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屬於台灣島民的海洋科普叢書~~
	~~最完整的北台灣海洋生物大全~~
	
	超過700種魚類與無脊椎動物,
	首度結合專業知識、生物插畫與全彩照片,
	為辨識海洋生物的實用指南!
	
	「《海洋博物誌》的出版,正是讓民眾得以更加親近海洋的第一步」
	──基隆市長 林右昌
	
	「本書可說是目前坊間介紹台灣本土海洋生物多樣性,以及推廣海洋保育的最佳讀物。」──邵廣昭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看到《海洋博物誌》,只有驚豔二字可形容,內容兼具專業、生態與藝術性。只能說,一書在手,妙用無窮。」──黃向文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海洋博物誌(北台灣)》介紹北部海域的環境與觀察要點,共收錄了超過700種從海岸到水下最常接觸、最具代表性的海洋生物。書中將這些海洋生物分門別類,從藻類開始為各位一一分享。不僅可以認識這些生物的名稱和習性,照片大多為北部海域實地拍攝,將這些生物充滿生命力的樣貌躍於紙上,配合精美的手繪圖,讓您可對這些生物的特徵辨識一目了然,欣賞台灣海洋的繽紛生命。這是目前最完整的北台灣海洋生物大全,無論想在岸邊觀察、浮潛以及喜歡潛水的人,觀察台灣海洋生物非常實用的工具書!
	
	【適合對象】
	~~這是一本給潛水教練們的祕笈,讓您在帶導潛的時候言之有物。
	~~這是一本給水下攝影師的寶典,豐富您攝影作品的內涵與意義。
	~~這是一本給海人初心者的入門,由淺入深全面了解我們的大海。
	~~這也是一本親子寓教於樂的圖鑑,可愛的手繪是您與孩子們假日探海時的最佳讀物。
	
	【本書特色】
	‧700種以上魚類與無脊椎生物圖鑑,呈現海洋豐富的生命樣貌:藻類、海葵、海蛞蝓、蝦蟹……囊括北台灣代表生物以及深受喜愛的海裡明星!
	
	‧500張海洋生物博士親繪生物插畫,忠實還原海洋生物活生生的顏色與形態,拉線提示生物特徵,搭配彩色照片互相比對,讓入門者能簡單辨識要點,精準認識與辨認海洋生物!
	
	‧2000張以上精美實境生態照片,由多位攝影師、海人、公民科學家各路攝影高手提供多幅照片,皆於北部海域實地拍攝,讓水下生物真實的生命樣貌躍然紙上!
	
	‧生物辨識快速指南,初學者也可以快速入門海洋生態領域!發現陌生的生物,不知道從何找起,可以先依生物外形,對應本書的無脊椎類和魚類「快速辨識圖」,從大方向找出生物分類,方便查找與索引。
	
	‧探索北海岸大海的神祕!解析四大區域海洋生態。從海岸到水下,潮上帶、潮間帶、潮下帶、亞潮帶擁有不同的生物族群,因此當從事海邊散步、戲水、浮潛、潛水不同的活動所遇見的小動物也大不相同!
	
	‧何處尋海?北部海岸的精華地段推薦!從安全、普及與方便的角度介紹北部沿海適合進行水域活動與生態觀察的場所。帶領各位一起走向大自然!
	
	‧穿插吉祥物──喜愛潛水玩海的「小wox」將擔當海洋導覽員的角色,穿插在書中內容,除了溫馨叮嚀觀察海洋生物的安全事項、如何更友善親近海洋住民?還會跟您閒聊海洋生物的小八卦!
目錄
	─上冊:無脊椎篇─
	
	PART 1一起來北海岸探索大海的神祕吧!
	
	潮間帶①潮上帶
	對抗烈日與高溫:陰涼之處避暑去
	樓上樓下分清楚:帶狀分布
	吸得緊緊保生機:吸力超群的生物
	海風烈日下的跑者:海蟑螂和方蟹
	
	潮間帶②中低潮帶
	打開你的心眼:潮池中的微觀世界
	隨季節變化的藻類森林
	表裡日夜大不同:夜間的海岸派對
	【區域圖】中低潮帶:夜晚
	【column】潮間帶觀察裝備
	
	潮下帶
	浪花中的祕密:隱身在水表的動物們
	漂浮的來訪者:漂浮物上的驚喜
	固著生物與他們身上的房客
	岩壁上的天然公寓:海膽的侵蝕作用
	【column】潮下帶觀察裝備
	
	亞潮帶
	迷彩世界的生存戰:隱身高手們
	迷霧森林:北部海域的軟珊瑚森林
	一期一會的饗宴:浮游生物帶來的盛宴
	見證食物鏈:隨魚群而活躍的掠食者們
	海底沙漠不孤寂:沙泥中的奇幻世界
	【column】亞潮帶觀察裝備
	
	PART 2何處尋海?北部海岸的精華地段
	越過海蝕之門,一起走入潮間帶吧!──新北石門
	守護大海,北部最優良的海洋保育區!──基隆潮境
	潛進亞潮,一探精彩壯麗的海底龍宮!──新北龍洞
	地勢平坦且安全的潮間帶入門聖地!──新北馬岡
	【column】Wox的小叮嚀
	【column】北部海岸的一年
	
