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數位貨幣烏托邦

娓娓道來今日百花齊放的加密貨幣背後的奇特起源與驚人技術。
  • 315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現在還能進場比特幣(以太幣、狗狗幣 ,etc.)嗎?該all in嗎?

世界各國推出數位法幣計畫,人民會被加強監管嗎?

科技、金融巨頭開放加密貨幣交易(買車、上太空、投資),資產價值即將大震盪?

 

虛擬數據憑什麼成為錢?!

★本書榮獲公理商業圖書獎(商業科技類)★

★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Bloomberg Markets等媒體好評推薦★

 

全球熱錢四竄,部份流入加密貨幣市場,

各類加密貨幣價格屢創新高,不只小菜雞們趨之若鶩,機構投資人也來分一杯羹,

推升幣價的同時,也讓許多以往不為人知的故事公諸於世,

這些故事將解答:是什麼讓「虛擬數據變成可用、可儲備、可投資的錢」!

 

近期,我們遇到——
➢加密貨幣總市值突破2.6兆美元,市值超越國際儲備貨幣霸主美元
➢Paypal 開放加密貨幣支付服務;Visa允許穩定幣USDC 在其支付網路上進行交易結算
➢Microstrategy、特斯拉、Square 等公司開始將加密貨幣作為公司資產配置;
➢NFT(非同質化代幣)掀起熱潮,萬物皆可「幣」;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開放美國民眾用比特幣買百萬級電動車;
➢SpaceX衛星登月任務,以狗狗幣支付,太空領域首次出現虛擬貨幣……等等
為什麼虛擬貨幣漸成主流,甚至有取代黃金的態勢?

時間退回到2009年,比特幣看似是史無前例、異軍突起的數位貨幣,
但實際上只是近代一系列相仿的實驗中最出名的一種,一路可以回溯至一九七〇年代。
然而,比特幣等加密貨幣與背後的區塊鏈技術發表之前,相關故事大都不為人知,直到現在。

本書作者芬恩.布倫頓揭曉科技烏托邦人士、密碼龐克與政治激進派如何打造實驗性質的貨幣,以求讓心中的未來願景得以成真:他們嘗試保護隱私、摧毀政府、準備好迎接世界末日。有時則希望開啟太平盛世,靠爆發的創新能量讓創造者獲得永生。

加密貨幣先驅的奇妙故事,帶我們從公海上的自治區,前往全球價值最不菲的垃圾場;從銀行擠兌到預測券;從舊金山酒吧的時空旅人,到每張二十美元紙鈔上的防偽圖樣;從危險機密市場,到等著在未來重生的人頭冷凍槽;一路上,本書探索創新者面對的難題與挑戰,例如:我們如何學著信任與使用不同類型的貨幣?數位物件如何才能具備價值?貨幣如何向我們驗明正身?怎麼樣才能讓某種數位的東西等同於現金,可產生但無法偽造、可交換但無法複製,又不會洩露使用者的資訊?

令人意想不到的人物、故事與概念交織成本書,
娓娓道來今日百花齊放的加密貨幣背後的奇特起源與驚人技術。

作者

芬恩・布倫頓(Finn Brunton)

紐約大學媒體、文化與傳播系副教授。長期投入數位媒體的歷史與理論研究。為了將比特幣之前的數位貨幣故事完整呈現,他走訪數位貨幣鑄造者與自由主義者的飛地,採訪那些自己鑄造銀幣、希望長生不老、將太空開發視為終極事業,以及支持加密貨幣的人。曾曾著有《垃圾郵件》(Spam: A Shadow History of the Internet),合著《通訊與隱匿》(Communication and Obfuscation: A User’ s Guide for Privacy and Protest)。文章散見《衛報》、《藝術論壇》、《激進哲學》等各大刊物。

譯者簡介

許恬寧


師大翻譯所畢,自由譯者,近期譯有《做自己的工作設計師》、《技術陷阱》、《教練》、《四騎士主宰的未來》、《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

目錄

前言 通貨不為人知的故事

 

1 藉由金錢預想

技術專家政治的國度

如何在宇宙中安身立命

用金錢來預想                                                                                                       

科學家起義

 

2 替一張紙擔保

以新方式製作的物品

學習判讀一美元鈔票

全世界最醜的T恤

 

3 可識別又不知來歷

令人頭疼的密碼

暗門

和紙本簽名相同的特質

在不知來歷的前提下辨識

 

4 盲因子

井然有序的能量

我們能想出的最佳監測系統

老大哥消失

盲因子

某種設計空間

 

5 飛向宇宙,浩瀚无垠

黑洞俱樂部

和政府說再見

美國火箭公司

以超曲速進入科技萬能區

 

6 永遠的最前線

狡猾先生

前網路空間年代的遺跡

社會原型

永遠的最前線

資訊解放

 

7 裝著奈秒的手提箱

如果我們贏了會怎麼樣?

