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邊際謀殺:哈佛經濟學家推理系列

  • 21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哈佛經濟學家推理系列——《致命的均衡》《邊際謀殺》《奪命曲線》
美國百所大學經濟系指定課外讀物


這三本經濟學推理小說,是由兩位美國經濟學教授所合寫的,他們自1978年開始合作,至今完成三本,是經濟學界絕無僅有的大膽嘗試。三本書共同的主角是哈佛大學的經濟學教授亨利‧史匹曼,他在書中將遭遇離奇的兇殺案,而運用經濟學的常識推理,漂亮破案。

在加勒比海林木蓊鬰的聖約翰島上,月桂灣蔗園飯店是個理想的度假勝地——看來是如此。但是對於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亨利.史匹曼來說,這個假期還帶給他一個出乎意料的遊戲:謀殺案。

島上警方的調查工作幾乎完全觸礁,而這位矮小、禿頭、又喜歡用人類行為來訓練自己好奇心的史匹曼,則進行他自己的調查,只是他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法則——經濟學法則。他從「理性」這個主題變化出許多經濟概念並加以應用,其中包括:

★理性的人在選擇「工作」或「休閒」時的思考方式;
★如何為一本書訂定最適售價;
★為什麼有些人會和別人保持著某種關係;
★一個產品的供給量和銷售量在什麼情況下會相等;
★不同個人的效用無法比較。

故事核心在一個謎:某人的行為無法令人一眼看穿,但我們不知道是什麼被隱藏起來了。當史匹曼看見有人的行為似乎不太理性,不是以表面上最低的成本來達到目標,他就知道其中必有蹊蹺,只要充分觀察這些「非理性」的行為,他就能推論出對方葫蘆裡賣什麼藥。

《邊際謀殺》裡有兩個謎。一是誰殺了張三和李四,另一個是故事的理性經濟世界,和真實世界之間有多少相似處。第二個謎使第一個謎更具有吸引力。

作者

馬歇爾傑逢斯 Marshall Jevons

這是兩位美國經濟學家共同創作所用的筆名。

一位是威廉‧布瑞特(William Breit, 1933-2011),曾任三一大學(Trinity University)經濟系E. M. Stevens傑出教授,並與他人合著《18位諾貝爾經濟學家的故事》(天下文化出版);另一位是肯尼斯‧艾辛格(Kenneth G. Elzinga),維吉尼亞大學經濟系教授,他也是反托辣斯法的權威。

他們合著了三本經濟學推理小說:《致命的均衡》(The Fatal Equilibrium)、《邊際謀殺》(Murder at the Margin)、《奪命曲線》(A Deadly Indifference),皆由經濟新潮社出版。

相關著作
《奪命曲線:哈佛經濟學家推理系列》
《致命的均衡:哈佛經濟學家推理系列》

譯者

江麗美

國立中山大學外文系畢,美國科羅拉多大學(Colorado University)新聞暨大眾傳播學院碩士。曾任美語中心教師、電視公司與報社記者及編譯等職。譯作包括《邊際謀殺》《搶救亞當斯密》《高績效教練》《領導的藝術》《A級人生》《從負責到當責》《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等書(以上均由經濟新潮社出版)。

目錄

〔出版緣起〕快樂學經濟的方法──談談經濟小說 003
前言/赫伯特‧斯坦  013
邊際謀殺 021
後記/馬歇爾‧傑逢斯  239

序/導讀

前言

偉大的偵探,都有各自的辦案背景。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是在愛德華時代英格蘭的晦暗巷道與巨廈豪宅;瑪波小姐(Miss Marple)在英國鄉村;馬戈探長(Inspector Maigret)在巴黎大道。他們不僅熟知地理,也清楚當地的機構與人民;他們了解周遭事物的運作,並體察當地人民的行為表現。

