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目錄
序/導讀
作者前言
寫給讀者的一封信
親愛的讀者們:
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我們會寫出這本「如何溝通」的書給各位爸媽。每位爸媽以及孩子之間的關係,都是非常個人、私密的議題,我們原本認為,如此親近的關係之間的溝通,是不應該被提供任何指導的。
在我們的第一本書《自由的父母,自由的孩子》(Liberated Parents, Liberated Children)當中,試著不要指導或嘮叨地勸告讀者,而是使用說故事的方法來讓讀者明白與了解。多年來,我們和兒童心理學家海姆‧吉諾特(Haim Ginott)博士共同舉辦的工作坊,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我們確信透過說故事的方式,讀者們可以從中了解我們的新技巧,是如何改變了我們對待自己本身和我們的孩子,讀者們也能吸取這些技巧的精神,並得到啟發,進而引申出他們自己的策略。
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是可以達到改善的目的,許多爸媽驕傲地寫信告訴我們,他們只憑藉閱讀我們的經驗,就能在家中實現書裡所說的目標。但也有一些來函提出希望我們出版第二本書,一本包含了「課程」、「練習題」、「經驗法則」或「可撕下的提醒頁」的書,這種書可以幫助他們「一步一步」地慢慢學習新技巧。
我們曾認真思考過這個提議,但我們最初的考量阻止了我們,因此我們把這個想法拋到了腦後。此外,我們也實在太專注於演講和工作坊,以及準備我們的巡迴研討會。
接下來的幾年,我們巡迴了全美,舉辦了給家長、老師、校長、醫護人員、青少年和幼教人員的工作坊。不管我們到哪裡,人們都與我們分享他們使用這些新的溝通方法的個人經驗,也分享他們的懷疑、沮喪、和熱情。
我們很感激他們的開放態度,也讓我們從中學習了許多經驗。我們的檔案夾裡由於他們熱情的分享,而充滿了令人興奮的新題材。
同時,信件仍然源源不絕地湧入信箱,不只來自美國各地,甚至來自法國、加拿大、以色列、紐西蘭、菲律賓和印度。來自印度新德里的安娜哈.甘普里(Anagha Ganpule)女士寫到:
「我有許多疑問需要尋求您的協助與建議,請務必告知我是否有什麼樣的方法,可以更深入研究這些問題。我幾乎快絕望了,舊式的方法完全不適用,而我也不知道有哪些新方法可用。懇求您協助我度過這個難關。」
這是其中一封信的內容。我們因此又重新開始思考,是否該寫一本工具書教各位讀者「如何做」。當我們越是談論這個想法,我們就越覺得這個想法是可行的。
為什麼不乾脆出一本書教大家「怎麼去做」,且附上練習題,讓家長可以自己學習那些他們渴望了解的技巧呢?
為什麼不出一本書給爸媽們一個機會,能用自己的步調與自身或朋友,一同練習學到的技巧?
為什麼不出一本有上百則實用的對話練習範例,讓爸媽用他們的個人風格去各自適應這種新語言?而且還能利用漫畫來展現新的技巧,讓那些苦惱的爸媽們藉由瀏覽圖片,自己快速地上一課。
我們讓這本書更加個人化。裡面會談論我們的個人經驗,回答那些時常被發問的問題,以及包含了過去六年來,工作坊裡的家長們所分享的故事與新的想法。最重要的是,我們永遠著眼於更大的目標──持續尋找新方法,來確保爸媽和孩童各自的尊嚴和人性。
突然之間,我們最初的擔心(出一本工具書教大家「怎麼去做」)消失了。每一種藝術或科學都有各自的工具書,所以為什麼不出一本書給渴望學習的爸媽們,告訴他們「怎麼說,孩子會聽;如何聽,孩子願意說」?
一旦我們下定了決心,我們便寫得飛快。我們希望可以在新德里的甘普里女士的孩子長大成人之前完成。
如何閱讀及使用這本書
以「指導讀者如何讀一本書」來表達,似乎有點冒昧(尤其我們知道有些人習慣從一本書的中間開始讀或甚至倒著讀)。但既然我們是這本書的作者,我們希望向各位說明如何正確使用這本書。若你只是很想快速瀏覽或翻閱書中的插圖,還是請從第一堂課開始閱讀吧。請確實一步一步的跟著書中練習,抵抗想要快速翻閱找出小撇步的誘惑。如果有合適的朋友一起進行練習,這是最好不過的了,我們期盼你們可以充分討論和辯論彼此的答案。
同時,也希望你們可以把答案直接寫在書上,這樣一來這本書就可以變成你的個人紀錄。不管字跡是整齊乾淨或凌亂難讀,或改變心意劃掉重寫,都請你寫下答案。
請緩慢仔細地閱讀這本書。我們花了超過十年的時間才學會書中的那些方法,但我們也不建議讀者花費過長的時間來閱讀這本書;如果你認為這本書中的方法是有用的,你或許會想立刻實踐並做些改變,相較於一次全改,一次改變一點點是比較容易做到的。當你讀完了一個章節,在繼續下一個章節之前,先把書闔上擺在旁邊,並且給自己一個星期的時間去完成書中的練習題。(你可能正在想,「我什麼都可以做,就是不想要做練習題!」然而,經驗告訴我們:把書中技巧轉為實際行動的練習並記錄結果,可以將那些技巧植入你的腦中。)
最後,你可能會想,為什麼這本由兩個人撰寫的書,某些內容卻是由單人角度來說故事。
這是用來解決需要不斷辨別是誰正在述說本身經驗的麻煩。我們認為讀者似乎比較容易理解「我」,而不是「我,安戴爾.法伯……或我,依蓮.馬茲麗許……」如同我們這本書中強調的信念與價值,我們提倡一致與和諧。我們都已經見證過,這些溝通方法在我們自己的家庭和其它上千個家庭中,確實能發揮作用,因此現在,我們很榮幸可以與你分享這本書。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