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百變蕭颯,幻化九種不同的語調,織就九篇題材迥異的小說。
《我兒漢生》創作力巔峰之作,成名代表作,慧眼洞燭生活現象。
蕭颯創作主題有臺北都會面貌、男女感情婚姻、家庭青少年問題三大面向。〈我兒漢生〉是書寫青少年問題的成長小說代表作,也是蕭颯的成名作。它寫出了中產階級母親望子成龍的企盼,蕭颯更突破了性別限制,將一個男孩成長期的叛逆言行,和進入大學的雄心壯志,以至初入社會後的失意挫折,剖析得淋漓盡致。本篇除了贏得名家隱地、彭歌、司馬中原、張系國、劉紹銘等多位名小說家的擊節讚賞,並曾改編成電影,受到廣大群眾的討論和喜愛。
書中收錄小說,尚有書寫都會愛情的〈夜鶯之聲〉、都會人在假日湧向擁擠郊區現象的〈憤怒的草莓〉、再現電影圈工作文化的〈實驗電影展〉、婚宴潮流寫真的〈婚事〉、兒子成家立業後的母子鴻溝及同性戀情的〈廉楨媽媽〉、中產階級生養育子議題〈人道〉、藉旅遊體驗台港庶民文化分別的〈吳太太香港五日〉、男女年齡懸殊的愛情〈無題的畫〉。
蕭颯筆下的小說世界,呈現了現代社會各種不同風貌,她以敏銳的觀察,勾勒出現實生活的眾生相,並生動的刻劃出他們的心理活動。而她對人生百態只作陳述不下斷語,其文字洗鍊,廣泛深入探討現代人的生活及社會問題。
本書特色
★集結蕭颯一九七九至一九八○年的小說作品,回顧當時的社會現象之餘,其主角人物的內心活動與思維,卻突破了時間的限制,完全感受不到時間的差異。
★本書新增應鳳凰〈我兒漢生〉的評述。
得獎紀錄
〈我兒漢生〉獲六十八年度聯合報小說獎入選,六十九年度短篇小說選
名人推薦
二十世紀七○、八○年代之交的許多才萌發的現象,在蕭颯的筆下留下了她敏銳的見證。重讀她的這本小說集,感受到的時間差竟是如此微小,我們會領悟到,原來我們現在視為理所當然的生活現象,蕭颯早在它們的萌芽期就告知我們了。──陳雨航
她的作品,表面看來是輕巧的,實質上卻是溫厚的。她的作品通篇無一字說理,絕不霸氣的肯定什麼的。你所能看到的,只是鮮活生動的生存狀貌,使你同情、感動和深深思悟。──司馬中原
蕭颯成功塑造了一位受過完整學校教育,卻與現實環境格格不入的社會青年──他既是主角潘漢生,也是千千萬萬進入社會以後,發現「理想」與「現實」衝突,終致墮落不振的代表典型。──應鳳凰
在女作家中,像蕭颯這樣,敢於向新體材挑戰(也向自己挑戰),勇於探入社會現實,能小說家而逐漸成為深刻的思考者,在國內實不多見。她的發展與動向,值得我們密切關心;而她的成績,則值得我們給予立即的掌聲。──詹宏志
目錄
序:漢生媽媽難為/陳雨航
《我兒漢生》初版自序/蕭颯
憤怒的草莓
夜鶯之聲
實驗電影展
我兒漢生
婚事
廉楨媽媽
人道
吳太太香港五日
無題的畫
附錄
對才女蕭颯的期望/司馬中原
少年漢生的煩惱/張系國
蕭颯的〈我兒漢生〉/應鳳凰
《我兒漢生》相關評論、論文索引
序/導讀
序
漢生媽媽難為/陳雨航
當威權家長的傳統遠去,我們也就迎接了自由開放的時代。做父母的對兒女儘管有期待,但多半僅止於曲折婉轉的誘引,甚或欲語還止,為的是免傷親子感情。
就是這樣的時代,身為中產階級知識分子,顯得更為開明的漢生的母親(和父親)是努力的試圖理解兒子、幫助兒子,終歸感到徒勞和無力。母子關係竟是日漸稀疏冷淡,即使她如何自省,依舊難以溝通,使她不知如何是好。你能忍受的底限放到了底,然而年輕的孩子通常比你能想像的走得更遠。
一九七○年代後半,二十五歲才女作家蕭颯的傑出短篇小說〈我兒漢生〉以第一人稱母親的觀點,敘述年輕人的成長與叛逆,企圖與挫折,更重要的是道出了那已成形的開明父母的尷尬與困難。小說獲得了讀者廣泛的共鳴,也為她贏得了聯合報小說獎。
一般認為蕭颯以此作(和其它作品)奠定了她小說家的位置。奠定小說家位置的更大因素不是文學獎而是她作品的社會性。
〈我兒漢生〉(以及前後的小說),展現出作者對時代脈絡的敏銳觸覺,和社會現象的深刻描繪。因而在文學的技巧之外,也引發了相關議題的探討,這主要包括了家庭議題,青少年議題,另外也及於女性議題。
蕭颯的作品對於中產家庭和青少年題材特別關注,成績也非常獨到。她後來發表的〈小葉〉、《少年阿辛》、《死了一個國中女生之後》等等都可以看出她在這方面下的工夫。
這本發表於一九七八~一九七九年餘間,而於一九八一年初出版的短篇小說集《我兒漢生》,除了名作〈我兒漢生〉之外,另一篇〈實驗電影展〉也聚焦於年輕人的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艱辛。〈實驗電影展〉的主角梁世淳,或許可視為一個成熟的漢生,圓融一些,也相對善於折衝。但出道三年,做了些事,很有些經驗的他,在女友心中也不禁被嘆為「為人作嫁,毫無前途可言」。他為了昇生自己經營的雜誌,辦了實驗影展,勞心勞力,連汽車都轉手了,結果卻以不成功收場。小說臨結束時,男女主角寥寥數語的對話很能表達這是兩個不失為積極而可愛的年輕人:
「你就是這樣的人。」
「我是什麼樣的人?」世淳這回懂了:「好人?還是壞人?」
「有什麼好壞呢?」若蓁聳聳肩:「不過做就總比不做好吧!」
〈實驗電影展〉對七○年代的文化現象有很精采的描述,於男女關係、親子關係的描寫也很具代表性,佈局、人物都很成功,是一篇成績不下於〈我兒漢兒〉的傑作。不知是不是發表的媒體或是缺少了文學獎的光環,似乎較少受到注目。
〈實驗電影展〉、〈我兒漢生〉、〈婚事〉、〈廉楨媽媽〉四篇都共同具有兩代之間價值觀溝通的難題。除了〈婚事〉有著金錢上工於算計的衝突之外,另外三篇的兩代之間都有著並不想為難對方(某一階段的漢生可能超過了些),可就是免不了或多或少的衝突和扞格。
二十世紀七○、八○年代之交的許多才萌發的現象,在蕭颯的筆下留下了她敏銳的見證。事隔近三十年,重讀她的這本小說集,感受到的時間差竟是如此微小,我們會領悟到,原來我們現在視為理所當然的生活現象,蕭颯早在它們的萌芽期就告知我們了。只是她發表的時候引發眾人驚詑和共鳴的討論,而我們如今竟是習以為常了。
時間差在細節上還是有的,譬如那時候得停下來在路邊找電話筒打電話,也常常找不到人,如今經由手機和伊媚兒,這些都很容易就解決了。
工具是進步了,但溝通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