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台灣有55萬人是癌症存活者,
「擔憂復發」,是許多病友揮之不去的陰影,
跟著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臨床心理師石世明學習正念,
幫助遠離癌症傷苦與復發陰影,過一個無懼踏實的生活?
就這本~打造心靈自癒力!
★溫馨!病友經驗分享:癒後人生這條路,你不孤單,看看學長姐怎麼活出新生命!
☆簡單!日常練習:從吃一顆葡萄乾開始,循序漸進,打開五感,體驗生活真滋味!
★實用!在家練習:簡易表格紀錄練習,一步一腳印,成效看得見!
☆智慧!正念語句:讓人如沐春風,吹醒無明、給你與擔憂和平共處的真勇氣!
★方便!附贈CD有聲教材:用心聆聽帶領,學習如何隨時回到當下,啟動癒後新生活!
醫學發達的當代,治癒癌症的機率已經大大提升;但結束療程後,許多人們卻活在擔憂復發的恐懼中。請跟著資深臨床心理師專業引領,學習專注意念,身體掃描、體驗心活在當下、身體活在當下,深深呼吸,開發內在能量,領略什麼叫做「用50元換500元的正念生活」……8週課程結束後,當你回頭看自己寫的作業,每一個字都代表著你的練習經驗、你的進步,更重要的是你和生命對話,在癌症治療之後,你真正將時間給了「你」自己,透過這個歷程你一點、一滴地學習如何「疼惜自己」。
若將擔憂和各種情緒比喻為海浪,你就是衝浪選手。你無法阻止海浪起伏,但能學習衝浪技巧,浪來了,踏上衝浪板,在浪頭上保持平衡。
若將各種情緒比喻為下雨,你無法控制是否下雨,但只要有一把雨傘,雨天仍然可出門,去你想去的地方。
正念即是衝浪技巧,是那把雨傘,讓你仍能享受生活,不在情緒空轉中虛度生命。
本書的目的並不是要消除擔憂,而是跟擔憂建立不同的關係。透過對擔憂的覺察,拿回對生命的主導權,幫助遠離癌症傷苦、復發陰影,啟動一個無懼踏實的全新人生。
【正念減壓8堂課】
第一課 擔憂無止盡:認識擔憂內在反應,與其建立不同關係。
第二課 認出情緒漩渦:了解負向循環及慣性,學習同在模式。
第三課 不再對自己射箭:覺察慣性反應模式和受苦根源,運用擔憂與不如意。
第四課 以呼吸接納:回到當下,從自我疼惜行動轉換態度。
第五課 身體掃描:體察身心變化與情緒關聯,以覺察回應壓力。
第六課 正念傾聽:將同在模式進行溝通,體驗不同品質的人際互動。
第七課 開發內在能量:透過呼吸與個人深度力量接壤,從心出發,給予他人祝福與關懷。
第八課 正念走出新生活:將專注與覺察融入生活,建立新習慣。
附贈:《抗癌自癒力──正念減壓8堂課》有聲教材
主講:石世明
曲目:(總長大約123分鐘)
1 我為何來到這裡
2 葡萄乾練習
3 呼吸覺察練習
4 3分鐘呼吸空間
5 正念走路
6 身體掃描
7 慈心觀練習
目錄
推薦序1 黃達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推薦序2 王金龍(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身心科暨緩和醫療科主任)
推薦序3 陳德中(台灣正念工坊執行長)
自序
第一章 面對生命的不確定──擔憂復發與正念減壓
第二章 允諾給自己八週的機會──準備開始
第三章 第一堂課:擔憂無止盡
第四章第二堂課:認出情緒漩渦
第五章第三堂課:不再對自己射箭
第六章第四堂課:用呼吸接納
第七章第五堂課:身體掃描
第八章第六堂課:正念傾聽
第九章第七堂課:開發內在能量
第十章第八堂課:正念走出新生活
附錄一:團體成效初步評估
附錄二:正念相關資源
序/導讀
推薦序
回顧自己在一九六○年代自台大醫學系畢業,去美接受住院醫師訓練時,正逢癌症化學治療蓬勃發展的開始。之前,外科手術、放射線治療都各自在癌症治療的領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成效有限,化學治療的加入,令人看到一道新曙光。
