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心智鍛鍊
把「心法」化為「行動」是《恆毅力》《心態致勝》《刻意練習》的實踐版!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因為痛苦,所以強壯;
因為堅持,所以綻放!
心理學×運動精神 跨域致勝心法,
實現你的想要與渴望!
許皓宜×周思齊➢➢首見跨域黃金組合
心理學×運動精神➢➢最強大的心智科學×最有效的學習心法
「我們耗費時日深究心智能力,是為了證明:只要你願意,不管是誰,都可以當一個勇於做夢、並且敢於實踐的人。」──許皓宜
「鍛鍊自己從來就不是件簡單的事情,不管是心理上的或是生理上的。這樣的能力放諸四海皆準,這是一個『I Will What I Want』的力量!」──周思齊
「在這本書中,我們不是我們自己。我們是『十六號選手』和『心理學家』,陪著大家一起探究鍛鍊心智的奧祕。」
我們的人生有許多「想要」,但當那念頭浮現出來,卻可能出現成千上萬種阻礙使得我們「無法達成自己想要」,我們因此感到難過、挫折、痛苦、無可奈何,倘若不小心在這樣的心境中沉淪,生命的動力就好像被吸進那些負面黑暗的情緒裡──人,因此而徬徨,不知哪裡才是未來,尋不到何謂生命意義所在。
十六號選手和心理學家交換彼此的生命經驗時,發現兩人都熱愛某些事物卻不盡然擁有足夠天分,但有趣的是,人類的心智好像能鍛鍊出某種元素,支撐我們越過情緒黑洞,朝向自己嚮往的人生方向。
曾被教練嘲諷「回家種田吧!」的棒球少年,不知不覺鍛鍊成職棒球場上出賽超過一千四百場的國手;
曾被人冷語「讀這個做什麼?」的文學少女,不知不覺蛻變成幫助他人長出力量的心理學家。
現在說來好似簡單,但仔細回顧這些「不知不覺」,才發現那真是戰勝無數個「負面的自己」,千辛萬苦得來的。
一個頂尖棒球選手,每揮擊十次平均失敗七次,挫折、懊惱與失落是常態;
一個優秀心理學家,以專業技能輔導個案的同時,被迫一次次劃破內心的傷。
生而為人,不是因為天生懷著永不放棄的精神,
而是因為渴望與夢想,才學會不要輕易放棄。
是什麼核心力量,讓我們能夠克服惰性、戰勝負面的自己?
該如何有效鍛鍊,才能使心中每一個「想要」最終能夠「達到」?
本書結合兩位作者的專業領域:「心理學」及「運動精神」,並以古今人物及作者自身的生命故事為佐證,歸納出以下五項能夠讓我們「提升心智、達成想要」的核心力量:
●專注力=「我喜歡」
――願意親近喜愛事物的能力。
要鍛鍊專注力,並不是硬生生地強迫自己專注,而是先要將不需要關注的項目從心智裡排除掉,在心裡打造一個「洞穴」,才能夠容納需要關注的事物。
●恆毅力=「我想要」
――持續朝目標邁進的能力。
要加強恆毅力,可以尋找想學習的楷模精細模仿一段時間,同時還要能夠模仿那個「曾經成功的自己」。
●爆發力=「我可以做得到」
――關鍵時刻發揮自我的能力。
要磨練爆發力,可以透過他人的回饋,看見自己能夠提升的所在。而後選擇一個有信心、有能力的點深入加強,直到看見自己的進步。
●穩定力=「我不會被打倒」
――低潮時刻修復自我的能力。
要培養穩定力,便要訓練自己成為「拆彈專家」,把大壓力化解為小壓力,之後一一擊破化解。同時能夠看見,挫折也有某些生命意義。
●孤獨力=「我持續突破自我」
――在群體中保有自我的能力。
要打造孤獨力,便是持續練習能夠「與痛苦共存」般的高度專注。愈是安靜的時刻,愈是能夠與自己的目標同在、與自己的夢想同在。
因為「我喜歡」,所以我們能夠「專注」;
因為「我想要」,所以我們學習「恆毅」;
因為「我做得到」,所以我們有能力「爆發」;
因為「我挺得住」,所以我們保持「穩定」;
因為「我和自己同在」,所以我們不怕「孤獨」。
擁有強大心智,我們才能真正好好活著。
覺得能,以致真的能;
想做到,所以做得到。
持續「努力」,鍛鍊出「能力」;
把「渴望」化為「信念」與「實現」!
