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土壤的救贖
小編囉唆:這裡沒有新聞、偶像、笑話,只有一件每個無法離開地球的生命都應該關心的事,且需要大家來努力。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每個無法離開地球的生命都應該關心的事
人類數千年來的農耕及畜牧,特別是現代的工業化農業,已經導致八成的土壤碳流失到大氣中,即使我們今天就停止使用化石燃料,地球仍會繼續暖化。而現在有許多人,越來越多的人,從科學家到碳農、碳牧人,從碳權交易巿場到環保團體,紛紛放下宿怨,共同走向同一個目標:把碳種回土壤裡,將大氣中的碳轉換成對土地、對所有地球生物都有利的土壤碳,而這還有可能扭轉全球暖化。同時還能賺到錢。
這是全球的新發展,綠色新希望,碳農業。
讓每個地球生命都獲利的偉大事業。
身為農民的孫女、園藝狂的女兒,作者歐森對土壤議題情有獨鍾。某次和大廚的偶然談話把她領到一個十字路口上,從這個路口開始,科學、農業、食品以及環境保護終於走到同一條路上。她發現,我們的腳下就有一個龐大無比的微生物帝國,能將植物從大氣中吸收的二氧化碳轉換成生物生存所需的土壤碳。
歐森介紹深具遠見的科學家、農民、美食家、牧場主人和庭園設計師,這些人的研究和工作都表明了,地球是可以治癒的,而且,一些看似棘手的問題,包括氣候變遷、空氣和水污染、食物品質,甚至肥胖,其實都可以用同一個方案來解決。
奧爾森帶我們走上一趟迷人的旅程,去了解自然世界裡隱藏的生物動力。從北美、非洲到澳州,有最多人追隨的農牧先驅,有不收受企業贊助的土壤科學家,也有土地管理者和環保人士少見的攜手合作。種種引人入勝的真人真事及分析,激發大家重新思考自己腳下的土地藏有多大的潛力,我們都可以從中看出,面對最棘手的地球問題時,我們其實也可以有所作為。
「世上只有一體的土壤、一體的植物、一體的動物,還有一體的人類,因此全球只有一個保育問題,也就是土地病理學。」
目錄
前言
第一章:碳都到哪去了?
第二章:光明與黑暗的結合
第三章:牛隻上場
第四章:讓自然發揮作用
第五章:靠碳賺錢
第六章:我們為什麼不知道這種東西
第七章:新夥伴
第八章:地下英雄
序/導讀
前言
三年前,我第一次聽到土壤和氣候的關聯。二○○五年,我替《美食家》雜誌寫一篇專文,主題是當地一家名叫「帕克.博斯利」的餐廳,博斯利不只兩度榮登這本雜誌的頂尖大廚快訊,也是地產地銷運動的旗手,早在一九八○年代就開始為他的餐廳尋找當地食材。他在俄亥俄州的酪農場長大,後來成為老師,然後在法國待了一段時間,突然迷上法國的菜單——法國菜單會順應最新鮮當令的食材,每季更換。
他在克里夫蘭開餐廳時,也複製了這種菜單。他造訪克里夫蘭城外的菜攤,試吃桃子,問農夫:「如果我下星期回來,可以賣我幾大簍嗎?」他到年輕時去過的鄉間探險,敲敲農家的門,說他想買他們的豬肉或蛋或雞肉,但不要透過中盤商。他勸農民試種祖傳品種、讓豬住到林子裡吃櫟子和蘋果、拿幾碗酸奶餵雞讓雞啄食凝乳。不久,他就建好地產食物的供應鏈,既供應他的餐廳,也供應克里夫蘭周圍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農夫市集。我訪問他的時候,他餐廳裡的食物就有九十七%來自當地。他影響了克里夫蘭附近小農場的處境,幫助許多小農場存活下去,甚至擴張。他一直都知道西班牙托雷多附近有戶人家正要開始做羊奶乳酪,也知道用怎樣的法式屠宰法可以切出更好的肉塊,甚至認識在義大利學習製作薩拉米香腸的那個田納西州青年。
我寫食物類的文章需要新題目時,都會打電話或寫電子郵件給博斯利,他會讓我知道有什麼新鮮事。某一天,他告訴我:「碳農業。這是新發展。」
他解釋道,小農間有股新運動。他們知道所有農牧生命的基礎都是土壤,不論是養雞或種玉米,養豬或種菠菜,養牛或種桃子,都一樣,因此他們正在改變處理土壤的方式,動作有大有小。有時他們自稱為土壤農,有時自稱為微生物農,他們很清楚土壤裡有數十億的微小生物,他們看不見,但科學家說這些生物正在土壤裡工作。有時他們自稱為碳農,他們知道讓土壤更肥沃、更溼潤、顏色更深的,是碳。有些農人一直密切留意科學家的研究,這些科學家說,這樣的農法可以透過光合作用加速除去大氣裡的二氧化碳,減緩甚至扭轉全球暖化。相信全球暖化的農夫以這樣的農法自豪,不相信的(許多農業界的人至今仍然不相信)看到他們的土地、作物和牲畜超乎想像地生機勃勃,依然感到激動。
我在動筆寫這本書之前,花了幾年追蹤其中一些科學家、碳農和碳牧人的活動。我參加他們的研討會、讀他們的網誌和科學論文、視察他們的試驗地、吃他們的產品、跟我的朋友嘮叨他們的事、寫文章介紹他們。土壤中的生命讓我驚歎不已,我這才知道我們站在地球的表面時,腳下其實有個微生物的廣大國度,少了這個國度,我們所知的生命不可能存在。即使在我家那一小塊後院,土裡也有好幾兆的微生物,宛如擠滿細小生物的黑暗海洋。我站在地上,想到腳下有那麼多事情正在運作,幾乎有點暈船了。
我學到的一個法則是:光禿的土地會餓死土壤中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需要活的或死掉的植物提供糖分、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等食物。微生物偏好茂密而多樣、正在生長的成叢植物(土裡的根!),不過乾掉的生物量也可以讓微生物撐到多汁的東西再度出現,所以我才心生一計,把葉子耙到光禿禿的草坪上。我的微生物在冬天若有死葉子可以啃,或許就可以撐到春天,然後鑽遍土壤,在地下建立黑暗的聚落,再度欣欣向榮,也讓草坪通氣。這麼一來,或許草坪到下個春天就更容易發芽、吸水了。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