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生時間:高績效時間管理術
內容簡介
你可曾在夜深人靜時納悶,我今天到底做了什麼?可曾夢想「有朝一日」可以著手什麼計畫、展開什麼行動──但那「有朝一日」永遠不會到來?
我們都努力為要事騰出時間。我們信心滿滿地開啟每一天──然後時間就被接連不斷的會議、沒有盡頭的email和永無休止的社群媒體動態吞沒。有時彷彿疲憊不堪和注意力不集中已成為我們的預設狀態。要是你可以跳出倉鼠輪、開始掌控你的時間和專注力,該有多好!
身為Google Ventures「設計衝刺」(design sprint)的開創者,傑克‧納普和約翰‧澤拉斯基已透過重新設計「工作週」,協助數百支團隊解決重要問題。根據從設計衝刺汲取的教訓,他們花費數年以自己的習性和慣例進行試驗,尋找將活力、注意力和時間最佳化的方式。現在,他們已將最有效的策略歸納成一個四步驟的日常架構──精華、雷射、提振活力、反省──任何人都可以用來有系統地設計自己的每一天。
「生時間」不是關於提高生產力或給更多待辦事項打勾,也不是提出像是扔掉智慧型手機或發誓戒除社群媒體等不切實際的解決方案。「生時間」提供的是一套可量身訂作、有87個迷你策略的選單,包括:
●擬辦清單
●讓自己不方便
●不要一早就上線
●把盤子中央公園化
●把自己鎖在外面
●……還有其他更多
如果你希望一天之中有更多自由時間可以運用,《生時間》是你必讀之作,它能協助你開始以真正重要的事情為中心,刻意設計你的日子。假以時日,你必能讓你的生活歸你所有。
我們都努力為要事騰出時間。我們信心滿滿地開啟每一天──然後時間就被接連不斷的會議、沒有盡頭的email和永無休止的社群媒體動態吞沒。有時彷彿疲憊不堪和注意力不集中已成為我們的預設狀態。要是你可以跳出倉鼠輪、開始掌控你的時間和專注力,該有多好!
身為Google Ventures「設計衝刺」(design sprint)的開創者,傑克‧納普和約翰‧澤拉斯基已透過重新設計「工作週」,協助數百支團隊解決重要問題。根據從設計衝刺汲取的教訓,他們花費數年以自己的習性和慣例進行試驗,尋找將活力、注意力和時間最佳化的方式。現在,他們已將最有效的策略歸納成一個四步驟的日常架構──精華、雷射、提振活力、反省──任何人都可以用來有系統地設計自己的每一天。
「生時間」不是關於提高生產力或給更多待辦事項打勾,也不是提出像是扔掉智慧型手機或發誓戒除社群媒體等不切實際的解決方案。「生時間」提供的是一套可量身訂作、有87個迷你策略的選單,包括:
●擬辦清單
●讓自己不方便
●不要一早就上線
●把盤子中央公園化
●把自己鎖在外面
●……還有其他更多
如果你希望一天之中有更多自由時間可以運用,《生時間》是你必讀之作,它能協助你開始以真正重要的事情為中心,刻意設計你的日子。假以時日,你必能讓你的生活歸你所有。
序/導讀
【自序】
你可曾在夜深人靜時回想,納悶:「我今天到底做了什麼?」可曾夢想有朝一日可以著手什麼計畫、展開什麼行動──但那「有朝一日」永遠不會到來?
