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疫苗的故事

  • 238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在此特別時刻,我們最需要的一本希望與信心之書   

 

〜暢銷300萬冊童書大王管家琪,寫給孩子的疫苗故事科普讀物〜

相信科學,改變世界的力量

 

《國語日報》盛大連載

 

想要了解疫苗?就讀這本書 

這是一本老少咸宜、非常好看的科普讀物

 

有史學家指出,回顧人類歷史就會發現,造成最大傷亡的竟然並不是戰爭,而是疾病。譬如,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天花和黑死病、霍亂等瘟疫,就都留下了驚人的死亡數字。從某個角度來看,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對抗病魔的歷史。

 

疫苗可以說是現代醫學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本書從琴納的種牛痘(天花疫苗的概念)、到巴斯德的狂犬病疫苗,再到沙克的小兒麻痹症疫苗,從十八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中葉,以三個疫苗的故事來讓大家瞭解疫苗發展史上三個重要的里程碑,並兼而講述種牛痘的前身、中國種人痘的故事,還有種牛痘是如何普及,以及好幾位優秀的科學家包括兩位微生物學家科赫和科恩在內的故事,希望讓孩子們增廣見聞之餘,也能從小積極培養科學的精神。


聯合推薦

邱文達(前衛服部部長)
林瑋(《國語日報》家庭版主編)


好評推薦

 

童書作家管家琪經驗老道,收集和消化資料的功夫一流,從琴納種牛痘開始,講到巴斯德的狂犬病疫苗、沙克的小兒麻痹症疫苗,中間還有不少像科恩、科赫的故事,讀來都很吸引人,尤其是開篇琴納種牛痘的故事,像是在看一部紙上電影,連我看了都覺得津津有味。──邱文達(前衛服部部長)

 

在新冠肺炎疫情深深影響大家生活的情況下,本書《疫苗的故事》為讀者搭起「了解疫苗的橋梁」,積極培養讀者的科學精神……作者管家琪的思路非常清晰,報導程度拿捏精準,很值得小讀者學習。──林瑋(《國語日報》家庭版主編)

 

作者

管家琪

 

兒童文學作家。1960年出生在台灣台北,祖籍江蘇鹽城。輔大歷史系畢業,曾任民生報記者七年,專職寫作三十年。

 

在台灣出版的童書包括原創、翻譯、改寫以及作文教學書籍的編寫逾300冊,在大陸近200冊,在香港和馬來西亞也都有幾十冊的作品出版。曾獲金鼎獎、中華兒童文學獎、德國法蘭克福書展最佳童書獎等等。經常至華文各地與中小學生交流閱讀與寫作,以及帶作文營,廣受好評。

 

繪者簡介

 

吳嘉鴻

 

自由插畫創意工作者,喜歡作夢玩耍,喜歡收藏與接觸大自然,總是把繪本與插畫當作生活與夢想的調色盤,夢想在我的畫布與筆尖上,碰出一道道煙火般燦爛的色彩。我知道畫了將近30年還不夠,因為我在繪本的夢裡還沒醒來。曾經出版過幾本書,也是個教創意的老師,還養育了兩個可愛又有創意的小孩。

 

出版作品:《我的阿公阿嬤同學》、《一隻母雞叫蔥花》、《我是一隻狐狸狗》、《一張紙的奇幻旅程》、《爺爺的神秘閣樓》。

 

創作故事/繪本:《我一個人》、《阿魯先生》、《找快樂的鱷魚先生》、《鱷魚日記》、《公雞大力》、《小青蛙的大池塘》。

 

信箱:jungle610205@gmail.com

 

目錄

推薦序  一本成功的科普讀物/邱文達 2
推薦序  追求健康、人類共好/林瑋  7
作者序  科學的力量/管家琪  11
第一章  種痘的故事  18
西洋篇
琴納的故事  18
種牛痘如何普及  76
中國篇
第二章  巴斯德的故事  130
第三章  科赫的故事  186
第四章  科恩的故事  216
第五章  沙克的故事  224

序/導讀

推薦序一
 

一本成功的科普讀物

邱文達(前衛服部部長、神經外科醫師)

 

若要問什麼是二十一世紀的兒童與青少年該具備的優秀品質,我認為,「具備科學精神」應該是其中之一,而且應該還是相當重要的一項品質。

 

