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電子書】器物的象徵

開啟宏觀視角,淺入深出,認識佛教物質文化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364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豐贍有趣的一幅佛教物質文化圖景


開啟宏觀視角,淺入深出、一氣呵成
行文雅緻親和、涉獵探索獨特
引領讀者跳脫「常識」與「通識」
此部歷久彌新的漢學經典
對西方人的佛教研究,具有承先啟後的地位
對東方人習以為常的物事感官,撬開縫隙,露出穎奇亮點
它找回我們漸漸喪失了的挖掘故事的契機
從具有靈力的舍利、佛像,到佛教象徵物的念珠、如意、僧伽衣具
和被佛教功德觀念引導的書籍、寺院、橋梁
擴及受佛教影響的椅子、糖和茶……
交融深度靈識與閱讀興味的遍路之旅

柯嘉豪教授——全美最優秀的佛教研究學者之一
柯嘉豪教授是美國史丹佛大學宗教研究系的教授,是世界聞名的漢學家。本書為其最重要的代表作,書中討論了佛教的傳入如何影響中國的物質文化,從而深刻地改變了固有的生活方式,角度非常新穎且具有啟發性。柯嘉豪教授說:「雖然佛教懷疑感官享受和棄絕物質世界的態度總是無處不在,然而如果我們拋下這眾多繁奧的教義和義理,轉而看一看佛教被實踐的方式,就不難發現物質性物品在佛教中的重要性。」
    
在此書之前,西方學者撰寫中國通史時,除了提到佛教在思想、信仰以及儀式等方面的激蕩外,很少強調佛教曾影響中國的物質文化;同時,也很少留意佛教的流傳與物質文化間的關係,因此本書在西方的佛教研究,具有承先啟後的地位。而此書對從小就習慣佛教存在的臺灣讀者來說,其最重要的價值是引領讀者從一個較宏觀的角度來看佛教對我們日常物質文化的影響,促使我們思索宗教物品在信仰與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此外,內容出乎意料地生動有趣。再者,「如果不是作者從普通常識中撬開那一絲縫隙,我們或許也就想當然地接受了那些所謂的『常識』,喪失了挖掘物品背後精彩故事的契機。」

作者

柯嘉豪(John Kieschnick

美國史丹佛大學宗教研究系教授 (The Robert H.N. Ho Family Foundation Professor of Buddhist Studies) 。

研究方向為中國佛教,尤其關注佛教文化史。另著有The Eminent Monk: Buddhist Ideals in Medieval Chinese Hagiography(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7)。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靈力
舍利
造像
本章小結

第二章   象徵
僧伽衣具
念珠
如意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功德
書籍
寺院
橋梁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無心插柳
椅子


本章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註釋

序/導讀

作者序

本書緣起於我在研究所讀書時讀到的印度佛教史家格里高利.叔本(Gregory Schopen)的一篇論文。據其考證,雖然律典等傳世文獻說明古代印度的比丘沒有私人財產,但金石與考古材料卻證明,實際上古印度的出家人往往私財豐厚。這篇精彩的論文引發我使用考古資料來證明中國僧人亦擁私財的構想。因此,我開始大量翻閱《考古》與《文物》等學刊尋找相關資料。我不久便發現考古、金石、寫本以及傳世文獻都有大量的資料說明中國的僧人常擁有私人的物品與財產,而且研究中國佛教的學者都知道這點。換言之,這不是發現而是常識。

正當我想就此放棄此課題時,偶然間我又讀到黃正文發表在《文物》上的一篇短文,主張中國椅子的起源應與佛教的流傳有關。之後,我用了幾年的時間,試圖更充分地論證黃先生的說法。同時我發現,自宋代以降,國內外有很多學者對中國椅子之謎下過功夫,但卻未有研究佛教的學者討論過此一饒富興味的問題。正在此時,研究美國宗教的學者科林.麥克丹奈(Colleen McDannell)出版了一本專書,探討美國宗教中的物質文化,這也啟發我從椅子的流傳寫起而為中國佛教撰寫類似的專書。在研究塑像、舍利子、橋梁等題材時,我很快就發現,正如前文所提及的僧人私財與椅子一樣,這類問題的原始材料非常豐富,個別相關研究的品質亦佳,但我們卻仍缺乏綜合性的專書。總之,我認為本書如有貢獻,不在於提出新的資料,而是從宏觀的角度,結合以前學者的研究成果來探討中國佛教與物質文化的關係。

十幾年前我寫作此書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將來西方學者寫中國通史時,除了提到佛教在思想、信仰以及儀式等方面的激盪外,也會多加一段筆墨,強調佛教曾影響中國的物質文化。同時,我也希望本書能提醒佛教史學者多留意佛教的流傳與物質文化間的關係。此外,我自然也希望此書能對西方研究其他宗教的學者有所啟發,因為之前宗教研究者往往忽略宗教與物品之間的關係。總之,因為此書主要是為西方學者所寫,所以其中恐怕有不少內容對臺灣讀者而言是十分平凡的常識。然而,或許從一個較宏觀的角度來討論佛教對中國物質文化的影響,仍能引起各位讀者的共鳴,引發思索宗教物品在自身的信仰與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剛拿到此書英文校樣時,我的同事祝平一一打開書,便注意到書目裡的錯字。另一位西班牙的朋友 Ramon Guardans 閱讀前言時,指出我唯一提到西班牙的地方就有嚴重的錯誤(伊斯蘭教是在八世紀進入西班牙,而非九世紀)。其後,我收到當時還未曾相識的印度佛教專家Jonathan Silk 的一封長信。他前面先讚美此書的論點,同時也在後面四頁中列出了書中各式各樣的錯誤,我非常感謝這些學者的指正。另外,在中文版中我增加了一些原書所無的圖片,並補充了少數近年來的研究,但由於我最近的研究與物質文化無關,如有疏漏,尚祈方家賜正。

最後,我要感謝陳金華與孫英剛籌備此書的翻譯,也要感謝譯者陳瑞峰、趙悠、董浩暉、宋京和校譯者趙凌雲、楊增,以及最後幫忙潤色的祝平一、李玉珍、吳宓芩與丁一。

本書的簡體版於二○一五年出版,但第一章少了二十世紀出借舍利到緬甸等事項,這次繁體版補足了這一缺撼。本人感謝本書系主編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的蔣竹山老師、遠足文化的總編輯李進文先生以及編輯王育涵在出版本書時的各種協助。本書是我任職中研院史語所時主要的研究成果,因此很高興本書能以繁體面貌與臺灣讀者見面。


柯嘉豪  序於美國史丹佛大學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508081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6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