這本書要探討的,是把瘋狂的「衝、衝、衝」慢下來,是為重要的事情騰出時間。我們相信,是有可能感覺不那麼焦頭爛額、沒那麼精神渙散,多享受一點當下的。或許那聽起來有點信口開河,但我們是認真的。
「生時間」不是要談生產力。這不是要談怎麼做更多的事情、更快完成你的待辦事項,或把你的生活外包出去。「生時間」是個架構,目的在幫助你於日常生活創造更多時間來做你真正在乎的事,無論是享受天倫之樂、學習語言、創個副業、當志工、寫小說,或稱霸「瑪利歐賽車」。不論你想要拿時間來做什麼,我們認為「生時間」都能幫你生出時間。假以時日,你必能讓你的生活歸你所有。
首先,我們想聊聊為什麼現今生活會那麼忙碌、那麼混亂。還有為什麼,如果你常覺得壓力沉重、精神無法集中,那也許不是你的錯。
21 世紀,有兩股非常強大的力量在爭搶你的每一分每一秒。第一股力量,我們叫它「馬不停蹄」。「馬不停蹄」是忙個不停、一刻不得閒的文化──爆量的收件匣、塞滿的行事曆、無止盡的待辦事項。按照這種心態,如果你想達到現代職場的要求、在現代社會中運作,那得分分秒秒都有生產力才行。畢竟,別人都在忙,你一慢下來就會落後,再也追不上。
爭奪時間的第二股力量,我們叫它「萬丈深淵」。「萬丈深淵」是APP(應用程式)及其他不斷補充內容的資訊源。如果你可以「下拉更新」,那就是一個「萬丈深淵」。如果網頁有串流,那也是「萬丈深淵」。這種唾手可得、永遠在更新的娛樂,是你忙個不停而精疲力竭的報償。
但你真的非得忙個不停嗎?無止盡的分心真的是種報償嗎?或者我們只是陷溺於自動駕駛而不可自拔?
我們的時間大多被「預設值」花掉了
這兩股力量──「馬不停蹄」和「萬丈深淵」──如此強悍,是因為它們已成為人類生活方式的「預設值」。在科技術語中,「預設值」意指某件東西在你剛開始使用時的運作方式。那是預先設定好的選項,要是你不做些什麼來改變它,那個預設值就會一直跟著你。舉例來說,如果你買了一支新手機,原廠設定是你的主介面上有電子郵件和網路瀏覽器的APP。預設情況下,每當有新的訊息出現,你就會收到通知。那支手機還有預設的桌布和鈴聲。上述所有選項,已經由Apple、Google 或其他手機製造商預先選定;如果你想,你可以變更那些設定,那需要花一番手腳,所以許多預設值會繼續沿用下去。
生活的每個層面幾乎都有預設值。不只是行動裝置,職場和文化都有內建的預設值,讓忙碌和分心成為常態、典型的事況。類似這種標準設定隨處可見。沒有人會看著空白的行事曆說:「度過這段時間的最佳方式,就是一直亂開會!」沒有人會說:「今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其他人的突發奇想!」當然不會。那未免太瘋狂。但因為預設值的緣故,那實際上就是我們在做的事。在辦公室裡,每一場會議都預設要開半小時到一小時,就算這些事情其實只需要稍微聊一下就能搞定也一樣。在預設情況下,什麼事情會出現在我們的行事曆,是由他人選定;而預設情況下,我們被指望要欣然接受那些開了又開、一開再開的會議。我們其他的工作內容預設是收發信和訊息,所以在預設情況下,我們必須不時查看收件匣,立刻「全部回覆」。
趕快處理眼前的事情。要有問必答、有求必應。要把時間填滿,要有效率,要完成更多事項。這些都是「馬不停蹄」的預設規則。
當我們勉強脫離「馬不停蹄」,「萬丈深淵」已準備好引誘我們跳入。「馬不停蹄」的預設值是永無止盡的工作,「萬丈深淵」的原廠設定則是永無止盡的分心。手機、筆電和電視都有滿滿的遊戲、社交動態和影片。萬事萬物都在我們的指尖,令人難以抗拒,甚至使人上癮。彈指間,所有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
重新載入Facebook;瀏覽YouTube;絕不錯過不斷更新的新聞快報、玩Candy Crush、狂看HBO。這些都是貪婪成性的「萬丈深淵」的預設值,吞噬「馬不停蹄」所留下的一丁點時間。現在每人每天平均要花四個多小時玩智慧型手機,另外花四個多小時看電視節目,分心其實才是全職工作。
於是你夾在中間,任「馬不停蹄」和「萬丈深淵」往反方向拉扯。但你自己呢?你希望從你的日子、你的人生中得到什麼呢?如果你可以推翻這些預設值、創造自己的預設值,會發生什麼事呢?
