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待用民宿
右手寫訴狀,左手寫小說的律師作家賴芳玉,首度出版魔幻寫實小說!內容簡介
結合到分離,或許都是每個人探索生命的歷程。
結合,是為了追尋理想中的自己的完整;
分離,或許就是告別某個曾經的自己。
以一場意外開始,一步一步帶著讀者走向一個交織著魔幻但又無比現實的世界中……
傳聞,「待用民宿」的屋主只接待被推薦的旅人,
由前一個旅人提前預付下一個旅人的食宿費,
並說出讓新房客入住的理由。
旅人往往是在面臨人生十字路口,迷惘不知方向之際,
來到待用民宿,從此開啟命運的轉輪。
他苦笑著,「沒想到本於初心,走自己的路,卻讓很多人失望,在別人眼中失了格。」
她說:「我以為只要往媽媽腳步的反方向走,簡簡單單過日子,我就不會複製媽媽的人生,就能找到幸福。」
「都沒有人要我。」她艱難地說出內心的悲傷,「我不知道要去哪裡?」
她心想,「原來了無生趣,便淪為行尸走肉的傀儡,我是艾璦,也是艾妮。」
現實殘酷無奈,我們都嚮往遠方。
在那裡,得以放下世間的干擾,
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回到最初本心萌生的瞬間,
重拾初心,重新賦予現實希望。
《待用民宿》描寫的,正是這樣的地方。
作者在真實世界中闢出一條路,通往奇幻世界,
透過這趟神奇的旅行,讓讀者一步步跟著小說主角找回自己。
目錄
楔子
第一篇 序幕
1待用民宿
第二篇 命運之輪
2使者
3莫芳
第三篇尋找初心
4心的旅行
5憶起緣起時/十年前
6奇幻旅程
7昏迷中的胤祥
第四篇命運之危機
8蕭家女兒
第五篇命運之轉變
9遇見使者
10道秧村
11胤祥的祕密
第六篇 黑暗中的潛行
12沉睡的她
13法庭/誰是他的妻?
第七篇 撥雲見日
14初心民宿
15蕭艾妮
16潛入夢中
17案件結束
第八篇 結局
18重逢
人物筆記
後記
讀後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王俸鋼
只有自己能找回迷失的自己 洪仲清
讓陰影成為力量 周慕姿
濯清心靈、尋回本我的「待用民宿」 林青蓉
序/導讀
後記
歷經二十七年的律師生涯,把所「遇見」的人、事、物,以舉重若輕的心情,創作這本小說,這種無法迴避的爬梳,不是容易的事。
那彷彿在紅塵裡摘採他人人生的咖啡豆,在訴訟或困境中烘焙,再把烘焙完成的咖啡豆,存放在咖啡罐裡。多年後,我把一顆顆咖啡豆細細磨成粉,磨碎它的原形,任誰也分不出誰的淚、誰的憾。
費了一點心思,煮了這壺黑咖啡,但擔心過於濃郁苦澀,猶豫許久,還是添加些許牛奶和焦糖,調出這杯焦糖拿鐵,只想與朋友帶著寧靜、體悟和希望,共享這杯咖啡香。
我很任性,先請好友品嚐這杯咖啡,創作如創業,出版如見公婆,因此好友成為實驗品。
朋友說,它很像一部電影。
一如這本小說所提到的命運,我與戲劇也有一連串的因緣際會,帶給我不少啟發,因此在敘事手法上大膽嘗試把劇本與小說揉合一體,也因此我在架構小說的創作過程,費了不少心力,奔向腦神經衰弱邊緣。
每一幕,著重是主角視角的畫面,並非讀者視角。因此小說前半段時空交錯,記憶跳躍。直到胤祥與莫芳離開民宿,才走入讀者視角,因此情節和節奏感,讀者會較為熟悉。
我在這本小說,暗藏大量的隱喻。以記憶為題,緣分為體。以銀杏樹揭開婆婆與少年的相遇,暗喻記憶與緣分的啟程。
銀杏樹被稱為植物界的活化石,據說具有保有記憶的效果。而待用的概念,隱含著結緣或牽引,當金婆婆提到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前世,起於不捨的緣分,也隱喻著婆婆和少年的緣起。
向日葵般的金婆婆,與銀杏樹的銀婆婆有些牽連。兩位老婆婆意味著古老的神祕力量,擺渡人子找到希望、緣分與回憶。
故事中每個人都和記憶有關。老婆婆和少年開啟銀杏樹的緣分後,莫芳回到最初相逢的記憶,胤祥回到幼時,蕭艾璦和蕭艾妮則是記憶錯亂,馮珂過度守著初時記憶不放,使者遺忘凡人記憶,子涫則意圖找回記憶。
記憶,對於人生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我們會把過往儲存的記憶,做為生命經驗,並對未來做出選擇。
