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DeFi未來銀行
搶佔下一世代金融版圖的必爭之地內容簡介
DeFi被稱為虛擬華爾街,是未來的金融重地
加密貨幣、NFT、元宇宙都要靠它才能實現
DeFi將如何改變金融市場結構及我們的生活型態?
國際各大銀行及金融集團已開始布局,下一波金融產業轉型浪潮即將到來。每個人都想知道:DeFi是什麼?它如何運作?它有什麼風險?為何有人說它只是烏托邦,有人說它會開創全新商業模式?
DeFi是去中心化金融的簡稱,由「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及「金融(Finance)」
的前兩個字母組成,它代表了一套在區塊鏈上從零開始打造的全新金融體系,這套開放、自由的金融體系,在不久的未來很可能會成為全世界最主要的金融體系。
現行的金融體制有幾個重大問題,2008年的金融危機也讓眾人重新思考傳統金融運行方式的不合理之處,金融體制的變化已勢在必行。在DeFi中,每個參與者可以直接互動,無需透過任何中介者也不用任何額外費用,更可以解決傳統金融體系中手續繁瑣、中心化交易高額成本等問題。
DeFi的出現將改變現行的金融生態:
.方便快速,輕鬆實現跨境交易
.降低門檻,人人都能使用金融服務
.公開透明,降低交易風險,保障資訊安全
.開放自主,打破資訊壟斷,財富由自己掌控
.提升互操作性,電匯、借貸、信託都能輕鬆完成
未來所有的資產交易,可能都需要透過DeFi。區塊鏈技術正在重塑我們的生活,去中心化已成為正在逐步實現的未來,更是搶佔下一世代金融版圖的必爭之地。
目錄
	推薦序
	序
	前言
	
	CHAPTER 1 踏入去中心化金融之前
	集中式金融系統的五大弊端
	如何解決集中式金融系統弊端?
	
	CHAPTER 2 現代去中心化金融的起源
	金融簡史
	金融科技
	比特幣與加密貨幣
	以太坊與去中心化金融
	
	CHAPTER 3 去中心化金融基礎建設
	區塊鏈
	加密貨幣
	智能合約平台
	預言機
	穩定幣
	去中心化應用程式
	 
	CHAPTER 4 去中心化金融原始協議
	交易
	同質化代幣
	非同質化代幣
	託管
	供應調整
	誘因
	交換
	擔保貸款
	閃電貸(無擔保貸款)
	
	CHAPTER 5 去中心化金融解決的問題
	效率低落
	有限擷取
	不透明
	集中式掌控
	缺乏互操作性
	
	CHAPTER 6 深入研究去中心化金融
	信貸/放款工具
	去中心化交易所
	衍生性商品
	代幣化
	 
	CHAPTER 7 風險
	智能合約風險
	治理風險
	預言機風險
	擴充性風險
	去中心化交易所風險
	託管風險
	環境風險
	監管風險
	
	CHAPTER 8 結論:輸家和贏家
	
	去中心化金融詞典
序/導讀
推薦序
/杜若宇,Hooky Finance 創辦人、台灣區塊鏈大學聯盟共同創辦人、台大資工系客座講師、台大電機系博士在學
學習「去中心化金融」有什麼好處?
學習「去中心化金融」,不僅是探討財富如何重新分配的學問,更是探討如何促進人類合作、形成人類社會的學問,如何成為負責任規則制定者、賢明的統治者的學問。我會接著解釋為什麼。
根據統計網站 DeFi Llama的數據,「去中心化金融」在 2022 年初的總鎖倉量達到 2,500 億美元,是 2019 年初的 1,000 倍,如我們所見,更高效的金融模式迅速被全世界的先驅者大幅採用,財富重新分配的新戰場也就此打開。然而,「去中心化金融」的格局遠遠不止於財富。
一開始在學習「去中心化金融」時,我們會發現自己花非常多的時間,被迫去理解財富如何分配、理解治理權利如何分配、理解紀錄權利如何分配。
作為去中心化金融的參與者、投資者或投機者,因為想要獲利,所以會被迫去觀察上述關於分配、治理、紀錄的參數,參數「合理」才會加入。除非你是賭徒,不然你不會希望自己加入了一場龐氏騙局。從這個時候,我們就已經開始學習財富分配了。但何謂「合理」?
要創造讓大部分人類與機器人都「滿意」的分配方法,並不容易。在撰寫此文的當下,剛好遭遇2022年5月11日充滿龐氏經濟設計的「UST-Luna 機制」崩盤,算法穩定幣 UST 嚴重與美元脫鉤,底層協議代幣 Luna 連續兩日虧損 99%,從 80 美元來到 0.008 美元。如此明顯的龐氏經濟,仍然產生大規模的的合作,顯然「合理」與「滿意」的合作機制是主觀的,並沒有一定的標準。也就是說,的確有許多賭徒存在。
該如何設計機制呢?
我們可以反向思考,如果是開發者、創造者、規則制定者,為了吸引參與者,通常會希望能更「合理」分配金庫裡面的財富、金庫的治理權利、金庫的帳務紀錄權利。分配機制設計得合理,就可能產生大規模合作;分配機制設計得不合理,合作就可能會破局。
要怎麼讓一群在網路上匿名、互相不認識的人類,在虛擬世界,穿越空間的進行合作?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甚至,在這個新世界中,有許多參與者不是人類而是AI 機器人,他們被人類創造出來,也和人類一樣參與合作。
於是這些先驅者,開始借鑑世界上已經存在的學問。我們很驚訝的發現,原來這些範疇我們已經研究很久了。只要談到合作,例如成立公司,由於資源有限,就會產生獲利分配的問題;而涉及更大規模的合作,例如成立一個企業,甚至國家,就會有更複雜的財富分配問題。
機制設計的細節
「資源(財富)的分配方式」有幾種主流的分配框架,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資本主義、共產主義、無政府主義等,這些知識分別存在於社會、經濟學系,於是我們有了 PoW、PoS、dPoS……等底層共識機制。關於交換、借貸、抵押等行為,在財務、金融等學系也都有相關知識儲備,於是我們有了X*Y=K、cToken 等分配方法。
而控制財富分配權利,我們稱為「治理方式」,也有幾種主流方式,例如獨裁、專制、民主等。我們可以在政治系、社會學系找到類似的理論。於是我們也有了各種不同實驗性質的投票方式,各種 DAO、治理代幣、委託投票、治理提案的機制。
回到本書
本書羅列了各種經典的去中心化金融專案,專案中設計的各種機制,看似簡單,卻都是各種知識經過精煉濃縮,並且經過社會實驗後產生的結果。我推薦任何想要參與或投資去中心化金融的朋友閱讀這本書。
如果你也想當開發者,多思考幾遍本書的經典專案,我們會發現,機制的成敗經常只有幾條細微的改動。如同這個社會的運作機制,身為治理者,明君與庸君經常只有一線之隔,而本書可以協助你走向明君的道路。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