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這樣○,那樣╳~
學習快速又高品質的思考方式&規劃流程技巧,大幅提高生產力!
.面對主管交代的企畫書,完全想不出好創意
.會議中老是在發呆
.在小組討論時總是無法順利表達自己的想法……
──「思考整理術」可以幫助你脫離目前的困境!
所謂「思考整理」,指的是開始經手某項事物之前,先整理好觀念、思考方式和規劃流程。
只要養成這種習慣,便能在不知不覺間減少和工作硬碰硬的情況,同時還能明顯提升工作效率和品質。
不過,思考整理方式有百百種,只用一種自己熟悉的思考方式應付所有情況是行不通的。
比如說,不能因為自己擅長邏輯思考,而在一場腦力激盪大會上不斷以邏輯觀點來檢視獨特的創意發想。
根據情況,選擇「最適合你」、「最適合目前工作」的方法才是成功關鍵。
本書將以○╳具體範例,為大家介紹將思考整理培養成習慣的訣竅!
【被迫在資訊不足的情況下進行判斷時】
→提出假說後採取行動(○)
→堅持到蒐集足夠資訊後才採取行動(╳)
【說明資料時】
→依照對方的理解程度調整說話內容(○)
→照著資料一字不漏地念出來(╳)
【關於會議中議題的進展】
→事先確認計畫中的議題進展後再進行討論(○)
→一直討論到目前的議題有所結論為止(╳)
本書第1章會說明提升工作效率所需的基本思考整理。接下來的第2章至第5章中,則會依照職場上的各種日常業務,分別為大家彙整最合適的思考方式與工作進展方式。
確實養成思考整理的習慣,並依照不同場合靈活運用,
你的工作表現將會有180度大轉變!
本書特色
◎蒐集資料、簡報發表、會議、解決問題⋯⋯透過「具體情境」介紹可以現學現用的思考整理術。
◎帶領讀者找到真正「適合自己」、「適合這項工作」的思考方式,而非單純介紹思考工具。
◎以一看就懂的○╳形式,點出將思考整理養成習慣的重點,以及常見的錯誤範例。
目錄
.前言
第1章
學習最基本的思考整理
1 對方要求「答覆」時
2 思考事情時
3 被迫在資訊不足的情況下進行判斷時
4 想要提高「答案品質」時
5 有人問及提案的理由時
6 設立目標時
7 手邊的工作告一段落時
8 進行檢討時
第2章
「蒐集」資訊之前,先進行思考整理
1 蒐集資訊之前
2 如何蒐集能夠充分活用的資訊
3 如何尋找適合自己程度的資訊
4 蒐集初級資訊時
5 蒐集必要資訊時
6 感覺「這些資訊有異狀」時
7 如何懷疑資訊的準確性
第3章
「傳達」資訊之前,先進行思考整理
1 說出「結論」的時機
2 說明提案背景
3 何謂具有說服力的「說明內容」
4 說明資料時
5 引起對方注意的說話順序
6 想要傳達某些事項
7 寄送郵件
8 準備簡報發表
9 正式上場的簡報發表
10 希望和對方深入溝通
第4章
進行思考整理,以提高會議、協商會的生產力
1 參加會議前的準備
2 嘗試在會議上發言
3 關於議題的進展
4 整理會議記錄
5 意見相衝突
6 總結討論內容
7 想知道會議或協商成果時
第5章
思考整理有助於提升創造力
1 如何「解決問題」
2 了解問題的方法
3 縮小問題與課題範圍的方法
4 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
5 提出問題的解決對策
6 需要「靈感」時
7 創意誕生時
8 團隊共同激盪創意時
序/導讀
前言
採取具體行動之前先整理思維。換言之,「在腦中整理出清楚的頭緒,並且事先擬定執行用的設計圖」——這樣的思考整理習慣,對於有效提升工作產能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走一步算一步的工作方式雖然起步比較早,但可能得重複好幾遍方能完成工作,最後不僅影響工作品質,也完全沒有效率可言。
另一方面,預先思考工作流程再付諸實行便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但令人感到困擾的是,這世界上有太多形形色色於腦中先行整理的思考方式和手法,多到讓人搞不清楚「究竟哪一種對自己最有幫助」。
在這些思考方式和手法之中,並非某些正確,其餘就是錯誤,最重要的是必須根據「是否適合自己」或「是否適用於目前經手的工作」進行選擇。
以適合自己的思考方式和作業流程去面對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做事準則。這世上有太多即便努力適應,卻仍舊不適合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工作進展方式,無須強迫自己全盤接受,畢竟現有的思考方式和工作進展方式實在多到令人眼花撩亂。
千萬記住一件事,要經常捫心自問,自己認為上手的思考方式與工作進展方法是否適合目前經手的業務,畢竟光靠自己的拿手技巧,難以應付所有情況。
舉例來說,不能因為擅長邏輯思考,而在一場腦力激盪大會上不斷以邏輯觀點來檢視獨特的創意發想,這樣只會導致腦力激盪大會走味變調。因此,重要關鍵在於釐清「不同的工作情境下,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思考方式和進展方式」。
本書將為大家說明遇到工作上的各種情況時,如果能事先整頓思路和規劃作業流程,然後再採取行動,最終結果將會有什麼改變。
第1章,說明提升工作效率所需的基本思考整理。接下來的第2章至第5章中,則依照職場上的各種日常業務,分別為大家彙整最合適的思考方式與工作進展方式。
本書當然也會介紹固定班底「思考工具」,但重點仍是「當下的情況應該使用什麼樣的思考方式」。
隨著時代進步,思考工具日新月異,市面上陸續出現介紹思考工具的相關參考用書。比起一昧地濫用思考工具,更重要的是學會區分什麼樣的場合使用什麼樣的思考方式,以及什麼樣的場合不該使用哪些思考方式。誠心希望大家能透過這本書培養分類思考方式的眼光。
2019年11月
生方正也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