	PART 3北部海域生態圖鑑:藻類篇
	大型藻類
	
	PART 4北部海域生態圖鑑:無脊椎動物篇
	海綿動物
	刺胞動物
	櫛板動物
	扁蟲
	紐蟲
	苔蘚蟲
	環節動物
	軟體動物
	龍女簪
	石鱉
	腹足類:螺
	腹足類:海蛞蝓
	.泡螺
	.側鰓海蛞蝓
	.海牛海蛞蝓
	.蓑海蛞蝓
	.頭揗海蛞蝓
	.海兔
	.囊舌海蛞蝓
	松螺
	石磺
	雙殼類
	頭足類
	甲殼動物
	藤壺
	蝦蛄
	端足類
	等足類
	十足類
	棘皮動物
	海星
	陽隧足
	海膽
	海參
	脊索動物
	海鞘
	學名索引
	【無脊椎快速辨識圖】
	參考文獻 無脊椎篇
	
	
	─下冊:魚類篇─
	
	PART 5北部海域生態圖鑑:脊椎動物篇
	
	魚類
	鯙科/蛇鰻科/糯鰻科/鯡科/鯷科/鰻鯰科/合齒魚科/躄魚科/鯔科/銀漢魚科/飛魚科/鶴鱵科/管口魚科/馬鞭魚科/海龍科/剃刀魚科/飛角魚科/鯒科/絨皮鮋科/裸皮鮋科/鮋科/平鮋科/鮨科/七夕魚/䱵尻/唇指䱵科/海鱺科/鱰科/鰺科/金梭魚科/天竺鯛科/大眼鯛科/鑽嘴魚科/石鱸科/笛鯛科/烏尾鮗科/裸頰鯛科/鯛科/金線魚科/鬚鯛科/擬金眼鯛科/鯻科/湯鯉科/石鯛科/舵魚科/蝴蝶魚科/蓋刺魚科/雀鯛科/隆頭魚科/鸚哥魚科/刺尾鯛科/角鐮魚科/白鯧科/藍子魚科/三鰭鳚科/胎鳚科/梭鳚科/鳚科/喉盤魚科/鼠銜魚科/擬鱸科/毛背魚科/鰕虎科/鰭塘鱧科/鮃科/鰨科/鱗魨科/單棘魨科/箱魨科/四齒魨科/二齒魨科
	
	爬蟲類
	綠蠵龜
	
	結語:淺談海洋保育
	致謝
	學名索引
	【魚類快速辨識圖】
	參考文獻 魚類篇
	 
序/導讀
	推薦(一)
	放慢腳步,親身體驗海天一線的天然景觀
	──基隆市長 林右昌
	基隆,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並同時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及海洋文化,是基隆重要的城市資產。隨著近年開放海洋與魚類資源永續意識的日漸抬頭,基隆市政府更戮力於推動各項海洋環境友善政策,例如成立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強力維護沿近海域漁業資源,樹立海洋保育區典範。同時推動刺網實名制,輔導傷害性漁法轉型,並鼓勵漁民成立環保艦隊,結合民間力量齊心維護海洋棲地環境。另外,也率全台之先,建立友善釣魚證制度,推動小魚不取、垃圾帶走等觀念,讓釣魚活動也能兼顧休閒與永續環境等。透過各項淨海、淨灘活動,鼓勵國人一起用友善態度親近海洋,愛護海洋。《海洋博物誌》的出版,正是讓民眾得以更加親近海洋的第一步,歡迎全體國人經常蒞臨基隆市,放慢腳步親身體驗這海天一線天然景觀所帶給你的感動!海洋政策,從心出發!
	
	推薦(二)
	介紹台灣本土海洋生物多樣性,以及推廣海洋保育的最佳讀物
	──邵廣昭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這本圖鑑之所以別具特色、與眾不同,在於作者結合了喜愛水中攝影的臉書社群朋友們,將他們平日在北台灣海岸,特別是潮間帶和夜潛時所拍到許多難得一見的生態照片,配合作者親自手繪海岸生態系的插畫,依照生物不同的棲息地或生態系予以編排鋪陳。作者再用生動活潑的文字來介紹這些生態系,使得本書和一般傳統教科書或偏學術專業的圖鑑有所區別。相信透過這本書,能夠讓讀者們更有意願去親近海洋,看見、認識、關心和疼惜台灣周遭的許多海洋生物。因此,本書可說是目前坊間介紹台灣本土海洋生物多樣性,以及推廣海洋保育的最佳讀物。希望有朝一日,台灣目前已知的一萬四千多種海洋生物,都能夠以圖鑑、生物誌或資料庫等各種方式介紹給國人。
	
	推薦(三)
	兼具專業、生態照與藝術性的一本書
	──黃向文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我喜歡蒐集各種生物圖鑑跟百科,不論是陸地或海洋,從專業書籍到兒童百科。從只有黑白文字檢索表的教科書,到圖文並茂的繪本。見識到各種風格的書籍,各有特色,卻又不盡完整。看到《海洋博物誌》,只有驚豔二字可形容,內容兼具專業、生態與藝術性。只能說,一書在手,妙用無窮。
	