什麼是科學精神?就是要求真務實,勇於質疑權威,勇於探索未知,並且還要能夠隨時保持一種積極開放的態度,不斷去實踐與驗證。整個人類文明史其實就是憑藉著可貴的科學精神,才能逐步慢慢向前推進,然而,這一切的基礎是知識,因此,我們在提倡、鼓吹科學精神之前,當然要先做好科普教育,這除了學校教育,還有賴於文化人共同的努力。

 

大好文化發行人兼總編輯胡芳芳女士就是這麼一位有熱忱、有抱負、同時也深具社會責任感的文化人,我認識她多年,深深感受到在她身上有一股傻勁,心心念念都是她所熱愛的出版事業。芳芳也很敏銳,能隨時掌握到社會的脈動,瞭解讀者的需要,譬如這本《疫苗的故事》,就是一本以目前來說非常應景、非常及時,大小讀者都非常需要的書籍。

 

尤其是芳芳還請到資深兒童文學作家管家琪女士來撰寫,管家琪女士經驗老道,收集和消化資料的功夫一流,從琴納種牛痘開始,講到巴斯德的狂犬病疫苗、沙克的小兒麻痹症疫苗,中間還有不少像科恩、科赫的故事,讀來都很吸引人,尤其是開篇琴納種牛痘的故事,像是在看一部紙上電影,連我看了都覺得津津有味。

 

科普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舉一個例子,「騎機車一定要戴安全帽」現在已經成了常識,但當年我們在推廣這個「常識」時,可是遭遇到不少的阻力和困難,然而,基於社會良心,該做的事還是要做,就算一時遭到誤解也不能放棄,我們終於還是堅持下來了,後來也因此挽救了很多人寶貴的生命(編注)。

 

這本《疫苗的故事》,老少咸宜,希望大家都來一讀。

 

編注:邱文達先生曾獲得第十七屆「厚生醫療奉獻獎」,獲獎的主要貢獻為「推動騎機車戴安全帽宣導教育與立法實施,結合醫界,建立十八萬筆資料的臺灣頭部外傷資料庫」,以鐵一般的事實,讓大眾明白如果騎機車戴安全帽就能有效降低事故傷亡。獲獎時他謙虛的表示,當時是在其他熱心官員都被抹黑成此項倡議是圖利安全帽廠商後,才讓最沒有利益衝突的自己因緣際會成為站在第一線講話的主力戰將。稍後邱文達先生又以同樣事蹟獲得美國公共衛生協會的「大衛瑞爾公共衛生倡議獎」(David P. Rall Award for Advocacy in Public Health),成為首位非美籍而獲此殊榮的公衛醫療人士。

 

推薦序二

 

追求健康、人類共好

林瑋(國語日報家庭版主編、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常務理事)

 

人對於「未知」容易感到不安,依照不安的程度,可能會緊張、煩躁、畏懼、恐慌……這些情緒能成為「自我保護機制」,讓人不會貿然行動,也會激發迎向挑戰的勇氣,加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新冠肺炎疫情深深影響生活的情況下,科學家開發多種預防型疫苗。作者管家琪也做了許多研究,寫出一本「橋梁書」:《疫苗的故事》,為讀者搭起「瞭解疫苗的橋梁」,積極培養讀者的科學精神,希望讀者瞭解接種疫苗不單單是個人選擇,而是團結消滅病毒的本分和義務。

 

管家琪曾深入研讀歷史,也曾在報社擔任記者,頗有社會正義感及責任心。她的思路非常清晰,寫下的故事有充分根據,報導程度拿捏精準,傳達訊息的語言風格很值得小讀者學習。

 

這些故事有如從歷史挖掘真相,提供闡明事件的因果關係;可說這本書雖然屬於兒童文學範疇,卻具有深度報導的特質─把握事件的真實性、宏觀的揭示事實背景,書裡提供非常多的「注釋」,把事實說明得很清楚。讀者看了這本書,可以瞭解「原因」(Why),預測接下來會「怎麼樣」(How)。

 

第一篇講的就是「天花被消滅的故事」,其中接受種牛痘的小男孩、擠牛奶女工,以及醫生的角色都是真實的,這篇戰勝天花的文章,讀來讓我們生出信心!

