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綠色精神
弄懂ESG前,先懂環境財,為了避免市場失靈,從現在開始要為「環境財」定價。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笨蛋,問題在「成本」!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氣候變遷經濟學之父重磅巨作 —
弄懂ESG前,先懂環境財
ESG投資正夯,也形同驗證諾德豪斯的理論:「環境財」也是一種資產,
為了避免市場失靈,從現在開始要為「環境財」定價。
從氣候災難、全球疫疾大流行、森林野火,再到企業違紀瀆職,
這些全球性重大問題,往往來自錯誤的「成本認知」,
我們需要的是,確保那些應該負責的人承擔完整的成本,
而不是讓他們繼續把成本轉嫁給他人。
氣候變遷是「經濟問題」,
如何分配資源與創新技術,與未來的氣候對賭,找出永續之道?
《綠色精神》描述一種綠色思維,從環境運動的歷史到綠色新政,
本書作者諾德豪斯解釋,綠色精神如何為現代政府、企業,與個人,開創永續新觀點,
綠色思想的核心肯定,塑造我們這個全球化世界的,是經濟體內外無數的互動。
重新思考效率、永續性、政治、利潤、稅賦、個人倫理道德、企業社會責任、財務等主題,
幫助我們克服我們最嚴峻的挑戰,與此同時卻不必犧牲經濟繁榮,
剖析經濟衝突的外溢成本正是《綠色精神》的重頭戲。
本書也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以實踐碳訂價、追求低碳科技、設計有效率的稅制,
以及透過氣候俱樂部促進國際合作等議題。
本書正是我們對於環境和經濟所需要的開創新觀點。
本・書・結・構
1.綠色運動的基礎。綠色運動有兩層意義,狹義來說是指環境保護,廣義則是以資源為本延伸出去的政治、氣候、經濟、財政、開發等政策,本書回顧各領域的綠色運動,耙梳公私各部門領袖的洞見,更提及在covid-19疫病侵襲下,綠色意義的轉變,與綠色經濟學的意涵。
2.如何以綠色精神為主軸,正確制訂政治與經濟政策。政府與民間在面臨環境、污染和氣候變遷的議題時,經常避免認知偏差,而做錯決定。環境問題在大多時候不起因於市場行為不當,而在於人們錯誤認知下的錯誤決定。本書將這類錯誤決定命名棕色行為,與綠色精神相悖。
3.全球應該簽訂更激進的綠色契約或組成聯盟。諾德豪斯希望能以綠色精神建立一個促進福祉的社會。 它依靠四個支柱:公平定義財產權法律;有效市場;糾正重要外部性的規範;確保經濟福利分配的公平性。應該以競合思維看待氣候變遷,才能真正達成各國本身的利益。
目錄
第1章 序言
PART1 綠色社會的根基
第2章 綠色歷史
第3章 綠色社會的原則
第4章 綠色效率
第5章 外部性的規管
第6章 綠色聯邦制度
第7章 綠色公平
PART2 危險世界裡談永續
第8章 綠色經濟學與永續觀念
第9章 國民綠色會計
第10章 外星文明的誘惑
第11章 全球疫疾大流行與其他社會災難
PART3 行為主義與綠色政治學
第12章 行為主義是綠色主義的敵人
第13章 綠色政治理論
第14章 綠色政治實務
第15章 綠色新政
PART4 社會和經濟領域的綠色
第16章 綠色經濟中的利潤
第17章 綠色稅收
第18章 綠色創新的雙重外部性
第19章 綠色世界中的個人道德
第20章 綠色企業和社會責任
第21章 綠色金融
PART5 全球的綠色
第22章 綠色星球?