到了七○年代,癌症醫學界逐漸發現癌細胞的演化詭譎多變,極難對付,除了極初期的腫瘤外,單靠一種治療法,難以控制,而開始產生多科整合治療的想法,認為要對付難纏的癌症,應該要早期發現、正確診斷,然後,針對病情、期別來決定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的先後次序。
更進一步地,癌症醫學界也發現,癌症病人脆弱的身體與心理狀態,往往無法承受破壞性及毒性很高的癌症醫療,而放棄治療。更不幸的,不少勇敢地接受治療的病人,在治療過程中因為免疫力降低,而死於敗血症。因而意識到癌症病人全方位照護的重要性,包括營養、心理建設、體力復健等。癌症醫療只有在全人全家全程身心靈都照顧到時,才可能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在半個世紀照護癌症病人的經驗中,讓我深深體會到要為每一位病人爭取到最好的療效,有幾個關鍵的必要條件。最先要早期診斷,它須要第一線臨床醫師的關心與警覺心,以及放射診斷科與病理診斷科醫師判讀的正確性。
接著是治療科醫師包括腫瘤外科、腫瘤內科、放射線治療科醫師的專業能力及通力合作。上述專科以外,更不能忽視營養師、身心科醫師、心理師、復健科醫師、社工師等的一路輔助,病人才可能順利地渡過重重難關,獲得最高的治癒機會。
26年前,當我回台設立國內第一所癌症專科醫院時,台灣的癌症5年平均存活率不到30%,人人談癌色變,認為癌症是絶症。轉眼,26年過去了,因為醫療科技以及觀念的進步,今天台灣癌症的5年平均存活率已超過50%。敝院則因自創院之初,即推動癌症團隊整合醫療,並且在各領域的專業方面不斷地力求精進。
根據國健署最近的統計,敝院病人的5年平均存活率高出國內的平均約20%。在乳癌方面,從第一期到第四期全部乳癌病人的五年存活率已達92%,證實團隊合作無間的重要,這樣的成果令人感到欣慰。
我很高興我的三位同事乳癌專家陳啟明副院長、營養室王麗民主任,以及石世民資深心理師,參與了這次《康健》雜誌所出版一系列抗癌叢書的工作,讓他們有機會與讀者分享他們長年從事癌症醫療工作,在各自的領域,每天在照顧病人中所獲得重複驗證的心得與成功經驗,來協助使用華語的全球民眾,尤其是罹癌的病人以最正確的態度面對癌症,而不造成遺憾。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癌症不再是絶症。最重要的是,要為自己裝備正確的健康及醫療知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來幫助自己降低罹癌的機率,並根據正確的觀念來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當有不測時,能為自己做出明智的醫療抉擇。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黃達夫
有系統的正念練習,源自於二千多年前瞿曇.悉達多佛陀的教導,在近十餘年來,在歐美國家由於實證的科學研究,被廣泛的運用於醫學、心理治療,企業領導、運動與各級教育。正念練習,經過適當的設計,可以適合不同的年齡、群體、職業、宗教,協助人們更有效地處理他們人生中遭遇的困境與問題。正念練習無法取代的可貴之處在於,它更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可以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有系統地開發自身內在的智慧、溫柔與力量,活出豐盛的人生。
此書首次闡述本土癌友的正念運用,說明正念練習如何幫助癌友面對治療後的不確定感、焦慮與擔心。作者石世明心理師是一起推廣正念的多年戰友,具有豐富的癌友正念教學經驗,在他筆中正念的力量躍然紙上。此書是關心正念於癌友運用的朋友不可錯過的好書,對家屬和一般人的情緒與壓力調適,亦具有非常實用的價值。
臺灣正念發展協會理事長 溫宗堃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