意志力不是出路。這兩股力量的銷魂誘惑,我們都試著抗拒過,也都知道那有多麼不可能。我們也在科技業待過好多年,對那些APP、遊戲和裝置瞭若指掌,知道它們終將使你俯首稱臣。
生產力也不是解方。我們都試過從雜務中撥出時間、塞進更多待辦事項。麻煩在於,永遠有更多工作、更多要求等著就位。你在倉鼠輪上跑得愈快,輪子就轉得愈快。
但確實有方法能讓你的注意力脫離那兩股相互競爭的力量,奪回對時間的掌控權。這就是本書的著眼點。「生時間」是個架構,可據以選擇你想聚焦的事情、提振做那件事的活力、打破預設值的循環,讓你更能憑自己的意願選擇你想要的生活方式。就算你無法完全掌控自己的行程──很少人能這樣──但你絕對可以掌控自己的注意力。
我們想幫助你設定自己的預設值。有了新的習慣和心態,你就不必再回應現代世界,可以開始積極為你覺得重要的人事物騰出時間。這與省時間無關,而是要為真正重要的事情生時間。
本書的點子可以在你的行事曆、你的大腦和你的日子裡留下空白。那樣的空白可為日常生活帶來明晰和平靜,可為培養新的嗜好或開啟那個「有朝一日」的計畫創造機會。生活裡的一點小空白,甚至可能釋放你已失去或從未發現的活力,饒富創意的活力。但在進入那些點子之前,我們想說說自己到底是誰,為什麼對時間和活力如此執迷,又是怎麼發想出「生時間」這本書的。
你可曾在夜深人靜時回想,納悶:「我今天到底做了什麼?」可曾夢想有朝一日可以著手什麼計畫、展開什麼行動──但那「有朝一日」永遠不會到來?
這本書要探討的,是把瘋狂的「衝、衝、衝」慢下來,是為重要的事情騰出時間。我們相信,是有可能感覺不那麼焦頭爛額、沒那麼精神渙散,多享受一點當下的。或許那聽起來有點信口開河,但我們是認真的。
「生時間」不是要談生產力。這不是要談怎麼做更多的事情、更快完成你的待辦事項,或把你的生活外包出去。「生時間」是個架構,目的在幫助你於日常生活創造更多時間來做你真正在乎的事,無論是享受天倫之樂、學習語言、創個副業、當志工、寫小說,或稱霸「瑪利歐賽車」。不論你想要拿時間來做什麼,我們認為「生時間」都能幫你生出時間。假以時日,你必能讓你的生活歸你所有。
首先,我們想聊聊為什麼現今生活會那麼忙碌、那麼混亂。還有為什麼,如果你常覺得壓力沉重、精神無法集中,那也許不是你的錯。
21 世紀,有兩股非常強大的力量在爭搶你的每一分每一秒。第一股力量,我們叫它「馬不停蹄」。「馬不停蹄」是忙個不停、一刻不得閒的文化──爆量的收件匣、塞滿的行事曆、無止盡的待辦事項。按照這種心態,如果你想達到現代職場的要求、在現代社會中運作,那得分分秒秒都有生產力才行。畢竟,別人都在忙,你一慢下來就會落後,再也追不上。
爭奪時間的第二股力量,我們叫它「萬丈深淵」。「萬丈深淵」是APP(應用程式)及其他不斷補充內容的資訊源。如果你可以「下拉更新」,那就是一個「萬丈深淵」。如果網頁有串流,那也是「萬丈深淵」。這種唾手可得、永遠在更新的娛樂,是你忙個不停而精疲力竭的報償。
但你真的非得忙個不停嗎?無止盡的分心真的是種報償嗎?或者我們只是陷溺於自動駕駛而不可自拔?