記得我曾因案件,向臨床心理師請教個案的記憶,對於個案記得多年前事件,並且鉅細靡遺,卻對現在發生的事丟三落四,感到困惑。她說個案是「情節記憶」(episodic memory),也就是雖然短期記憶能力退化,但對過往發生事件的情節,記憶深刻且一致。
所以在書寫莫芳及胤祥昏迷時的記憶,我不斷探索甚麼記憶對於他們兩人的人生會是重要的情節,也因此他們的記憶不是連續的畫面。
此外,書中不斷提到蕭艾妮的橙色大布包。蕭艾妮在世人的面前,以鮮豔的顏色表達存在的意向,也就連結到被性侵害的橙色沙發,尤其她取代蕭艾璦被性侵害的記憶後,在許多公開場合,緊抓著橙色大布包,意味著她緊緊背負著被害人的創傷與包袱,向世人強調她的被害者形象。所有的人對她的印象或許稍縱即逝,但絕對不會忘記那個橙色大布包。
圍巾,暗喻執念。所有使者,唯有子涫有記憶的痕跡,因為他是念之使者,而馮珂總穿戴著蕭明生前的圍巾,意味著執念,直到馮珂把圍巾交給子涫,她才真正得到解脫,放手離開。使者幫助她善終的觀點很迷人。
群魚洄游,溯溪歸鄉,暗喻初心的起源,也就隱喻尋找自己,歷經現實的磨礪。另外使者都是候鳥,紫鷺就是子陸,鸛鳥就是子涫。鸛鳥有送子鳥之稱,因此當劇情來到昏迷取精,與孩子有關時,處理的使者是子涫,這些都是暗喻。
至於莫芳從記憶抽離來到初心時,她正坐在牛車上。這是一個書寫上的巧合,創作過程,我只是隨著莫芳走過這趟歷程,醒來時會看到的畫面,那或許接近冥想的經歷(如果熟悉我的讀者,創作過程,我經常是隨著角色走筆)。
完成這本書稿幾個月後,我剛好和一位心理師朋友探討「曠野」,也就是身處環境惡劣、荒涼之地,他提到《十牛圖》,牧童象徵自我(ego),牛象徵個人追求的自性(self),比喻修行歷程。了解自己所在的階段,重新安頓身心。我才意識到莫芳在初心民宿的最後一日,直觀地書寫出她坐在牛車的畫面,原來那就是她尋找安頓身心的歷程。
而胤祥從回憶中醒來的那一幕,「眼前如曙光般漸亮,入眼的是藍色的河。」他望向使者在潺潺河流釣魚的景象,「陽光灑下,釣魚竿和細長的釣魚線在空中劃出美麗的銀色曲線。」那刻,我宛然接觸到某種筆墨難以形容的情境,感動莫名。
這本小說觸及很多的關係及議題,還有不少仍留待讀者探索的隱喻和線索。我就不剝奪讀者閱讀的樂趣了,也或許日後有機會在哪個地方相遇,如朋友般互相交換我們的看見和體悟。
我發現創作本身,就是一場冥想及心靈之旅。正因為如此,胤祥為何愛上莫芳,莫芳為何無法抗拒地接納胤祥,在生命印記中,或說命運中的必然,胤祥之於莫芳,肯定有個自己無法理解的印記,相對地,莫芳之於胤祥也是。
走筆之際,我才理解為何伴侶是自己的另一半的說法。結合到分離,或許都是每個人探索生命的歷程。結合,是為了追尋理想中的自己的完整;分離,或許就是告別某個曾經的自己。
【專文推薦摘錄】
你可以因為作者的法律專業背景,將這本書想像為暗藏著法律科普知識的社會小說,但《待用民宿》遠不止此;你也可以因為書中絢麗奪目的奇幻背景,將這本書想像為某種敘述著人性與人生的魔幻寫實小說,但《待用民宿》還是遠不止此;或者你還可以因為書中一開始就暗示了某種親密關係的隱瞞與欺騙,就將這本書想像為又一本揭發親密關係中宿命地乖離的愛情悲劇小說,但《待用民宿》仍然遠不止此……
──王俸鋼∣彰基 司法精神醫學中心主任
我對於作者的文字使用能力,也相當驚訝。裡面有些句子好美,引用的名言也超有意思。然後故事又有趣,還融入作者的律師專業,閱讀的時候能增加一點法律常識,但又不會寫得生硬枯燥,真是難得。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在《待用民宿》,它象徵著人生暫棲、獲得喘息的避風港,當我們在此累積足夠力量,能夠擺脫過往的陰影,學會為自己做出選擇,負起自己的責任時——屬於我們自己的人生轉輪,終於能開始轉動。我們,也終於開始長大。
──周慕姿∣諮商心理師
人間律法對應虛無使者,究竟是誰決定生命的走向?看完本書,我相信你會有屬於自己的答案,也祝福大家找到可以濯清心靈、尋回本我的「待用民宿」。
──林青蓉∣媒體人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