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女人四十,該捨棄與該開始的

從今天開始,當自己的心靈園藝師
  • 240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若年輕是恣意妄為的美麗,

那麼四十歲後的妳,可以因為真實而美麗。」

——《詩人與少年》(The Poet and The Boy)

 

將「空虛感」轉變為「成長契機」的心靈修剪術

獻給渴望一輩子懷抱悸動的妳!

 

邁入四十歲、成了某人的媽媽與妻子後,

妳是否曾湧上無以名狀的惆悵與虛脫, 

內心吶喊著:「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我在這裡做什麼?」

 

四十歲後的妳,要懂得「盡責的人生」與「美好的人生」是不同的!

 

有多久,妳不再常常提起自己的喜好與熱情?

過去活得那麼認真、為別人犧牲妥協,最後妳剩下什麼給自己?

 

鄭教暎身為心理諮商師、人母與人妻,她要用親身經歷與他人故事,告訴每一位跨入四十歲的女人:人生下半場,請掙脫熟悉的陷阱,拿出勇氣探索令自己心動的事物!

 

今天開始,當自己的心靈園藝師

修剪出屬於妳的明亮庭園

 

「現在開始太遲了」、「都這把年紀了,還做什麼?」、「人生有什麼了不起?不過就是經歷生老病死」、「我有什麼特別的?大家不都這樣生活嗎?」妳也常常脫口說出這些話嗎?

 

是時候拔除生長在內心、有如雜草一般的自我偏見了!想活出隨心所欲的成熟人生,就要修剪不必要的社會觀念,將對外的期待與對愛的渴望加以修剪,把人生的焦點回歸自己身上。內心的庭園,沒人幫忙修剪,妳必須親自打理!

 

關於心累的糾結人際——果敢地整理阻礙成長的關係

.四十歲後,強求關係會阻礙成長;整理不必要的關係,能使自己變得更輕盈。

.趁現在把耗費在干涉他人身上的能量轉到「我」身上吧。

 

關於跟了半輩子的習慣——顛覆「我就是這種人」的想法

.當嶄新的經驗到來,一個人的行動、個性、才能與喜好都會經歷變化。

.走出習慣的陷阱,過真正想要的人生,就要找到內在的光芒、潛力、強項與價值。

 

關於使人空洞化的家務事——停止去做「非做不可的事」

.大部分非做不可的事,都是我們自己定義的,常常是出於下意識與習慣性的行為。

.做可以獨力完成的小事,就能夠讓日常生活換氣。

 

關於消失得無影無蹤的熱情——去一個能喚醒內在靈魂的地方,哪裡都無所謂

.提防忌諱年齡而打消念頭的心態。

.活出想要的人生,必須具備勇氣,尋找讓自己熱血沸騰的空間、地點、行為與想法。

 

關於無聊乏味的日常——將今日設計得與昨日有百分之一的不同

.把每一瞬間當成驚奇的連續,自然就不會度過與昨日相同的今日。

.創造「特別」,單純取決於自己的心態。

 

關於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幸福——活在當下、保持感謝之心

.實現生活的小確幸,或許能從珍惜日常的小地方、對生活心懷感謝之中找到解答。

.只做眼前的事,停止反省、分析過去,不去尋找根本不存在的正解。

 

人生下半場,多管自己的閒事

創造令人悸動的四十後生活!

 

鄭教暎說:「四十歲最大的好處是,開始做某件事之前不需要名分或正當理由。」女人四十,人生真正開始的最佳年紀,也是重新理解自己的時機。

 

女人四十,妳該「捨棄」的是——

.拔除心中名為「偏見」的雜草

.摘除社會所形塑的「四十歲」標籤

.擺脫他人賦予的角色

.停止去做「非做不可的事」

 

女人四十,妳該「開始」的是——

.善用空虛感的能量

.尋找四十歲才看得見的風景

.修改老舊的人生計畫表

.打造專屬的夢想路線圖

 

現在開始,每天問候自己過得好不好,邂逅被遺忘的自己吧!本書借助心理學知識,帶妳打破「中年危機」的社會偏見,指引妳在人生中場重新梳理自己、修正人生計畫與擬定未來方針。妳將能以更積極的觀點看待四十歲後的生活,帶著希望度過每一天,踏上心之所嚮的旅程。

 

本書特色

 

不只心理勵志,還有溫柔的女性書寫

全書以流暢文筆娓娓道出女人跨越四十後的心境,筆觸細膩、情感深刻,讀來倍感療癒,兼具可讀性與實用性。

 

適切引導提問,彷彿走入專業諮商室

本書除了展示成熟女性的處世智慧,作者也以專業心理諮詢師背景帶領讀者思索內心,並設計份量剛好的提問與行動建議,賦予讀者實踐方法。

 

特別附錄:自我發現的心靈之旅

收錄探索內心的自我檢視表,幫助讀者將抽象的感受轉換成具體行動,是一份適用所有性別與年齡的通用設計。

作者

鄭教暎(정교영

 

現任韓國亞洲大學心理系兼任教授。亞洲大學心理系畢業後,在該校研究所取得臨床與諮商心理學碩、博士學位。韓國心理學會認可的一級諮商心理師,曾於安城市青少年諮商室擔任青少年諮商師,在亞洲大學學生諮商中心與東西心理諮商研究所擔任成人諮商師。曾於上海成立「開放心靈心理諮商所」,現於韓國擔任「心靈風景心理諮商研究所」所長,進行諮商與教育活動。以「夢想主婦讀書會」為首,開設專為中年女性打造的心理學課程,致力為她們的人生注入活力。

 

部落格:www.maumview.modoo.at
 

譯者簡介

 

