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黑潮島航
《黑潮島航》由吳明益、張卉君等具影響力作家、攝影家、插畫家合著,耗費16天環繞臺灣海域,以獨特的航行日誌形式,書寫對於海洋、生態和島嶼的深度省思。內容簡介
 ————「海好嗎?」————
 吳明益×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寫給下個世代的藍色國土備忘錄
 一趟融合了科學家之眼、文學家之筆,
 以及航海家氣魄的島航壯遊。
 【隨書贈『黑潮島航計畫』書衣海報】
 
 海要好,我們才會一起好!
 成為槳,這就出發遶島~~
 一群海人與浪共舞的福爾摩沙海岸巡禮,守護藍色國土!!
 
 「會勇敢出海的不是『勇士』,而是『普通人』。 唯有普通人像相手蟹那樣降海繁殖的群體意志,才能創造『怎麼可能』的大規模遷徙。」—— 吳明益
 
 「黑潮島航」是距離15年前的「福爾摩沙遶島」行動,再次對臺灣海域的總體檢。
 
 過了這些年,我們身邊的海域和地景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湛藍水面之下是鯨豚及各種海洋生物的家,當陸域的過度開發、空氣汙染、垃圾和缺乏管制的漁撈行為造成海中生態系統的崩毀;棲地喪失、誤捕混獲使野外族群的存續受到威脅,甚至面臨滅絕的危機……
 
 「海好嗎?」對於臺灣周遭「藍色國土」現況的擔憂與焦慮,就這樣伴隨著十多年來如影隨形的遶島傳說,讓「黑潮人」決定順應來自海洋的深切召喚,再一次策劃了島嶼航行的壯遊行動。
 
 《黑潮島航》由吳明益、張卉君等具影響力作家、攝影家、插畫家合著,耗費16天環繞臺灣海域,以獨特的航行日誌形式,書寫對於海洋、生態和島嶼的深度省思。
目錄
 前言  偉大的航道就在眼前  張卉君
 插畫  品嚐所有的藍色  王傑
 
 ․黑潮島航round1 (0530-0610)
 
 0530 啟航・花蓮→八斗子・越過經驗的邊界 張卉君
 非常的日常飛旋海豚
 越過經驗的邊界
 
 0531 船・八斗子→永安・意外的守護者 張卉君
 船
 打斷筋骨顛倒勇
 合作開展的調查
 《意外的守護者》
 
 0603 夜航・永安→梧棲・複沓的光輝 吳明益
 孤獨而親密
 和以被物
 複沓的光輝
 Manta
 《四百歲的睡鯊與深藍色的節奏》
 
 0604 光・梧棲→赤馬・水和沉思是一體的 吳明益
 對光的崇拜
 人變小了
 《康提基號北極探險記》
 鳥嶼、馬公、赤馬的聲音
 水和沉思是一體的
 
 0605 雨雲.赤馬→安平.誰說這條航道不易遇到海豚? 吳明益
 赤馬村以及《討海魂》
 雨雲與浪
 蒼白的黑色玄武岩
 誰說這條航道不易遇到海豚?
 
 0606 海中的性・安平→蚵仔寮・如果說還有什麼是有希望的 吳明益
 港路邊緣的蚵棚架
 《海裡的那檔子事》
 直覺牠們
 我們遇到的一段垃圾濃湯
 
 0607 鹽.蚵仔寮→小琉球.那隻吹動微風的鳥 吳明益
 鹽與鹽的氣質
 那隻吹動微風的鳥
 我想要親眼去瞧瞧
 寂寞島嶼
 
 0608 湧.小琉球→後壁湖.好像做了一場 吳明益
 未知之地
 暗礁
 湧
 離開
 
 0609 流.後壁湖→(三分之一的蘭嶼)→成功.短暫地成為海人 吳明益
 船長
 流
 依海之人
 牠們的國土
 
 0610 北風南流.成功→花蓮.家離海邊那麼近 吳明益
 北風南流
 每個海浪都是一座墳丘
 靜浦
 飛魚乾
 
 ․黑潮島航round2 (0627)
 