本書以心理學專業學理設計「心理測驗」及20則「心智鍛鍊實作練習」。
Step by Step,從概念到實踐,
歡迎加入心智鍛鍊的二十堂課,
我們一起為了成為更喜歡的自己,而加油!
周思齊 × 許皓宜親授,心智鍛鍊線上課程:http://bit.ly/2N4ElGz
本書特色
1.【超強跨域組合】
許皓宜X周思齊,「心理學暢銷作家」與「高人氣職棒球星」空前合體,最強最高!
2.【有溫度的生命故事 × 有系統的專業知識】
全書以兩位作者的專業學識出發,同時引述許多歷史人物及作者自身生命故事,有溫度、有深度、有廣度、有厚度。
3.【獻給每個生命階段的你】
本書兼具「心理勵志」與「教育學習」特色;為青春學子帶來學習啟發、為職場上班族帶來前進指引、為中年族群帶來生命方向。
為持續鍛鍊自己的人,帶來信念與力量!
4.【20則高效能實作練習】
認識概念後,更重實踐。
全書每一堂課均設計「實作練習」,把「心法」化為「行動」,是《恆毅力》《心態致勝》《刻意練習》超越實踐版。
目錄
隨堂測驗 檢測你的心智強度面積
前言 為什麼我們無法達成自己想要?
PART 1 專注力:願意親近喜愛事物的能力
第01堂課:你用什麼餵養自己?──培養「健康的自戀」
●實作練習01:健康自戀
第02堂課:大腦想的和心裡要的可能不一樣──「執著」不等於「專注」
●實作練習02:快思與慢想
第03堂課:有點難又不會太難──維持專注力的「補彈論」
●實作練習03:鍛鍊心流
第04堂課:把「玩心」找回來──以樂趣提高對事物的掌控感
●實作練習04:找回玩心
PART 2 恆毅力:持續朝目標邁進的能力
第05堂課:棒球的一○八條縫線──創造一○八種刻意練習的方法
●實作練習05:目標九宮格
第06 堂課:想成為什麼,要先讓自己像什麼──紀律也可以模仿
●實作練習06:模仿楷模
第07堂課:化危機為轉機──強化心智,開拓新局
●實作練習07:轉化危機
第08堂課:美好的結束,是為了重新開始──「刻意」的藝術
●實作練習08:刻意冒險與收穫
PART 3 爆發力:關鍵時刻發揮自我的能力
第09堂課:向海盜學習「爆發力」──讓壓力轉為爆發力
●實作練習09:化壓力為力量
第10堂課:爆發力的基本特質──成為有信念的人
●實作練習10:落實目標
第11堂課:嘗試錯誤──轉個角度,看見可以發揮的地方
●實作練習11:嘗試錯誤
第12堂課:光靠一個人是不夠的──伯樂也需要千里馬
●實作練習12:尋找伯樂
PART 4 穩定力:低潮時刻修復自我的能力
第13堂課:有難度的習慣,加上幸運小習慣──建構生活中的心境模式
●實作練習13:建構心境模式
第14堂課:成為心智穩定的「拆彈專家」──混亂中的系統化思考
●實作練習14:拆解壓力炸彈
第15堂課:聖人和庸人──在「不穩定」中找到韌性與自由
●實作練習15:情緒穩定力
第16堂課:「生氣」不等於「不高興」──與自己和他人磨合
●實作練習16:情緒表達力
PART 5 孤獨力:在群體中保有自我的能力
第17堂課:孤獨的修練──因痛苦而強壯
●實作練習17:奔回夢想本壘
第18堂課:付出與反饋──讓自己與「痛苦」共存
●實作練習18:評估行動效果
第19堂課:光靠同情是不夠的──修復創傷就是突破生命極限
●實作練習19:修復創傷
第20堂課:被討厭的勇氣──把「格格不入」化為養分
●實作練習20:人際社交圈
後記 天天鍛鍊∕周思齊
理想、夢想、幻想∕許皓宜
序/導讀
【前言】
為什麼我們無法達成自己想要?