裝著奈秒的手提箱

抹去架構的所有痕跡

熵庫

昂貴的比特

比特黃金

不可能的暴力

貨幣不是原子

 

8 處於生物停滯的海耶克

未來的先鋒

面額為「十五海耶克」的鈔票

猜想期貨與測地線騙局

讓人類文明超頻運作

 

9 未來的想望

冷的歷史

我在二十世紀的最後一晚

人類甦醒工廠

未來的需求與慾望

 

10 緊急貨幣

萬聖夜

運算工作的貨幣

簽名鍊

北緯51° 33' 31.6224",西經 2° 59' 57.987"

信任的燈泡

 

11 世外桃源

「掉落」

聯邦的藍色鈔票

錢幣與國家

光是有主權

 

12 荒蕪地球

承載著大量知識的金屬

憨厚老實

存留之人

稀缺機器

 

結語 未來的某個時刻

序/導讀

導論 通貨不為人知的故事

本書講述大體上不為人知的故事,談數位現金,也談試圖打造數位現金的人士——這群人各懷鬼胎,有的想顛覆國家制度、創造出密碼烏托邦;有人把崩解全球秩序當作獎勵;另外也有人希望能催生帶來永生的機器。各種時空背景、技術與次文化、概念、幻想、小說,以及比特幣首度公開時背後帶有的未來模型,五花八門的元素解釋了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今日的面貌。

關於本書,我先說明一下,我在此主要特別談的數位現金(digital cash),而不是更廣義的電子貨幣(electronic money)。「讓現金數位化」的意思是創造出某種小東西,讓人方便在互連的電腦上交易,易於驗證(證實那樣東西名符其實),卻又無法偽造或複製。此外,還得有辦法傳遞資訊,提供介紹,說明價值,但不透露那樣東西本身是如何被利用的,或使用者是誰。

以上一連串的要求似乎相互矛盾又強人所難:既要可得,又得稀缺;要求匿名且獨一無二,又得可靠、可辨識;此外還要能輕鬆傳輸,卻無從複製。打造、設計複製它們的技術時,也必須讓滿足下列所有的特質:以不耗成本、立即又完美的方式運行。

在此我要主張,理解數位現金故事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當作貨幣大歷史底下的知識性問題。你怎麼知道某樣代表貨幣的東西具備價值——能夠流通、將有其他人從你手上接過,可以清算和贖回?金錢是複雜的文化微技術,這種社會媒介的整體價值通常源於十分抽象的強大信念:認定事情現況是如何,未來又將怎麼樣。本書的第1章將詳細討論相關的概念,包括預期心理與賭注,希望甲貨幣可用於繳稅,乙貨幣不會因為市場湧入某種罕見金屬或原料就貶值;丙貨幣能用於由禮物、人情與互惠構成的社會網絡。

說完高深的抽象境界,我們再回頭講講實務,談貨幣,談現金,談錢幣。你如何知道眼前這個代表錢的東西具有多少價值?你如何確保這個東西是真的,這個錢以什麼樣的方式向你驗明正身?我們可以透過金屬的延展性、導熱性與聲音來加以確認,例如咬一咬錢幣、看看冰在上頭融化的速度;或者可以敲敲看,聽一聽這塊錢發出的聲音。我們依據氣味與重量來評估茶磚;用商標與條紋辨識香菸;透過流水號、簽名、紙材與紋理帶來的手感、防偽用的安全線以及浮水印來確認鈔票、信用狀或旅行支票的真偽。我們靠著訓練、習慣與過往的經驗知道,用這樣的方法辨識是可行的。這樣說來,你會如何打造數位貨幣呢?

我希望能在此說服各位,我們應該把數位現金視為「讓數位數據具備價值」的挑戰。當我們從驗證真偽(authentication)、所有權(ownership)、確定性(certainty)與數位物件驗證(proof for digital object)等角度去理解數位現金時,許多令人較為困惑的面向就會迎刃而解。從建立資訊市場(information marketplace)到驗證匿名發言,再到驗證工作與時間,一直到打擊仿冒與複製,本書在講述歷史時,「數位所有權」與「數位現金」是一對孿生兄弟,總是形影不離。換句話說,本書談的歷史,便是就實質上以及象徵意義上來看,數據是怎麼「被打造成貨幣」的。

其次,我想談談數位現金的歷史。這些歷史可以讓我們看到使用貨幣與技術的生動例子,告訴我們未來的故事走向。這些故事被人拿來提出主張、贏得認同、下注、結交盟友,以及在今日取得政權。我將在本書的各個章節介紹大大小小的烏托邦與預想貨幣(speculative monetary)計劃,每個計劃自有其時代背景,有自己的一套故事,以及對於歷史與未來的幻想,也有相關的技術,例如人體冷凍技術(注:cryonics,以極低溫保存人體,期望未來有更先進的醫療技術後能使其復活)、五花八門的密碼學、遠洋城市等等,並從中獲得預想的價值。除此之外,相關計劃全都面臨著必須翻譯自身理念的挑戰;一旦出了同質性極高的誕生地小圈子,他們就得大費脣舌向他人解釋——畢竟這個圈子的成員幾乎全是年輕至剛步入中年的美國白人男性,工程或軟體開發出身;他們大多住在加州沿岸,有著共同的政治理論與信念,透過郵件討論群與活動彼此結識相交。