 

信心的產生像一陣暖暖的煙、一團柔柔的雲從心口上飄過,就在那一瞬間心變得有彈性了,彷彿有力量去安慰脆弱的人。這一切改變,就在我們閱讀的時候……在動心那一刻產生的回響。

 

管家琪愛為小讀者寫故事,即使是「帶點教育意義的故事」,她都能透過專業作者的處理手法,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她寫到清朝的康熙皇帝很有「集中隔離」的概念……,用的是非常現代的語詞,對照現況使人看了會心一笑。

 

這本《疫苗的故事》,除了談天花,還談蠶病、炭疽病、狂犬病、霍亂、小兒麻痺症等,甚至還提避免葡萄酒變酸的「低溫滅菌法」,這也是現代牛奶殺菌的方法。作者用趣味且富知識的故事,介紹這些「小到一般人都看不到的生物」,也使「小生物」在作者筆下變得不那麼令人懼怕。

 

研發出疫苗的科學家,對世界有偉大的貢獻,小朋友可以從閱讀中,瞭解他們是多麼有毅力的為保護人類健康做研究,終使美夢成真!
 

作者序

 

科學的力量

管家琪

 

有史學家指出,回顧人類歷史就會發現,造成最大傷亡的竟然並不是戰爭,而是疾病。譬如,在人類文明的發展史上,天花和黑死病、霍亂等瘟疫,就都留下了驚人的死亡數字。從某個角度來看,人類文明史就是一部對抗病魔的歷史。

 

疫苗可以說是現代醫學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在這本書《疫苗的故事》裡,我們主要是以三個疫苗的故事為主軸,從琴納的種牛痘(天花疫苗的概念)、到巴斯德的狂犬病疫苗,再到沙克(或譯索爾克)的小兒麻痹症疫苗,從十八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中葉,以這三個疫苗的故事來讓大家瞭解疫苗發展史上三個重要的里程碑,並兼而講述種牛痘的前身、中國種人痘的故事,還有種牛痘是如何普及,以及好幾位優秀的科學家包括兩位微生物學家科赫和科恩在內的故事。

 

有一句老話,「人定勝天﹂,這句話若是放在個人身上,意思是說,一個人只要內心安定,不受外界干擾,一心一意認真努力,就可透過自己的力量去改變命運;若是從整個人類的角度,這句話的意思則是強調,只要眾人團結合作,就能戰勝一切困難。從這些疫苗的故事,相信大家一方面可以瞭解到許多科學家的偉大,另一方面也一定會為人類的智慧,以及同心協力克服萬難的精神所感動。

 

另,本書〈西洋篇〉和〈中國篇〉於二○二一年二月中開始,在《國語日報》連載三個月,期間收到很多小朋友的反應,都說很好看。我想主要是因為這些科學家都太了不起了。很多我們現在早就已經習以為常的觀念,譬如,肉不能生吃(無怪乎原始人活不久,除了生存環境惡劣,「茹毛飲血」這個行為就很容易生病);飯前飯後以及如廁之後要洗手,不能直接就用手去拿食物;戴口罩可以防止飛沫傳染等等,這些現在連幾歲小朋友都知道的常識,都是來自於科學家們的發現,有了發現、掌握了問題的關鍵,就能找到對策,比方說,改善和加強生活習慣(就像為了避免被新冠病毒感染,這兩年口罩已經變成我們的生活必需品),還有就是研發疫苗。

 

疫苗是治本。對抗某種疾病,只要在人群中,接種疫苗達到一定的比例,就能形成群體免疫力,從而預防傳染病大規模的流行。因為同樣的疫苗,在不同的人身上所能發揮的效果總會有些差異,少部分的人即使接種了疫苗也不能擁有足夠的免疫力,再加上有些人可能因為疾病等原因無法接種,因此只有形成群體的免疫力,才能有效保護所有的人。過去在英國和日本,都曾經由於不少民眾誤信一些不負責任的小道消息,不肯接種疫苗,結果導致百日咳、麻疹等發病率明顯上升,形成疫情。因此,接種疫苗不是什麼個人的選擇,而是我們的本分和義務。  

 

有時想想,現在都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了,可眼看很多偽科學卻仍然到處充斥,真不免令人喪氣!如果問,為什麼要寫這本書,我可以說,最大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一定要相信科學,積極培養科學精神。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062423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4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11~15歲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