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不是我太敏感,而是你太過份了
給需要戰友、信心&勇氣的你的心靈處方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韓國30萬冊暢銷精神科醫師劉恩庭全新力作,
YES24網路書店讀者評價10顆星!
「我不過是講得直率了一點,你也太敏感了吧?」
當他人侵門踏戶化身情感剝削者,予取予求地進行友情、親情勒索,
想維護自己的感受卻被大肆指責──我們難道只能咬緊牙關、微笑以對嗎?
▎問問自己,是「想要和對方好好相處」,還是「想要討好對方」?
▎在人際關係裡是否感覺到「自我疏離」,處於孤獨、被剝奪、不安等情緒?
▎總是透過他人確認自身存在感,摘不下外在假面,步入「微笑憂鬱」處境?
◎被無禮冒犯,沒必要微笑道謝──面對情感剝削者,你應該勇敢設立界線!
我們都遇過這樣的情感剝削者,他們隱約顯露出敵意、破壞他人心情、侵犯他人領域,明明是自己無禮,卻在被畫分界線時大發脾氣,瞬間對調加害者與受害者的角色,將你視為一個太過敏感、愛鑽牛角尖的人。
其實,情感剝削者的目標只有一個:犧牲對方來降低自身的劣等感,並藉此確認自己處於優勢地位──面對這樣的惡劣關係,我們必須有決心恢復自己被侵略的情緒領地、冷靜區分敵友,絕不再吞忍!
◎鍛鍊心靈肌肉,締結健康的人際關係,活出真實的自己!
面對像是情緒吸血鬼、用「我是為你好」當開頭教訓後輩或子女等情感剝削者,將自己的無禮,轉化成是對方太過敏感;將自己的缺乏體貼,反咬成是對方過於小心眼。我們不斷努力卻未獲肯定,只感到深沉的倦怠與憂鬱不斷襲來;或是心中埋藏著懸而未決的受傷情感,無法坦然面對人際關係⋯⋯韓國30萬冊暢銷精神科醫師劉恩庭告訴你:「沒有被解決的情感是不會自動消逝的,必須勇敢守護自身的心理界限!」
劉恩庭醫師善於多面向探索心理治療方法,在本書中,提供豐富的心理學知識與表格,幫助你檢核情感表現方式、認清敏感狀況,成為有能力關照彼此的帥氣大人!
★ 給需要戰友、信心&勇氣的你的心靈處方
・懂得「體認」,意即認清當下的失敗並非全盤皆輸。
・不要將自己貼上「不良品」標籤,甩去偏見與刻板印象,活出自己的人生。
・在看不清未來時,能做的就是走好當下的路。
★ 完整治癒情緒創傷,成為自己的救援者!
・運用「個性認知」列表,從96個特點中圈選適合語詞,認識真實自我,不須透過他人確認自身的價值與存在感。
・整理自己的「情緒清單」,將埋藏的情感獨立出來,加以客觀省視。
・進行「內在小孩」挑戰,對自己內心存在的孩子給予擁抱,達成自我認知統合。
本書特色
1.透過多樣的案例情境結合豐富心理學知識,讓讀者設立界線&認識自己,在人際關係獲得雙贏!
2.內容實用易讀,在流暢的行文中學習有趣的心理學,無負擔地獲得療癒與解方!
目錄
前言/「我說這些都是為你好,聽了別不高興」
feat. 希望你能閉上那張嘴
chapter 1 是我太敏感?不是你太過份了嗎?
feat. 為需要戰友的你準備的心靈處方
連你也幸福的話我會很難熬,所以希望你過得不幸
以「為了你」開頭的話,為什麼最後變成「為了我」
想維持良好關係,還是打算討好對方?
忠於自我,不再自我欺騙
「我」是自我的起始,Inner Child Challenge
chapter 2 我只是厭倦了存在
feat. 為需要藉口的你準備的心靈處方
身體裡沒有自我,我究竟是誰?
「反正做了也不會成功」,總之不會順利的
別將自己貼上「瑕疵品」標籤
自尊心,那該死的自尊心
「自尊穩定性」,特別的自我盤點時間
沒有被解決的情感不會自動消逝
chapter 3 想拿別人的人生當賭注,就要把自己的人生也押進去
feat. 為需要成長的你準備的心靈處方
被孤立的王,也不過就是個平凡人
「自我肯定感」登場,終結「追求認同的欲望」
肚子餓還可以忍耐,肚子痛卻難以忍受
如果小狗不在天堂,那麼我也沒有前往的動力
刨除在我體內生根的權力意志
chapter 4 到底要怎樣才能「加油」?
feat. 為需要勇氣的你準備的心靈處方
我,沒有加油的勇氣
為不上不下的人準備的藉口
比起成為不受歧視的人,但願你能成為不帶歧視的人
資歷查核存在的理由
別成為一位精神貧窮之人
對他人而言沒什麼大不了的事,為什麼對我來說這麼難?
脫離既定路線,再次啟程探索
chapter 5 不好意思,請不要越過那條線!
feat. 為需要信心的你準備的心靈處方
「嫌惡」絕對不會成為我們的救贖
香蕉怎麼會煽動性犯罪?
減肥真的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嗎?