本書提到的所有預想貨幣的鑄幣者與造幣者,都活在自身特有的歷史情境之中:提倡技術專家政治(注:Technocracy,技術專家政治又稱專家政治,即以技術為首位的技術人員來治理社會,也就是以技術專家取代職業政治家的政治制度。)的人士拿著自動鉛筆與座標紙描繪出繁榮的前景;密碼龐克(注:cypherpunk,此派人士倡導利用加密與加強隱私的技術引領社會與政治改革)的目標是防堵預期中將由極權主義者掌控的極端國家;長生不老運動支持者(注:Extropian,又譯「負熵主義者」)則是將冷凍的人體放入法老王概念的永生容器,追求破壞性的混亂,並把它當作強大馬達的燃料;自由意志者(libertarian)、「阿哥拉主義者」(注:agorist,又譯「黑市主義者」,反對由國家控制市場)、「無政府資本主義者」(anarcho-capitalist)、「微國家者」(注:micronationalist,又譯「私人國家者」,自行宣布獨立但未獲各國承認的實體)、「客觀主義者」(注:Objectivist,提倡人生的道德意義是追求個人幸福或理性私利)與「主權個體」(注:sovereign individual,此派人士認為與政府相對,個人應要握有更多掌控權以確保自由),熱切地擁抱即將來臨的崩潰,並把這種崩解視為驗證他們的決定、信念與投入的機會。從募集原型社群,一直到設計「預測券」(idea coupon),再到為了替預料中的毀滅囤積武器,他們的努力是預期式的,但需要現在式的行動——這全都需要打造或採行預想式的貨幣與數位現金。他們與十七世紀提倡信用制度與固定金屬貨幣的人士共享著時間框架,他們的「目標是解釋、吸引、說服並促成共襄盛舉;若能成功說服有能力行動的受眾,便能掌握未來。」

本書要談的事情可以用一個英文詞彙概括:「通貨」(passing current)。在金錢貨幣的世界,通貨指的是被廣為接受用於交換的貨幣,可從一人之手傳至另一人之手。然而,你皮夾裡的現金之所以是「流通的錢」這個概念,不過是因為它屬於預期性的金錢,也就是下一個到手的人會願意收下,最後可以拿去支付稅金,或以其他的方式清償債務。「貨幣」之所以在當下能流通、之所以是通貨,源自於它的未來性。此外,「流通」(passing current)一詞也出現在物理學與電機工程領域,包括電晶體開發與用於創造數位現金的運算硬體:本書要講的故事,部分也與在線路裡移動的電子有關。最後,「流通」的隱喻令人聯想到當下時間的流逝,也就是介於「文獻記錄的過往」與「人類預測、渴望與恐懼的未來」之間的「當下這一刻」消失不見。數位現金的故事位於三種流通的交會點:(一)涉及金錢的社會難題;(二)運算的技術史;以及(三)我們對於自身歷史與未來情境的看法。

因此,本書有兩個目標。各位將讀到自一九八○年代的實驗起,一直到比特幣問世,關於數位現金的元素、概念與理念的描述。你將看到所謂的數據是如何被「轉換為金錢」,以及過程中的取捨與抗衡(尤其是支付與交易的監控)。此外,你也會讀到幾種不遠的未來史,由實驗性質的貨幣娓娓道來,並指出預期與預料中的事件如何以不同的方式,被應用於當今的世界。本書不只講述烏托邦貨幣的歷史,也會提到原型、形象、敘事與功能系統,以及作為未來性技術的推測設計(注:speculative design,以想像力為基礎顛覆現在,設計出世界可能的樣貌)。我希望本書能豐富各位對於貨幣(數位貨幣及其他貨幣)與運算的認識,讓大家看到在過去與現在,人類對未來的想像有多麼強大——那些由金錢、機器與故事共同述說的幻想。

一切的一切,我希望本書能帶給各位一場體驗,旋風式地一遊許多由烏托邦渴望、未來幻想曲與實驗性的生活交織而成的各色體系。我將簡短敘述眾多相關人士與做法——那群人有的被視為頑固、危險的人士,有人甚至認為他們是在蓄意造反。我們將一一造訪原型國家與數學挑戰,探究試圖讓自身的創造者起死回生的金融體系,還要看看不導電液體、仙那度超文本(Xanadu hypertext)、樹葉錢、客觀價值、貨幣恐慌、私人太空船、公共隨機(public randomness)、披著斗篷的美國技術專家政治支持者、身穿罩袍的密碼學家、公海上的自治區、打籃球的女工程師前輩葛麗絲.霍普(Grace Hopper)、自由意志主義者的銀幣、測地線騙局、二流時光機、預測券、偽造的簽名、熔岩燈牆,以及存放著人頭的冷凍槽。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552474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3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