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電子書】金錢的另一端是「人」

從「人」出發的全新經濟學,帶你重新思考我們與金錢的關係!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245

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日本熱銷,金融冠軍書!/

 

撇開金錢,只看人,你會發現,經濟其實很簡單。

因為,金錢的背後必然有「人」,有著為你勞動、使你幸福的人。

 

洪培芸 《人際剝削》作者、臨床心理師

愛瑞克 《內在原力》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畢德歐夫 投資理財專欄作家

魏瑋志(澤爸) 親職教育講師──感動推薦!

 

曾身處資本主義正中央、經手過數千億日圓的金融交易員,

用14道貼近生活的謎題,打破你對金錢的誤解和崇拜,理解經濟運作的本質:

經濟的目的,不是在增加財富和工作,而是增進人們的幸福。

 

金錢絕對不偉大,經濟一定是以人為主體,而不是錢!

◤從「人」出發的全新經濟學,帶你重新思考我們與金錢的關係!

 

「為什麼不能自己印鈔票?」

「付錢的人真的比較偉大嗎?」

「為什麼在餐廳吃飯和在家裡吃飯,對做飯的人有不一樣的態度?」

 

我們所處的社會有許多經濟問題。其中最嚴重的莫過於──幾乎所有的人只關心錢,卻對經濟話題漠不關心。其實經濟和我們息息相關,絕不只是「專家們」的事。

 

本書作者田內學曾任職於高盛證券16年,負責日本國債、日圓利率衍生性金融商品、長期匯兌等交易,交易量一度高達數千億日圓。身處在資本主義的正中心,但他深信,金錢絕對不偉大,經濟一定是以人為主體,而不是錢。於是寫出了這本最有趣、也最值得我們每個人思考的經濟學。

 

書中以14道經濟謎題,帶你從未曾想過的角度看待金錢與經濟。沒有任何專業術語或複雜的算式,在思考任何一道題目時,不論小孩或大人,都可以站在相同的起點上。

 

「經濟」的目的,不是在增加財富和工作,而是增進人們的幸福。貿易、通貨膨脹、政府舉債、年金問題等,都可以從「人」出發來看待。只要順勢去思考「是誰在勞動,會讓誰幸福」,經濟就是這麼簡單又直覺。

 

◤打破對金錢的過度信任,消除對金錢的執念,才看得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14道貼近生活的經濟謎題,你會怎麼選?

 

Q)發生通貨膨脹,讓人們生活痛苦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A 鈔票價值下跌

B 社會混亂

C 勞動力不足

 

Q)埃及建造金字塔,換算成現在的貨幣要多少錢?

A 4兆日圓

B 1250億日圓

C 0元

 

Q)要增加社會整體的存款,必須做什麼?

A 拚命工作,拚命賺錢

B 把錢拿去投資,不要存在銀行裡

C 向別人借錢

 

3道問題的答案都是C!

 

不以錢而以「人」為思考中心,

才能夠看到問題的本質。

作者

田內學

 

1978年生。進入東京大學後,著迷於編程,曾在國際大學程式設計競賽(ICPC)亞洲區域賽中獲獎。東京大學資訊理工學系研究科碩士課程修畢。

2003年進入高盛證券,任職16年,負責日本國債、日圓利率衍生性金融商品、長期匯兌等交易。客戶包含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還有全球的對沖基金,交易量一度高達數千億日圓。曾經參與日銀利率指標改革。

2019年離職。現在一邊育兒,一邊從事國高中生金融教育相關活動。本書為第一本著作。

 

譯者簡介

 

張佳雯

 

輔大日文系畢業,曾任職於雜誌社、出版社、日商科技公司,目前為專職翻譯暨口譯。

目錄

各界推薦

前言 經濟術語是用來「欺騙大眾」

 

────第1部 「社會」在你的錢包之外

 

第1話 為什麼不能自己印鈔票?

紙鈔本身沒有價值/所有的票券都是「未來的約定」/紙鈔原本是黃金的交換券/

胖虎演唱會門票銷售一空的理由/「稅」驅動金錢循環/如果在家裡印鈔票會怎樣?/

影印紙鈔,將沒有人工作

 

第2話 為什麼在家庭以外要使用金錢?

用「預算」蓋了新國立競技場?/吃到飽餐廳不可能「吃回本」/金錢有「交涉力」和「傳達力」/

「黃金面具」這種東西相當耗費勞動力/浪費的是「勞動」

 

第3話 什麼東西有價格,卻沒有價值?

定價標籤藏著幸福/「使用時的價值」與「販賣時的價值」/價格潛藏的陷阱/

價格與「善意」成反比/決定價值的是你自己/一定有人因你而幸福/金錢的「線」與「牆」

 

第4話 金錢比較偉大?還是勞動的人比較偉大?

