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黃致凱首本散文集!
★
當一回說故事的人,
為自己導一場理想人生。
當悲劇演到極致,就是準備大笑的時候了!
◎ 本書特色
★ 李國修嫡傳弟子、故事工廠創辦人暨藝術總監——黃致凱首本散文創作
★ 聯合報「青春名人堂」專欄集結,多篇新增。
★ 劇場裡的「故事學」:與自我、戲劇、生活、社會展開多重哲思對話
——再平凡的人生,都藏有一段動人江湖!
「劇場編導」用白話文來解釋就是「說故事的人」,聽起來是個蠻浪漫的職業。所以這本書可以算是「說故事的人的故事」,裡面有我充滿驚喜的成長歷程、創作排練時的點滴心情,還有荒誕不經的親子趣事。散文集中的每篇文章,幾乎都有一個我所經歷過的心靈衝突,而衝突正是戲劇的本質,衝突就是自我固有的價值觀與他人或是外界的矛盾,面對衝突時必須做出抉擇,從抉擇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把抉擇的答案連在一起,就可以看到一個人的人生。——黃致凱
◎ 本書內容
小時候遊戲中的刀光劍影,
延伸為日後剪不斷的江湖;
當我們長成悲傷超載的大人,
幸好還有那些故事,還有夢。
母親做清潔工幫他換來新鞋、父親在棒球場無聲遞來棗泥月餅,
那嶄新的Nike和棗泥餡的甜膩,包藏著隱而未見的幽微情感⋯⋯
至於什麼是愛情、什麼是「對的人」?
他明白了在衝動與猶豫之間,除了問自己值不值得,
有時更是「我恨,故我愛」;當你明白了恨,才懂得如何去愛⋯⋯
而當躍上舞台,捏塑一個又一個勾人幻夢,
大幕拉起,危機當前不容NG,
畢竟扮別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淚,
是所有劇場人的宿命⋯⋯
卓别林說:「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對故事工廠掌門人黃致凱而言,戲劇與人生,夢裡夢醒皆是同一場江湖。那界線模糊的苦澀酸鹹,搬上舞台就成為梗梗相連到天邊的瘋狂笑點;挑戰生命多荒謬之餘,也逼出一顆顆或悲或喜的眼淚。
自童年「二十分鐘的江湖夢」開始布局,拉長到舞台上的浮想聯翩,黃致凱不斷說故事,說自己的、說他人的、說生而為人的種種擁有和失去。奇妙的是,「我」與「找」只差一撇距離,這本由青春時光、戲劇生涯及其生命哲思提煉的紙上劇場,便是一段「我找我」的奇幻旅程;讓人感受到生活和戲劇本為一體兩面,透過串串奇想連結,卸除僵化執念、重新尋找對這世界的新定義;每個人的舞台,都會是獨一無二的爛漫江湖。
目錄
【好評推薦】
【推薦序】一個人的青春,能有多少故事? /蘇麗媚
【自序】我找我
【輯一】青春:剪不斷的江湖
我演了一隻老虎
懂事,就是意識自己得到夠多了
請在我最不值得被愛的時候愛我
看不見的東西最珍貴
二十分鐘的江湖夢
或許我們需要的只是一個道別儀式
不要隨便走進別人的生命
死亡很容易,喜劇很難
那個值得你瘋狂的人
偶像
好險,我只是被騙了一杯咖啡
直升機與空信封
柑仔蜜
棗泥月餅
【輯二】劇場:扮別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淚
輪不到你
扮別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淚
劇場裡的完全比賽
他們的戰場,在我們看不見的角落
莎士比亞沒有殺過人
有些事,你要先相信才會發生
為靈感銀行開戶
這隻蚊子我該打嗎?
歸零
呃⋯⋯
能活下去,才能成為傳統
The show must go on
【輯三】對話:生命中的美好碰撞
王雪紅吃的菜
慢一點,還是會到
別擔心,工作會教你
我恨,故我愛
這一生都在準備與你相遇
自由和孤獨是套餐,不能單點
耽溺,也是一種修心
放下相機,參與這個世界
脫下服裝,他們也是人
一日球迷,SO?