本書的男主角是神探亨利.史匹曼,他的背景又變了,這次不受囿於時空。他的辦案背景在理性者的腦袋裡,只要讓他們在達成特定目標的兩種方式之間做選擇,他們一定會選擇成本較低者。史匹曼透過理解這種人的行為,並假設書中人物皆理性,因而揭開謎底。

我們的神探是個經濟學家,服膺理性、目標極大化的行為模式,他的思想與行為,在在以理性掛帥。此外,作者馬歇爾.傑逢斯(Marshall Jevons)也是經濟學家,當亨利.史匹曼一時忽略,沒有說清楚他思想背後的經濟分析時,作者就會代勞。

史匹曼與作者在解謎過程中,從「理性」這個主題變化出許許多多的經濟概念,並加以應用。探討的內容包括:理性的人在選擇「工作」或「休閒」時的思考方式;如何為一本書訂定最適售價;為什麼有些人會和別人保持某種關係;產品的供給量和銷售量在什麼情況下會相等,以及不同個人的效用無法比較等等。

不過,以上所說的都是伴隨一個事實而來:發生了謀殺案,而我們不知道兇手是誰。史匹曼嚴謹應用極簡單的經濟定理,外加敏銳的觀察力,於是將兇手緝拿歸案。

故事的核心在一個謎:某人的行為無法令人一眼看穿,但我們不知道是什麼被隱藏起來了。

當史匹曼看見有人的行為似乎不太理性,不是以表面上最低的成本來達到目標,他就知道其中必有蹊蹺,暗藏有不為人知的目標或成本,只要史匹曼充分觀察這些顯然非理性的行為,就能夠推論出對方葫蘆裡賣什麼藥。

在不透露《邊際謀殺》結局的情況下,讓我舉個書上沒有的簡單例子(或許有點荒謬)。假設你在某個旅館的餐廳,看見有人在兩個看似相同的甜甜圈之間做選擇,一個十五元,一個三十元,結果,他選了三十元的甜甜圈,於是你就推想,這兩個甜甜圈在他看來並不相同。但是,假設你又看見他把你住的那家旅館裡所有的早報全買光,儘管理性的人通常只需要一份報紙,但你知道那份報紙的頭版新聞,是關於一尊印第安偶像前額上紅寶石失竊的消息,或許你會推論,那個三十元的甜甜圈裡,可能藏著那顆印第安紅寶石。

許多經濟學的入門課,都用《邊際謀殺》做為課外讀物,它引起初學者對經濟概念的好奇;教師也可以用這本書作引子,帶出比較正式的授課內容。專業經濟學家看著熟悉的原理用在不熟悉的環境,也得到一些樂趣;幾乎不懂經濟學的人,多少也能從中一窺經濟學與經濟學家的堂奧。

然而,《邊際謀殺》不是經濟學教科書,你不是為了學經濟而讀它,一如你讀柯南‧道爾(Conan Doyle)不是為了學習雪茄煙灰的化學成分,讀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不是為了學毒物學。書中的經濟學只是花絮,不是劇情。

這是篇好看的本格派偵探小說,具備所有發展完備的必要成分。書中有幾個人被謀殺,讀者看過即可;緝拿兇手的興趣,不會因為看見他們死去而稍減。有幾個看似可能的嫌疑犯,有些解答的必要線索,藏在多如牛毛的環境與事件中。只要夠仔細且重視邏輯的讀者,在謎底揭曉前就該知道答案,但這樣的讀者少之又少。當觀察敏銳、分析力強的英勇偵探揭開「人是誰殺的」,讀者會承認自己並沒有被耍,並佩服作者的本領。即使不是經濟學家,也能享受其中的樂趣。

除了誰殺誰的謎團之外,本書還存在幾個謎。一開始,作者就警告我們,「《邊際謀殺》是虛構小說,所有角色與探險故事都是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事實上,唯有當一本書如此貼近事實,以致讀者在沒有被警告的情況下可能信以為真,這時才有必要做此聲明。既然如此,有人或許會問,本書究竟有哪些地方與事實如此雷同,以致讀者察覺不出它的虛構性。