第23章 保護地球的氣候契約
PART6 批評和最終反思
第24章 綠色懷疑論者
第25章 綠色精神之旅
序/導讀
第1章 序言
我生長在新墨西哥的荒漠高地區,綠色在我眼中,是一片乾旱地景裡一抺舒心的寬慰。當我們開車前往山裡的家庭度假小屋時,我父親會說:「這裡簡直綠意盎然。」這句話通常表示他希望溪流裡有足夠的水可以釣鱒魚。「綠」對我父親的意義就是平底鍋裡的鱒魚。
自我那段垂釣歲月以來,「綠」對我的意義已經有所變化。綠有了它自己的生命,成為一種社會運動,反映的是個人行動、企業經營、政治活動和法律的新路線。它是一系列相互交織的觀念,內涵關乎現代工業社會危險的副作用,以及我們要如何補救、或至少阻斷這些副作用。本書中,「綠」有兩種意義:首字母大寫時(Green),指的是為了應運當代世界的衝撞與蔓延而生的運動;首字母小寫時(green),指的是樹木和植物的顏色。
十年前,我在構思本書時,希望因應的是經濟成長與全球化所引發的挑戰,以及其中那些未為想見的副作用。我最關切的副作用是氣候變遷,而本書的許多想法,都是在尋找減緩全球暖化政策時所產生的。在本書寫作即將完成之際,全球正籠罩在另一場災禍之中,也就是COVID-19所引發的疫疾全球大流行。
瘟疫之古老,猶如氣候變遷之新近,但是兩者的解決辦法有共同的核心:社會必須結合私人市場靈活的創造力,以及政府的財政與規管權力。私人市場是糧食和居所等財貨供給充裕的必要角色,而只有政府能夠提供諸如汙染控制、公共衛生和個人安全等集體財(collective goods)。一個管理妥善的社會要能運作,私人市場與集體行動必須兼而有之,缺少任何一者,便如孤掌難鳴。本書討論如何運用民間與公共形式的社會組織,尋找有效的解決方案,化解相互關聯的工業社會所面臨的複雜挑戰。
本書將從幾個不同的領域檢視環境運動(或是綠色運動)的影響。雖然大部分人認為,汙染是現代生活最主要的外溢效應,世界卻已經明白,疫疾的全球大流行可能是日常個人與經濟交易的致命副產品。綠的意義不只是乾淨的地球,也是一個沒有像COVID-19這種摧毀力十足的傳染病的世界。
▍綠色星球的藍圖
本書各章從綠色觀點檢視各式各樣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問題,有的來自既有領域,如汙染控管、減少交通壅塞以及全球暖化,有的則涉及新前沿,如綠色化學、綠色稅制、綠色倫理與綠色金融。
我們從哥本丘(Copenhill)展開我們的旅程:這是一棟最近在丹麥哥本哈根落成的未來主義建築。它結合了內部辦公室與垃圾發電廠、健行步道,並附有爬升吊椅、綠草如茵的滑雪道(從入門級到專家級都有)。由於哥本丘與垃圾的關聯,很少有人會把它與綠色年代的象徵畫上等號,但是它展現了如何以創新的方式,整合我們生活方式的不同元素——從生產、工作到滑雪。
哥本丘是綠色建築的里程碑。綠色建築倡議者詹姆斯.韋恩斯(James Wines)的描述實在貼切:「綠色建築是一種建築理念,主張永續能源、能源節約、建材的再利用與安全,此外,建築地點的挑選也要考慮到它對環境的影響。」在此,「永續」(sustainability)是關鍵。就綠色建築來說,永續意味著透過有效的設計以及可再生資源的運用,把建築物對環境的有害影響降到最低。更一般而言,一個貫穿本書的主題就是,所謂的永續社會,就是在運作上要能夠確保未來世代能享有起碼與當今世代一樣豐足的生活水準。
建成環境(built environment)是人類文明最耐久的有形特質。除了少數幾項工具,最古老的人造物就是建築,包括埃及金字塔、羅馬水道、印第安普韋布洛(pueblo)建築群和哥德式大教堂。大部分的結構體都能留存至少半個世紀之久,相較之下,汽車大約是十年,智慧型手機則是兩年左右。建築物不但醒目、存續時間又長,因此成了綠色原則應用重要性的實用範例。
綠色精神一方面是結構體與其他有形財貨實用的藍圖,另一方面做為相互連結的社會在設計體制、法律和倫理時的概念架構,卻更有影響力。西方經濟體的分析基礎建構於亞當.斯密(Adam Smith)和十九世紀自由派的思想之上,他們的方法強調免於獨占與詐欺的競爭市場。先前時代的經濟見解仍然是繁榮社會的重要元素,但是它們愈來愈必須與修正市場與非市場缺陷的哲學彼此平衡。
本書描述綠色哲學以及它在全球化、科技發展精深複雜的社會裡的應用。有些例子,就像哥本丘,或是新機動車或化學品,這些應用就像鋼筋水泥一樣具體。
然而,有些最重要的綠色理念的實踐屬於組織、體制或態度層面。改革稅制、發展更精確的國民產出衡量指標、改善綠色能源的誘因、運用市場工具以減少汙染,以及提升個人和公司的倫理規範等等;這些改變社會的方法需要的不是鋼鐵或水泥,而是態度和法律的改變。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