上帝很忙的
用自由換安全,值得嗎?
盆子多大,樹就多高
善惡是一枚硬幣的兩面
感謝第一個給你機會的人
【輯四】生活:打破思考的慣性,才有趣!
沒有限制,就沒有自由
不在場證明
尼斯「無」水怪
離開是為了回來
池有山頂的那朵花
「下次再來」是最美的謊言
這樣對仙草奶凍不公平
第一次被叫大哥
看魚仔在那游來游去
原來門一直沒鎖,只是開的方向錯了
空中飛人的默契
自在地活在他人凝視之中
序/導讀
一個人的青春,能有多少故事?
◎蘇麗媚(夢田文創執行長)
你覺得青春是什麼?
青春是一去不回?青春就是可以在路上揍那些用塑膠吸管的人?
我問坐在我對面的朋友。
很明顯,他的回答徹底透露他是個正值青春的孩子,既給你一個理性的樣板答案,也給你一個任性或更多是非理性的回答。
「理性」正是框架社會伸出手指,為每一個人指出名的,多數只要是在這個遊戲規則下,人生要出錯的機率就極低,反觀「非理性」就完全表述了青春的特權,沒有邊界、規範、能與不能,就像偉大的劇作家莎士比亞在他的年代就已經給了這樣的定義,「青春的特徵乃是動不動就要背叛自己,即使身旁沒有誘惑的力量。」而在此時,黃致凱導演以《二十分鐘的江湖夢》這本書,梳理一段段生活紀事,為自己的年代定義出青春哲思。
《二十分鐘的江湖夢》開篇就以「青春:剪不斷的江湖」為題,自我梳理他之所以成為今天的他的脈絡,在每一篇看似渺小的故事中,卻飽滿的隱含著誠實的思考,赤裸出人性和個體複雜的內在關係。有出糗搞笑後蹦出的哲理;在〈死亡很容易,喜劇很難〉這篇文中,讀著那隻死在致凱導演腋下小雞的故事,和他的朋友比利斯垂死復活的大伯母的烏龍,都讓人忍不住笑出聲,同時,他卻在笑聲流動中,和我們探討著關於「死亡」這件事。在〈柑仔蜜〉篇,他描述接到父親病危通知的當下,張冠李戴的烏龍雖然令人發笑,他經歷的內在卻是如他形容的「我才剛浮出水面喘了口氣,頭又被壓回到水裡⋯⋯」,一種如他嚐到的人生滋味「柑仔蜜」鹹中帶甜的滋味⋯⋯,口氣輕鬆平淡,卻讓人讀來在心頭上為他酸了一酸。有面對窮困平凡的世俗學習;在〈懂事,就是意識自己得到夠多了〉文中描繪,國中年紀的他為了能有一雙世俗眼光中都應該有的籃球鞋,忽略還是孩子時無法明白的生活壓力,那時得到的風光神氣,是踩在母親背上才有的高度。至今,文末一句「我厭惡那段回憶裡的自己」,已為人父的致凱導演在這句文字落下的此刻,才似乎完整了一個世俗的學習,並且願意讓一個連他自己都厭惡的過去,站在我們面前,赤裸地坦白,只為分享他所獲的哲思,「所謂的懂事,就是從『意識自己得到夠多了』的那一刻開始。」在我眼裡即將領取大叔稱謂卻還是個青春性格的致凱導演,其實還在繼續製造他未知的青春故事,執著在劇場裡透過「故事」,認真練功,抽絲剝繭自我,以壯大心靈,成為「俠」。
我選了一個不忙碌的週末午後,和《二十分鐘的江湖夢》書稿相處,不讓時間一如平常的推擠著我往前,讓自己發現或者說能從容打開感知,進入能回憶過往的狀態,在致凱導演「我」的敘事流動裡,故事變成像是你我共同的,哲思更像是我們都理解卻早已忘記的。讀時,會開始回憶起「我呢?」有多少壯志早忘了實現,有多少青春可以笑傲?我是如何成為今天的自己?
一個人的青春,能有多少故事?我想應該可以這麼說,看你闖過多少禍?踩過多少坑?明白過多少事情是因為你「青春」?因此成了「故事」。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