第一個謎題是作者的身分,內部證據顯示,馬歇爾.傑逢斯是經濟學家。不過,並沒有叫做「馬歇爾.傑逢斯」的經濟學家。馬歇爾(Alfred Marshall)與傑逢斯(William Jevons)都是偉大的經濟學家,但兩人分於一九二四和一八八二年辭世。因此我們大可以說,既然本書最初於一九七八年發行,想必不是他倆的合著。

如今謎底揭曉。本書的兩位作者是布瑞特(William Breit)與艾辛格(Kenneth Elzinga)。艾辛格是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經濟學教授,與布瑞特有過同事情誼;布瑞特如今在聖安東尼奧的三一大學(Trinity University)教授經濟學。兩人都是優秀的經濟學家,在經濟方面的著述和教學經驗都很傑出。顯然,兩人都是這一行當中,比較有想像力與創造力的一員。

布瑞特與艾辛格表示,寫這本偵探小說是「因為好玩」,也就是這觀念,讓許多經濟學家難以接受。如果有人問,世上的經濟學家何其多,為何只有這兩人寫出偵探小說?經濟學可以告訴我們的是,他們是從寫偵探小說中,獲得比其他事更大效用的「唯二」兩個人。話說回來,這只是用比較花俏的方式,來陳述這個明顯事實而已。

比較深層的謎題是,誰是亨利.史匹曼?許多讀者遽下定論,認為他是傅利曼(Milton Friedman),原因在史匹曼是個優秀的經濟學家,矮小、「禿頭」,這些都是作者最愛用的字眼。不過,史匹曼在許多方面卻不像傅利曼:他在哈佛教書,娶了個「圈外」老婆,而且最不可能雷同的是,她叫「佩吉」。美國約有兩萬名經濟學家,其中矮小又「禿頭」的優秀經濟學者,肯定不只一個。所以,如果有個史匹曼的真實模型,他的身分將一直是個謎,至少對我來說是。

最後的問題是:亨利.史匹曼的世界和性格,究竟有多少是真實、多少是虛構,以及作者想要我們思考這問題的哪些面向。我想,柯南‧道爾與克莉絲蒂都不會堅稱他們的偵探故事是完全真實的,但史匹曼與作者所描述的全然經濟理性的世界究竟有多真實,尚待經濟學家們討論。

書中有個地方說,有個不愛跳舞的男人,卻會跟愛跳舞出了名的妻子共舞。有人說,因為此人愛他的妻子;史匹曼則提出比較「理性經濟」的解釋,亦即這兩個人具備相互依存的效用函數(interdependent utility functions),男人因為她快樂而快樂。有人或許會覺得,不一定是這樣吧,除了「愛妻說」之外,還有沒有其他解釋?為了好玩而寫這本書的作者,是以賣弄經濟學來獲得一點樂趣嗎?

有個經濟學家,可能是克拉克(J. M. Clark)吧,曾經用嘲諷的語氣,指稱他所謂「對冷靜理性的非理性熱愛」。理性超越某個程度也許就不值得費事,甚至產生反效果,讓生活變得不「好玩」。

真實世界存在著非理性,為史匹曼帶來問題。他揭開謎底的方式,是相信如果有人的行為顯然缺乏理性,其背後一定隱藏某些理性思考,於是他設法去發掘出來。假如非理性的行為果真非理性,就好比無論佛洛伊德說什麼,雪茄說到底就是雪茄,那麼史匹曼的偵探方法就行不通。

因此,《邊際謀殺》裡有兩個謎。一是誰殺了張三和李四,另一是故事裡的理性經濟世界,和真實世界間有多少相似處。第二個謎使第一個謎更具吸引力,而非使之遜色。


赫伯特.斯坦(Herbert Stein),美國經濟學家,
曾任職尼克森及福特總統的經濟顧問委員會
1993年3月22日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603189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21*14.8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