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在田埂上思考的博士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21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喜歡到田間實際觀察啟發各種研究
以結合理論與實際的需求。


賴光隆教授精彩豐富的學術生涯,正是繼承磯永吉教授、陳炯崧教授等農學前輩的精神,在早期極為簡陋的研究環境,承先啟後,開創出新的道路,也同時為臺灣農業界培育許多優秀人才。

賴光隆教授對臺灣的農業教育貢獻良多,參與設立的人工控制氣候室於1969年落成啟用,成為全臺獨一無二的研究設施,協助完成了許多重要的研究。

1972-1978年擔任臺大農藝系暨研究所主任,主導農藝系於1977年順利遷入新館舍(今農藝館),解決四號館長期空間不足的問題,並積極擴充研究設備。同時為臺灣農業界培育許多優秀人才,為日後農藝系奠定良好發展的基礎。

「對臺灣水稻、甘蔗、菸草等重要作物的研究、改良、推廣上提供極寶貴卓見,其學術上之成就,堪為農藝界之表率,特予表揚。」——民國82年,獲中華農藝學會頒獎賀詞

作者

賴光隆

1931年8月出生於臺灣省台中縣。畢業於臺灣省立臺中一中;國立臺灣大學農藝系農學士;日本東京大學農學碩士、博士。

現任: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暨研究所名譽教授

曾任:
國立臺灣大學農學院技士
臺灣糖業公司糖業研究所臺中庶作改良場助理技術師
國立臺灣大學農藝系客座副教授、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農藝系暨農藝研究所兼系主任
國立臺灣大學農學院人工控制氣候室主任
國立臺灣大學農學院附設農業試驗場副場長
日本國立名古屋大學農學部客座教授
美國愛荷華大學農學院客座研究員

目錄

推薦序一   一生為農藝志業努力的貢獻         /蔡養正
推薦序二   亦師 亦父 亦友                   /呂紹睿

第一章 東勢賴家
鎮膺三代的賴家先祖
父親:賴文彬先生
母親是位真正的農民
書香傳家

第二章 正是男兒讀書時
無憂無慮的童年
臺中一中的少年
槍聲,讀書聲,聲聲震青春
臺大農藝系的啟迪

第三章 青年時代
空軍通信學校氣象專班服役
成家立業起頭難
倒吃甘蔗的田野磨練
準備負笈東瀛

第四章 日本東京大學求學時代
獲東京大學農學修士學位
不能再嚴格的研究工作
完成東京大學農學部博士課程獲頒農學博士
拮据卻美好的時光

第五章 久違了,黃昏的故鄉
應聘台大母系參與育才
轉航25.0173°N(臺大座標)

第六章 臺灣第一座人工氣候室
安居大不易
民國57年的臺大農藝系
參與設立人工氣候室
出任農業研究中心人工氣候室主任
為提升研究水準奠定基礎

第七章 在臺大農藝系的教學與研究
教學
研究
出任農藝學系系務
校外服務工作
與學生的互動

第八章 從國立臺灣大學退休
應聘臺灣綜合研究院
推動「臺灣北部蓬萊米走廊推動聯盟」

第九章 醉月湖畔的與子偕老
鶼鰈情深
我們這一家
開枝散葉
我的祈願

第十章 研究論文及著作

後記與致謝

序/導讀

推薦序

一生為農藝志業努力的貢獻


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賴光隆博士近著「在田埂上思考的博士」一書,經誦讀後,甚覺書題實至名歸,最符合賴老師一生為農藝志業努力的貢獻,特別是整篇大作結構,思路清晰,敘述內容鉅細靡遺,在教學研究及系務的推動,不遺餘力,無疑開創今日臺灣大學農藝系的發展與進步機運。

縱觀賴老師一生,在農學研究所留下的寶貴成就,可說是著作等身,堪稱為近代的農學泰斗,為我們後輩效法的典範。

最值得敬佩的是,老師曾在農藝系畢業後,從事在臺灣大學農學院附設農業試驗場,及國營事業臺灣糖業公司甘蔗試驗等基層工作六年後,攜家帶眷,負笈東瀛,苦讀農學,終於榮獲有名的日本東京大學農學博士,返母系作育人才。如今,老師的第二、三代及女婿、媳婦,均有很好的成就,實要歸功於老師的睿智教育及師母殷勤輔助的成果。

祈願賴老師身心康泰,並祝 師母幸福平安!


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
農學博士蔡養正 敬撰
2020年初夏

 
亦師 亦父 亦友

首次見到岳父,是大二時一場醫學院的系列參訪活動,地點在台大農藝系館的細胞培養實驗室。時任系主任的賴教授,不急不徐、精簡扼要的為簇擁在實驗桌前的我們介紹當時最先進的細胞培養技術。四十年前一桌之隔的近身學習,大師風采歷歷在目。沒想到,當時的如沐春風,竟在多年後成為我的生活日常:無論是學術領域、專業知識、社會經驗、人際關係、生活點滴......,經由他娓娓道來,正如細讀本書,總能讓我在不知不覺中自然受教。

臺灣是全球重要的農業先進大國,歷年來輸出的農業技術,獨步全球。自1959年起,台灣農耕隊、農技團、技術團先後援助東南亞、非洲、中東、中南美二十餘個國家,所傳承的「臺灣經驗」,其實就是無數學者畢生鑽研、改良與研究的成果。岳父的一生,除了不斷研究如何改良臺灣稻米,更作育無數英才,廣佈在農業領域,協力守護他鍾愛的臺灣。

除了專業領域成就斐然,更令人欽佩的,是他誠摯待人、處事明快、才德兼備的處世哲學;我有幸成為家族一員,更能體驗他溫暖的一面。不論教學、研究如何繁忙,他不僅親力親為參與家事,兒孫輩的成長過程,更是從不缺席;晚輩碰到困難時,總能感受到他如朋友般的關懷及陪伴。

翻閱此書,頓然領悟,原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艱困的時代背景、扎實的基層實作經驗、遠赴東瀛接受漫長而嚴格的學術研究訓練,用心踏穩的每一步,都是成就了他對臺灣農業上的貢獻以及人格典範不可或缺的,也給後進留下最有價值的啟示。

開卷有益,很適合形容這本自傳,閱讀此書,不但可一窺學者一生的生活點滴;時勢造英雄,在體會先行者如何走過那似曾相識的戰亂時代時,更能珍惜當下。

誠摯地推薦給大家!
 

大林慈濟醫院國際膝關節健康促進中心主任  呂紹睿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138205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1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