冬天至一九四七年夏天,駐於鄭州與徐州,一九四七年夏秋至一九四八年夏天,駐於東北一年,所以關內和關外的主戰場,我都親歷過。直到一九四九年夏初赴重慶,最後到成都,隨蔣公同日離開大陸,都有大陸失敗過程中切身的感受。

來到台灣後,常在我心頭縈迴的幾個問題是:一、抗戰末期,我們為什麼接受雅爾達密約?二、馬歇爾調停為什麼失敗?三、為什麼堅持動員戡亂?四、為什麼在軍事戰略上,始終犯同樣的錯誤而不知調整?現在,從日記中得到正確的答案。

六十年過去了,當時負責的人都作古了,抗戰勝利後國共內戰的真相,就勝利一方的共產黨而言,早有成果的檢討,但由於政治的立場鮮明,是否完全可信,仍值得商榷。其對於八年抗戰歷史真相的隱瞞和歪曲,就是一個顯例。

至於國民黨方面,老一代的當事人並未完全說出真相,年輕一代更是無從查起。六十年前的事,對現在六十歲以下的人而言,亦如我對於英法聯軍或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的歷史,同樣認為是很久遠的事。

歷史的脈絡和因果關係必然存在,不會因時間久遠而失去傳承或改變痕跡。無疑的,蔣公的親筆日記,是追尋這段期間真相最重要的依據,而且是最正確的真相。

談起蔣公日記,我有親切的感受。從一九六五年至一九七一年,我擔任蔣公的侍衛長,在六年近兩千個日子裡朝夕隨侍。每逢新年,我收到和蔣公一樣的日記本,因此也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每年歲末,蔣公即親自把當年的日記用牛皮紙封好,命我交付經國先生。當然,我從未看過內容。

一九八八年,經國先生逝世,蔣公日記由孝勇保管。孝勇後來不幸患了絕症,但在有生之年,已對日記妥為安排,囑其夫人方智怡女士處理,其間部分內容,則由秦孝儀先生整理,適度公開。我本來未涉及此事,但基於專業,對大陸軍事失敗的過程,甚有研究的意願,故有本書之誕生。

軍事失敗只是一個國家或政權失敗的結局,導致軍事失敗的前因,諸如政治、外交、社會、經濟、心理等因素非常複雜,大陸的失敗自不例外。由於我的專業,僅就日記中軍事與外交部分,加以整理探討。

從抗戰勝利到大陸失敗,這五年中的史實,大半是我親見親聞親歷的,因此讀蔣公日記,恍如回到抗戰與內戰的歲月,我的感受應和年輕的歷史學者不同。這五年的歷史,是決定台海局勢的根本,兩岸關係的發展,和問題的徹底解決,還是離不開這個根本。臍帶可以切斷,但血緣不可能中斷。

由於我曾隨侍蔣公,所以再讀他的日記,更能感受其獨到之處,包括天生的領袖氣質與使命感,剛毅的性格,強烈的情緒,從大事到小事都有指示的領導風格,面臨壓力而忍耐的痛苦等。日記每天以雪恥自惕,可見他幾乎無日不生活在恥辱中。當全民為抗戰勝利狂歡時,他的內心卻只有憂慮,生活在患難中,而堅忍不拔。

日記自為其思考與感受的紀錄,故亦常發現前後想法是矛盾的。有時想法是正確的,但又未及實現。日記可證,蔣公是虔誠的基督徒。

我所閱讀的部分,將極端的稱呼改為中性外。日記中有些人名字號,年輕一代不易查考,對我而言,不少是親見者。尤其對於作戰過程的日記,我稍作原委的補充,使讀者易於了解,其餘註釋既憑記憶,亦查證檔案。偶有感評,完全是「事後的先見之明」,但仍基於專業,自信是客觀的,卻無意說服堅持己見的人,只盼還原歷史的真相而已。

【出版者的話】
本書出版的一些波折
——從「摘註」到「解讀」蔣介石日記
◎編輯策畫小組


當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院於二○○六年開放《蔣介石日記》後,立刻引起全球重視,尤其華人世界的學者與讀者,都設法要先睹為快。當「天下文化」知道可能有機會出版《蔣介石日記》時,立即成立了編輯策畫小組—包括高希均、王力行與吳佩穎。

在長達五十七年(一九一五一九七二)的蔣介石總統日記中,台灣讀者最關心的,當然是那生死存亡的關鍵五年(一九四五一九四九)。經此五年,對岸大陸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視中華民國已經消失,但中華民國在台灣經歷了風雨飄搖,又繼續存在發展,且創造了世人稱讚的「台灣奇蹟」。因此對這五年的探究,誠如胡佛教授所言:「當然是歷史上的重中之重,而能夠開啟這一歷史之門的鑰匙則是《蔣介石日記》。」日記是逐日所記,最能反映蔣總統對各種人物、事件、政策及情勢變化的評估與決斷。

極為難得的是,郝柏村先生以四年有餘的時間,逐日摘記有關軍事與外交的部分,並加以註釋,寫成《蔣公日記: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共五冊,一年一冊),計六十餘萬字,析論蔣總統「從巔峰到谷底的五年」,這實在是中華民國從大陸到台灣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段歷史。

郝先生不僅是大轉折的親歷者,並且擔任過蔣總統侍衛長六年(一九六五一九七一),後更出任參謀總長、國防部長及行政院長,為陳誠先生之後,第二位「出將入相」者。這些經歷使他的摘註,增添了廣度、深度及歷史現場感。

郝先生摘註的《蔣公日記: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其日記原文摘錄,是經過蔣方智怡女士同意的。萬萬沒有想到,當這套書將於二○一○年十二月上旬出版時,突然在報上讀到蔣友梅女士委託律師指出:蔣公日記的「著作財產權」,為蔣家「全體繼承人公同共有」,未經所有繼承人同意下,切勿出版或發行侵害著作權。稍後我們也收到律師轉來的信件,提出同樣的說法。

面對出版前夕的這一意外,郝先生有一段沉重的表述:

我少年從軍,十九歲自陸軍官校畢業,便投入對日抗戰。這一生經歷的戰役事蹟,在歲月流轉裡,戰場的血淚與呼嘯聲已成歷史,凍結於史學研究者的文字之間。然而,在我腦海裡,這一切絕不僅是研究文字,而是鮮明的昨日記憶,我的親歷,讓我看見了現代人回顧這段歷史的謬誤與問題,這也是我為何以四年有餘的日子,每日四小時以上,親手筆錄《蔣公日記:一九四五一九四九》五冊共六十餘萬言的初衷。這是中華民國歷史上的大事,也是全中華民族所關心的事,卻因家屬之一對著作權的爭議,使這套摘註本也難以發表,我深感遺憾。

在蔣氏家屬對《蔣公日記》著作財產權的爭議尚未解決前,郝先生與「天下文化」共同決定:本書暫時不包括日記的原文,但郝先生所撰述的其他文字,則一次予以發表。同時要說明的是:這本書的出版,未有、也不需要任何人的資助,我們也從未有此念頭。

一旦著作權爭議解決,「天下文化」將立刻出版包括蔣總統日記的原文,來彌補本書的缺憾,以及郝先生內心深處的失望。

自辛亥革命以來,中華民國歷經的苦難已過,然而歷史殷鑑不遠,我們在中華民國建國百年之際的台灣,縱使出版《蔣公日記:一九四五一九四九》面臨諸多困難,但是身為出版人的使命感,將盡一切努力,促其早日問世。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216754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89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