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從古典到浪漫,從清澄人聲到交響協奏,
	打開你的耳朵,
	徜徉在美好樂音的流轉中。
	為什麼偉大的音樂家都是男性? 古典音樂與性別有什麼關係?
	五線譜是誰發明的?
	哪一位作曲家的作品技巧簡單,但卻很難演奏?
	顧爾德為什麼在演奏生涯的高峰,決定再也不做現場演奏,只錄唱片?
	你曾經在音樂會中,不該鼓掌的時候鼓掌嗎?
	聆聽音樂,從不是嚴肅的,
	而是人類透過耳朵所能享受到、最純粹的樂趣及感動。
	在本書中,楊照講述作曲家、演奏家與音樂間,更深層的對話;
	分享音符背後動人的故事及文化內涵,
	帶我們脫離音符表面,直視音樂的靈魂。
                        
					目錄
	序    楊照
	第一輯  序奏
	.音樂了解我們    
	.「必須」與「享受」的交替激盪    
	.打開你的耳朵
	.絕對不是背景音樂    
	.Do、Re、Mi的來歷    
	.音樂秩序的起點─二十四個大小調    
	第二輯  呈示部
	.如何將煙火記錄下來─韓德爾的「皇家煙火」    
	.重要的是人格,不是地位    
	.躍動戲謔的自我─莫札特第九號鋼琴協奏曲    
	.從弦樂中突圍的雙簧管聲音─莫札特F大調四重奏    
	.將自己獻給永恆的愛人─貝多芬升F大調鋼琴奏鳴曲     
	.貝多芬的時間哲學    
	第三輯  發展部
	.鋼琴的浪漫解放力量    
	.舒曼的徬徨與猶豫    
	.捕捉片段的靈光    
	.所有人的所有童年時刻─舒曼的「兒時情景」    
	.浪漫主義中的孩子氣    
	.「大衛同盟」與藝術家的責任    
	.狂亂中一隻老鷹的羽毛─蕭邦「二十四首前奏曲」    
	.時代精神與自我堅持─蕭邦的鋼琴協奏曲    
	.幻想、即興與個性抒發    
	.通過技巧,超越世俗─李斯特的「超技練習曲」    
	.敲擊與吟唱的拉鋸─哈察都量的小奏鳴曲    
	第四輯  再現部
	.拒絕的智慧    
	.理性嚴謹與感性抒情的混合    
	.用技巧來製造風格
	.無法冷靜平衡的莫札特音樂    
	.如何運用巨人的力量?    
	.音樂的主觀與客觀標準    
	.音樂流動流盪的方式    
	第五輯  尾奏
	.回頭珍惜藏在不完美中的個性    
	.現場演奏之必要    
	.聽眾應該喜愛的歌    
	.一起聆賞音樂    
	.音樂家細緻巧妙的劇場性    
	.到底什麼時候鼓掌?    
	.聽眾的影響力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