 0627 黑.富岡→蘭嶼.成為一張網 陳冠榮
 再次回到黑
 從一個點開始
 暈船的達悟人
 不是那麼鹹
 
 ․黑潮島航round3 (0717-0718)
 0717 填海・彰化崙尾灣・被吃掉的海岸線 張卉君
 彰濱一號
 填海
 送別,被吃掉的海岸線
 等待花開
 
 0718 外傘頂洲・嘉義布袋・最後一網滿載 張卉君
 4:30AM漸亮的天光
 穿越外傘頂洲的白海豚路線
 船黏住了
 最後一網滿載
 
 後記 島航普拉斯,黑潮仍在海上 張卉君
 黑潮島航團隊工作圖
 黑潮島航團隊航海日誌
 
 附錄  臺灣沿海海水表層塑膠微粒初步調查報告
 
 致謝
序/導讀
 【前言】偉大的航道就在眼前
 張卉君
 
 我不止一次聽起「黑潮」夥伴們提起2003年「遶島」的故事。
 
 曾經參與過的人——不論是海上航行的還是陸上支援的,談起那一年的經驗總夾帶著一種炫耀式的抱怨:當時住在船上集體生活多麼辛苦,航行到某個港口被海巡刁難的時候多麼生氣,暈船嚴重的時候都看不到陸地有多絕望⋯⋯但在那些不斷被重複敘述的片段中,我聽到的是一種回味無窮的餘韻,是渴望重返桃花源卻找不到入口的遺憾,是人生中排名前三項難忘的奇異經驗,這些人更像是曾被海神召喚過的水手,再也抹不去滲進靈魂裡的鹽粒。
 
 於是從我2005年加入「黑潮」迄今的十多年裡,「遶島」成了一則既悠遠又餘韻無窮的傳說;身為海上解說員,儘管長年在海上尋鯨,置身於東岸太平洋豐美的懷抱,但那些曾經見過島嶼周圍海域的眼睛,總多了一點驕傲和悵然,如同離了龍宮的鮫人,附在肌膚上的鱗片微微乾渴:在2003年「遶島」之後,陸上「黑潮」已經許久沒有湧向島嶼東岸以外的海了。
 
 潮是科學,黑是詩
 
 我們是位於島嶼東岸、太平洋西岸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在1998年由一群熱愛海洋、著迷於鯨豚的超級粉絲們組成。由於組織全名實在是太長了,我們常被簡稱為「黑潮」,靈感來自於終年流經臺灣帶來豐富漁汛的北赤道洋流。這群海洋的超級粉絲團裡有作家、學者及鯨類的研究人員,從體制內出走的教師,渴望海洋靈光的書寫者創作者記錄者,以及各種純粹嚮往海洋的靈魂⋯⋯來自多元背景的成員構成了「黑潮人」的模樣,20年來不斷流動且開放地聚合著,如同潮界線一樣隨著海流逸入逸出,卻始終保持著和海上黑潮一樣「溫暖」、「清澈」、「堅定」的組織體質。
 
 「潮是科學,黑是詩。」作家吳明益曾這樣形容陸上「黑潮」。
 
 我認為這幾個字精準地掌握了陸上「黑潮」既富有科學精神,又蘊含人文關懷的特質,如同大藍海洋斑斕交錯的海流,「黑潮人」各具風采又蔚然連篇,如同被海洋召喚而來的各方水手,從對大海好奇、探索,到觀察、記錄、系統式的調查,開始更加著迷、耽溺,那份痴愛讓「黑潮人」頻頻向陸上的朋友布道,多年來持續不斷的海上航行,源於被鯨豚的神秘所牽引的「海域生態調查」;為了吸引更多人走向海,我們發展了各種強調自然體驗的「海洋環境教育」;還有那些陸地帶來的傷痕呢!持續追索海洋受傷的複雜成因,只為強而有力地傳達給人們,因而有了立場溫和而堅定的「環境議題倡議」¬。其實只需稍稍窺見這群海洋狂熱分子的樣貌,應該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黑潮人」看似隨興直率溫和,但只要一談海就能瞬間引燃狂熱,那瞳仁裡閃動的火光,純粹是真愛。
 
 島航計畫
 
 於是,「島航」這個計畫就在「黑潮」20歲時成形了。
 
 距離15年前的「遶島」,我們身邊的海域和地景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湛藍水面之下是鯨豚及各種海洋生物的家,當陸域的過度開發、空氣汙染、垃圾和缺乏管制的漁撈行為造成海中生態系統的崩毀;棲地喪失、誤捕混獲使野外族群的存續受到威脅,甚至面臨滅絕的危機……「海好嗎?」對於臺灣周遭「藍色國土」現況的擔憂與焦慮,就這樣伴隨著十多年來如影隨形的「遶島」傳說,讓「黑潮人」決定順應來自海洋的深切召喚,再一次策劃了島嶼航行的壯遊行動。
 