職業棒球選手和心理學家一起合作寫書,聽起來好像十分「跳tone」,然而,當我倆開始籌劃這本書,交換彼此遇過的人事物和生命經驗時,才發現在各行各業中,生而為人的我們,其實總面臨著種種相似的難題、擁有許多共通的本質。
同時間我們也發現,人們之所以會產生困擾,或多或少都和「無法達成自己的期待」有關。比如:想要在比賽中獲得好表現的人希望落空、想要轉換工作的人無法如願以償、想要遠離肥胖的人總是瘦不下來、想要讓自己開心的人擺脫不了憂鬱、想要親近所愛的人卻無法控制地相互怒罵……
我們的人生有許多「想要」,但當那個念頭浮現出來,卻可能出現成千上萬種阻礙使得我們「無法達成自己想要」,我們因此感到難過、挫折、痛苦、無可奈何……倘若不小心在這樣的心境中沉淪,生命的動力就好像被吸進那些負面黑暗的情緒裡——人,因此而徬徨,不知哪裡才是未來,尋不到何謂生命意義所在。
過去,十六號選手和心理學家曾經不約而同地,分別在各自的著作中書寫人生面臨挫折時如何處理情緒;我們發現彼此都是熱愛某些事物卻不盡然擁有足夠天分的人,但有趣的是,人類的心智好像能鍛鍊出某種元素,支撐我們越過情緒黑洞,朝向自己嚮往的人生方向。
像是年輕時不被看好的棒球少年,不知不覺長成有能力為台灣打國際賽的國手,同時也是中華職棒史上第五位出賽超過一千四百場的「資深男孩」;或是在代謝功能大幅下降又被稱為「大齡女子」的年紀,還能不知不覺找回少吃多動的毅力,在四個月內擺脫超過十四公斤的體重和超過十四%的體脂肪(一不小心就說出自己的故事了)。
在每個人的生命裡,都可能發生好多好多不可思議的故事。現在說來好似簡單,但仔細回顧這些「不知不覺」,才發現那真是戰勝無數個「負面的自己」,千辛萬苦得來的。
於是,我們決定將彼此的學識背景加以整合,從科學研究的觀點,來回應那些曾經發生在人類歷史(特別是運動史)上的故事,目的是探究一個你我都關心的議題:究竟是什麼樣的關鍵元素,讓人類能克服惰性,建構出持續朝向「想要」直至「達成」的心智狀態呢?
通常,朝向夢想和目標的過程,是由一連串「行動(行為)」所組成的,而我們如何「感受(情緒)」,以及如何「看待(思考)」事物,則影響我們如何採取「行動(行為)」。換句話說,愈能駕馭自己的情緒和思考的人,相對來說,也就愈能掌握自己的行動。
根據心理學的研究發現,每個人都有的基本情緒,大致包括喜、怒、哀、驚、惡、懼等六種。這本書所談論的五項心智能力,便是根據人類的六項基本情緒所得來的:
1.專注力,是「我喜歡」。目的是鍛鍊我們能排除不必要的混亂,感受接觸所愛事物時發自內心的喜悅。
2.恆毅力,是「我想要」。目的是鍛鍊我們能先一步思考放棄目標的後果(哀傷),而能持續堅定在所欲求的事物上。
3.爆發力,是「我可以做得到」。目的是鍛鍊我們面對不管身處大場面或小場面,都能懷抱一種正在醞釀驚人氣勢的自我相信。
4.穩定力,是「我不會被打倒」。目的是鍛鍊我們遭遇挫敗時,能找出方法來安頓自己的憤怒、恐懼與不安。
5.孤獨力,是「我持續突破自我」。目的是鍛鍊我們內在被討厭的勇氣,願意在人群中展現出那些與他人不同的自我獨特本質。
在這五大心智能力的鍛鍊中,「職業運動員」肯定是實踐這過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因此在本書中,我們也引用許多頂尖運動員(專家)的故事,來探究所謂「強大心智」背後的祕密。
從概念到實作,給自己一段反覆練習的時間,相信你會感受到自己的內在逐漸變得強大。
擁有強大心智,我們才能真正好好活著。
所以,如果你也曾經嘗過挫敗或正處於人生迷惘,如果你也因為某些「想要」還無法達成而感到懊惱,歡迎和我們一同加入這場心智鍛鍊的歷程,我們一起為了成為更喜歡的自己,而加油。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