簡郁璇

 

專職譯者,坐三望四的年紀,持續追尋理想的生活樣貌。

 

譯有《不勉強自己,把日子過成喜歡的樣子》、《兩個女人住一起》、《一人份的幸福剛剛好》、《獻給柯曼妮奇》、《關於女兒》等數十冊。

 

臉書專頁、IG:小玩譯。


 

目錄

自序
女人四十,該捨棄與該開始的 
 
第一部曲
女人四十,該捨棄的是……
 
Chapter 1. 從「犧牲」的角色中走出來
拔除妳心中名為「偏見」的雜草
摘除社會貼給妳的「四十歲」標籤
不要怪罪無聊乏味的日常
拋下對自己的刻板印象
擺脫他人賦予的角色
停止去做「非做不可的事」
走出熟悉的陷阱
 
Chapter 2. 修正陳舊的人生計畫表
試著擁有自己的時間
啟程以後,不要回頭
丟掉以空虛生活逃避自己的習慣
與舒適的日常保持些許距離
提防忌諱年齡而打消念頭的心態
降低人生的速度
拋下把一天視為理所當然的想法
 
第二部曲
女人四十,該開始的是……
 
Chapter 3. 將剩餘的能量傾注在自己身上
準備人生的下半場
思索直到四十歲才看得見的風景
聽見內在的答案
填補人生的破洞
拓展四十歲的自我
多管自己人生的閒事
 
Chapter 4. 活出有夢想的四十歲
四十歲,仍要編織新夢想
讓夢想為人生帶來一陣清風
第一階段:成為探索者
第二階段:想像目標實現
第三階段:除去絆腳石
第四階段:持續前進
 
Chapter 5. 喚醒內在的自由靈魂
發現全新的「自己」
描繪四十歲的肖像
尋找成長的刺激
儲備人生的正向能量
問候自己過得好不好
有空時去摘玫瑰
成為一個有夢想的「我」
 
附錄
女人四十,自我發現的心靈之旅

 

序/導讀

自序

 

女人四十,該捨棄與該開始的

 

四十歲,這個許多人失去方向、感到迷惘的年紀,對你意味著什麼?想到曾經因為不想承認年屆四十,而執意宣稱自己「內心是永遠的三十七歲」,就不由得莞爾一笑。我的歲月,已經大步橫跨四十歲,開始望向五十了。

 

某天下班路上,身旁一名女子正在與丈夫通電話,她被質問「為什麼到現在還沒回家?跑去做什麼了?幾點才要煮晚餐?」為此她氣憤難平,跨出的每一步都能感覺到沉重的痛苦,也充滿了長期在家庭這個籬笆內當「工具人」的疲憊。

 

我想起仁敬,她長達二十年以上,把照顧家人視為自己的義務與責任,全心全意守護家庭。她妄自菲薄地說,自己一無所長,沒有出門賺錢的本事,所以照顧家人、打理家務是天經地義的事。這樣的她,在開始尋找「自我」以後,便不時以從容且自信的樣子說:「我現在想休息了,正在考慮是否一個人去旅行。無論做得好不好,我想肯定一路以來辛苦的自己。過去已經夠努力了,卻總是害怕聽到別人說『當媽的人、打理家務的女人,怎麼可以這樣?』現在,不管在別人眼中看起來怎樣,我想肯定自己。雖然目前沒頭緒,但我想替自己安排獨處的時間。」

 

在成為媽媽、妻子以及「上了年紀的大人」之前,我們擁有身為「一個人」的情緒和欲求。我們有蠢蠢欲動的欲望,也有追求振翅高飛的夢想。難道成了媽媽、妻子,或者年過四十後,就應該隱藏自己、克制自我實現的欲望嗎?這樣做是正確的嗎?習慣當某人的媽媽、妻子與大人後,這樣的人生讓「我」的個性逐漸消失。一旦「我」這個存在漸漸模糊,最後就只能用相片追憶曾經發光發熱的自己。

 

人生猶如乘坐在一股流動之上,會經歷宛如雲霄飛車般不間斷的高低起伏,我們因此得以成長。過了四十歲,原本的下坡路可能變成上坡,或者上坡路也可能變成下坡,就看我們如何度過這個人生轉捩點;不過,因為我們無法在此刻鳥瞰未來圖像,所以會感到絕望與不安。然而我反倒將這種危機與不安視為好兆頭,只要接受它是回顧過往的訊號,人生重新洗牌的機會就會到來。

 

這本書收錄了我在跨越四十歲關卡時經歷的心理變化、人生問題,以及透過為四十歲女性諮商所獲得的智慧。我想打破大家口中所說的「中年危機」或「人生已走向下坡,變得一文不值」等社會偏見,借助心理學知識,以更積極正向的觀點看待四十歲,創造帶著希望度過每一天的勇氣。為此,我逐一檢視四十歲女性必須重新審視、果敢拋棄及重新開始的事。因為個性本來就這樣、因為自己一無所長、因為沒嘗試過、因為不年輕了、因為是家庭主婦、因為是女人、因為是媽媽,所以認定自己沒能力、已經走到盡頭⋯⋯假如妳在自己身上看到這些作繭自縛的圈套,現在就一起跨步離開吧!

 

「充分飄搖吧,受傷的靈魂啊,充分飄搖之際,走向痛苦吧……沒有眼淚是永遠的,沒有悲嘆是永久的,即便是伸手不見五指的暗夜,天空下也會有一隻抓住你的手。」

 

這幾句話是摘自高靜熙詩人的作品《致受傷的靈魂》,願我這本書能成為正在飄搖的人所渴望抓住的那隻手。

 

二○一九年八月

鄭教暎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626708902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