 在2018年的「島航計畫」中,我們以海洋生態指標性物種「鯨豚」為主體,設定「海洋廢棄物及塑膠微粒」、「水下聲音及噪音」、「海水溶氧量」三大項檢測重點,作為掌握海洋健康狀況的三大指標,在重要河川出海口及開放性水域等相對平均距離選定51個檢測點進行科學調查與記錄。駕著15年前遶島的老夥伴「多羅滿號」從花蓮港出發,逆時針遶行臺灣海域一圈,並擴及澎湖、小琉球、蘭嶼等離島海域範圍,在2018年5月30日~6月10日之間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島航」行動。
 
 海上的航行不比陸地,風、流、湧及浪況等各種因素關係著航行的安全,也決定著航程的命運。原訂6月1日出航的前三天,海上一道鋒面南下的消息讓團隊立刻決定提前於5月30日就起錨,直接從花蓮漁港航向基隆八斗子,接著停靠到桃園永安於漁港避風兩日,到6月3日再度啟航;而後在6月9日原訂從屏東後壁湖漁港出發到蘭嶼的航段,也在另一波熱帶低氣壓及西南氣流的威脅下,中途從外海折返到臺東成功漁港,全員於6月10日平安返回花蓮港。
 
 第一階段「島航」返回花蓮之後,部分人員再次於6月27日前往蘭嶼進行全島海域的調查,是為第二階段「島航」任務;另外考慮到航程順暢及安全性,放在第三階段針對中部海域的補充調查,則是在7月17日~7月18日於當地租船進行,終於在7月18日嘉義八掌溪外海,完成了島航計畫的51個檢測點調查,完整建立了臺灣第一筆藍色國土初探觀察紀錄。
 
 海上航行必須保持高度的彈性,也考驗著黑潮團隊的默契和應變能力。
 
 隨著氣候變化調整每一天啟航的時間和靠港日程,因此原訂全程參與的作家吳明益和畫家王傑,都因為航期臨時的變動而錯過了幾個航段;其他受邀分段上船的創作者和在地環團、甚至船上任務編派的工作夥伴也都因此無法參與,每天船上的參與人員都需隨機調整、重組,相互補位。透過船上成員們每日輪流撰寫的航海日誌,我們留下了每個人在「島航」中對海洋、地景或夥伴們的觀察與記錄。
 
 集體的意志
 
 自此,我們開展了另一段與島嶼、與海洋、與夥伴之間的故事。
 
 在這趟充滿冒險、未知和各種變數的航行計畫成形之前,我們諮詢了各個領域的專家學者,確立三項檢測項目的研究現況,收集最新的學術資訊以確保調查的科學性及可信度;航程中多項物資和專業檢測器材如衛星標定儀器、水下錄音設備、溶氧檢測及鹽溫儀等實驗室器材,也來自各方學界商借,甚至遠從日本跨洋而來。透過企業及民眾募款、公部門計畫經費部分支持和各種友情贊助,我們籌措了足額的研究資金;最重要的是在有船、有經費、有器材、有技術之後,還要有一群專業的研究者、創作者、記錄者、熱血志工們願意拋下工作家庭及一切顧慮,空出16天的航行時間給「島航」:每位參與在航程中的夥伴都被賦予重要的工作角色,在有限的船隻空間裡,每一個人力都必須有效率的運用,各自在工作中互相協助、彼此支援並隨時補位。活動期間最辛苦的莫過於開著後勤車,跟著船隻遶島的地勤工作組——所有船上的、陸上的參與夥伴構成了這趟偉大的航程,這是集體意志共同堆聚出的強烈動能,源於對海的愛和夥伴之間的信任。
 
 「這根本就是《海賊王》漫畫的情節嘛!」忘了是誰曾經這樣說,我們哈哈大笑。可不是嗎?前方就是生命的起源、深藍國度的大門,海洋從未向人設限,始終等待著我們投入她的懷中——如果你也準備好了,就和「黑潮」一起「成為槳」,向偉大的航道出發吧!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