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從人到鬼,從鬼到人

榮獲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之作品
  • 476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得獎作品

超越以《菊與刀》為代表的日本研究視角,
將視野延伸到整個東亞,
探討日本「戰敗」與東亞「戰後」框架的再形塑,
揭開轉型正義中不能避談的乙丙級戰犯審判真相。

在戰時中國被視為「鬼子」的日本人,在戰後如何變回「人」?
透過乙丙級戰犯審判,國民黨與共產黨遂行了怎樣的政治意圖?
在戰後國共勢力的更迭中,戰犯如何淪為政治操作的籌碼?

翻開日本近代史,戰後的敘事往往只是簡短地集中在戰爭的終結,但對於曾經遭受日本統治的中國人、臺灣人以及韓國人而言,卻有必要精確地了解帝國所涉及的過往。

有別於歷來由美方主導、備受關注的甲級戰犯審判,本書聚焦於乙丙級戰犯的審判,跳脫過往探討天皇是否需要承擔戰罪的窠臼,將戰犯議題置入東亞近代史的大脈絡之中,深入分析戰犯在戰後中國如何成為各方角逐權力的工具。

戰後國民黨與共產黨對於日本戰犯皆採行寬大為懷的策略,一方面試圖經由國際法展現先進國家的文明與法治社會的高度,另一方面則透過戰犯審判宣示統治中國的合法性與正當性。而乙丙級戰犯審判所透露的,正是國共兩黨暗潮洶湧的政治角力,以及冷戰體制下東亞國際秩序重組的窒礙難行,其遺緒形塑了如今的兩岸關係,且至今仍緊緊牽動著東亞局勢,更是臺灣人在轉型正義的路上必須重新認識的歷史課題。

作者

顧若鵬 Barak Kushner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英國劍橋大學東亞史教授、基督聖體學院院士。
著有The Thought War - Japanese Imperial Propaganda(日文譯本:《思想戦 大日本帝国のプロパガンダ》)、Slurp! A Culinary and Social History of Ramen, Japan’s Favorite Noodle Soup(榮獲索菲•蔻食物史獎﹝Sophie Coe Prize for Food History﹞,正體中文譯本:《拉麵的驚奇之旅》), 以及中英日文學術論文數十篇。

譯者

譯者簡介
江威儀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畢業,最初為了追尋人生的意義而踏上了哲學研究的道路,成為了待在臺大超過十年的地縛靈,最終從哲學系碩士班畢業。在探尋學問的過程中,發現語言轉譯之間所產生的樂趣,因此成立亞歷山卓翻譯工作室,期望成為洲際古城般的文化燈塔,以跨文化的知識與娛樂傳遞為己任。
聯絡方式:kratoswrathful@gmail.com

目錄

導讀:從歷史的五斗櫃中找尋連結過去與現在的鑰匙
中文版序:繫往於今──重思東亞戰罪審判的歷史遺緒
地圖

序言
第一章 否認失敗──日本投降對區域所造成的衝擊
第二章 魔鬼藏在細節裡──中國對日本戰罪的政策
第三章 具有彈性的帝國身分──管理戰後法理上的罪行
第四章 追求屬於國民黨的正義
第五章 臺灣──政治上的權宜之計與來自日本帝國的協助
第六章 無法盡如人意的和平──對於戰爭罪行態度的轉變
第七章 社會主義式的寬宏大量──中國共產黨的審判
結論

謝詞
作者註

序/導讀

從歷史的五斗櫃中找尋連結過去與現在的鑰匙
陳冠任/劍橋大學艾薩克牛頓信託博士後研究員


對大多數的臺灣人而言,每當提到「戰犯」,第一時間浮現在腦海中的畫面是什麼呢?我猜可能是臺灣棒球代表隊在國際賽中「雖敗猶榮」時,鄉民們在網路上洋洋灑灑列出的五大「戰犯」,抑或激情的選舉過後,敗選陣營的支持者也會在社群媒體上撻伐「丟掉江山」的「戰犯」。除此之外,「戰犯」這個詞彙似乎只會出現在歷史課本當中,偶爾與「東京大審」、「東條英機」或是「南京大屠殺」等名詞相互構成一個模糊的歷史圖像。整體而言,「日本戰犯」似乎已經是一個脫離現實社會很遠的歷史餘燼。然而,劍橋大學東亞史教授顧若鵬──跟大多數專研東亞研究的西方學者一樣,他也有一個很洋味的中文名字──提醒我們,「戰犯審判」不僅僅是發生在戰後初期的數年間,其所造成的歷史遺緒可謂超乎我們的想像。

