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與情緒相伴的新生活提案
練習「尊重自己的感受」,嘗試與自己的生命困境和解。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生活中,我們都難免產生負面情緒
你可能也有過這樣的念頭:
活著好累,連呼吸的力氣都沒有⋯⋯
憂鬱彷彿永不散去的烏雲,好像再也無法快樂了。
你需要時間來慢慢消化,也別忘了對自己說聲:「你辛苦了!」
一想到就緊張得無法思考、眼前一片空白。
越去想就越焦慮的感覺,讓你反覆煎熬,更加難受。
請你反其道而行,停止思考,先做再說吧!
太可惡了!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不公平、不合理的感受累積而成的憤怒,卻時常無處發洩。
請你接納生氣的自己,正視怒氣的背後,其實是沒有被滿足的渴望。
我的歸屬在哪裡?好像沒有一個屬於我的地方。
孤單常在不知不覺中悄悄來訪,寂靜的空氣讓人窒息。
發覺生命中的歸屬,體悟生活不是每一刻要與人共享,也不用都要獨自面對。
情緒,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也是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練習「尊重自己的感受」,嘗試與自己的生命困境和解,
某一天,你會突然發現,你比想像中更堅強。
目錄
推薦序
希望能讓所有人身心愉悅的一份禮物 王正旭
曾以為與我不相干的,我們卻成為好朋友了 眼球先生
我們的生命故事
信心的力量 是最好的醫治—惠敏
謝謝你,最後一次陪伴我—子勛
路還在走—北辰
憂鬱
活著好累,連呼吸的力氣都沒有⋯⋯
焦慮
一想到就緊張得無法思考,眼前一片空白
無意義感
這輩子,感覺從來沒有為自己活過
人際困擾
為什麼總是被誤解?要怎樣做別人才會懂我?
憤怒
x!太可惡了!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壓力調節劑
孤單
我的歸屬在哪?好像沒有一個屬於我的地方
沒自信
一定是我不夠好!
恐懼
我做不到,我受不了了
接納共存
我就是我,不會跟別人一樣,也不用跟別人一樣
創傷後成長
某一天,我突然發現,我比想像中更堅強
序/導讀
【推薦序】
希望能讓所有人身心愉悅的一份禮物 王正旭
人生在世,我們每一天、甚至每一刻,都在不同的身心情感水域中載浮載沉。生理的不適大多數可察覺、被檢驗、診斷,然後尋求醫治;但是心理的不安,即便感受到,也不容易面對、審視,或尋求協助。
這本書的誕生,來自於癌症希望基金會榮譽董事、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榮譽流行病學教授李明瑱。
明瑱老師多年來鑽研癌症與營養生活習慣的關係,同時也是相關機構的義工,她接觸許多癌友,同理癌友面對的疼痛與哀傷,因而結合東西方哲學思考、設計完成並出版了《10堂愛與療癒的體驗課》一書,以期協助癌友面對悲傷、進而改善心靈。
然而,面臨失去、壓力、傷痛、挫折⋯⋯這些不僅是癌友的人生經歷,也是身而為人難以避免的情感記憶,甚至可能深深影響各人的生命樣貌。
癌症希望基金會在明瑱老師的首肯及殷殷期盼中,依著她的原創精神,在如何出版社協助下,促成了本書的付梓,希望能協助所有病友、家人朋友突破身、心和社會環境的難處。
本書四位作者,各有心理、藝術、文字專業,他們在癌症病友、癌友家屬的角色經歷了人生的失去、傷悲,不過他們真正最大的共通點,是藉著從經歷及轉念、成長過程中,將癌化成愛,並且成為助人者。
謝謝他們在書中的分享與創作,有助於讓更多人可以坦然面對身心的挫折。從這本書中,我們也認識到,原來所有經常被認為屬於負向的情緒,竟是如此的正常及正向,關鍵就在於如何轉換念頭。
啟於癌,化成愛。期待這本書能乘著明瑱老師和癌症希望基金會的關懷之翼,並且成為一份帶著愛的禮物,把愛傳出去。
(本文作者為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基隆長庚醫院腫瘤科醫師)
曾以為與我不相干的,我們卻成為好朋友了 眼球先生
「嗯∼是個常常聽到但又感覺跟我不相干的名詞。」
「感覺一得到就會蠻嚴重的吧!?」
差不多就是這樣的念頭,在我心裡約莫停留了數十年之久。然而,人生無常,老天爺寫的劇本終究是我等凡人難以捉摸的啊!當故事的轉折這次降臨在我身上,我也就必須擔綱起劇中的腳色了。
幾年前的某個中午,一頓輕鬆的用餐後,我們陪同爸爸到醫院看報告,醫生拿出了一張我從未見過的腫瘤片子,他平靜地說:「這腦部腫瘤有3.5 公分,明天就準備住院開刀。」
沒搞錯吧?也太讓人措手不及了!當時,我們唯一能準備的,就只有回家收拾生活用品了。完全沒給我們時間反應那些擔心害怕、焦慮複雜的思緒。
畫面一下子跳到開刀前的幾個小時,我和爸爸待在病房裡看著電視,聊著聊著,他忽然說到即將離開這世界的心情。我急著糾正他別想太多,並快速轉移這沉重話題,而當時強顏歡笑下的刺痛,至今我依舊印象深刻。
如果說,爸爸是這齣「人生劇展」的男一,那我應該就演男二吧!接下來的時光,就是跟爸爸與癌症相處的揪心歲月了。這不到兩年的時間,一家人共同體會了很多,難過當然比快樂多得更多。
而今,爸爸還是會不時地出現在我夢中,而每次他出場的模樣,都不是生病時的樣子耶,這是殘酷現實中的溫馨片刻嗎?這代表著我跟癌症的徹底分手嗎!?
在一次跟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連瓔姊的聊天中,我提到了當時陪伴父親時,用創作點綴生活以及腦海中的一些想法。
我們聊得很開心,後來更促成了一連串療癒癌友的藝術創作,如今,這本書很難確定是我們的第幾號作品了。但唯一確定的是,它已成為了我發自內心,並且會一直持續做下去的事。
(本文作者為跨界藝術家)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