先消費、後勞動:我已經結帳了,所以要開始工作
美乃滋罐的心理學
序/導讀
前言
我說這些都是為你好,聽了別不高興feat. 希望你能閉上那張嘴
在《為什麼?對別人這麼好,內心卻總是受傷》一書出版後,很多人對我提出疑問:「如果不想受到傷害,到底應該怎麼辦?」他們表示,即使對方侵犯自己的領域,或是肆無忌憚地發動攻擊,自己也因為沒有適當的應對方法,以致於每次都在同一處跌倒。
說到底,都是「界線」(boundary)的問題,也就是無法守住自己和他人之間存在的心理界線,才會導致這樣的情況發生。
來舉個簡單的例子吧。
試著想像一下:今天從早上開始就覺得特別餓,一直在等待午餐時間到來。然而,當自己拿著湯匙準備舀起熱呼呼的湯時,對面的人突然把筷子伸進我的飯菜裡。當下不僅胃口盡失,也湧起一股不悅的情緒。
「啊,你這樣真的讓我有點不高興……」你正試圖表達不滿,但對方卻辯解:「知道了啦!我不吃不就好了嗎?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你為什麼這麼敏感啊?」這時,你會有什麼樣的想法呢?
不只侵犯到個人領域,還打壓對方的情緒,更不打算理解背後的原因,和這樣的人面對面坐在一起,不是件愉快的事。
試著觀察一下,平時像一口深井般不輕易表露情緒的你,突然板起臉提出不同意見時,對方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他們只會將你那嚴肅認真的態度,當成一次性口罩般隨意丟棄。他們無視你的感受,把你看作是開不起玩笑的人;或者認為你不懂得區分何謂好意,是個讓人感到鬱悶的人;抑或是自己明明把你當成疼愛的後輩才會那麼說,將你視為一個鑽牛角尖、把話往心裡去的人。
他們將自己的無禮,轉化成是對方太過敏感,發揮了卓越的技巧,把自己的缺乏體貼,反咬成是對方過於小心眼。因此,即便是自身犯下失誤,也像是錯不在己般地把責任歸咎給對方,在一瞬間就逆轉了情勢。為此,你憤怒的情緒漸趨清晰,但「自我」的存在卻相對變得更加模糊,這不僅是最糟的情況,也是加害者和被害者角色遭到對調,令人深感氣結的時刻。
在醫院開設的初期,我也曾細想過:「來醫院的為什麼不是需要治療的加害者,而是讓人感到惋惜的被害人呢?」並為此覺得相當鬱悶。然而,現在的我明白了:那些悄悄將他人的精神、時間、努力和誠心偷走的吸血鬼們,並沒有什麼好感到煩躁的,因為他們指使別人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只要有想搶奪的事物,就會不擇手段、用盡一切辦法將之占為己有。他們直到最後都不會忘記:自己手中握有人際關係的主導權。
「我只是比較直率而已,那些話都是為了你著想才說的,不要太敏感地往心裡去。」
◆等價交換的人際法則
仔細觀察看看他們說的話吧!雖然美其名是「為了你著想」,但深入剖析後會發現:在很多情況下,他們其實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思考」、「為了自己」才說出那些話。為了自己而讓步,體貼的其實是自己;或是為了自己而要你按兵不動……因為話語裡藏有這些意圖,才導致我們如此敏感地做出反應。
至今為止,我看過很多人自己沒有籌碼,卻以他人的人生當作擔保,進而打算孤注一擲。這些人在他人的挫折中獲取安慰,透過他人的不幸來感受幸福;用一時的好運來鞭笞他人的努力、挫敗他人的意志,且將其推入倦怠的泥淖,再踩著那樣的絕望往上爬。他們對辛苦減肥成功的人嘲諷:「急著減肥的話,百分之百會再復胖。」對子女順利考上大學的父母,他們挖苦道:「不是名門大學又怎樣,反正有大學畢業證書就好啦。」對買了一輛新車而興奮不已的人,他們則潑冷水:「唉呀,應該多加一點預算,買台進口車啊。」
情感剝削者就像賭徒一般。如同嗜賭之人玩花牌時對「摸牌的滋味」上癮,情感剝削者很難捨棄掐住他人咽喉的快感。但是,想拿別人的人生當賭注的話,就要把自己的人生也一起押進去,這才是所謂等價交換的人際法則。
世上最容易的就是閃躲和旁觀、沉默和逃避。愈是無法分辨謙遜和怯懦的人,在遇到不舒服的情況時,就愈是會無條件地選擇迴避,這是心靈匱乏所招致的不幸。物質上的窘迫會讓人養成清貧的習慣,但精神上的匱乏會使人意志潦倒。如果想安全地守護自身的情緒領地,首先應該要拋棄一貫保持沉默與迴避的態度。此外,由於自己也隨時可能成為侵犯他人情緒領地的加害者,所以必須各自努力,力求不去侵擾他人的心理界線。
能夠獨善其身,亦懂得與他人和諧共處──讓我們一起成為這樣睿智的個人主義者吧!唯有如此,人際關係才能不再陷入空虛和迷惘。
為正奮力度過人生酷寒期的你我祈禱
劉恩庭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