我們的時間大多被「預設值」花掉了
這兩股力量──「馬不停蹄」和「萬丈深淵」──如此強悍,是因為它們已成為人類生活方式的「預設值」。在科技術語中,「預設值」意指某件東西在你剛開始使用時的運作方式。那是預先設定好的選項,要是你不做些什麼來改變它,那個預設值就會一直跟著你。舉例來說,如果你買了一支新手機,原廠設定是你的主介面上有電子郵件和網路瀏覽器的APP。預設情況下,每當有新的訊息出現,你就會收到通知。那支手機還有預設的桌布和鈴聲。上述所有選項,已經由Apple、Google 或其他手機製造商預先選定;如果你想,你可以變更那些設定,那需要花一番手腳,所以許多預設值會繼續沿用下去。
生活的每個層面幾乎都有預設值。不只是行動裝置,職場和文化都有內建的預設值,讓忙碌和分心成為常態、典型的事況。類似這種標準設定隨處可見。沒有人會看著空白的行事曆說:「度過這段時間的最佳方式,就是一直亂開會!」沒有人會說:「今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其他人的突發奇想!」當然不會。那未免太瘋狂。但因為預設值的緣故,那實際上就是我們在做的事。在辦公室裡,每一場會議都預設要開半小時到一小時,就算這些事情其實只需要稍微聊一下就能搞定也一樣。在預設情況下,什麼事情會出現在我們的行事曆,是由他人選定;而預設情況下,我們被指望要欣然接受那些開了又開、一開再開的會議。我們其他的工作內容預設是收發信和訊息,所以在預設情況下,我們必須不時查看收件匣,立刻「全部回覆」。
趕快處理眼前的事情。要有問必答、有求必應。要把時間填滿,要有效率,要完成更多事項。這些都是「馬不停蹄」的預設規則。
當我們勉強脫離「馬不停蹄」,「萬丈深淵」已準備好引誘我們跳入。「馬不停蹄」的預設值是永無止盡的工作,「萬丈深淵」的原廠設定則是永無止盡的分心。手機、筆電和電視都有滿滿的遊戲、社交動態和影片。萬事萬物都在我們的指尖,令人難以抗拒,甚至使人上癮。彈指間,所有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
重新載入Facebook;瀏覽YouTube;絕不錯過不斷更新的新聞快報、玩Candy Crush、狂看HBO。這些都是貪婪成性的「萬丈深淵」的預設值,吞噬「馬不停蹄」所留下的一丁點時間。現在每人每天平均要花四個多小時玩智慧型手機,另外花四個多小時看電視節目,分心其實才是全職工作。
於是你夾在中間,任「馬不停蹄」和「萬丈深淵」往反方向拉扯。但你自己呢?你希望從你的日子、你的人生中得到什麼呢?如果你可以推翻這些預設值、創造自己的預設值,會發生什麼事呢?
意志力不是出路。這兩股力量的銷魂誘惑,我們都試著抗拒過,也都知道那有多麼不可能。我們也在科技業待過好多年,對那些APP、遊戲和裝置瞭若指掌,知道它們終將使你俯首稱臣。
生產力也不是解方。我們都試過從雜務中撥出時間、塞進更多待辦事項。麻煩在於,永遠有更多工作、更多要求等著就位。你在倉鼠輪上跑得愈快,輪子就轉得愈快。
但確實有方法能讓你的注意力脫離那兩股相互競爭的力量,奪回對時間的掌控權。這就是本書的著眼點。「生時間」是個架構,可據以選擇你想聚焦的事情、提振做那件事的活力、打破預設值的循環,讓你更能憑自己的意願選擇你想要的生活方式。就算你無法完全掌控自己的行程──很少人能這樣──但你絕對可以掌控自己的注意力。
我們想幫助你設定自己的預設值。有了新的習慣和心態,你就不必再回應現代世界,可以開始積極為你覺得重要的人事物騰出時間。這與省時間無關,而是要為真正重要的事情生時間。
本書的點子可以在你的行事曆、你的大腦和你的日子裡留下空白。那樣的空白可為日常生活帶來明晰和平靜,可為培養新的嗜好或開啟那個「有朝一日」的計畫創造機會。生活裡的一點小空白,甚至可能釋放你已失去或從未發現的活力,饒富創意的活力。但在進入那些點子之前,我們想說說自己到底是誰,為什麼對時間和活力如此執迷,又是怎麼發想出「生時間」這本書的。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