	如同許多愛海人士,Wox 跟Spark投入許多時間在水下與海洋生物互動。他們帶頭倡議,架構本書,集眾人之力,成就這本傑作。更讓人感佩的是,Spark創立的藍色脈動,參與許多淨海活動,並詳實紀錄,力圖留下美麗的海洋,與你我分享。海洋保育署成立後,發起海漂垃圾調查、海洋生物目擊回報等多項活動,希望喚起更多人關注海洋。Wox 跟 Spark早在政府之前,以公民科學家的思維,完成此作。《海洋博物誌》是一個美麗的新起點。只是,這套就夠了嗎?等等,這還只是北台灣當中的七百種而已。南台灣、澎湖離島等等,台灣海域還有上萬種呢!還沒拿到書就開始期待下一套書了,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序(一)
	藉由認識和了解,珍視海洋的芸芸眾生
	──李承錄
	我喜愛自然,尤其是那浩瀚無垠的大海,也因此踏上海洋研究的路。求學時在因緣際會下,以講師身分參與中興大學暑假前的「博物館與生物多樣性」課程,每年帶領大學生們走出教室,來到海邊觀察。許多人第一次看到在普生課本才能見到的動物,開啟對海洋的好奇心與求知慾。這時我們也才發現,台灣雖然四面環海,但我們對海中的生命卻非常陌生。
	
	經過數年野外研究的經驗,我見證到台灣雖小,卻蘊含極為多樣的海洋生物。從事海洋保育區研究的這幾年,從各個盜獵事件感受到,對大多數台灣人而言,海洋生物只是在水裡游泳的肉,一般民眾對他們的生死毫無情感。難怪台灣自詡海洋國家,卻常被譏笑只有「海鮮文化」,沒有「海洋文化」。這些觀念偏差,來自於不了解。因此,我們期望透過科普的力量,來擴大一般大眾對環境的了解,並珍視周圍的大海。
	
	近年來,台灣有許多傑出的海洋研究成果,但其中不少內容並未普及民眾,而坊間諸多書籍或網路內容,又常以日本、澳洲或其他國家的資訊為主。我常常在想,是否有機會出版專屬於台灣的海洋圖鑑呢?感謝藍色脈動與城邦文化麥浩斯出版社提供這次機會,讓我能遇見一群有志於推動海洋文化的朋友,生出這本很有分量的海洋書籍!由於物種繁多,許多生物未必是筆者團隊所熟悉,在此十分感謝許多研究單位的師長、前輩傳授指導,更新各種生物新知。還要感謝各路攝影高手的照片,用鏡頭捕捉海底最珍貴的畫面。最後,更要感謝邵廣昭教授對於海洋科普的支持,您不但是我對海洋生態的啟蒙,也傳授許多貴重的研究經歷。
	
	本書包含北部海域的環境介紹與觀察要點,後半部更有七百多種代表性的海洋生物,配合照片和手繪圖的解析,獻給喜愛海洋的大小朋友、學生、教師、潛水同好及公民科學家們。希望能幫助各位藉由認識和了解海洋生物,進而明白台灣的大海不僅是海鮮,更是芸芸眾生的家園!
	
	作者序(二)
	喚醒沉睡許久的海洋基因
	──趙健舜
	隨著水下攝影器材價格愈來愈親民,人手一台相機下海記錄水下生態,已然成為新顯學。然而,當快門拍下百變多樣的水下生物時,能夠正確叫出水下生物名字的潛水員又有多少呢?
	
	BlueTrend 藍色脈動成立的初衷,就是希望透過系統化的方式,讓台灣民眾重新認識海,進而愛上海。當你藉由本書了解海洋生物的可愛之處後,對於他們的印象必然翻轉。海洋生物本來就不僅只有餐桌上的價格與料理方式,還可以帶給人類意想不到的回饋,只是若我們不了解他們,又要如何在意他們呢?
	
	本書感謝李承錄博士的辛苦撰稿,讓我們得以一探海洋生物的奧祕;而他精心繪製的手繪圖,更鉅細靡遺地標示出海洋生物的各項特徵。此外,也要感謝所有提供海洋生物照片的攝影前輩與潛水教練等同好,因為有你們的無私貢獻,才有這本非官方出版海洋圖鑑誕生的機會!在未來,我們也將嘗試導入不同的科技技術,讓海洋公民科學家的精神,得以在台灣深耕發展。
	
	《海洋博物誌(北台灣)》只是一個開始,如同我們於二○一七年開始繪製望海巷灣潛水地圖一般,陸續展開小琉球潛水地圖,又將《潛進台灣》付梓出版等,一步一步築夢踏實,嘗試拼湊出全島海人對海島文化的共同想像。我們期望未來把筆觸與鏡頭移往台灣其他水域,攜手所有愛海民眾的力量,喚醒台灣民眾沉睡許久的海洋基因!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