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專為中文讀者撰寫的演化故事書,一窺人類演化的奧祕
在文明出現之前,人類長什麼樣子?過怎樣的生活?又是怎麼演化成我們現在的樣子?
本書將帶領讀者橫跨百萬年,探究人類在地球上生活的軌跡,解開人類演化的謎團。
人從哪裡來?關於人類起源的大哉問不少,一個習以為常的說法是「猴子是人類的祖先」,但這個說法大錯特錯!本書以歷史敘事的方式,敘寫人類演化史上最關鍵的課題,諸如:人是怎麼出現在這地球上,從什麼生物演化而來?人的身體是怎樣從「像猿」慢慢變成「像人」?人以雙足行走是為了節省熱量?人在非洲大陸演化成直立人之後,又怎樣走向全世界?
而人類演化到今天,只剩下「智人」(Homo Sapiens),但在數十萬年前,曾經有多種不同的人生活在地球上:如直立人、尼安德塔人和丹尼索瓦人等,這些人之間的差異可不同於現代的黑人、白人或亞洲人;他們之間差異大到會將彼此視為不一樣的生物!本書將描繪這些「人族成員」的生活樣貌,以及說明後來在我們智人出現後,他們為何消失不見了?
本書作者賴瑞和教授發揮史學功力,從《科學》、《自然》……等國際頂尖科學期刊和專書中,搜羅各種關於人類演化的最新資訊,一一解答上述的人類演化大哉問,用通俗淺白的語言,向讀者娓娓道來六百萬年的人類演化史。
目錄
第一章 人從哪裡來——為什麼現在的猴子不能演化成人
第二章 人類物種問題和古基因古蛋白研究
第三章 最早的人族成員和雙足行走——人最重要的標誌
第四章 南猿——像猿多過於像人
第五章 人屬——終於有些人樣了
第六章 直立人出非洲記
第七章 中國人從哪裡來
第八章 人類膚色的演化——從黑到白
第九章 文明人還在演化嗎
第十章 結語
序/導讀
推薦序
生而為人
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我們對自己這個物種的關注,遠超過其他生物物種,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因為如此,我們才會因為一小片古人類化石的發現,就在媒體上鬧得沸沸揚揚。
我們智人是現存唯一遍及全球的生物物種,在文明社會發展出來以前,草原、高山、沙漠、凍原等等嚴峻的生態區域都有人類的蹤跡,全球無論人種、膚色,也都有遠在非洲的共同祖先。作為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動物,我們從古至今都愛追問祖先從何而來,只是過去的解釋是神話和傳說,現在是科學。
我在大學教授演化生物學時,原先很有野心地希望每年談人類演化時補充的最新科學發現,只需要用到當年頂尖科學期刊如《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和《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學術論文就好,只是試了沒幾年,就改為讓學生自行分析最新的發現來當作考題,因為當這些發現一再「改寫教科書」,除非是學有專精的演化人類學家,否則可能很難有條不紊地傳道、授業、解惑了。
現在,這個教授人類演化的工作可以變得更輕鬆一些了,因為賴瑞和老師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寫下了這本好書。賴老師原是唐史學者,他精湛的史學功力,在梳理科學文獻時應付裕如。他對人類演化的興趣和探索並非是退休後閒暇時才有的嗜好,他在清大任教時就在圖書館慢慢閱讀相關文獻十幾年了。
其實,生物演化本來就是一個歷史科學的問題,人類的當然也不例外。只是生物學家一般擅長用分子、遺傳、發育、解剖、形態、生理、生化等等生物學的間接證據,重建出各類生物演化的歷史,這和史學用遺址、遺骸、器物、傳說、風俗、文獻等等試圖還原歷史真相,在本質上並無差別。賴老師用史學的學養來探究人類演化的示範,正說明了所謂的「文理不分家」的道理。
在這本書中,賴瑞和老師用深入淺出的方式來為大家介紹人類演化的來龍去脈,除了各種已知的重要知識,也很清楚地交代各種爭議之處。這本書就像是和朋友輕鬆聊天討論人類演化的對話,可是內容卻完全不失學者的嚴謹,不需要任何科學背景也能好好一讀。
我們智人貌似萬物之靈,似乎是地球的主宰,但是人類演化史可謂血淚斑斑,如果我們的祖先能像黑猩猩那樣生活在宛如花果山般的叢林樂園裡頭,有誰甘願到林地甚至稀樹草原冒險呢?我們現在知道,老祖宗和黑猩猩分家後,就演化出了許許多多人亞族(Hominina)的物種,包括知名的地猿屬、南猿屬、傍人屬、沙赫人屬、人屬等等,同時生活在地球上。和我們智人同屬不同種的物種也有不少,可是如今除了智人,其他人亞族的人類也都灰飛煙滅了。
過去認為是智人把其他人類給消滅了,可是近年古DNA基因體學的研究卻指出,歐洲大陸的遠古智人,可能和尼安德塔人和丹尼索瓦人有情慾流動,因此可能有約百分之一至四的基因來自他們。根據我在遺傳檢測公司 23andme 的報告,我就有約百分之二的DNA可能是來自尼安德塔人。
智人比起其他人類物種,可能更擅長交流,能夠產生出許多意想不到的緣分。當我於二○一六年到母校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和生命科學系任教時,賴瑞和老師剛好從清大退休,回到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市的老家,雖然人文社會學院就在我們生命科學館的對面,但我並不認識賴老師。然而,非常碰巧的,我也來自新山。我們高中後都出國到臺灣留學,然後赴美念博士班,再回到臺灣的大學任教。
我們的祖父母輩,來自中國南方的省分,漂洋過海到南洋討生活。我常聽阿嬤說,當初他們在船上度過環境惡劣的艱困,捱不住的人一旦病死,會馬上被麻布包裹棄屍海裡。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南洋開埠,不同籍貫的華人,聚集在同一個城市打拼,夢想能夠給予子女更美好的生活。我們更古早的祖先,何嘗不也是為了更好的出路,願意前仆後繼地冒險遠渡重洋或翻山越嶺呢?於是直立人也好,智人也好,成為了遍及全球的唯二動物物種,寫下可歌可泣的宏大史詩,只是我們現在只能從他們稀少遺物的蛛絲馬跡中拼湊出支離破碎的隻言片語,待越來越多的化石出土,科技也越來越進步後,說不定我們能還原出史詩的一些篇章呢!
人類演化的故事還有諸多謎團,讀了賴老師的這本好書,心中也還有不少疑惑,原本想說疫情退散後,說不定有機會在他來臺或我回馬時跟他當面請教,更深入地詢問他身為史學家,對另一些生物學上的反面證據有何見解,沒想到當我把此書讀到一半時,就從馬來西亞的中文媒體得知他於四月二十六日因肝病與世長辭了,享年六十九歲,真是不勝唏噓。
我們人類最了不起之處,是能夠留下思想和著作,即使肉身腐朽了,精神仍能長存,啟發一代又一代後人。感謝賴老師留下這本好書,如果可能,多年以後也希望能夠為此書增添更新的發現!
訂購/退換貨須知
購買須知:
使用金石堂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金石堂電子書服務條款。
電子書分為「金石堂(線上閱讀+APP)」及「Readmoo(兌換碼)」兩種:


- 請至會員中心→電子書服務「我的e書櫃」領取複製『兌換碼』至電子書服務商Readmoo進行兌換。
退換貨須知:
- 因版權保護,您在金石堂所購買的電子書僅能以金石堂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閱」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商品評價