工作的人vs出錢的人/錢包裡只屬於自己的時間/「自己」還是「大家」,答案會不一樣/

支撐生活的「免費勞動」/從「以金錢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

 

────第2部 「社會的錢包」沒有外面

 

第5話 為什麼存款很多的國家,不算有錢?

金錢不會增加/「存起來」一詞的圈套/金庫的後面有「後門」/要增加存款,就要找人來貸款/

「存款大國」也是「借款大國」/新冠肺炎的補助款/為什麼有兩道門?/【補充】金融資產

 

第6話 投資和賭博有什麼不同?

以投資為名的「轉售」/只有一%的錢用於公司的成長/獲利的條件是「讓別人高價來買」/

資產價格上漲與「口罩問題」的共通點/所謂的投資是「為將來而努力」/拙劣投資的罪過/

投資是設計未來,消費是選擇未來/泡沫經濟反覆出現的理由

 

第7話 要是經濟沒有成長,生活會變得困苦?

金錢是地球上流動的「水」/「經濟效益」一詞潛藏的陷阱/隱藏著不合比例的勞動/

GDP是「考試分數」/「效率」與「累積」讓生活更富足/現在是未來的基礎

 

────第3部 社會整體的問題不是用錢就可以解決

 

第8話 為什麼貿易順差,生活也不會變富足?

貿易順差是壞事?/所謂的貿易順差是「為外國工作」/國家錢包裡有「勞動借出」/

日本這個國家錢包的內容/「勞動借入」苦了將來的世代/浪費勞動是會滅國的

 

第9話 因為鈔票印太多,所以物價才會上升?

四千億馬克的麵包/物資不足的理由/大手筆增加「勞動借入」的德國/增加金錢而剝奪勞動/

金錢能做的只有「換一個人受苦」

 

第10話 為什麼有的國家高額舉債卻沒破產?

我們無法「讓未來的人勞動」/避險基金也想挑戰的「政府舉債之謎」/

政府的預算不是分配金錢,而是分配勞動/只有「讓別人勞動」才需要歸還/

階層差距只存在於「同世代」/會破產的不是「借錢的國家」,而是「不勞動的國家」/

過去的世代累積了什麼?

 

最終話 為將來增加財富有意義嗎?

年金問題的搶椅子比賽/年金也是「金錢的移動」而已/所謂的負擔不是付錢/

遺忘「育兒負擔」的現代社會/忘卻以「互助合作」為目的的經濟/「投資」是為了未來勞動/

所謂的「我們」是誰

 

後記 「我們的圈圈」要如何擴大?

序/導讀

前言 經濟術語是用來「欺騙大眾」

「房間裡有兩對母子,但是只有三個人。為什麼?」

小時候我很喜歡看《腦筋急轉彎》,猶記得書中有這樣的謎題。

如果受限於常識,就無法解開謎底,書中充滿各種像這樣的謎題。

這道謎題的正確答案是:「房間裡有女兒、母親、祖母三個人」。

「女兒和母親」「母親和祖母」正是兩對母子。

這本書中所有的謎題,解答時都不需要特別的知識。在思考任何一道題目時,不論小孩或大人,大家都可以站在相同的起點上。

●最嚴重的經濟問題

長大後,某個晚上,打開電視,看到經濟學專家們正議論紛紛。

專家們討論著利息政策的改變,以及對經濟的影響等問題。

我馬上就轉台了。無聊的經濟問題就交給專家們去煩惱,還是看益智問答節目比較有趣。

不論是益智問答節目或《腦筋急轉彎》,一看到「謎題」,就會讓人不自覺的思考。但是碰上「經濟問題」,我們卻只想丟給專家,怎麼會這樣呢?明明經濟問題也對自己有所影響。

我們所處的社會有許多經濟問題。

其中最嚴重的莫過於──

幾乎所有的人對經濟話題都漠不關心。

我也不例外。或許你也是如此?

孩提時期,每個人都對各種事物充滿好奇和疑問。連經濟和金錢,應該也曾經很有興趣。

「既然鈔票這麼值錢,為什麼不能自己印一些來花用?」

例如有了這樣的疑問。自己百思不得其解,所以跑去問大人。得到的答案是:「印假鈔會被警察抓起來喔!」

「啊?為什麼?自己印鈔票是壞事嗎?」

孩子又接著冒出新的問題,這次大人回說:「鈔票印太多,錢就沒有價值了。」這樣說起來,也難怪超市裡那些賣不出去的香蕉會打折出售。所以同理可證,錢太多,價值就會降低。孩子會如此聯想。

但是還有問題。聽說日本光靠向國民收稅金仍不夠開支,還借了很多錢。

「既然錢不夠用,那還是多印一些鈔票來用吧?」

這次換專家上場告誡:

「為了避免惡性通貨膨脹,央行必須控制紙鈔的發行量。」

專業術語出現的當下,頓時就讓人對經濟失了興致。一旦不感興趣,也就不會再深入思考,「反正事不關己,經濟的事情就交給專家去處理」。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格外有意思,但是因為不懂專業術語,所以還沒問個明白,就先打退堂鼓了。

我在出社會之前,也是道地的門外漢,進到高盛之後,才開始去思考經濟問題。在高盛,我負責日本政府借貸,也就是日本國債,以及利率衍生性商品。交易的客戶包含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還有全球的對沖基金,交易量一度高達數千億日圓。

這份交易員的工作,如果對經濟有所誤解,可是會掉腦袋的。任職的十六年間,我一直都在思索經濟、政府舉債等等「金錢」議題。然而,自己思考的時候,並不需要專業術語。專家使用專業術語,是為了想要唬弄對方。沒有人可以一邊欺騙自己還一邊思考。

會覺得經濟話題高深莫測,絕對不是你的問題。

只要不使用專業術語,所有人都能站在同樣的起點來思考。所以本書完全沒有任何專業術語或複雜的算式,出現的算式只有加減法程度而已。說起來,我原本就不擅長使用專業術語。

寫這本書的契機,是因為遇到兩個有關經濟的「謎題」。

其一是「政府舉債之謎」。日本政府有一千兆日圓的負債,為什麼沒有破產?全球對沖基金都在賭日本會破產,想要賣空日本國債,藉此大撈一筆。但幾乎都是虧一屁股,鎩羽而歸。他們沒有解開這個謎團。

其二是我小學時想不透的「蕎麥麵之謎」。

我的父母親在小鎮開了一家蕎麥麵店維生。只有爸媽兩個人經營的蕎麥麵店,二樓就是一家人的住處。

星期六白天,在一樓的客人吃著一盤四百日圓的蕎麥麵,而在二樓的我吃著同樣的麵,但是免費。兩者都是父母親手做的蕎麥麵。

在一樓吃蕎麥麵的客人中,有人一個勁兒的說「付錢的人是大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我對於做餐點的的父母,從來沒有擺過高傲的姿態,這也是當然。

那究竟為什麼為客人做餐點的父母地位比較低?我對於不合理的成人世界感到不可思議又莫可奈何。

「錢有這麼了不起嗎?勞動的人不重要嗎?」

這是一直潛藏在我腦海某個角落的謎題。只要是勞動的人,應該也曾經有一、兩次浮現同樣的疑問,卻因為覺得這是經濟問題而放棄思考。

在高盛這種完全就是資本主義正中心的公司工作,我深信金錢絕對不偉大。經濟一定是以人為主體,而不是錢。

這不是什麼道德論述,而是在談經濟。

經濟問題追根究柢,不是金錢,而是「人」。

事實上,「蕎麥麵之謎」和「政府舉債之謎」根本性質都是一樣的。

堪稱是金融、經濟專業好手的避險基金無法解開「政府舉債之謎」,是因為無視「勞動的人」,只看見錢。

經濟的主角是「人」自不待言。誰在勞動?會讓誰幸福?從人出發來思考經濟,就能夠很直覺的抓到核心。

本書由三個部分所構成。第1部從打破我們對金錢的過度信任開始。對於具有獲得物品能力的金錢、代表價值的金錢,絕對不能過於相信。消除對金錢的執念,才看得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在第2部中,將經濟的主體擺放在「人」,而不是錢,從零開始思考。經濟是為了人而存在,任何人都不要被「為了經濟」這種說詞所矇騙。推崇用錢砸出來、強調「經濟效益」的政策,只會讓我們筋疲力竭。

第3部思考的是整個社會的問題。事實上,社會整體的問題並非用錢就可以解決。不以錢而以「人」為中心思考,才能夠看到問題的本質。同時也去思索,如果想解決問題,我們現在該怎麼做。

讀者之中,應該有些人對於社會問題比起第1部的金錢議題還要感興趣,也有人覺得自己已經十分了解金錢。但希望這些讀者還是按部就班,從第1部開始看起,如果直接跳到第3部,會認為這只是錢的問題。

在本書的最後,有一道謎題希望大家一起思考。書末的這道謎題,我還沒找到答案,這也是我寫這本書的動機,希望能夠集思廣益。

「經濟的問題不是交給專家就好,自己也要思考。如此,未來的社會才會變得更好」。

藉由這本書,希望能夠讓你產生這樣的想法。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ISBN
    • 978986134414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7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金石堂 電子書
  • 將儲存於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點選線上閱讀直接開啟閱讀。
    1. 線上閱讀:
      建議使用Chrome、Microsoft Edge 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建議裝置有6GB以上的記憶體,至少有 30 MB以上的容量。
    2. 離線閱讀:
      APP下載:iOS Android
      安裝電子書APP後,請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我的E書櫃」→「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通行碼再登入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Readmoo 電子書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 本品無額外回饋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