顧若鵬教授於普林斯頓大學取得歷史學博士後,於二○○六年受聘於劍橋大學東亞系,現為劍橋大學東亞史教授與基督聖體書院院士(Fellow of Corpus Christi College)。顧教授的研究興趣為日本近現代史、東亞國際關係史與冷戰史,並著有The Thought War - Japanese Imperial Propaganda以及Slurp! A Culinary and Social History of Ramen, Japan’s Favorite Noodle Soup等專書。本書是他的第三本學術專書,也榮獲二○一六年費正清獎(John K. Fairbank Prize)的肯定。如果細讀本書,便不難發現作者能夠獲得此一殊榮的原因。過往關於日本戰爭責任與戰犯審判的研究,大多偏向從美國的視角來檢視東京大審或是對於「天皇是否須承擔戰爭責任」等議題,在文字上有著激烈的攻防戰。而有別於過往的研究取徑,顧教授從鮮少人關注的乙丙級戰犯審判與日本帝國邊陲的角度,觀察戰後東亞國際秩序的形塑。本書首先運用電影「長鏡頭」的手法,帶領讀者認識二戰結束以前東亞政治結構的全貌。顧教授提醒讀者,在二戰結束以前,日本是一個包含多民族與領土廣袤的「帝國」,而此一帝國對於東亞局勢的掌控與影響並不會隨著裕仁天皇的玉音放送驟然消逝;相反地,帝國的幽魂卻不斷地在日後東亞歷史發展上遊蕩著。作者特別指出,二戰期間日本帝國與東亞各國╱殖民地的關係宛若獅子與羔羊,但由於過去在詮釋戰後東亞史時欠缺獅子方面的證言,使得我們至今未能一窺戰後史的全貌。因此,其先分析日本高層對於「終戰」的看法,並證明日本其實並未做好戰敗的準備。對日本軍方而言,並不認為自己實質上戰敗了,因為在中國大陸的失敗純粹是外部因素所造成,而日本才是這場戰爭真正的受害者。日本帝國海軍與陸軍甚至試圖掩蓋事實,藉此保護自身的利益。除了軍方之外,大部分的文官也抱持相同的態度,希望在戰後能掌控對於戰罪的定義以及戰犯的審判,以保全日本的「面子」,因為對他們而言,由盟軍所領導的審判僅流於勝利者的正義。

除了日本方面,顧教授同時聚焦於國共雙方在面對日本戰犯議題時的態度與作法。他指出,面對日本戰犯,國共雙方都展現了「寬大為懷」的政策,但這個「寬大」政策的背後卻充滿著政治算計,因為高舉著「正義」的大纛將可強化自身政權的合法性與正當性。對國民黨而言,在中國審判乙丙級戰犯不但可以撫平中國人民內心因戰爭所導致的創傷,更重要的是,國民黨政府也可以藉機向國際社會展現其具備運用國際法理審判戰犯的能力,並證明中國於戰後已經躍身先進國家之列。因此,雖然當時國民黨政府內通曉國際法的法學人才有限,但南京方面依然要求美國主導的盟軍總部將乙丙級日本戰犯引渡至中國受審,藉此掌控中國戰區審判的話語權。

然而,將乙丙級戰犯帶上中國的法庭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作者在書中牽出三條不同的支線,探討國民黨在審判日本戰犯時所遇到的困難。首先,美國對於國民黨政府能否單獨審判日本戰犯抱持懷疑,這使得南京方面在要求盟總引渡日本戰犯時發生了不少困難。其次,國民黨政府對於日本戰犯審判的標準也不一。顧教授在書中分析,國民黨的高級軍官多有留日背景,且與日本軍官大多相互熟識。這樣的背景加上戰後國共關係迅速惡化,使得國民黨必須與先前的敵人進行「出賣靈魂的交易」,亦即透過減少對日本戰犯的追訴,來對抗另一個更大的敵人──中國共產黨。除此之外,臺灣籍戰犯的問題也困擾著國民黨政府。日本帝國的瓦解使其政治疆界也隨之遭到打破,而在帝國的前殖民遂產生了身分認同的問題──臺灣即為一個顯著的案例。作者深入分析了臺灣人戰後初期在身分認同上所發生的變化,以及國民黨政府在面對臺籍戰犯與漢奸議題時所遭遇到的困境。上述三點使得國民黨於戰後初期深陷一種左右為難的境地。為了脫離此一泥淖,國民黨政府就必須「做點什麼」來證明其「追求正義」的決心。因此,作者認為如酒井隆與谷壽夫等許多乙丙級戰犯的審判,遂成了此一時空環境下的政治犧牲品。

相較於國民黨的困境,作者透過描繪共產黨對日本戰犯的審判,呈現出戰犯審判議題在不同團體之間所展現的不同樣貌。本書大量分析國共雙方的審判資料與戰犯自身的筆錄和口供,藉此得到了一個有趣的結論:在國民黨所主持的乙丙級審判中,日本軍人鮮少當庭認錯,且大多數的被告都被判處死刑或有期徒刑。然而,在一九五六年共產黨所主持的法庭上,多數的日本被告均當庭聲淚俱下地承認過往所犯下的罪孽。作者指出,這樣的結果展現了國共雙方對於「正義」所追求的樣貌互異。相較於國民黨,共產黨的目標是要透過審判讓日本戰犯深刻反省過去所犯下的罪行,並將他們從「鬼變回人」。然而,共產黨所執行審判的動機僅限於此嗎?作者認為,北京方面要舉行日本戰犯審判的部分原因,在於其無法接受美國對於收押的日本戰犯過於寬容。此外,美國於戰後試圖將日本打造成其在東亞的反共堡壘也讓北京當局相當感冒,因此審判、拘留在中國大陸的日本戰犯,可以視作向美國的一種示威。另一方面,作者亦認為,共產黨對於戰犯審判的政策不僅僅是執行人道與寬懷,這一切都是經過特別設計,除了可以迅速與日本恢復關係,同時也向世界證明中國共產黨統治中國的合法性,並以「文明國家」之姿躋身國際舞台。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57863096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52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